單縣城中的一營,在河南衛所軍搶劫現場,當場擊斃了11名不聽勸阻,甚至敢於反抗的搶劫分子,抓獲的87名俘虜中,有行兇殺人罪的一名,*婦女罪的兩名就地槍決。審查中有一名百戶官引起了教官的注意,因為他的名字剛好是去年在汝陽剿匪的帶隊軍官的名字——範洪岩。
南陽獨立營,在汝陽剿匪中發現了去年官軍剿匪中大量的斬殺平民,殺良冒功,竟然達到數百人,情節極其惡劣。這份包含了大量證據的文案交給了河南巡撫衙門,但是朱家也是留下了原始證據的。同在河南剿匪的一營當然也知道這一情況,首惡是一名千戶官,這名千戶就是剿匪官軍的最高軍官,也是首要責任者。豈料,河南官府僅僅是打了幾十軍棍,給了一個降級百戶的處分了事。真是冤家路窄,他惡習不改,又參加並指揮了單縣的搶劫,剛好落在朱家的手裏。留下審問口供之後,在單縣的最熱鬧的路口,當眾宣布他在汝陽殺良冒功的罪行,立即槍決。並把這份審判記錄同時抄錄了幾份,一份連同俘虜一起交給盧象升,一份交給河南巡撫衙門。
一營趕著一輛馬車,拉著被處決的、現場擊斃的衛所軍屍體,連同83名俘虜的名單,處決百戶官範洪岩的文案。出城交給官軍。這83名俘虜,因為搶劫罪將留在山東服苦役。
這份名單和處決人犯的文案交到盧象升手裏時,也是感慨一番,他也同樣審查處理了參與搶劫之人,但是他沒有追究犯罪的情節輕重,打了20軍棍了事,沒有朱家那麽嚴肅的處理,由此可以看出對於軍紀的重視程度的不同。即便是他親自訓練的天雄軍,也沒有注意過這種軍紀的要求,大明的其他軍隊也是一樣,對敵占區的平民搶劫、殺人、*之事所有帶兵的將領都不會追究,都認為那是正常之事。由此表現出來的治軍差距就太大了。
盧象升寫了一封信,請來人帶給朱家的軍官。在這封信中他要求到濟南麵見朱大典。
這個要求及時報告給了在濟寧的朱萬武,得到報告後,朱萬武知道戰事已經過去了,他帶著一個排的衛士,乘馬車來到了單縣。這輛馬車是朱大典的專用車,因為,朱萬武離開濟南時偶感風寒,身體不太舒服,朱大典愛子心切,就派自己的車送他出行。
朱大典這輛車堪比送給崇禎皇帝那輛車,製作精良,乘坐舒適,隻是缺少宮廷的奢華裝潢。不但可以乘坐,還有睡覺的床鋪。冬天可以安裝火爐,炎熱的夏季可以裝上冰或者深井裏的水,利用馬車行走的動力或者人力搖動手柄,使冷水在散熱片內循環,使車內降溫。為此,車廂要求密封良好,可以保溫。
十月二十三日,朱萬武親自來到官軍的軍營麵見盧象升。
朱萬武是在執行軍事任務,所以穿的是一身朱家的軍裝,並且是作戰的迷彩作訓服,掛的是上校軍銜。原本師一級的主官是中校軍銜,幾次戰役下來,立功受獎提升軍銜,各個級別的軍銜都有提升,所以他也升到上校。這種軍裝盧象升倒是見過了,但是近距離觀看還是頭一迴。
盧象升在軍中也不會穿那種寬袍大袖的明朝官服,也是標準的武官戍裝,短打扮。頭一次見麵都要自我介紹一番,然後就是客套。朱萬武的官方身份就是個九品的總兵,盧象升是從三品的道員,地位上與盧象升差得太遠了。
朱萬武躬身作揖口稱:“末將朱萬武參見盧大人!”
其實這個禮節還是不夠的,按他的級別下跪也是應該的。但是此時雙方的身份不能完全按照朝廷的品級了,因為朱家的地位擺在那裏,誰也不能小視。所以盧象升也不能挑這個理,同樣是抱拳還禮。
盧象升問道:“朱總兵,你們穿的這個服裝有些怪異,有什麽道理嗎?”
朱萬武答道:“盧大人,這一身服裝是作戰時穿戴的,平時不是這種服裝,士兵們也是一樣,平時穿軍禮服,是草綠色的。這個叫做作訓服,就是作戰訓練時穿用的。這種斑斕顏色便於偽裝,按照周圍環境不同有不同的顏色。比如在遼寧省的冬季,就是白色和灰色兩種顏色搭配,在華北就是黃綠兩色。
服裝的剪裁尺寸是以不妨礙運動為準則,所以它緊貼身體,沒有多餘的累贅,行動自如。上衣和褲子的衣袋,都是最方便的位置,尺寸足夠大,可以裝很多常用的東西。你看,在大腿小腿的外側都有很大的衣袋,放的東西多,還不妨礙行動。
你看我這個頭盔,他外麵包了布,目的是不要反光,隱藏時,不容易被發現。這個頭盔是鋼板衝壓成型的,它很結實,可以抵擋弓箭和刀槍。”
盧象升拿著他的頭盔仔細觀看,又摸摸他的衣服,覺得布料很結實。
“盧大人如果喜歡,我送你一套?”
“不,不,我隻是新奇而已,我要是穿上這個衣服,同僚們就要把我當怪物了。你這個頭盔有沒有單色的,有的話我就要一頂。”
“這個好辦,換一塊布就是了,明天我就送你一頂,包你滿意,要什麽顏色的?”
“紅色好,威風!”
“好!”
大明尚火德,所以官服都是大紅色的基調,盧象升也覺得紅色頭盔威風,實際上紅色太紮眼了。這就是冷兵器、*的作戰觀念不同造成的差異。*講究隱蔽,冷兵器要炫耀武力、威風,震懾敵手。
盧象升又指著他的領章問,這是什麽,有什麽用?朱萬武有給他講了一通軍銜的規定和作用,盧象升聽著非常新奇。
......
一通閑話之後,進入了正題。
盧象升說:“朱總兵,我此來山東也是皇命在身,身不由己,不得已而為之。我知道朱家多次為朝廷效力,多有建樹,勞苦功高,本不該兵戎相見。然基本法中議會之說,侵犯了皇權,有犯上之嫌。軍隊亦應效命於朝廷和當今聖上,豈能自立?這也難怪君*怒,朝野討伐。我真心希望朱家能放棄這些異端邪說,奉朝廷大義,朱家亦不失忠臣良將之地位,何苦自擾?”
這種坐而論道之事不是朱萬武的強項,若有有其他人在場他絕不會發言,但是此時隻有他在場,就不得不說了。因此他也是小心翼翼的,盡量思考周到一些。盧象升的這些指責涉及到最個根本的問題,對此朱萬武倒是非常清楚,朱家的根本主張他要是說不上來那就不是朱家的人了。
所以朱萬武說道:“盧大人,我是軍人,道理上不能講得很通。就我所知,略說一二,能否為大人解惑就不能保證了。”
就這一句話,盧象升心中想,這是武夫說的話嗎?這水平也不一般了。
朱萬武接著說:“基本法的頭一句就說了孟子之言:民為重,君為輕。這不是輕飄飄的一句話,不是裝點門麵的幌子。自洪武以來大明的天下曆時兩百多年,到今日,天下糜爛,烽火不斷,誰之過?地方官員,朝堂重臣責無旁貸,那麽天子呢?曆代的皇帝都沒有過失?天子一言九鼎,他的話誰都不能違背,那麽,當然就是天子的責任最大。我金華朱家並沒有追究曆代皇帝的責任,還是尊他鳳陽朱家為天下之主。隻是這天下之事要士紳、百姓、民眾來決之。
比如達官貴人、皇室宗親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不納糧,就毫無道理。朝廷的軍隊保護他們,官府維護他們,軍隊、官府是要錢糧的,都要真金白銀來維持。地主家的護院家丁還要地主家自己供養著,朝廷、軍隊就不需要供養嗎?這條就要改,不改就沒有錢用兵打仗,就要亡國。皇帝、朝堂上的大臣不同意改,怎麽辦?如果有議會,那麽議會就可以立法,規定按收入水平納稅,任何人不得免稅。內閣、皇帝必須執行,不執行就罷免內閣,斥責皇帝,換能辦事的上來。這種明知是錯,死到臨頭也不改過的局麵就會消除。
議會所決之事,也不見得都對,但是眾人之決,比一人之決少犯錯誤。國家的議會由各個行省的議員組成,他們是各省選來的,不是皇帝任命的,他們就要表達了各個行省的利益和意見,而不是順著皇帝說話,所以議會的眼光當然要比一個人強。
我是軍人,說話有點火藥味,但是話粗理不粗。盧大人,不知我這話可有道理?”
朱萬武一通長篇大論,也是難為他了。不過他的話確實衝了點,如果換上朱萬化,可能要和緩的多。但是他的道理也已經講透了。前麵也介紹過,盧象升是主張“因糧”的,所以這個道理他懂得。
現場沉默了,盧象升在慢慢的品味,半天沒有說話。朱萬武就等著他。
“那麽你朱家的軍隊呢?”盧象升終於說話了,隻是簡單的一問。
就這一問,也表明了他的心裏,他對於議會開始理解了,執行了議會製,實際就是執行憲政。
朱萬武答道:“我朱家的軍隊,當然聽我朱家的話,這是實現我朱家理想之保證。否則,就如今日盧大人之舉動,我朱家之人就隻能到監獄裏對獄吏去說理了。
但是,到我大明實行憲政之日,朱家的軍隊將交給國家,軍隊的調動、用兵將由議會說了算。軍隊是全體民眾的軍隊,不是那個人的軍隊。”
最後盧象升說道:“朱總兵的話自有道理,且容我慢慢思量。另外,請朱公子向令尊轉達,我欲前往濟南麵見令尊,可否?”
朱萬武痛快的答道:“下官可以代家父歡迎盧大人,並親自護送盧大人到濟南。”
......
盧象升安排自己的部下帶軍隊返迴定陶。與金忠禮匯合後,由金忠禮帶隊返迴,他自己帶了一隊親兵,會同朱萬武前往濟南,這一天是十月二十四日。
朱萬武邀請他乘車而行,當盧象升看到那輛馬車時感到非常新奇。鋼木結構的框架簡介美觀,四麵都有玻璃窗視野開闊,淡灰色的油漆使車體亮的反光,前後四個橡膠輪胎行走輕便。打開車門,放下折疊梯子,上車非常方便。他猛然間想起來,今年進宮朝見皇帝時,在大殿一側停放的禦輦與這輛車非常相似,據說那就是朱家進貢給皇帝的。
在朱萬武的禮讓下,盧象升上了車,立時暖風撲麵而來。十月底(農曆)正式隆冬季節,一年最冷的時候,車內的溫度很舒適。
盧象升上車後前後左右的看,除了舒適的座位,並沒有爐子,熱氣從那裏來的?於是他就問朱萬武:爐子在那裏?
朱萬武告訴他爐子在車廂外麵,掛在車後,夏天不用時就拆下來。車內取暖是爐子燒的熱水流過散熱片,溫暖且沒有煙塵。朱萬武還告訴他:到了炎熱的夏季,可以灌上深井提出的涼水,最好再加上冰,車廂的地板下麵就是水倉,還可以在車後麵加上一個水箱。馬車行進的的動力就把涼水提到車廂頂部的散熱片裏,也可以用搖把的動力人工讓水循環,車廂裏就涼爽如春了。
盧象升今年才30歲,男人,特別是年輕的男人對於新鮮事物都很好奇,他也不例外,這個馬車可是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這輛車座位舒適,視野開闊,行走起來快捷,震動小,乘坐非常舒服。
---第199章完---
南陽獨立營,在汝陽剿匪中發現了去年官軍剿匪中大量的斬殺平民,殺良冒功,竟然達到數百人,情節極其惡劣。這份包含了大量證據的文案交給了河南巡撫衙門,但是朱家也是留下了原始證據的。同在河南剿匪的一營當然也知道這一情況,首惡是一名千戶官,這名千戶就是剿匪官軍的最高軍官,也是首要責任者。豈料,河南官府僅僅是打了幾十軍棍,給了一個降級百戶的處分了事。真是冤家路窄,他惡習不改,又參加並指揮了單縣的搶劫,剛好落在朱家的手裏。留下審問口供之後,在單縣的最熱鬧的路口,當眾宣布他在汝陽殺良冒功的罪行,立即槍決。並把這份審判記錄同時抄錄了幾份,一份連同俘虜一起交給盧象升,一份交給河南巡撫衙門。
一營趕著一輛馬車,拉著被處決的、現場擊斃的衛所軍屍體,連同83名俘虜的名單,處決百戶官範洪岩的文案。出城交給官軍。這83名俘虜,因為搶劫罪將留在山東服苦役。
這份名單和處決人犯的文案交到盧象升手裏時,也是感慨一番,他也同樣審查處理了參與搶劫之人,但是他沒有追究犯罪的情節輕重,打了20軍棍了事,沒有朱家那麽嚴肅的處理,由此可以看出對於軍紀的重視程度的不同。即便是他親自訓練的天雄軍,也沒有注意過這種軍紀的要求,大明的其他軍隊也是一樣,對敵占區的平民搶劫、殺人、*之事所有帶兵的將領都不會追究,都認為那是正常之事。由此表現出來的治軍差距就太大了。
盧象升寫了一封信,請來人帶給朱家的軍官。在這封信中他要求到濟南麵見朱大典。
這個要求及時報告給了在濟寧的朱萬武,得到報告後,朱萬武知道戰事已經過去了,他帶著一個排的衛士,乘馬車來到了單縣。這輛馬車是朱大典的專用車,因為,朱萬武離開濟南時偶感風寒,身體不太舒服,朱大典愛子心切,就派自己的車送他出行。
朱大典這輛車堪比送給崇禎皇帝那輛車,製作精良,乘坐舒適,隻是缺少宮廷的奢華裝潢。不但可以乘坐,還有睡覺的床鋪。冬天可以安裝火爐,炎熱的夏季可以裝上冰或者深井裏的水,利用馬車行走的動力或者人力搖動手柄,使冷水在散熱片內循環,使車內降溫。為此,車廂要求密封良好,可以保溫。
十月二十三日,朱萬武親自來到官軍的軍營麵見盧象升。
朱萬武是在執行軍事任務,所以穿的是一身朱家的軍裝,並且是作戰的迷彩作訓服,掛的是上校軍銜。原本師一級的主官是中校軍銜,幾次戰役下來,立功受獎提升軍銜,各個級別的軍銜都有提升,所以他也升到上校。這種軍裝盧象升倒是見過了,但是近距離觀看還是頭一迴。
盧象升在軍中也不會穿那種寬袍大袖的明朝官服,也是標準的武官戍裝,短打扮。頭一次見麵都要自我介紹一番,然後就是客套。朱萬武的官方身份就是個九品的總兵,盧象升是從三品的道員,地位上與盧象升差得太遠了。
朱萬武躬身作揖口稱:“末將朱萬武參見盧大人!”
其實這個禮節還是不夠的,按他的級別下跪也是應該的。但是此時雙方的身份不能完全按照朝廷的品級了,因為朱家的地位擺在那裏,誰也不能小視。所以盧象升也不能挑這個理,同樣是抱拳還禮。
盧象升問道:“朱總兵,你們穿的這個服裝有些怪異,有什麽道理嗎?”
朱萬武答道:“盧大人,這一身服裝是作戰時穿戴的,平時不是這種服裝,士兵們也是一樣,平時穿軍禮服,是草綠色的。這個叫做作訓服,就是作戰訓練時穿用的。這種斑斕顏色便於偽裝,按照周圍環境不同有不同的顏色。比如在遼寧省的冬季,就是白色和灰色兩種顏色搭配,在華北就是黃綠兩色。
服裝的剪裁尺寸是以不妨礙運動為準則,所以它緊貼身體,沒有多餘的累贅,行動自如。上衣和褲子的衣袋,都是最方便的位置,尺寸足夠大,可以裝很多常用的東西。你看,在大腿小腿的外側都有很大的衣袋,放的東西多,還不妨礙行動。
你看我這個頭盔,他外麵包了布,目的是不要反光,隱藏時,不容易被發現。這個頭盔是鋼板衝壓成型的,它很結實,可以抵擋弓箭和刀槍。”
盧象升拿著他的頭盔仔細觀看,又摸摸他的衣服,覺得布料很結實。
“盧大人如果喜歡,我送你一套?”
“不,不,我隻是新奇而已,我要是穿上這個衣服,同僚們就要把我當怪物了。你這個頭盔有沒有單色的,有的話我就要一頂。”
“這個好辦,換一塊布就是了,明天我就送你一頂,包你滿意,要什麽顏色的?”
“紅色好,威風!”
“好!”
大明尚火德,所以官服都是大紅色的基調,盧象升也覺得紅色頭盔威風,實際上紅色太紮眼了。這就是冷兵器、*的作戰觀念不同造成的差異。*講究隱蔽,冷兵器要炫耀武力、威風,震懾敵手。
盧象升又指著他的領章問,這是什麽,有什麽用?朱萬武有給他講了一通軍銜的規定和作用,盧象升聽著非常新奇。
......
一通閑話之後,進入了正題。
盧象升說:“朱總兵,我此來山東也是皇命在身,身不由己,不得已而為之。我知道朱家多次為朝廷效力,多有建樹,勞苦功高,本不該兵戎相見。然基本法中議會之說,侵犯了皇權,有犯上之嫌。軍隊亦應效命於朝廷和當今聖上,豈能自立?這也難怪君*怒,朝野討伐。我真心希望朱家能放棄這些異端邪說,奉朝廷大義,朱家亦不失忠臣良將之地位,何苦自擾?”
這種坐而論道之事不是朱萬武的強項,若有有其他人在場他絕不會發言,但是此時隻有他在場,就不得不說了。因此他也是小心翼翼的,盡量思考周到一些。盧象升的這些指責涉及到最個根本的問題,對此朱萬武倒是非常清楚,朱家的根本主張他要是說不上來那就不是朱家的人了。
所以朱萬武說道:“盧大人,我是軍人,道理上不能講得很通。就我所知,略說一二,能否為大人解惑就不能保證了。”
就這一句話,盧象升心中想,這是武夫說的話嗎?這水平也不一般了。
朱萬武接著說:“基本法的頭一句就說了孟子之言:民為重,君為輕。這不是輕飄飄的一句話,不是裝點門麵的幌子。自洪武以來大明的天下曆時兩百多年,到今日,天下糜爛,烽火不斷,誰之過?地方官員,朝堂重臣責無旁貸,那麽天子呢?曆代的皇帝都沒有過失?天子一言九鼎,他的話誰都不能違背,那麽,當然就是天子的責任最大。我金華朱家並沒有追究曆代皇帝的責任,還是尊他鳳陽朱家為天下之主。隻是這天下之事要士紳、百姓、民眾來決之。
比如達官貴人、皇室宗親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不納糧,就毫無道理。朝廷的軍隊保護他們,官府維護他們,軍隊、官府是要錢糧的,都要真金白銀來維持。地主家的護院家丁還要地主家自己供養著,朝廷、軍隊就不需要供養嗎?這條就要改,不改就沒有錢用兵打仗,就要亡國。皇帝、朝堂上的大臣不同意改,怎麽辦?如果有議會,那麽議會就可以立法,規定按收入水平納稅,任何人不得免稅。內閣、皇帝必須執行,不執行就罷免內閣,斥責皇帝,換能辦事的上來。這種明知是錯,死到臨頭也不改過的局麵就會消除。
議會所決之事,也不見得都對,但是眾人之決,比一人之決少犯錯誤。國家的議會由各個行省的議員組成,他們是各省選來的,不是皇帝任命的,他們就要表達了各個行省的利益和意見,而不是順著皇帝說話,所以議會的眼光當然要比一個人強。
我是軍人,說話有點火藥味,但是話粗理不粗。盧大人,不知我這話可有道理?”
朱萬武一通長篇大論,也是難為他了。不過他的話確實衝了點,如果換上朱萬化,可能要和緩的多。但是他的道理也已經講透了。前麵也介紹過,盧象升是主張“因糧”的,所以這個道理他懂得。
現場沉默了,盧象升在慢慢的品味,半天沒有說話。朱萬武就等著他。
“那麽你朱家的軍隊呢?”盧象升終於說話了,隻是簡單的一問。
就這一問,也表明了他的心裏,他對於議會開始理解了,執行了議會製,實際就是執行憲政。
朱萬武答道:“我朱家的軍隊,當然聽我朱家的話,這是實現我朱家理想之保證。否則,就如今日盧大人之舉動,我朱家之人就隻能到監獄裏對獄吏去說理了。
但是,到我大明實行憲政之日,朱家的軍隊將交給國家,軍隊的調動、用兵將由議會說了算。軍隊是全體民眾的軍隊,不是那個人的軍隊。”
最後盧象升說道:“朱總兵的話自有道理,且容我慢慢思量。另外,請朱公子向令尊轉達,我欲前往濟南麵見令尊,可否?”
朱萬武痛快的答道:“下官可以代家父歡迎盧大人,並親自護送盧大人到濟南。”
......
盧象升安排自己的部下帶軍隊返迴定陶。與金忠禮匯合後,由金忠禮帶隊返迴,他自己帶了一隊親兵,會同朱萬武前往濟南,這一天是十月二十四日。
朱萬武邀請他乘車而行,當盧象升看到那輛馬車時感到非常新奇。鋼木結構的框架簡介美觀,四麵都有玻璃窗視野開闊,淡灰色的油漆使車體亮的反光,前後四個橡膠輪胎行走輕便。打開車門,放下折疊梯子,上車非常方便。他猛然間想起來,今年進宮朝見皇帝時,在大殿一側停放的禦輦與這輛車非常相似,據說那就是朱家進貢給皇帝的。
在朱萬武的禮讓下,盧象升上了車,立時暖風撲麵而來。十月底(農曆)正式隆冬季節,一年最冷的時候,車內的溫度很舒適。
盧象升上車後前後左右的看,除了舒適的座位,並沒有爐子,熱氣從那裏來的?於是他就問朱萬武:爐子在那裏?
朱萬武告訴他爐子在車廂外麵,掛在車後,夏天不用時就拆下來。車內取暖是爐子燒的熱水流過散熱片,溫暖且沒有煙塵。朱萬武還告訴他:到了炎熱的夏季,可以灌上深井提出的涼水,最好再加上冰,車廂的地板下麵就是水倉,還可以在車後麵加上一個水箱。馬車行進的的動力就把涼水提到車廂頂部的散熱片裏,也可以用搖把的動力人工讓水循環,車廂裏就涼爽如春了。
盧象升今年才30歲,男人,特別是年輕的男人對於新鮮事物都很好奇,他也不例外,這個馬車可是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這輛車座位舒適,視野開闊,行走起來快捷,震動小,乘坐非常舒服。
---第19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