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了對外、對內貿易的事情之後,朱萬化一直在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怎麽處置劉香,二是生鐵過剩。
六月初五,為了對付劉香,他找來了朱萬傑和朱萬雄,商議的結果是:由南海艦隊擔任這次剿匪任務。直接派出艦隊,武力偵查和剿匪同時進行。南海艦隊現在的駐地是台南,由朱萬雄親自赴台南布置作戰任務。
按照朱吾安提供的材料,劉香的主要巢穴在離島和擔杆列島。離島在後世的香港本島西邊,屬於香港的一部分,這時英國人還沒有到達這一地區,自然也就沒有英國人占領香港之事。擔杆列島在香港的南部。它們堵在廣州海灣的出口處。對於海盜來說是個極佳的位置,過往船隻很多,光是保護費就是個了不得的數字。
這次剿匪行動之後,在海南島的文昌建立新的海軍基地。這樣南海艦隊就有台南、海南島兩處基地了。
為了提供這次作戰地區的各種地圖,朱全柱領導的參謀處又忙碌起來,他們要在朱萬雄出發之前繪製完成這些地圖。
經過幾天的考慮,生鐵過剩也有了辦法。就是建鐵路,用生鐵鑄造鐵軌!還要設計機車,就是火車頭,設計車廂,新建鐵路專用的機車車輛廠。
為了降低機車車輛生產製造難度,減少鐵路建設的工程量,朱萬化選擇了軌距一米的窄軌。中國曆史上成規模的窄軌鐵路有四處,第一處是四川經襄樊到湖北的線路,此線路拖延了若幹年始終沒有建成,在經濟上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但是,它在政治上發揮的作用可是太大了。它成了引發辛亥革命的*,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另一條是雲南到越南北部的鐵路,這條鐵路在抗戰前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的部分路段現在還在運營!第三條是在山西境內由閻錫山修建經營的山西省內的窄軌鐵路網。閻錫山打仗的本事不怎麽樣,搞經濟建設可是一把好手。山西在他的治理下是軍閥混戰年代的世外桃源,山西也是各路豪強眼中的大肥肉。當時山西富到什麽程度就不說了,隻說一點:山西的兵工廠不但能生產步槍子彈,還能生產衝鋒槍、機槍,能仿製日本山炮,甚至生產過那個年代的坦克車。在中國,當時除了張作霖,沒有第二個軍閥有這種能力。
最後一處窄軌鐵路就是台灣,它是日本殖民時期的產物,現在還在運行使用中。
窄軌的機車小了,牽引力自然就小,車廂底盤、機車的結構就簡化了不少,這就便於製造了。再經過善於湊合的朱萬化之手,就能簡化到適應當時的生產能力,把它們製造出來。
生鐵做軌道缺點就是強度差,可以把軌道設計的粗笨一些。第二就是生鐵不能軋製,隻能鑄造,因此外形尺寸精度低。對此朱萬化也有辦法,就是不用砂型,改用鋼模鑄造,提高精度,然後用人工打磨、截斷不規則的頭部、鑽床打孔,進行簡單的二次加工。這樣的鐵軌當然跑不了高速火車,時速30公裏以下是不會有問題的。乘坐的感覺肯定會顛簸一些,但是有鐵路就比沒有強,與馬車相比,運輸成本就低多了,速度也高多了。
台北到基隆隻有40多裏,修一條實驗鐵路,試一試,不行再修改。下定決心之後,六月初八,朱萬化就找來了孫家兄弟,研究具體實施辦法。
朱萬化在介紹了他的全麵方案後,他們首先研究的是鐵軌,鐵軌簡單卻是修建鐵路的關鍵,沒有鐵軌鐵路就無從談起了。工廠裏軌道車不少,基本概念大家都有了,討論起來就方便多了。
朱萬化說:“工廠裏的軌道是工字型的軋製型鋼,生鐵沒有那麽好的強度,因此我設計的鐵軌是丁字形的,粗笨了很多,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孫和京說:“提高鑄造精度和手工打磨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不如幹脆製造一台龍門刨,專用於加工鐵軌的上表麵,成本可以算一算,未必就不能接受。粗略的算,一根鐵軌的加工費不會超過一兩銀子吧?如果是這樣,我們能夠承受的起。”
孫和京現在管兩個事,一是與通信交通有關的工業,加上鍾表,這一部分工廠大部分在基隆,二是技術學校,人才培養。朱萬文一直在管理著教育,但是他因為媳婦待產,還在浙江,暫時沒過來,所以台灣這邊由孫和京代管。
孫和鬥也支持,他說:“台北到基隆20公裏。作為試驗我們鋪設單軌,按一根鐵軌10米算,需要4000根鐵軌,鐵軌的加工費不會超過4000兩白銀。與鐵路造價比這是個小數。”
朱萬化說:“好,咱們就造一台龍門刨,專門加工鐵軌。但是鋼模鑄造還要試一下,鑄造精度高,也會減少很多加工量。”
孫和京思想很活躍,他又說:“工廠裏的軌道都是有接頭的,接頭處有縫隙。車輪壓過縫隙時就會有震動,鋼的塑性好,所以鋼軌可以承受這個衝擊,用微小變形抵消衝擊力。鑄鐵的軌道能承受的了嗎?會不會產生局部破損呢?如果有破損問題就嚴重了。”
鐵軌是一段一段連接起來的,後世那種無縫長軌是采用了很多先進技術的,最主要的是防爬技術,就是防止軌道因為*冷縮有微小的爬動。現在朱萬化是做不到的。
朱萬化說:“氣溫的高低會引起鐵軌長度的變化,這一點大家都明白吧?”說著他看了看所有的人,見他們都點頭了,他繼續說:
“因此,一段一段的鐵軌就要預留縫隙,來吸收*冷縮的長度變動,否則這個膨脹的力量就會破壞鐵路。所以這個縫隙必須有,衝擊就是必然。我們還沒有做實驗,按我們的知識可以想象,這個破損可能產生。所以潤雨老弟(孫和京)提的很及時,這的確是個問題。”
大家都在思考著。孫和鬥說話了:“我想到一個辦法,看能不能行?在鐵軌的兩端,鑲嵌一塊300毫米長的方鋼,用螺栓緊固在鐵軌上,與鐵軌同時加工,保證它與軌道平直。這樣接頭處就等同於鋼軌了。”
“好辦法!”大家異口同聲的說。
接下來,大家又根據朱萬化給出的草圖討論了機車、車廂底盤、連接掛鉤、車廂的製動,還有車站設置、道岔、客貨運輸等等。總算有了個眉目。
朱萬化最後說:“車輛廠,包括軌道加工,枕木製作,都由鏡之弟負責組建。鐵路線路勘測,施工由潤雨老弟負責。資金和鐵路運營管理方麵,成立一個鐵道公司讓行政長官倪汝學去安排,把資金籌措出來,我朱家拿大頭,廣泛募股,也試著搞一個股份公司。有關的技術管理文案很多,我會按照你們的需要逐步提供給你們。”
的確,鐵路是一個複雜的係統,無論技術上,管理上都很複雜。比如說,需要運輸客人,也需要運輸貨物,這就有了客運和貨運。現代的鐵路,客貨運輸都已經非常專業,不但列車是分開的,大的車站也是客貨分開的,甚至線路都分成客運專線、貨運專線。朱萬化要建設的鐵路可是沒有那麽專業,甚至一列火車都是客車廂、火車廂混搭在一起。車站同樣是客貨共用的,連站台都是客貨混用。
“另外,就是預先要研究出一套鐵路的運營管理辦法,在運營實踐中在不斷的修改完善。特別是單軌鐵路,兩個車站之間隻能有一輛火車運行,要研究出可靠的管理辦法,不然的話兩列車迎頭撞上,可不得了。”
說一個有趣的知識:
20世紀60年代以前,火車站的調度辦公室裏,喊得最響亮的,也是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某某道要牌!”這個“牌”就是某一條線路的通行權利。兩站之間的一條線路,隻有一個通行權利。這個“牌”在誰的手裏,誰就可以通行,管理上是最嚴格的,否則就要撞車!繁忙的鐵路上來往車輛不斷,這個通行權靠人的大腦記憶不行,寫在記錄本上也不行,於是就使用這個“牌”。這個“牌”也非常神奇,它的形狀像一塊銀元,比銀元要大。把它放到一個機構之中,鎖上之後就拿不出來了,表示這條線路就被占用了。直到火車到達了下一個火車站,空出了這條線路,這個“牌”就會自動跳出來,表示這條線路可以再被別人使用了。它是相鄰車站之間的連鎖機構,在電子科技、通信技術比較原始的年代裏,它是火車安全調度的保障。
現代的火車調度技術,縮短了通行權的區間,因此,在兩個火車站之間就有多個區間,同方向的列車,可以允許多列同時行駛,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
......
散會後孫和京沒有走,他對朱萬化說:“前些天大哥視察工廠,基隆那邊沒有過去。電機廠裏無線電研究的這一部分,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經有了一些成果,也有很多問題,想請大哥過去指導一下。”
“哦,好哇。明天我們兩人一起去。現在情況如何?”
“說來慚愧,這東西我一直不信,也沒有當迴事,由著他們去搞。大哥你不要怪罪我,我對大哥絕對忠心。可是無線電太玄乎了,開始時我真的不敢相信。今後我保證,大哥你要是說太陽從西邊出來我也相信了。......”
“潤雨老弟,今天怎麽了?我沒有那麽神聖。不說這些了,說說情況。”
“啊,是這樣,昨天他們把我叫去,現場拿了一套設備走出一百多步遠,啊,不是,看我又說‘步’了,到150米外的一塊空地上,支了個桌子,開始試驗與電報房聯係。我親眼所見,聯係上了!我問他們聯係的最大距離,他們說,就這麽遠,再遠就不行了。”
朱萬化聽了,興奮的睜大眼睛,呆住了。這不是有了無線電了嗎?有線電報的載波也就迎刃而解了。太好了!他一下子抓住孫和京的肩膀,大聲說:“太好了!通信的大問題都解決了,明天一早我們就去。”
六月初九,興奮的朱萬化和孫和京來到了位於基隆的電機廠,電子管的研製工作,就是放在電機廠裏。
主管電子管研製的是楊田華,他原來是負責軸承和車輛研製工作的,很聰明,特別是有組織技術工作的能力,條理性很強。於是朱萬化就把他調來主持電子管研究工作,他果然不負所托,又做出了大成績。朱萬化準備好好的獎勵他。
在現場,朱萬化、孫和京一邊看著他們製造的設備,一邊聽著楊田華的講解。從電子管的性能,單一電路的實驗,一直到整台機器的組裝,過程非常詳細。最後又重複了孫和京那天看到的實驗。
孫和京聽得雲中霧中,不甚明白,但是朱萬化聽明白了。路子正確,存在缺陷。信號傳遞不遠是因為信號的功率不強,電機要改進,主要的是生成信號的電子管要改進。
他仔細觀察那個電子管,努力的迴憶著前世自己見過的電子管的模樣。朱萬化是機械上的行家裏手,對於電子方麵的知識也就是業餘愛好者的水平。電路原理上懂得一些,對於電子管的結構就是個外行了。但是真正的電子管他見過,這就比現在的人有了不小的優勢。
仔細的觀察還是發現一些問題。他對楊田華說:“屏極上的孔,大小和密度按不同的尺寸多做幾隻,再實驗。另外就是更換功率更大的電機實驗。”
他指著天線說:“你們這個天線叫做散射天線,明天我給你們一個定向天線的圖形,你們換成定向天線。散射就是向四麵八方發射,定向天線,就像我們燈光信號的那個大鍋,它朝一個方向發射。信號集中了,就會發射得更遠。”
“你們改進實驗的重點,在那隻電子管上,性能的好壞主要看它,電路上的各種器件也要做一些調整更換實驗。”
朱萬化又指導了印刷電路的製作,這樣可以避免一團亂麻一樣的導線連接線。另外就是儀表盤上的幾隻電表的安排等等。最後又宣布了給他們的獎勵,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第168章完---
六月初五,為了對付劉香,他找來了朱萬傑和朱萬雄,商議的結果是:由南海艦隊擔任這次剿匪任務。直接派出艦隊,武力偵查和剿匪同時進行。南海艦隊現在的駐地是台南,由朱萬雄親自赴台南布置作戰任務。
按照朱吾安提供的材料,劉香的主要巢穴在離島和擔杆列島。離島在後世的香港本島西邊,屬於香港的一部分,這時英國人還沒有到達這一地區,自然也就沒有英國人占領香港之事。擔杆列島在香港的南部。它們堵在廣州海灣的出口處。對於海盜來說是個極佳的位置,過往船隻很多,光是保護費就是個了不得的數字。
這次剿匪行動之後,在海南島的文昌建立新的海軍基地。這樣南海艦隊就有台南、海南島兩處基地了。
為了提供這次作戰地區的各種地圖,朱全柱領導的參謀處又忙碌起來,他們要在朱萬雄出發之前繪製完成這些地圖。
經過幾天的考慮,生鐵過剩也有了辦法。就是建鐵路,用生鐵鑄造鐵軌!還要設計機車,就是火車頭,設計車廂,新建鐵路專用的機車車輛廠。
為了降低機車車輛生產製造難度,減少鐵路建設的工程量,朱萬化選擇了軌距一米的窄軌。中國曆史上成規模的窄軌鐵路有四處,第一處是四川經襄樊到湖北的線路,此線路拖延了若幹年始終沒有建成,在經濟上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但是,它在政治上發揮的作用可是太大了。它成了引發辛亥革命的*,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另一條是雲南到越南北部的鐵路,這條鐵路在抗戰前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的部分路段現在還在運營!第三條是在山西境內由閻錫山修建經營的山西省內的窄軌鐵路網。閻錫山打仗的本事不怎麽樣,搞經濟建設可是一把好手。山西在他的治理下是軍閥混戰年代的世外桃源,山西也是各路豪強眼中的大肥肉。當時山西富到什麽程度就不說了,隻說一點:山西的兵工廠不但能生產步槍子彈,還能生產衝鋒槍、機槍,能仿製日本山炮,甚至生產過那個年代的坦克車。在中國,當時除了張作霖,沒有第二個軍閥有這種能力。
最後一處窄軌鐵路就是台灣,它是日本殖民時期的產物,現在還在運行使用中。
窄軌的機車小了,牽引力自然就小,車廂底盤、機車的結構就簡化了不少,這就便於製造了。再經過善於湊合的朱萬化之手,就能簡化到適應當時的生產能力,把它們製造出來。
生鐵做軌道缺點就是強度差,可以把軌道設計的粗笨一些。第二就是生鐵不能軋製,隻能鑄造,因此外形尺寸精度低。對此朱萬化也有辦法,就是不用砂型,改用鋼模鑄造,提高精度,然後用人工打磨、截斷不規則的頭部、鑽床打孔,進行簡單的二次加工。這樣的鐵軌當然跑不了高速火車,時速30公裏以下是不會有問題的。乘坐的感覺肯定會顛簸一些,但是有鐵路就比沒有強,與馬車相比,運輸成本就低多了,速度也高多了。
台北到基隆隻有40多裏,修一條實驗鐵路,試一試,不行再修改。下定決心之後,六月初八,朱萬化就找來了孫家兄弟,研究具體實施辦法。
朱萬化在介紹了他的全麵方案後,他們首先研究的是鐵軌,鐵軌簡單卻是修建鐵路的關鍵,沒有鐵軌鐵路就無從談起了。工廠裏軌道車不少,基本概念大家都有了,討論起來就方便多了。
朱萬化說:“工廠裏的軌道是工字型的軋製型鋼,生鐵沒有那麽好的強度,因此我設計的鐵軌是丁字形的,粗笨了很多,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孫和京說:“提高鑄造精度和手工打磨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不如幹脆製造一台龍門刨,專用於加工鐵軌的上表麵,成本可以算一算,未必就不能接受。粗略的算,一根鐵軌的加工費不會超過一兩銀子吧?如果是這樣,我們能夠承受的起。”
孫和京現在管兩個事,一是與通信交通有關的工業,加上鍾表,這一部分工廠大部分在基隆,二是技術學校,人才培養。朱萬文一直在管理著教育,但是他因為媳婦待產,還在浙江,暫時沒過來,所以台灣這邊由孫和京代管。
孫和鬥也支持,他說:“台北到基隆20公裏。作為試驗我們鋪設單軌,按一根鐵軌10米算,需要4000根鐵軌,鐵軌的加工費不會超過4000兩白銀。與鐵路造價比這是個小數。”
朱萬化說:“好,咱們就造一台龍門刨,專門加工鐵軌。但是鋼模鑄造還要試一下,鑄造精度高,也會減少很多加工量。”
孫和京思想很活躍,他又說:“工廠裏的軌道都是有接頭的,接頭處有縫隙。車輪壓過縫隙時就會有震動,鋼的塑性好,所以鋼軌可以承受這個衝擊,用微小變形抵消衝擊力。鑄鐵的軌道能承受的了嗎?會不會產生局部破損呢?如果有破損問題就嚴重了。”
鐵軌是一段一段連接起來的,後世那種無縫長軌是采用了很多先進技術的,最主要的是防爬技術,就是防止軌道因為*冷縮有微小的爬動。現在朱萬化是做不到的。
朱萬化說:“氣溫的高低會引起鐵軌長度的變化,這一點大家都明白吧?”說著他看了看所有的人,見他們都點頭了,他繼續說:
“因此,一段一段的鐵軌就要預留縫隙,來吸收*冷縮的長度變動,否則這個膨脹的力量就會破壞鐵路。所以這個縫隙必須有,衝擊就是必然。我們還沒有做實驗,按我們的知識可以想象,這個破損可能產生。所以潤雨老弟(孫和京)提的很及時,這的確是個問題。”
大家都在思考著。孫和鬥說話了:“我想到一個辦法,看能不能行?在鐵軌的兩端,鑲嵌一塊300毫米長的方鋼,用螺栓緊固在鐵軌上,與鐵軌同時加工,保證它與軌道平直。這樣接頭處就等同於鋼軌了。”
“好辦法!”大家異口同聲的說。
接下來,大家又根據朱萬化給出的草圖討論了機車、車廂底盤、連接掛鉤、車廂的製動,還有車站設置、道岔、客貨運輸等等。總算有了個眉目。
朱萬化最後說:“車輛廠,包括軌道加工,枕木製作,都由鏡之弟負責組建。鐵路線路勘測,施工由潤雨老弟負責。資金和鐵路運營管理方麵,成立一個鐵道公司讓行政長官倪汝學去安排,把資金籌措出來,我朱家拿大頭,廣泛募股,也試著搞一個股份公司。有關的技術管理文案很多,我會按照你們的需要逐步提供給你們。”
的確,鐵路是一個複雜的係統,無論技術上,管理上都很複雜。比如說,需要運輸客人,也需要運輸貨物,這就有了客運和貨運。現代的鐵路,客貨運輸都已經非常專業,不但列車是分開的,大的車站也是客貨分開的,甚至線路都分成客運專線、貨運專線。朱萬化要建設的鐵路可是沒有那麽專業,甚至一列火車都是客車廂、火車廂混搭在一起。車站同樣是客貨共用的,連站台都是客貨混用。
“另外,就是預先要研究出一套鐵路的運營管理辦法,在運營實踐中在不斷的修改完善。特別是單軌鐵路,兩個車站之間隻能有一輛火車運行,要研究出可靠的管理辦法,不然的話兩列車迎頭撞上,可不得了。”
說一個有趣的知識:
20世紀60年代以前,火車站的調度辦公室裏,喊得最響亮的,也是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某某道要牌!”這個“牌”就是某一條線路的通行權利。兩站之間的一條線路,隻有一個通行權利。這個“牌”在誰的手裏,誰就可以通行,管理上是最嚴格的,否則就要撞車!繁忙的鐵路上來往車輛不斷,這個通行權靠人的大腦記憶不行,寫在記錄本上也不行,於是就使用這個“牌”。這個“牌”也非常神奇,它的形狀像一塊銀元,比銀元要大。把它放到一個機構之中,鎖上之後就拿不出來了,表示這條線路就被占用了。直到火車到達了下一個火車站,空出了這條線路,這個“牌”就會自動跳出來,表示這條線路可以再被別人使用了。它是相鄰車站之間的連鎖機構,在電子科技、通信技術比較原始的年代裏,它是火車安全調度的保障。
現代的火車調度技術,縮短了通行權的區間,因此,在兩個火車站之間就有多個區間,同方向的列車,可以允許多列同時行駛,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
......
散會後孫和京沒有走,他對朱萬化說:“前些天大哥視察工廠,基隆那邊沒有過去。電機廠裏無線電研究的這一部分,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經有了一些成果,也有很多問題,想請大哥過去指導一下。”
“哦,好哇。明天我們兩人一起去。現在情況如何?”
“說來慚愧,這東西我一直不信,也沒有當迴事,由著他們去搞。大哥你不要怪罪我,我對大哥絕對忠心。可是無線電太玄乎了,開始時我真的不敢相信。今後我保證,大哥你要是說太陽從西邊出來我也相信了。......”
“潤雨老弟,今天怎麽了?我沒有那麽神聖。不說這些了,說說情況。”
“啊,是這樣,昨天他們把我叫去,現場拿了一套設備走出一百多步遠,啊,不是,看我又說‘步’了,到150米外的一塊空地上,支了個桌子,開始試驗與電報房聯係。我親眼所見,聯係上了!我問他們聯係的最大距離,他們說,就這麽遠,再遠就不行了。”
朱萬化聽了,興奮的睜大眼睛,呆住了。這不是有了無線電了嗎?有線電報的載波也就迎刃而解了。太好了!他一下子抓住孫和京的肩膀,大聲說:“太好了!通信的大問題都解決了,明天一早我們就去。”
六月初九,興奮的朱萬化和孫和京來到了位於基隆的電機廠,電子管的研製工作,就是放在電機廠裏。
主管電子管研製的是楊田華,他原來是負責軸承和車輛研製工作的,很聰明,特別是有組織技術工作的能力,條理性很強。於是朱萬化就把他調來主持電子管研究工作,他果然不負所托,又做出了大成績。朱萬化準備好好的獎勵他。
在現場,朱萬化、孫和京一邊看著他們製造的設備,一邊聽著楊田華的講解。從電子管的性能,單一電路的實驗,一直到整台機器的組裝,過程非常詳細。最後又重複了孫和京那天看到的實驗。
孫和京聽得雲中霧中,不甚明白,但是朱萬化聽明白了。路子正確,存在缺陷。信號傳遞不遠是因為信號的功率不強,電機要改進,主要的是生成信號的電子管要改進。
他仔細觀察那個電子管,努力的迴憶著前世自己見過的電子管的模樣。朱萬化是機械上的行家裏手,對於電子方麵的知識也就是業餘愛好者的水平。電路原理上懂得一些,對於電子管的結構就是個外行了。但是真正的電子管他見過,這就比現在的人有了不小的優勢。
仔細的觀察還是發現一些問題。他對楊田華說:“屏極上的孔,大小和密度按不同的尺寸多做幾隻,再實驗。另外就是更換功率更大的電機實驗。”
他指著天線說:“你們這個天線叫做散射天線,明天我給你們一個定向天線的圖形,你們換成定向天線。散射就是向四麵八方發射,定向天線,就像我們燈光信號的那個大鍋,它朝一個方向發射。信號集中了,就會發射得更遠。”
“你們改進實驗的重點,在那隻電子管上,性能的好壞主要看它,電路上的各種器件也要做一些調整更換實驗。”
朱萬化又指導了印刷電路的製作,這樣可以避免一團亂麻一樣的導線連接線。另外就是儀表盤上的幾隻電表的安排等等。最後又宣布了給他們的獎勵,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第168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