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過去了,朱萬化在山東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為鼓勵工商,發展山東的工商業做一點引路的示範。現在又多了兩個旁觀者,南陽知府譚鎰和河南巡按禦史吳甡。他們經常跟著朱萬化出行,以便能多看看。另外,他們也慢慢的知道了朱萬化的地位,想從他那裏了解更多的東西。朱萬化希望更多的人能為中國的複興崛起出力,也熱衷於宣傳新的知識技術和思想。他們這是一拍即合,所以奔波忙碌的朱萬化身邊總有這兩個人的身影。
從宋代起,中國的工商業已經相當的發達,可以說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不是元、清這兩個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了中國大地,資本和工業革命會首先在中國興起。
明朝末年,中國的工業、商業並不落後。如果能適當的引導,工業革命就可能出現在中國。朱萬化就是秉承著這個理念,想在山東有所作為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起始於紡織業,推動力是蒸汽機。中國的紡織機械已經存在了數百年,到明朝末年時,是世界領先水平,朱萬化又帶來了蒸汽機。工業革命的種子已經有了,能不能發芽呢?朱萬化要催化它。
衣食住行是人們的基本需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工業、商業的起步也就應該從這裏著手。
當時的手工業可以分為幾大類,一是紡織業,包括棉紡織和絲織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軋花彈花繅絲等;二是食品加工業,有造酒、製粉、榨油、作醬等,那個時候點心、麵包、蛋糕之類的還沒有市場;三是植物莖杆枝條編織業,如草編、柳編、葦編、竹編之類;四是燒造業,燒製磚瓦盆碗缸罐等器物;五是造紙業;六是一些地方特產,如鞭炮、年畫、假花等。此外還有各種手藝人,木工、鐵工、泥瓦工匠。這些手工業產品,囊括了社會生產生活資料所需工業品的絕大部分。
以柳編為例,華北平原到處都有柳樹,柳條細長柔韌,是編製的好材料。用柳條編織的筐、簸箕、水罐等是農家生產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柳編雖然簡單,卻不是人人皆會的,它有專門的生產作坊。南洋熱帶地區柳樹少見,柳編製的產品在那裏會有很好的市場。
後世在山東這一帶有一種編織產品很紅火,那就是草帽辮。草帽辮的原料是麥稈,是小麥生產的副產品。它是用幾根麥稈並排編織,像編發辮一樣,編成不到一寸寬的扁平辮子,一圈一圈的用針線縫在一起就可以做草帽,所以叫做草帽辮。用它做的產品當然不隻是草帽了。他的需求量很大,也是外貿出口的大宗產品。
葦席業一般都是原料生產和葦席編織分離的,他們中間有商人運作。就是種葦人不織席,織席人不種葦而購買原料。
如果仿照葦席的生產方式,有專門的麥草商,收購農民手中的麥稈,這就使農民們多了一項收入。麥草商再把收來的麥稈,雇傭人手作原料加工。先將根和稍截下,賣給農民修蓋茅舍(做泥坯時摻入,加強土坯的強度,叫做花秸泥),土坯修建的房舍是年年需要維修的,因此,麥稈的根梢部分總是有人要的。中間部分按部位截成不同規格,再按等級分別紮成束,賣給編織草帽辮的工廠。這樣一來,原料種植和手工業生產不但有了分離,而且還由商人作中介,加工原料,專業化更強了。
產品雖小,卻體現了資本的商業運作,對人們的啟發是很大的。相信大明朝的人們並不傻,有了這些示範的產業就會開闊人們的眼界,啟發人們的智慧,新興的工商業大潮就會慢慢的啟動。
把這些作坊集中起來,擴大規模,形成工廠。再下力量擴大它的銷售渠道,甚至出口貿易。這就形成了產業,就是資本運作的雛形。朱萬化在南洋下那麽大的功夫,不就是為了擴大海外市場嗎?買入糧食,也要有出口商品,這才能貿易平衡。
報紙上可以搞宣傳,但是,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幹起來,做個樣子。別人看到有錢可以賺,自然會跟上來。
紡織更是一個大產業,這是工業革命的搖籃。從原料上說分為毛、棉、麻一類的短纖維紡織,和蠶絲類的長纖維紡織。
以棉花為例,紡織業分為幾個大的工序,也可以說是幾大產業:首先是軋花和彈花,軋花就是去除棉籽,彈花就是把棉花彈鬆軟。第二步是紡紗,把棉花紡成線。第三步是織布,第四步是印染。至於成衣製造在古代還不能形成產業,因為古代的人都是自己穿衣自己做,這個習慣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
北京城裏的老字號很多,其中有個瑞蚨祥,那是鼎鼎大名。可是在現代,你再下力氣捧它、扶植它也成不了氣候。為什麽呢?因為它是賣布的,古代的布匹就到了產品的終端,所以賣布就紅火了。到了現代,誰還買布做衣服?都是買成裝。服裝才是終端產品,所以賣布的就不行了。
這幾大產業的每一個,在明代都已經有了很不錯的機械。關於織布機因為史書上經常提到,大部分人都有個印象。這一部分也很複雜,沒有幾千字根本說不清楚,過多的描述技術讀者也未必有興趣,所以這一部分從略,就不說了,這裏單說紡紗這一步。
最簡單的紡紗工具就是紡墜,它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新時石器時代。它的外形就是像一根筷子一樣的棍子(大小也差不多,很多人就是用一根筷子製作紡墜的)下麵裝一個有分量的圓盤,把線纏在上麵,用手一撚,它就轉起來。被帶動旋轉的線把手中的棉花纖維絞成新的,不斷加長的線。之所以說這麽多,是考慮到城裏的年輕人沒見過。這個東西現在的偏遠地區依然在使用,特別是蒙古草原,西藏高原,牧民的女人們幾乎人手一個,它可以紡棉紗,也可以打毛線。
比它更進一步的紡紗工具就是紡車。看過延安大生產的圖片、資料、影視的都能看到我們老一代領導人親自用紡車紡紗的圖像。紡車比紡墜先進了,效率至少提高十倍。最先進的紡車是腳踏紡車,生產效率更高。
更先進的是水力大紡車,它最早出現於宋朝末年,最早的錠子數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為5枚。到了明朝末年,由於采用了部分金屬部件,已經有了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大紡車已經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棉花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這種大紡車已經遙遙領先於西方至少400年。
在章世勳做為大掌櫃的杭州織造廠裏。大紡車本身已經采用了多種金屬構件對它進行了改造,動力采用蒸汽機,這就脫離了必須依靠水力的限製,速度也更快了。一台蒸汽機可以帶動一排大紡車。
這一類紡織機械,朱萬化從浙江帶來一批,準備在山東擇地建設成套的紡織工廠。雖然初期規模不大,示範的作用是主要的。
這裏要提一下,在長纖維絲織業中,中國的絲綢業一直是很先進的。陸地上通往中國的商路被叫做絲綢之路,就是因為中國的絲織業很發達。但是,這發達的絲綢業也有不足,作為絲織行業的第一道工序的繅(sao)絲,卻一直是很落後的。繅絲就是把蠶繭的絲抽出來紡成絲線。中國的機械化繅絲直到清鹹豐年間才由外國引入,距離明末還有200年。
朱萬化是機械的行家裏手,但是製造繅絲機首先要懂得繅絲原理。即便是有現成的繅絲機圖紙,也要按照當前的機械加工水平修改設計,不懂繅絲原理如何設計?朱萬化日夜忙碌不停,哪有時間顧及到繅絲。這個事隻能往後拖,說不定受棉紡織機械化的啟發,有人會先一步發明製造了繅絲機呢?這種自然的發展強於朱萬化這個先知者的強拉硬拽。
......
建工廠就要有人才來組織、建設、生產管理、采購原料、銷售產品。不識字的文盲可以做工人,卻做不了管理工作。所以,為了大力發展山東的工商業,還要建學校,培養人才。初級的人才培養,可以速成培訓。常用字、專業用字會幾百個就足以應付。算術的加減乘除必須要會,算盤要會,還要會記賬。這些知識幾個月,最多一年就可以完成學習。
筆者認為繁體字,或者叫做正體字的學習速度要快於學習簡體字,簡體字簡化了幾個筆畫,可是增加了識字的難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保衛的‘衛’字,隻有三筆,夠簡單了吧?老師拿木棍指著,一遍又一遍的念,沒有幾十遍幾百遍學童未必能記住,老師還要解釋這個字的含義,組詞等。不知耗費多少精力才能學會這個‘衛’。繁體字是‘衛’,一共十六筆,夠麻煩吧?可是這個字能解釋。老師可以這樣講解:這是一個象形字。正中間那個‘口’代表一座城,城的四麵各有一輛戰車。戰車停在城外幹什麽呢?它們在保衛城市。四輛戰車就演化為四個三四筆的偏旁,這就是保衛的‘衛’。多麽容易講解!字義、組詞都省了,學童聽了也有興趣,恐怕一輩子也忘不了。
可能有人會說,簡化的‘衛’是插在桌子上的一把刀,那就是保衛的意思。我說,那是黑社會老大撒潑耍蠻橫,有潑的意思,有蠻的意思,有霸的意思,就是沒有衛的意思。
......
朱萬化從浙江曙光學校調來的學員可以充當教師,當地再聘請一些讀書人學校就辦起來了。
社會上現成的讀書人是指望不上的,其一,這種人太少,不夠用。其二,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都是奔著科考的前程的,讀書讀到四五十歲的老童生(還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並不鮮見,老秀才更是多,做官的基本條件是舉人。應該說多數的讀書人都做了別人的梯子。可是你想收羅他們去當作坊裏的賬房先生,恐怕很難。‘士農工商’,讀書人屬於‘士’,工商是末等,地位還不如自耕農。情何以堪!
像草帽辮編織廠這種廠子,隻要有三五個管理人員就可以辦起來。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大量的人員都是勞工。
說到記賬這種業務,不得不說中國還是落後的。曆史上直到張之洞、李鴻章大力引進西洋技術時才有所改變。在那之前的記賬法,就是流水賬。看那賬本就像看日記,某月某日售出某種貨物數量若幹,收入銀錢多少。通篇的文字記下來,誰看了都頭痛。於是,算賬便成了學問,一個管賬先生一個算法,還搖頭晃尾的驕傲得不行,因為別人算不了啊!
後世的借貸記賬法,或者更簡單的增減記賬法,丁字帳等等,既簡單又方便,也不難學。隻要識了字,學會10個阿拉伯數字,幾天就能學會。賬目簡單明了。
---第159章完---
從宋代起,中國的工商業已經相當的發達,可以說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不是元、清這兩個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了中國大地,資本和工業革命會首先在中國興起。
明朝末年,中國的工業、商業並不落後。如果能適當的引導,工業革命就可能出現在中國。朱萬化就是秉承著這個理念,想在山東有所作為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起始於紡織業,推動力是蒸汽機。中國的紡織機械已經存在了數百年,到明朝末年時,是世界領先水平,朱萬化又帶來了蒸汽機。工業革命的種子已經有了,能不能發芽呢?朱萬化要催化它。
衣食住行是人們的基本需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工業、商業的起步也就應該從這裏著手。
當時的手工業可以分為幾大類,一是紡織業,包括棉紡織和絲織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軋花彈花繅絲等;二是食品加工業,有造酒、製粉、榨油、作醬等,那個時候點心、麵包、蛋糕之類的還沒有市場;三是植物莖杆枝條編織業,如草編、柳編、葦編、竹編之類;四是燒造業,燒製磚瓦盆碗缸罐等器物;五是造紙業;六是一些地方特產,如鞭炮、年畫、假花等。此外還有各種手藝人,木工、鐵工、泥瓦工匠。這些手工業產品,囊括了社會生產生活資料所需工業品的絕大部分。
以柳編為例,華北平原到處都有柳樹,柳條細長柔韌,是編製的好材料。用柳條編織的筐、簸箕、水罐等是農家生產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柳編雖然簡單,卻不是人人皆會的,它有專門的生產作坊。南洋熱帶地區柳樹少見,柳編製的產品在那裏會有很好的市場。
後世在山東這一帶有一種編織產品很紅火,那就是草帽辮。草帽辮的原料是麥稈,是小麥生產的副產品。它是用幾根麥稈並排編織,像編發辮一樣,編成不到一寸寬的扁平辮子,一圈一圈的用針線縫在一起就可以做草帽,所以叫做草帽辮。用它做的產品當然不隻是草帽了。他的需求量很大,也是外貿出口的大宗產品。
葦席業一般都是原料生產和葦席編織分離的,他們中間有商人運作。就是種葦人不織席,織席人不種葦而購買原料。
如果仿照葦席的生產方式,有專門的麥草商,收購農民手中的麥稈,這就使農民們多了一項收入。麥草商再把收來的麥稈,雇傭人手作原料加工。先將根和稍截下,賣給農民修蓋茅舍(做泥坯時摻入,加強土坯的強度,叫做花秸泥),土坯修建的房舍是年年需要維修的,因此,麥稈的根梢部分總是有人要的。中間部分按部位截成不同規格,再按等級分別紮成束,賣給編織草帽辮的工廠。這樣一來,原料種植和手工業生產不但有了分離,而且還由商人作中介,加工原料,專業化更強了。
產品雖小,卻體現了資本的商業運作,對人們的啟發是很大的。相信大明朝的人們並不傻,有了這些示範的產業就會開闊人們的眼界,啟發人們的智慧,新興的工商業大潮就會慢慢的啟動。
把這些作坊集中起來,擴大規模,形成工廠。再下力量擴大它的銷售渠道,甚至出口貿易。這就形成了產業,就是資本運作的雛形。朱萬化在南洋下那麽大的功夫,不就是為了擴大海外市場嗎?買入糧食,也要有出口商品,這才能貿易平衡。
報紙上可以搞宣傳,但是,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幹起來,做個樣子。別人看到有錢可以賺,自然會跟上來。
紡織更是一個大產業,這是工業革命的搖籃。從原料上說分為毛、棉、麻一類的短纖維紡織,和蠶絲類的長纖維紡織。
以棉花為例,紡織業分為幾個大的工序,也可以說是幾大產業:首先是軋花和彈花,軋花就是去除棉籽,彈花就是把棉花彈鬆軟。第二步是紡紗,把棉花紡成線。第三步是織布,第四步是印染。至於成衣製造在古代還不能形成產業,因為古代的人都是自己穿衣自己做,這個習慣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
北京城裏的老字號很多,其中有個瑞蚨祥,那是鼎鼎大名。可是在現代,你再下力氣捧它、扶植它也成不了氣候。為什麽呢?因為它是賣布的,古代的布匹就到了產品的終端,所以賣布就紅火了。到了現代,誰還買布做衣服?都是買成裝。服裝才是終端產品,所以賣布的就不行了。
這幾大產業的每一個,在明代都已經有了很不錯的機械。關於織布機因為史書上經常提到,大部分人都有個印象。這一部分也很複雜,沒有幾千字根本說不清楚,過多的描述技術讀者也未必有興趣,所以這一部分從略,就不說了,這裏單說紡紗這一步。
最簡單的紡紗工具就是紡墜,它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新時石器時代。它的外形就是像一根筷子一樣的棍子(大小也差不多,很多人就是用一根筷子製作紡墜的)下麵裝一個有分量的圓盤,把線纏在上麵,用手一撚,它就轉起來。被帶動旋轉的線把手中的棉花纖維絞成新的,不斷加長的線。之所以說這麽多,是考慮到城裏的年輕人沒見過。這個東西現在的偏遠地區依然在使用,特別是蒙古草原,西藏高原,牧民的女人們幾乎人手一個,它可以紡棉紗,也可以打毛線。
比它更進一步的紡紗工具就是紡車。看過延安大生產的圖片、資料、影視的都能看到我們老一代領導人親自用紡車紡紗的圖像。紡車比紡墜先進了,效率至少提高十倍。最先進的紡車是腳踏紡車,生產效率更高。
更先進的是水力大紡車,它最早出現於宋朝末年,最早的錠子數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為5枚。到了明朝末年,由於采用了部分金屬部件,已經有了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大紡車已經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棉花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這種大紡車已經遙遙領先於西方至少400年。
在章世勳做為大掌櫃的杭州織造廠裏。大紡車本身已經采用了多種金屬構件對它進行了改造,動力采用蒸汽機,這就脫離了必須依靠水力的限製,速度也更快了。一台蒸汽機可以帶動一排大紡車。
這一類紡織機械,朱萬化從浙江帶來一批,準備在山東擇地建設成套的紡織工廠。雖然初期規模不大,示範的作用是主要的。
這裏要提一下,在長纖維絲織業中,中國的絲綢業一直是很先進的。陸地上通往中國的商路被叫做絲綢之路,就是因為中國的絲織業很發達。但是,這發達的絲綢業也有不足,作為絲織行業的第一道工序的繅(sao)絲,卻一直是很落後的。繅絲就是把蠶繭的絲抽出來紡成絲線。中國的機械化繅絲直到清鹹豐年間才由外國引入,距離明末還有200年。
朱萬化是機械的行家裏手,但是製造繅絲機首先要懂得繅絲原理。即便是有現成的繅絲機圖紙,也要按照當前的機械加工水平修改設計,不懂繅絲原理如何設計?朱萬化日夜忙碌不停,哪有時間顧及到繅絲。這個事隻能往後拖,說不定受棉紡織機械化的啟發,有人會先一步發明製造了繅絲機呢?這種自然的發展強於朱萬化這個先知者的強拉硬拽。
......
建工廠就要有人才來組織、建設、生產管理、采購原料、銷售產品。不識字的文盲可以做工人,卻做不了管理工作。所以,為了大力發展山東的工商業,還要建學校,培養人才。初級的人才培養,可以速成培訓。常用字、專業用字會幾百個就足以應付。算術的加減乘除必須要會,算盤要會,還要會記賬。這些知識幾個月,最多一年就可以完成學習。
筆者認為繁體字,或者叫做正體字的學習速度要快於學習簡體字,簡體字簡化了幾個筆畫,可是增加了識字的難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保衛的‘衛’字,隻有三筆,夠簡單了吧?老師拿木棍指著,一遍又一遍的念,沒有幾十遍幾百遍學童未必能記住,老師還要解釋這個字的含義,組詞等。不知耗費多少精力才能學會這個‘衛’。繁體字是‘衛’,一共十六筆,夠麻煩吧?可是這個字能解釋。老師可以這樣講解:這是一個象形字。正中間那個‘口’代表一座城,城的四麵各有一輛戰車。戰車停在城外幹什麽呢?它們在保衛城市。四輛戰車就演化為四個三四筆的偏旁,這就是保衛的‘衛’。多麽容易講解!字義、組詞都省了,學童聽了也有興趣,恐怕一輩子也忘不了。
可能有人會說,簡化的‘衛’是插在桌子上的一把刀,那就是保衛的意思。我說,那是黑社會老大撒潑耍蠻橫,有潑的意思,有蠻的意思,有霸的意思,就是沒有衛的意思。
......
朱萬化從浙江曙光學校調來的學員可以充當教師,當地再聘請一些讀書人學校就辦起來了。
社會上現成的讀書人是指望不上的,其一,這種人太少,不夠用。其二,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都是奔著科考的前程的,讀書讀到四五十歲的老童生(還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並不鮮見,老秀才更是多,做官的基本條件是舉人。應該說多數的讀書人都做了別人的梯子。可是你想收羅他們去當作坊裏的賬房先生,恐怕很難。‘士農工商’,讀書人屬於‘士’,工商是末等,地位還不如自耕農。情何以堪!
像草帽辮編織廠這種廠子,隻要有三五個管理人員就可以辦起來。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大量的人員都是勞工。
說到記賬這種業務,不得不說中國還是落後的。曆史上直到張之洞、李鴻章大力引進西洋技術時才有所改變。在那之前的記賬法,就是流水賬。看那賬本就像看日記,某月某日售出某種貨物數量若幹,收入銀錢多少。通篇的文字記下來,誰看了都頭痛。於是,算賬便成了學問,一個管賬先生一個算法,還搖頭晃尾的驕傲得不行,因為別人算不了啊!
後世的借貸記賬法,或者更簡單的增減記賬法,丁字帳等等,既簡單又方便,也不難學。隻要識了字,學會10個阿拉伯數字,幾天就能學會。賬目簡單明了。
---第15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