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備方麵帶了一套小型的水泥窯、破碎機、幾台蒸汽機、鍋爐、水管、管件、角鋼槽鋼等鋼材、工具、武器的維修工具備件等物品。值得一提的是,小型水泥窯盡管小,它的窯體也是個龐然大物。到達目的地之後還要上岸運輸,自己的新式馬車還沒有生產出來,老式的馬車的載重量不夠,無法運輸它。為此,特意在窯體的前後安裝的車輪,使它自己可以在馬匹拖曳下行走。


    農業方麵帶了玉米、地瓜和其他的作物的種子,各種農具。


    商鋪帶了五花八門的多種商品,商品主要集中在大眾日常用品上,奢侈品非常少,是作為禮品用的。因為北方地區戰亂加上旱災和嚴寒,經濟上已經破敗不堪,奢侈品基本沒有市場。但是玻璃帶了很多,不是做商品用的,而是準備大量建設溫室暖棚使用的。


    商品中的鐵製品不少,朱萬化打算所有的純粹的鐵製品,不論是農具、工具、日常用品都批發給官府,由官府經營。如果官府沒有經營的興趣,朱萬化也不打算自己出售這些商品,他不想碰鹽鐵專賣這個危險的線,不能給自己找麻煩。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糧食了。北方缺糧,朱萬化不能讓自己的人挨餓,為了修建水庫,還要大量的雇傭民工,因此需要大量的糧食。金華的玉米、地瓜已經有了收成,因此糧食中也搭配了不少玉米、地瓜。


    ......


    六月初一巳初時刻(上午9點),朱萬化登上自己的坐船,其他船上各安排兩名警衛,船隊離岸向北駛去。南陽之行時間不長,如果秋香跟隨生活上不是很方便,所以沒有帶秋香隨行。船隊從蘭溪向北入富春江,然後進入錢塘江,到杭州進入運河,再向北進入長江。最後沿長江向西直到武昌,由漢口進入漢水經過襄陽直達丹江口。丹江口將是這支船隊的終點。


    朱家的鎳礦場建在南陽府城以西約200裏的西峽縣,屬於南陽府管轄。西峽有一條河流直到丹江口,此河名為浙川。但是,由於北方連續的幹旱,朱萬化估計浙川已經不能行船了。所以計劃中船隊的終點就是丹江口。


    從丹江口到達朱家的鎳礦場所在的西峽縣有大約160裏(80公裏)的路,兩三天的行程。


    因為是夏季,風向大多是東南風,所以一路上揚帆順風而行,速度不會太慢。如果逆風,在長江上逆水而上,就需要纖夫拉纖了。


    長江上有很多專業的纖夫,以拉纖為生,他們往往是以幫會的形式存在,兜攬生意。南方的很多江河上都有自己的纖夫隊伍和各式各樣的幫會。


    從曙光基地出發,整個行程估計會有七八天的時間,最多十天定能到達丹江口。朱萬化沿途瀏覽各地風光,遇到大的碼頭也會停船,上岸休息、補充蔬菜,瀏覽一番,或者到酒樓吃一頓酒,打打牙祭。其餘的時間也沒閑著,一是與紀養齋一起,製作南陽地區的地形沙盤,製作沙盤的材料已經事先準備了。二是召集魏四虎和朱長泰麵授在河南工作的要點和對待官府、士紳、民眾的策略,及遇到山匪亂民時的應對辦法。


    這一日,麵對長江上的風景,在朱萬化的船艙中,桌上攤開大明朝的全國地圖,他講解著南陽的政治軍事地位。對麵坐著魏四虎和朱長泰,紀養齋也陪坐在旁邊。


    這地圖當然不是明朝那種比例失真的示意地圖,而是根據朱萬化提供的地圖,由紀養齋兼顧大明人的看圖習慣繪製的,比例十分精確,可以按比例尺測量距離。


    朱萬化講解說:


    南陽對我們意義何在?有三條。第一是鎳礦,這是我們冶煉優質鋼材的需要,也是我們占據礦場的直接原因。雖然目前需要量不大,確實造槍造炮不可缺少的。


    (鎳也是鑄幣的原材料,銀幣、銅幣都是添加了鎳的成分。)


    第二是盡我們之力對北方的民生有所影響。這是政治上的意義,政治就是治國治民之事。北方最大的問題就是連年的災荒造成的困局:官府為了平定建奴侵擾,剿滅亂民造反,這就需要錢糧。於是官府不顧天災,對百姓橫征暴斂,使百姓雪上加霜,饑民遍地,亂民匪盜的局麵就更加嚴重。我們不當政,力量還弱小,有些事情我們是管不了的,但是也有我們可以管的事情,使民眾百姓的困苦得以緩解。比如我們可以在我們控製的範圍內,興修水利,多種植玉米、地瓜這種高產耐旱、耐寒、生長期短的農作物。做出示範,傳播這些農業技術,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溫飽,避免流離失所,也就避免了民亂。


    雖然我們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大明朝的困境,不能強令官府免征、減征農民的錢糧,但畢竟能緩解一方。河南是大明朝的中原,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區,失去中原,大明朝將不複存在。穩定中原,就能夠穩定大明的江山。所以,我們在南陽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我們控製的地盤上種好莊稼,開辦好畜牧場。在此基礎上擴散我們的農業技術,使更多的人得以溫飽。


    最後,就是第三點,我們建設保衛好南陽,具有重大的軍事意義。為什麽這樣說呢?


    南陽在河南的西南部,是陝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最有名的事情,莫過於這裏是諸葛亮的老家。赤壁之戰前期的戰鬥就發生在這裏,什麽火燒新野、長阪坡等故事就是發生在這裏。其原因就是因為曹魏從關中(陝西)到江南,這裏是必經之地。


    表麵看,這裏地處偏僻,不像是軍事要地。但是河南、湖北兩省之間都是山脈阻隔,唯有這裏地勢比較平緩。它的南麵就是湖北富庶的平原,中間沒有什麽天然的屏障,這裏本身就是河南、湖北之間的一個便利通道。


    此外,在南陽的東南500裏,就是著名的武勝關,武勝關是我大明的南北交通要道。南陽的西北約600裏就是著名的潼關,潼關是關中(陝西)到中原的交通要道。由此可以看到南陽的重要軍事地位。


    如果一支強軍駐在南陽,要想控製大明的南北要道,東西要道則易如反掌。


    對於我們來說,南陽有什麽軍事意義呢?我們大明朝廷麵對的兩個敵手,一個是遼東的建奴,一個就是西北的亂民。南陽對建奴沒有什麽防衛作用。但是對於西北的亂民,卻有重大的軍事作用。


    西北的亂民要想禍亂中原,有四條路可以走:一是北方的宣化大同,這裏有朝廷的邊軍,還有北方的蒙古人和建奴,哪一個都不是好惹的,亂民絕對過不去,此路不通。二是從山西直接進入直隸(河北省),直隸是朝廷重地,皇城所在,必然是重點防衛,亂民的隊伍就是烏合之眾,豈是官軍重兵的對手,因此,這條路也不通。三是破潼關進入河南。四是經商洛或安康進入湖北的襄樊地區,然後經南陽進入中原,這兩條路對於亂民是可能的。有我們的一支強軍駐在這裏,就把這兩條路都堵住了。所以說占據南陽,就堵住了西北亂民進入中原的通道。除非朝廷自己崩潰,否則,有南陽的一支強軍在,西北的亂民永遠進不得中原。


    朱萬化的這些話,魏四虎和朱長泰聽著也不是特別懂,但是心中也是實實在在的佩服。大爺講解的清晰明白,對照地圖看就更是心服口服了,但是心裏還是有不少疑問。


    魏四虎說:“大爺說的我不是特別懂,但是我想問一下,我們即使有一個營的兵力,也不過700人,守衛南陽還勉強,潼關、武勝關遠在數百裏之外,我們如何分兵守衛?”


    魏四虎已經接近30歲,福建人,是朱大典在福建任上招收的家丁,對朱大典絕對忠誠,孔武有力,從問話上看,軍事指揮上還是有所欠缺。


    朱萬化答道:“魏營長,為將者守衛一方,並不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寸土不失。戰爭的勝負取決於雙方軍力的較量,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才是戰勝對方的根本。不要說亂民破潼關進入河南,就是亂民從襄陽經南陽進入河南,我們也沒有必要正麵阻擋。敵軍無論從哪個方向進入中原,我們都是位於敵軍的側後。對於亂民這種烏合之眾,從側後攻擊,以我軍之強悍的戰鬥力,一鼓而破敵是必然的。剩下的就是配合官軍抓捕俘虜亂民的事情了。嚴格的說亂民並不是軍隊,打垮他們很容易,不但是我們,朝廷的官軍也一樣可以擊潰亂民。我們與亂民對陣,那就是虎入羊群,他們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第42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點包子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點包子鋪並收藏明末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