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鮮花---


    ......


    六月十三


    出發前一天,朱大典和朱萬化、朱萬武、朱萬傑來到家丁訓練基地。他們都穿著即將列裝家丁隊的嶄新的軍官軍裝,朱萬化兄弟佩戴上尉軍銜。朱大典沒有配軍銜。夏裝已經做好了,他們是來發放新軍裝和授軍銜的。


    夏裝分常服和作訓服,每人各一套,另外還有內衣鞋襪。上衣短袖,式樣參照以後世軍裝和大明人的習慣,按現代人的眼光有點四不像,對襟、上袖、小翻領(春秋裝及冬裝是立領,有風紀扣)、上方兩個明兜(春秋裝及冬裝是四個明兜),但是紐扣是布條打的紐襻,因為這個年代紐扣的材料和加工都會造成難以想象的高成本,這一排大紐襻點綴的挺花哨。褲子是長褲,後世的剪裁式樣,前開門,這裏的扣子必須解決了,從河蚌殼取料加工而成,兩側有暗兜(作訓服是腿側有大號明兜)。打綁腿,因為野外、山上多荊棘,打了綁腿利索。半高腰布鞋有綁帶。牛皮武裝帶,軍官加斜背帶,便於攜帶武器、軍刀、子彈、水壺等。軍帽有點像後世法國軍隊的筒狀帶簷帽,軍官常服帽子是更高的硬殼圓筒形,帽子正中帶暗綠色的盾徽(不能太鮮亮,否則會成為敵人瞄準的目標),帽子頂部明顯的高,有點不倫不類,這是因為明朝男人的頭頂上都有一個發髻,帽子矮了帶不上,就像民國初年那些大帥們穿大帥服的照片上的帽子。軍銜佩戴在衣領,袖章表示軍種及所屬部隊,軍官加肩章。常服草綠色,作訓服綠色迷彩。以後還有春秋裝兩套、冬裝一套。每年五套衣服及內衣被褥。


    大明朝時候可以印染單一顏色的花布,例如藍印花布。對迷彩的圖樣印染店掌櫃的很疑惑,特意派人問是不是拿錯了花樣,朱萬化告訴他,大致按圖樣的色塊大小規格,印出不規則圖案,圖案越亂越好。印染點掌櫃的聽的直搖頭,這不是讓我丟手藝嗎?試驗著染了一匹布,朱萬化一看布樣,覺著還算對路。說:“就照這個染。”於是就產生了大明朝的迷彩裝。


    一番忙碌後兵丁都穿上了新軍裝。看到著裝整齊劃一的隊伍,訓練後的部隊步伐、隊列嚴整,朱大典無比興奮:朝廷的軍隊也沒有我朱家軍威武!看著躍躍欲試的朱大典,朱萬化小聲問道:“老爺是不是訓示幾句以鼓勵士氣?”朱大典點點頭。朱萬化拽了拽朱萬武的衣角,示意老頭子要講話。於是朱萬武大聲吼道:“請老爺訓示,眾將官兵丁肅立靜聽!”


    朱大典清了清嗓子,開口講話:“兒郎們!爾等素日苦練,方有今日之軍威。我朱家厚待爾等,望爾等勿負我望,心存百姓之疾苦,救民於水火之中,奮勇殺敵報國,建立不朽的功業。揚我朱家之軍威,揚我大明之軍威!”


    “威武!威武!”訓練場上口號聲連成一片。


    之後授予軍銜,軍銜基本沿用後世標準,偏低發放,兵丁大多是列兵,訓練突出的、有功的授一等兵、二等兵。班長授下士,排長授少尉,連長授中尉,隊長(營長)授上尉。


    ......


    下午,朱萬武去安排明日船隊出發之事,朱大典、朱萬化和朱萬傑來到石門村視察農業生產情況。陪同的有倪汝學和農藝師及獸醫,還有當地的莊頭。


    看到即將收獲的稻田,朱家的稻子大多比較好,朱大典很高興,問農藝師這是為什麽?農藝師迴答:


    “我們按照大爺所寫的稻田種植管理指導佃戶,多數佃戶按我們指導的方法改進耕作。另外,老爺待佃戶特別寬容,種好田還有獎勵,所以佃戶們更下力氣。這稻穀自然就長的好。也有不聽我們指導的,現在已經後悔了。相信明年一定更好。”


    “有的田,稻穀差一些,是什麽原因?”朱大典問。


    “原因比較多,但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水渠比較混亂,又年久失修,所以有些田澆水少或者不及時,從而誤了農時。我們已經按大爺的要求,計劃了今冬的水利工程。另一個原因是種子,大多數是自選的,有的甚至拿來稻穀就種上了,根本沒有選種,以前大家都這麽做,雖然覺得不妥,但是也沒有太當迴事。看了大爺給的文案,才知道選種育苗的作用。因此,明年如果年景不出問題,定然比今年好。不過請老爺放心,大部分田地,特別是收成差了一些的地,我們已經開始間種玉米了,預計今年再差的田也比去年收成好。去年平均畝產兩石三左右,從稻穀長勢看,今年平均畝產三石可能達到。”


    朱大典心中盤算,按佃租五五算,一畝收一石五,5000畝能收七千五百石穀子,不少啊!眼下養兵夠了。


    之後又視察了畜牧場,除了馬匹少一點外,雞鴨、豬,牛羊都養了不少,出產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是供給府上和家丁隊、曙光基地還是夠了。當然,都是要花錢買的,自己家也要明算賬。


    倪汝學對朱大典說:“嶽父,現下已經有少數的地主開始減租,聲言明年減租的更多。大致減半成(百分之五),地主五成五,佃戶四成五。我們明年是不是也減租呢?減租以後原來的獎勵扶助辦法還要不要執行?”


    朱大典看看朱萬化,是要他拿主意的意思。朱萬化說:“我們的目的就是帶動士紳減租,他們減了我們當然跟著減,但是不要超過他們,不能當出頭鳥。各種獎勵扶助的辦法照舊執行,特別是對赤貧佃戶、有急難的佃戶,要施予援手,救人於急難,強似錦上添花,也能消除隱患於未然。”


    朱大典笑著對倪汝學說:“對,我就是這個意思,汝學,就按萬化說的辦。同時要注意,借貸錢糧可以低利息或免息,帳還是要記的,一兩年後確實無力償還的可以減免債務,切記不要冒然贈送。世態炎涼,升恩鬥怨的事情要避免。”


    ......


    六月十四,早晨,朱家的貿易船隊浩浩蕩蕩的出發了,朱萬化這次帶上妻子、兒子及一應下人同船返迴基地,基地的住宅已經蓋好了。順水而下,下午就到了曙光基地。


    朱萬文和朱富貴早已等候在曙光基地的小碼頭上(大碼頭在造船廠那邊),朱大典等人下船後隨著朱萬文參觀了基地。朱萬化的家眷自是有小轎抬到住處,這個時代的女人是不便拋頭露麵的。


    基地的大規模基本建設已經接近尾聲,但還是一片工地的景象,各個廠區已經有了摸樣。最特別的是,在沿著南邊山路下來的一片坡地上,有一條水流湍急的人工水渠,水渠上有一排大型水車正在轉動。旁邊是一排一排的廠房頗為壯觀。這水渠是從蘭溪上遊引來,到了這裏沿著山坡直瀉而下。在水車的位置,水渠很窄而且很深,是用大石頭加水泥砌築的。旁邊都建有欄杆,防止失足落水,人要是掉下去肯定沒命。


    “這些水車是為旁邊的廠房提供動力的。父親大人可以到廠房裏看看。”朱萬文介紹道,


    朱大典進入的廠房是金屬機加工車間,數台機床正在忙碌的運轉,一台車床正在工作。一個碩大的圓盤上固定著一個軸承座,機床架子大部分是粗笨的木料,一名工人正在加工工件的內孔。天氣太熱,幹活工人汗流滿麵。朱萬化叫工人停下來,這個工人向左走一步,一拽皮帶,那條皮帶脫落下來,車床停了(現在連離合器都沒有,隻能拽皮帶)。朱萬化請朱大典上前觀看,軸承座差不多加工完成了,內孔光潔規整。


    朱萬化說:“這是一台車床,車床就是工件轉動,刀具水平運動,切削加工工件。現在它加工的這個軸承座,比這個車床自己的軸承座還要先進。”說著朱萬化的手指了指大圓盤後麵的軸承,朱大典一看,可不是麽,那個軸承是個木架中鑲嵌數個鐵條而成。


    朱萬化接著說:“不單是它本身的軸承差,這個刀具也不行,我們的冶煉技術還做不出更好的刀具,這種車床加工的精度,工件加工的好壞,完全靠工人的手藝,這個工人的手藝好,是我們這裏的技師,所以才加工出這麽好的軸承。技師的月錢(工薪)10兩和家丁隊裏的連長差不多,他的午餐是免費的,而且頓頓有肉。


    另外,我們加工的工件要求有互換性,比如說,有十根車軸,配十個車軲轆,隨便選一個軸和一個軲轆都同樣配合的很好,這就叫互換性。也就是說,十根軸,十個軲轆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我們工廠和手工作坊的不同。


    有了這個能力,用不了多久,這台車床就成了曆史,他自己加工出的後代要比它自身強百倍,這也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


    最後朱萬化說:“我們付出辛苦、金錢,冶煉,建工廠,就是為了我們的軍隊要擁有世上最強的槍炮、裝備。我的信心十足。”


    “今天我也有信心了。”朱大典學著朱萬化的話,哈哈大笑。


    走出廠房,朱大典指著遠處的風車和水塔問道:“那是什麽,那個轉動的風葉子我知道,它叫風車。那個光禿禿的高塔是什麽?”


    朱萬化答道:“先說風車,這裏是河穀,並且南北走向,一年四季都有風,因此,做這個風車是給生產設備提供動力的。


    那個叫水塔,就是把水引到它上麵的水池裏,供給工廠和家屬區生產和生活用水。現在還沒有使用,因為我們還沒有生產出水管來,他的水是在水管中流動的,而不是我們平常所見的水槽。”


    說著話,就走到了鋼廠。


    一個看起來比明代煉鐵爐要高大一些的高爐,還不是後世那種鋼鐵架子的高爐,他的旁邊有大型的鼓風機,遠一點的地方還有一個高大的窯,是燒焦炭用的,焦炭燃燒溫度高可以提高高爐的效率和質量。它的出鐵口處有一個軌道車,車上是個帶蓋的鐵水槽,像個大炮彈,他是用來連接高爐和煉鋼轉爐的。當然它的終點就是煉鋼爐(采用轉爐)。仔細看,這個軌道車居然是木頭的,車輪也是木頭的外沿包鐵,並且連下麵的軌道居然也是木頭包鐵。為了平穩運輸鐵水,必須用軌道車,煉鐵爐還沒有出鐵,煉鋼爐也沒有出鋼,市場上買鐵,這個年代是論斤的,買幾斤、幾十斤、充其量幾百斤,再多要,對不起沒有貨。軌道車就隻有做成這樣了。


    鋼鐵廠裏的工匠對於煉鐵煉鋼並不外行,在建設中這批人是最得力的,因為,這個時代,大明朝的鋼鐵冶煉技術絕對是世界一流。有事實為證:‘紅衣大炮’是佛郎機人(西班牙、葡萄牙人)傳入明朝的,中國人學習後製造的(山寨版)叫做‘紅夷大炮’,就是西洋炮的意思,後來因為人們崇拜它,經常給大炮綁上紅綢子,漸漸就改‘紅夷’為‘紅衣’。而大明的紅衣大炮絕對比西洋的火炮厲害。原因就是中國的煉鋼技術高。這些工匠對於煉鐵、煉鋼他們是很熟悉的,隻是沒有見過這樣大工業生產。


    這個煉鐵爐的容積按後世說,隻能是五十年代群眾大煉鋼鐵的規模,高爐容積大約10立方米,日產估計兩三噸。煉鋼爐更小(缺少鋼鐵做不出大的),估計日產1噸就不錯(每爐300多公斤)。即使如此,在大明朝的時代絕對是世界第一。就像機床一樣,現在的爐子隻是過渡,要不了幾個月,手裏有了基本的鋼鐵儲備,就要建更符合這個年代的鋼鐵廠了。煉鋼爐的後麵已經建起了一個高大的廠房,那就是軋鋼車間,軋鋼機、冷拔、熱拔、擠壓機的機械是不能用木頭湊合的,所以還是一個空廠房。軋鋼是再難也要做的,沒有軋鋼,何來鋼板、角鋼槽鋼、鋼管、鋼筋、線材。產量可以小一點,質量也可以次一點,但是不能沒有。槍炮要鋼管、鋼板,子彈要用銅管衝壓,電報要電線,蒸汽機要鋼管,鐵甲艦要鋼板(沒有萬噸的鋼鐵年產量就不要想鐵甲艦)。


    軋機就是用軋輥碾壓鋼材,冷拔、熱拔就是從小孔中把金屬材料拉出來,這些都容易理解。擠壓機是什麽呢?


    金屬擠壓機是實現金屬擠壓加工的最主要設備。金屬擠壓加工是利用金屬的可塑性,壓力成形的一種重要方法。擠壓機的主要的特點是將金屬錠坯一次加工成管、棒、型材完成在瞬息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與之匹敵。擠壓也能提高金屬材料的質量。後世的火炮炮管主要就是采用擠壓工藝成型的。數千噸的擠壓機就不要想了,肯定造不出來,噸位小一點,被擠壓的金屬溫度高一點(可塑性好,可以降低擠壓機的壓力),還是勉強可以實現的。


    “唉!”想到這些,朱萬化不由的長歎一聲,一切從零做起不容易呀?


    朱大典問:“這一片興旺發達景象,我兒何故歎息?”


    朱萬化答道:“一切因陋就簡,太難了。就說這個高爐吧,它上麵冒出的煙氣,那可是上好的燃料,本來應該收集起來利用,起碼鼓風機吹到高爐裏的風,應該用這個高爐氣加熱,可以節省煤炭並且獲得更好的鐵,更多的產量。但是因為我們眼下沒有鋼鐵,做不出這個設備,隻能放棄了。有了鋼鐵這些都能辦到。再如煉鋼,鼓風機應該向爐中吹入氧氣,氧氣在空氣中占兩成,製造氧氣並不難,還是因為沒有鋼鐵,暫時辦不到。”


    ......


    曙光基地已經有部分民用產品產出,而且數量龐大,朱萬化與朱大典商議,打算就此機會在杭州設立商行。因此叫來朱顏,他是朱順的哥哥,此前一直負責基地的基本建設。朱萬化交代他在杭州靠近碼頭的地方購買50畝地,按商品分區建成一個大市場的模樣,銷售曙光基地的民用產品。名字就叫曙光市場。


    ---第12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強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點包子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點包子鋪並收藏明末強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