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對於神策府的公文,倒是重視的很。
武三思親自來負責這征募民夫地事。
其實一開始,他對秦少遊很有戒心,生怕這個家夥反目,不過很快,他也就漸漸的心安下來,或許是因為受了鼓勵的緣故,他也就索性明目張膽起來。
河南府和尋常的州府不同,畢竟是曾經的天子腳下,況且河南府的人口,是一般州府的十倍,所以這府中的差役也是極多,滿打滿算,竟有兩千餘人,除了四五百個文吏,其他則各有職事。
這河南府之下,尚有十幾個縣,各縣的縣令,也都被武三思請到了洛陽,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征募民夫的事。
神策府那邊敦促著要盡快完工,所以工期很短,因此所需要的人力也是極多,那邊報出來的是數字是民夫十萬,要開山鑿石,分段開工。好在眼下還沒有開春,所以暫時也不會影響到農時,不過這依然還是讓各縣覺得有些吃緊。
當然,對於各縣使君來說,真正讓他們猶豫的,卻是武三思的態度,韋後與武三思還有秦少遊的關係,如今早已洛陽內外眾所皆知了,大家都知道,武三思和秦少遊不是穿一條褲子,這武三思,吃飽了撐著去如此賣力為秦少遊做馬前卒?
事有反常即為妖,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其中有蹊蹺,當然都凝神靜聽著弦外之音。
武三思倒是很實在,如老樹盤根一般的跪坐在上首,麵帶笑容,惜字如金的樣子,徐徐開口道:“此番征募人力,關係重大,牽涉到的,乃是秦總管的運河開拓之事,這開了河,何止隻是平常開河那樣簡單,諸位是曉得的,河一開,這天下多少的錢糧,可都要源源不斷的流入弘農郡了。”
這話……讓人動容。
開了河,就源源不斷的能積攢財富?這事兒……的道理,他們是似懂非懂,當然……他們是知道運河肯定是會有大好處的,至於到底能有什麽好處,這些人怎麽懂。
武三思卻又笑一笑:“這話兒可不是本王胡說八道,這是孟津的商賈親口說的,神策府流出來的消息,說是神策府如今歲入是五千萬貫,這個數字,大家想必也有耳聞吧。”
五千萬貫……據說還是保底收入呢。
其實許多人,早就坐不住了,這事兒他們當然有耳聞,正因為有耳聞,所以才動容啊,這是多大一筆錢,在大唐,一貫就是一千錢,兩一千錢就勉強夠養活一家三口了,雖然日子過的清苦,卻也說明這一貫錢的價值有多高,可是在這個數字上乘上五千萬呢,這是何等可怕的數字,家財萬貫,就足以誇耀,何況是這個?
武三思卻又道:“可是神策府那兒,早就有所估計,隻要這河一開,何止是五千萬貫,便是歲入再添三五倍,也不過是小事一樁而已,諸位……想想開,這對於神策府,對於秦總管來說,是何其大的事。”
不少人更是倒吸一口涼氣,五千萬貫,還要再添個三五倍都不成問題,那豈不是數億貫嗎?這是什麽數字,簡直就聞所未聞,於是許多人心裏了然了,武三思的意思,大可以說是告訴大家,因為如此,所以可見修河對於神策府和秦少遊的必要性,換做是誰,若是能讓自己的財富暴增三五倍,這事兒也非要去做不可啊。
隻不過……許多人卻不由有些反感,為了你們神策府的私利,卻是如此大動幹戈,折騰大家拓河,這……
而武三思要的當然就是這個效果,財帛總是動人心的,他本就是個貪婪成性的人,正因為貪婪,所以才更明白這個道理,想必在座的諸位,已經起心動念了吧,這是多少錢啊,真正是天文數字啊。
當然……換做是任何人,得知有人躺著賺這麽多錢,都不免心生出一些不好的情緒,若是平常人,大家早就衝上前打搶了,可是偏偏,掌握這筆財富的人,是秦少遊。秦少遊是無人敢去搶的,就算是朝廷也得掂量掂量著自己的分量,何況是其他人?
不過……
動心思的也不是沒有。
許多人臉上露出了貪婪之色,他們不敢去搶,可是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希望啊,神策府要修河,修河就需要大家效命,而要效命,總得給點好處,把人喂飽了,方能安生的做事不是?既然你們神策府有這麽多錢財,若是從指縫中漏出那麽一丁點出來,哪怕是幾萬貫,對於一個小小的縣中使君來說,都足夠滿足了。
這……其實就是自古以來官場的規矩,錢嘛,總該見者有份,總不能你一人吃肉餅,大家連湯都撈不著。
而很快,武三思就給了他們希望:“所以爾等放心,神策府這番是不吝錢財,非要把這樁大事辦妥當不可,那弘農王,也絕不是吝嗇小氣之人,諸位可知,他養一隊神策軍,不過寥寥二十人,一年要花銷多少錢財?”武三思神秘一笑:“不多,一年兩千貫而已……”
這一下子,又讓人動容了。
養二十個大頭兵,一年兩千貫,這你娘的……還真是不把錢當錢啊。
雖說大頭兵需要戰馬、戰功、戰刀,需要喂人喂馬,多多少少,還需要給點薪俸,好讓人養家糊口,可是就算是糟蹋,那也不是這樣糟蹋的。
很快……許多人激動了。
這秦少遊一年是多少的收益,連養個大頭兵都是如此,自己好歹也是一縣的使君啊,如今算起來,大家也算是在大總管的治下,此番秦少遊又敦促大家修河,修河倒也罷了,這河一修,秦少遊便是金山銀山入賬,那麽……
許多人嘿嘿笑起來,甚至有人開始琢磨,難怪這位傳言和秦少遊不對付的梁王殿下居然也對此事熱衷起來,這……你娘的隻怕也是惦念著這個好處吧。
…………………………………………………………………………………………………………………………………………………………
第二章送到。
武三思親自來負責這征募民夫地事。
其實一開始,他對秦少遊很有戒心,生怕這個家夥反目,不過很快,他也就漸漸的心安下來,或許是因為受了鼓勵的緣故,他也就索性明目張膽起來。
河南府和尋常的州府不同,畢竟是曾經的天子腳下,況且河南府的人口,是一般州府的十倍,所以這府中的差役也是極多,滿打滿算,竟有兩千餘人,除了四五百個文吏,其他則各有職事。
這河南府之下,尚有十幾個縣,各縣的縣令,也都被武三思請到了洛陽,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征募民夫的事。
神策府那邊敦促著要盡快完工,所以工期很短,因此所需要的人力也是極多,那邊報出來的是數字是民夫十萬,要開山鑿石,分段開工。好在眼下還沒有開春,所以暫時也不會影響到農時,不過這依然還是讓各縣覺得有些吃緊。
當然,對於各縣使君來說,真正讓他們猶豫的,卻是武三思的態度,韋後與武三思還有秦少遊的關係,如今早已洛陽內外眾所皆知了,大家都知道,武三思和秦少遊不是穿一條褲子,這武三思,吃飽了撐著去如此賣力為秦少遊做馬前卒?
事有反常即為妖,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其中有蹊蹺,當然都凝神靜聽著弦外之音。
武三思倒是很實在,如老樹盤根一般的跪坐在上首,麵帶笑容,惜字如金的樣子,徐徐開口道:“此番征募人力,關係重大,牽涉到的,乃是秦總管的運河開拓之事,這開了河,何止隻是平常開河那樣簡單,諸位是曉得的,河一開,這天下多少的錢糧,可都要源源不斷的流入弘農郡了。”
這話……讓人動容。
開了河,就源源不斷的能積攢財富?這事兒……的道理,他們是似懂非懂,當然……他們是知道運河肯定是會有大好處的,至於到底能有什麽好處,這些人怎麽懂。
武三思卻又笑一笑:“這話兒可不是本王胡說八道,這是孟津的商賈親口說的,神策府流出來的消息,說是神策府如今歲入是五千萬貫,這個數字,大家想必也有耳聞吧。”
五千萬貫……據說還是保底收入呢。
其實許多人,早就坐不住了,這事兒他們當然有耳聞,正因為有耳聞,所以才動容啊,這是多大一筆錢,在大唐,一貫就是一千錢,兩一千錢就勉強夠養活一家三口了,雖然日子過的清苦,卻也說明這一貫錢的價值有多高,可是在這個數字上乘上五千萬呢,這是何等可怕的數字,家財萬貫,就足以誇耀,何況是這個?
武三思卻又道:“可是神策府那兒,早就有所估計,隻要這河一開,何止是五千萬貫,便是歲入再添三五倍,也不過是小事一樁而已,諸位……想想開,這對於神策府,對於秦總管來說,是何其大的事。”
不少人更是倒吸一口涼氣,五千萬貫,還要再添個三五倍都不成問題,那豈不是數億貫嗎?這是什麽數字,簡直就聞所未聞,於是許多人心裏了然了,武三思的意思,大可以說是告訴大家,因為如此,所以可見修河對於神策府和秦少遊的必要性,換做是誰,若是能讓自己的財富暴增三五倍,這事兒也非要去做不可啊。
隻不過……許多人卻不由有些反感,為了你們神策府的私利,卻是如此大動幹戈,折騰大家拓河,這……
而武三思要的當然就是這個效果,財帛總是動人心的,他本就是個貪婪成性的人,正因為貪婪,所以才更明白這個道理,想必在座的諸位,已經起心動念了吧,這是多少錢啊,真正是天文數字啊。
當然……換做是任何人,得知有人躺著賺這麽多錢,都不免心生出一些不好的情緒,若是平常人,大家早就衝上前打搶了,可是偏偏,掌握這筆財富的人,是秦少遊。秦少遊是無人敢去搶的,就算是朝廷也得掂量掂量著自己的分量,何況是其他人?
不過……
動心思的也不是沒有。
許多人臉上露出了貪婪之色,他們不敢去搶,可是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希望啊,神策府要修河,修河就需要大家效命,而要效命,總得給點好處,把人喂飽了,方能安生的做事不是?既然你們神策府有這麽多錢財,若是從指縫中漏出那麽一丁點出來,哪怕是幾萬貫,對於一個小小的縣中使君來說,都足夠滿足了。
這……其實就是自古以來官場的規矩,錢嘛,總該見者有份,總不能你一人吃肉餅,大家連湯都撈不著。
而很快,武三思就給了他們希望:“所以爾等放心,神策府這番是不吝錢財,非要把這樁大事辦妥當不可,那弘農王,也絕不是吝嗇小氣之人,諸位可知,他養一隊神策軍,不過寥寥二十人,一年要花銷多少錢財?”武三思神秘一笑:“不多,一年兩千貫而已……”
這一下子,又讓人動容了。
養二十個大頭兵,一年兩千貫,這你娘的……還真是不把錢當錢啊。
雖說大頭兵需要戰馬、戰功、戰刀,需要喂人喂馬,多多少少,還需要給點薪俸,好讓人養家糊口,可是就算是糟蹋,那也不是這樣糟蹋的。
很快……許多人激動了。
這秦少遊一年是多少的收益,連養個大頭兵都是如此,自己好歹也是一縣的使君啊,如今算起來,大家也算是在大總管的治下,此番秦少遊又敦促大家修河,修河倒也罷了,這河一修,秦少遊便是金山銀山入賬,那麽……
許多人嘿嘿笑起來,甚至有人開始琢磨,難怪這位傳言和秦少遊不對付的梁王殿下居然也對此事熱衷起來,這……你娘的隻怕也是惦念著這個好處吧。
…………………………………………………………………………………………………………………………………………………………
第二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