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愛大明!!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 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親衛們奉命持刀衝進大帳,
要抓捕一眾覲見團成員下獄審訊之時,
林豪立刻站出來迴護,
“殿下萬萬不可!他們都是臣摯愛的手足安答啊!”
“現在那些賊人招供他們是趁著安答們到訪之際,來搞破壞的,”
“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安答們和他們勾連在一起,”
“而且臣相信他們不會拿刀,來對臣這個安答。”
林豪言辭懇切,完全一副真情流露的樣子,
覲見團眾人聽了之後,心中大為感動,
此刻的林安答這時候敢仗義執言,簡直是比親安答還親!
朱棡和朱棣聞言,卻是麵麵相覷,
由於所有人都在一起,他們沒有辦法提前獲知林豪的意圖,
“誌清,你這是何意?白蓮教亂民大興不軌之事,破壞我大明國泰民安的局麵,他們這些人可是有很大的幫兇嫌疑,卿切不可犯糊塗,包庇他們可沒有好處。”朱棡隻得開口再和林豪解釋一遍,他們兄弟二人的想法,
把這幫子全部打成逆賊同黨,先關押起來再說,
而且他們深知林豪為人玲瓏剔透,豈會真的當這幫子元人是兄弟,
林豪卻是抬頭看著他們,眨巴著眼睛,語氣卻是堅毅無比,
“臣沒有犯糊塗,臣真的相信他們,”
“臣這些時日與安答們,深入交流,促膝長談,發現他們是愛國的,愛大明的!”
“如果殿下不放心,可由臣做擔保,讓安答們暫時留在我水師駐地裏,”
“讓臣和他們再好好談一談,他們一定有辦法洗清自己的嫌疑。”
聽到林豪這番“掏心掏肺”的表態,覲見團眾人徹底繃不住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這樣的安答打著燈籠都難找啊!
地保奴率先站出來,唿應道,
“林安答仗義!我地保奴可以談,我是愛國的,愛大明的!”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愛大明!”馬哈木也不甘落後,
緊接著,唆歡等一眾首領也紛紛跟進表態,
“對~對~對!我也很愛國很愛大明,我也可以談!”
“林安答仗義!也請殿下考慮我的愛國愛大明之心!”
晉、燕二王聽到麵前這幫元族人為了保命,竟然恬不知恥的說自己愛國愛大明,
不由地感到一陣惡寒,
要不是這句話,是由林豪提出來的,
他們一定會命令親衛將這幫元族“騎牆”老手,就地處置了,
不過現在他們已經聽出了林豪的話中之意,
把他們都留在水師裏,
至於洗清嫌疑隻是一個說法,目的是讓他們不得離開。
朱棣之前就知道林豪想扣留住馬哈木三人,
現在聽林豪的意思,是想把整個朵顏覲見團的人都留下來,
要是能不撕破臉地促成此事,對大明北境有利無害,
他自然不會反對,
“既然誌清你已經想清楚了,願意一力擔保,孤也不好說什麽,”
“不過實話告訴爾等,孤現在已經掌握了白蓮教的其他線索,馬上就會收網,”
“隻要爾等幹過,就別想瞞得住。”
朱棡也是眼帶寒芒地掃視諸首領,語氣中透著威脅,
“爾等別以為有誌清擔保就自以為高枕無憂了,”
“孤和老四馬上就迴宮把情況奏稟父皇,”
“你等有什麽隱瞞的,談的時候記得交代清楚,”
“機會已經給了爾等一次又一次了,別到時候別哭著求饒。”
“走!擺駕去皇宮。”
晉、燕兩王配合著林豪唱完黑臉,指令親衛拿上自己的“練兵學習摘抄”,便快步離開了大帳,
身後的覲見團眾人保持著禮送的姿勢,見兩王的身影消失,
立刻親切地圍上了林豪,一口一個安答得致謝,
雖然他們也懷疑林豪有扣押自己一行人的嫌疑,
但是剛才那個情況,沒有林豪的擔保,他們所有人都得下詔獄。
林豪為了讓他們安心,大聲宣布道,
“各位安答請放心,在小弟這裏,大家吃好喝好,新式武器隨便看,日常訓練隨便觀摩,”
“我們還可以不定期跟船參加巡邏,”
“小弟保證諸位安答絕對不會寂寞!”
一眾朵顏首領聞言大喜,可以接觸到明軍的軍事秘密,
可是天大的好事,
又紛紛開口言謝,
他們的安答情誼,再度邁上一層樓。
······
與此同時,
禦書房,
“砰~”朱元璋聽完福貴二人稟報白蓮教徒刺殺林豪之事,手掌重擊了龍案,以泄心頭之怒,
“這些白蓮教異端,賊膽包天,”
“竟然公然行刺朝廷命官,”
“幸虧林小子無恙,否則咱一定將他們教眾殺個片甲不留!”
福、貴二人及以從旁隨侍的太監宮女們,早在朱元璋拍桌的時候就跪地顫抖不敢多喘氣,
皇爺經常發火,但是因為林禦史而動的怒,是最劇烈的,
他們可不敢觸黴頭。
同樣在一旁隨侍的朱允炆聽聞林豪遇刺,原本也是義憤填膺,
可皇爺爺怒極重拍桌案的反應,
卻令他不由地有些泛酸,
咋總感覺到林禦史的受寵程度,都超過孤這個太孫了,
“皇爺爺息怒,林禦史無恙,當務之急應該是順著線索深挖,把潛伏的賊人全部揪出來。”
朱元璋聞言,甚是欣慰,
孫兒又長進了,會主動提意見了,
“那你說說,接下來咱該怎麽做?”
“首先自然是把刺客的情況審理清楚,這一點剛才福貴兩人說錦衣衛已經派了刑訊精英去盤問了,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
“其次,從三叔遇刺開始,大半年來北元密探、江湖人士在京城活動頻繁,孫兒以為應該發動五城兵馬司的人,對全城進行一輪嚴格大盤查,肅清所有罪惡的萌芽。”
“很好!”朱元璋撫著胡須,止不住地點頭,“這些時日,你很有長進,咱準了你的建議,”
“這樣,白蓮教徒那頭有你四叔帶著錦衣衛在追查,”
“那大盤查的事情,就由你來負責,五城兵馬司就以後由你來管。”
“孫兒定不負所望!”朱允炆聞言大喜,他本來就是提了一個建議,沒有想到可以獲得掌兵的權力,
雖然五城兵馬司的戰力差,不算正規戰兵,但至少也是一支正式的管治皇城隊伍。
就在朱允炆盤算著迴東宮就召黃子澄商量如何接管兵馬司之時,
卻聽皇爺爺淡淡地說道,
“咱準備調黃子澄去武昌擔任楚王府長史一職!”
要抓捕一眾覲見團成員下獄審訊之時,
林豪立刻站出來迴護,
“殿下萬萬不可!他們都是臣摯愛的手足安答啊!”
“現在那些賊人招供他們是趁著安答們到訪之際,來搞破壞的,”
“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安答們和他們勾連在一起,”
“而且臣相信他們不會拿刀,來對臣這個安答。”
林豪言辭懇切,完全一副真情流露的樣子,
覲見團眾人聽了之後,心中大為感動,
此刻的林安答這時候敢仗義執言,簡直是比親安答還親!
朱棡和朱棣聞言,卻是麵麵相覷,
由於所有人都在一起,他們沒有辦法提前獲知林豪的意圖,
“誌清,你這是何意?白蓮教亂民大興不軌之事,破壞我大明國泰民安的局麵,他們這些人可是有很大的幫兇嫌疑,卿切不可犯糊塗,包庇他們可沒有好處。”朱棡隻得開口再和林豪解釋一遍,他們兄弟二人的想法,
把這幫子全部打成逆賊同黨,先關押起來再說,
而且他們深知林豪為人玲瓏剔透,豈會真的當這幫子元人是兄弟,
林豪卻是抬頭看著他們,眨巴著眼睛,語氣卻是堅毅無比,
“臣沒有犯糊塗,臣真的相信他們,”
“臣這些時日與安答們,深入交流,促膝長談,發現他們是愛國的,愛大明的!”
“如果殿下不放心,可由臣做擔保,讓安答們暫時留在我水師駐地裏,”
“讓臣和他們再好好談一談,他們一定有辦法洗清自己的嫌疑。”
聽到林豪這番“掏心掏肺”的表態,覲見團眾人徹底繃不住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這樣的安答打著燈籠都難找啊!
地保奴率先站出來,唿應道,
“林安答仗義!我地保奴可以談,我是愛國的,愛大明的!”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愛大明!”馬哈木也不甘落後,
緊接著,唆歡等一眾首領也紛紛跟進表態,
“對~對~對!我也很愛國很愛大明,我也可以談!”
“林安答仗義!也請殿下考慮我的愛國愛大明之心!”
晉、燕二王聽到麵前這幫元族人為了保命,竟然恬不知恥的說自己愛國愛大明,
不由地感到一陣惡寒,
要不是這句話,是由林豪提出來的,
他們一定會命令親衛將這幫元族“騎牆”老手,就地處置了,
不過現在他們已經聽出了林豪的話中之意,
把他們都留在水師裏,
至於洗清嫌疑隻是一個說法,目的是讓他們不得離開。
朱棣之前就知道林豪想扣留住馬哈木三人,
現在聽林豪的意思,是想把整個朵顏覲見團的人都留下來,
要是能不撕破臉地促成此事,對大明北境有利無害,
他自然不會反對,
“既然誌清你已經想清楚了,願意一力擔保,孤也不好說什麽,”
“不過實話告訴爾等,孤現在已經掌握了白蓮教的其他線索,馬上就會收網,”
“隻要爾等幹過,就別想瞞得住。”
朱棡也是眼帶寒芒地掃視諸首領,語氣中透著威脅,
“爾等別以為有誌清擔保就自以為高枕無憂了,”
“孤和老四馬上就迴宮把情況奏稟父皇,”
“你等有什麽隱瞞的,談的時候記得交代清楚,”
“機會已經給了爾等一次又一次了,別到時候別哭著求饒。”
“走!擺駕去皇宮。”
晉、燕兩王配合著林豪唱完黑臉,指令親衛拿上自己的“練兵學習摘抄”,便快步離開了大帳,
身後的覲見團眾人保持著禮送的姿勢,見兩王的身影消失,
立刻親切地圍上了林豪,一口一個安答得致謝,
雖然他們也懷疑林豪有扣押自己一行人的嫌疑,
但是剛才那個情況,沒有林豪的擔保,他們所有人都得下詔獄。
林豪為了讓他們安心,大聲宣布道,
“各位安答請放心,在小弟這裏,大家吃好喝好,新式武器隨便看,日常訓練隨便觀摩,”
“我們還可以不定期跟船參加巡邏,”
“小弟保證諸位安答絕對不會寂寞!”
一眾朵顏首領聞言大喜,可以接觸到明軍的軍事秘密,
可是天大的好事,
又紛紛開口言謝,
他們的安答情誼,再度邁上一層樓。
······
與此同時,
禦書房,
“砰~”朱元璋聽完福貴二人稟報白蓮教徒刺殺林豪之事,手掌重擊了龍案,以泄心頭之怒,
“這些白蓮教異端,賊膽包天,”
“竟然公然行刺朝廷命官,”
“幸虧林小子無恙,否則咱一定將他們教眾殺個片甲不留!”
福、貴二人及以從旁隨侍的太監宮女們,早在朱元璋拍桌的時候就跪地顫抖不敢多喘氣,
皇爺經常發火,但是因為林禦史而動的怒,是最劇烈的,
他們可不敢觸黴頭。
同樣在一旁隨侍的朱允炆聽聞林豪遇刺,原本也是義憤填膺,
可皇爺爺怒極重拍桌案的反應,
卻令他不由地有些泛酸,
咋總感覺到林禦史的受寵程度,都超過孤這個太孫了,
“皇爺爺息怒,林禦史無恙,當務之急應該是順著線索深挖,把潛伏的賊人全部揪出來。”
朱元璋聞言,甚是欣慰,
孫兒又長進了,會主動提意見了,
“那你說說,接下來咱該怎麽做?”
“首先自然是把刺客的情況審理清楚,這一點剛才福貴兩人說錦衣衛已經派了刑訊精英去盤問了,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
“其次,從三叔遇刺開始,大半年來北元密探、江湖人士在京城活動頻繁,孫兒以為應該發動五城兵馬司的人,對全城進行一輪嚴格大盤查,肅清所有罪惡的萌芽。”
“很好!”朱元璋撫著胡須,止不住地點頭,“這些時日,你很有長進,咱準了你的建議,”
“這樣,白蓮教徒那頭有你四叔帶著錦衣衛在追查,”
“那大盤查的事情,就由你來負責,五城兵馬司就以後由你來管。”
“孫兒定不負所望!”朱允炆聞言大喜,他本來就是提了一個建議,沒有想到可以獲得掌兵的權力,
雖然五城兵馬司的戰力差,不算正規戰兵,但至少也是一支正式的管治皇城隊伍。
就在朱允炆盤算著迴東宮就召黃子澄商量如何接管兵馬司之時,
卻聽皇爺爺淡淡地說道,
“咱準備調黃子澄去武昌擔任楚王府長史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