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這不就是咱一直苦等的好辦法麽,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 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揚子客棧,
林豪正端坐於桌前,提筆開始將今日的情況記錄於日記本之中。
【今日日記】
【老朱很沉得住氣,】
【都察院轉呈了這麽多北方學界的奏疏,】
【以他的脾氣,必定是怒火中燒了。】
【可他在早朝上還是沒提科舉之事,】
【大臣們見他沒提,也沒當庭奏報,隻得把準備好的奏疏在散朝後呈上去。】
【我當時就猜想老朱肯定已經廣布人手,派出去暗查了。】
【果不其然。】
【今天我們這些值守禦史在貢院忙於應付學界上疏的接待,】
【黃子澄和練子寧兩個不同部的官員一起來貢院,還找我們禦史一個個地問話,】
【這證明了老朱已經在布網了,】
【他現在必是在等待一個契機再收網。】
【黃、練二位還問我對南北榜的看法,】
【我能有什麽看法?】
【肯定是中立啊。】
【我的籍貫不能成為我站隊的借口。】
【可我還是被這場風波殃及到了,】
【散班的時候有南方的同僚叫我一起署名上疏,】
【我堅決拒絕,還勸他不要上站隊的奏疏。】
【大明南方派已經占盡優勢了,還要去施力擠壓北方派的話語空間,】
【這不是把脖子往老朱的屠刀上送麽?】
【其實這次科舉問題也很好解決,卷子都已分南北張榜了,】
【新科進士都是在南榜,老朱完全可以在北榜裏再選一批進士,】
【大明多一些北方籍的官員正好可以平衡朝堂。】
【而且以後科舉就一直搞南北分榜考試,分榜取仕,】
【我就不信這樣下去,大明官場上還會南北不平衡了。】
【不過現在我隻希望明天能頂住壓力堅持不站隊。】
【。。。】
林豪放下筆,合上日記本。
係統獎勵隨即到賬。
【恭喜!林先生寫完日記。】
【獎勵:一百兩銀子。】
林豪平靜地將到手中的第六張百兩銀票收好,
便離開房間去吃晚飯了。
······
翌日寅時,
皇宮大內,
朱元璋的大笑聲響徹整個寢宮,
眾宮女太監已經很久沒有聽到皇爺如此開心地笑了,
他們雖然好奇發生了什麽,但他們惜命不敢多問。
朱元璋又翻開日記詳細閱讀新內容。
特別是日記裏取仕的內容
【其實這次科舉問題也很好解決,卷子都已分南北張榜了,】
【新科進士都是在南榜,老朱完全可以在北榜裏再選一批進士,】
他反複讀了幾遍這句話,眼神愈發明亮,
再繼續往下讀,
【大明多一些北方籍的官員正好可以平衡朝堂。】
【而且以後科舉就一直搞南北分榜考試,分榜取仕,】
分榜取仕,可以平衡朝堂。
這話太有道理了!
咱是皇帝就是要講平衡,講公平,天底下老百姓才會服咱。
【我就不信這樣下去,大明官場上還會南北不平衡了。】
這不就是咱一直苦等的好辦法麽,
終於給咱寫出來了,
現在有了收尾的辦法,咱再也不用顧忌啥了。
他又迴頭看了看。
【老朱很沉得住氣,】
【他現在必是在等待一個契機再收網。】
【這不是把脖子往老朱的屠刀上送麽?】
此子絕對是大才,
區區九品禦史,
僅僅列席朝堂,旁聽早朝,再利用都察院的消息,
就能對事情走勢做出如此精確的判斷。
居然還能算到咱的心思?
朱元璋想到這裏,臉色不自覺地一沉,透骨的殺意從眼裏泛出,
但旋即又收斂起殺意,
他又沒和咱正麵接觸過,
又怎麽會試探咱的帝王心思呢,
應該是預判事情給他分析到了,
這樣的人才,又未及而立,
允炆,你小子有福了,咱給你留了一個諸葛般的大才,
咱乖孫果然也是利索,
去貢院一趟,都沒露麵,
這林豪就好巧不巧把咱要的東西給寫日記裏了,
看來以後得多讓他出去曆練曆練。
這時,朱元璋又注意到日記上那句話,
【我的籍貫不能成為我站隊的借口。】
【不過現在我隻希望明天能頂住壓力堅持不站隊。】
你小子就先好好頂住壓力,
不要站隊,不要亂跟著上奏疏,
再堅持幾天,
就像你自己日記裏說的,
咱馬上就要收網了。
朱元璋拿起筆,在白紙上寫下幾個字
“北方舉子上疏的科舉舞弊案,乃朝廷官員結黨炮製的南北榜案。”
“劉三吾、白信蹈、張信等加強監視,待朕旨意而動。”
寫完之後,喚來太監封蠟傳達給錦衣衛。
······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的三天,
林豪期間一直在貢院辦公值守,
在例行接待南北各方的上疏事宜,
並沒有發生什麽大事件,
日記也隻是記錄了一些日常工作,
順便在日記裏抒發一下自己的鬱結之情。
因為恪守中立,不站隊的立場,
他已經成為都察院的共同排擠對象,
北方籍同僚認為他虛偽,
刻意疏遠他。
南方籍同僚則認為他偷奸耍滑,想押注兩邊,
也防備著他。
這樣壓抑的狀態,讓林豪度日如年,
每日都在日記裏期盼這南北榜案能盡快了結。
不過饒是如此他寫日記的獎勵還是一如既往地穩定
他又多了“冰冷的”三百兩銀子。
而朱元璋那頭也每天不落地閱讀著林氏日記副本,
看到林豪在日記所寫的境遇,
朱元璋想的是,
這年輕人的確是該多多曆練,
好好磨一磨心性,
守得住中立,
你就是咱要的純臣,諍臣了。
要不是得收網了,
這樣的日子咱真想你再多受幾年,
誰讓你之前天天瞎編排咱。
······
皇宮大內,
寅時一刻,
朱元璋和太孫朱允炆一起坐在禦車裏,前往奉天殿上早朝。
“允炆,你的調查奏報,咱看了,寫的很好。”
“這幾日你和他們三人在貢院,辛苦了。”
朱元璋肯定了朱允炆的努力成果,有助於他建立自信心。
“謝皇爺爺誇獎!能為皇爺爺分憂,是孫兒的福分。”
朱允炆也是很開心地謝恩。
朱元璋話鋒一轉,似是無意地問道。
“你在那邊不現身地查訪了這麽些天,你對這一個個禦史的印象如何?給咱說一說。”
朱允炆不疑有他,隻當時朱元璋要關注基層官員狀況。
“那孫兒給皇爺爺一個個說,”
“像他們裏麵最年長的林義,接待北方學界上疏時態度很好,對其他人都是公事公辦,問話時直接表態站隊北方。”
“林英是南方人,接待上疏秉公辦理,看著沒明顯偏向,但是實際上對南方上疏的事項跟進地更用心。”
“。。。”
“還有那個叫林豪的,是最為古怪的,感覺什麽事都不想沾染。”
“身為南方人卻不站隊,選擇中立,他貌似與同僚關係不好,被孤立了。”
“兩位大人問話時,他居然建議早點把南北榜關了。”
“他這禦史當得實在是沒責任心。”
聽了朱允炆的話,朱元璋心想,
這林豪這是在藏拙,朱允炆太嫩了,看不出來還對林豪產生了不好的印象,遂開口說道。
“嗯,你能仔細觀察他們每一個人還記住了,咱很欣慰,以後還要多多學習看人看事。”
“等會早朝,咱馬上就辦了這南北榜案,你好好學著點。”
林豪正端坐於桌前,提筆開始將今日的情況記錄於日記本之中。
【今日日記】
【老朱很沉得住氣,】
【都察院轉呈了這麽多北方學界的奏疏,】
【以他的脾氣,必定是怒火中燒了。】
【可他在早朝上還是沒提科舉之事,】
【大臣們見他沒提,也沒當庭奏報,隻得把準備好的奏疏在散朝後呈上去。】
【我當時就猜想老朱肯定已經廣布人手,派出去暗查了。】
【果不其然。】
【今天我們這些值守禦史在貢院忙於應付學界上疏的接待,】
【黃子澄和練子寧兩個不同部的官員一起來貢院,還找我們禦史一個個地問話,】
【這證明了老朱已經在布網了,】
【他現在必是在等待一個契機再收網。】
【黃、練二位還問我對南北榜的看法,】
【我能有什麽看法?】
【肯定是中立啊。】
【我的籍貫不能成為我站隊的借口。】
【可我還是被這場風波殃及到了,】
【散班的時候有南方的同僚叫我一起署名上疏,】
【我堅決拒絕,還勸他不要上站隊的奏疏。】
【大明南方派已經占盡優勢了,還要去施力擠壓北方派的話語空間,】
【這不是把脖子往老朱的屠刀上送麽?】
【其實這次科舉問題也很好解決,卷子都已分南北張榜了,】
【新科進士都是在南榜,老朱完全可以在北榜裏再選一批進士,】
【大明多一些北方籍的官員正好可以平衡朝堂。】
【而且以後科舉就一直搞南北分榜考試,分榜取仕,】
【我就不信這樣下去,大明官場上還會南北不平衡了。】
【不過現在我隻希望明天能頂住壓力堅持不站隊。】
【。。。】
林豪放下筆,合上日記本。
係統獎勵隨即到賬。
【恭喜!林先生寫完日記。】
【獎勵:一百兩銀子。】
林豪平靜地將到手中的第六張百兩銀票收好,
便離開房間去吃晚飯了。
······
翌日寅時,
皇宮大內,
朱元璋的大笑聲響徹整個寢宮,
眾宮女太監已經很久沒有聽到皇爺如此開心地笑了,
他們雖然好奇發生了什麽,但他們惜命不敢多問。
朱元璋又翻開日記詳細閱讀新內容。
特別是日記裏取仕的內容
【其實這次科舉問題也很好解決,卷子都已分南北張榜了,】
【新科進士都是在南榜,老朱完全可以在北榜裏再選一批進士,】
他反複讀了幾遍這句話,眼神愈發明亮,
再繼續往下讀,
【大明多一些北方籍的官員正好可以平衡朝堂。】
【而且以後科舉就一直搞南北分榜考試,分榜取仕,】
分榜取仕,可以平衡朝堂。
這話太有道理了!
咱是皇帝就是要講平衡,講公平,天底下老百姓才會服咱。
【我就不信這樣下去,大明官場上還會南北不平衡了。】
這不就是咱一直苦等的好辦法麽,
終於給咱寫出來了,
現在有了收尾的辦法,咱再也不用顧忌啥了。
他又迴頭看了看。
【老朱很沉得住氣,】
【他現在必是在等待一個契機再收網。】
【這不是把脖子往老朱的屠刀上送麽?】
此子絕對是大才,
區區九品禦史,
僅僅列席朝堂,旁聽早朝,再利用都察院的消息,
就能對事情走勢做出如此精確的判斷。
居然還能算到咱的心思?
朱元璋想到這裏,臉色不自覺地一沉,透骨的殺意從眼裏泛出,
但旋即又收斂起殺意,
他又沒和咱正麵接觸過,
又怎麽會試探咱的帝王心思呢,
應該是預判事情給他分析到了,
這樣的人才,又未及而立,
允炆,你小子有福了,咱給你留了一個諸葛般的大才,
咱乖孫果然也是利索,
去貢院一趟,都沒露麵,
這林豪就好巧不巧把咱要的東西給寫日記裏了,
看來以後得多讓他出去曆練曆練。
這時,朱元璋又注意到日記上那句話,
【我的籍貫不能成為我站隊的借口。】
【不過現在我隻希望明天能頂住壓力堅持不站隊。】
你小子就先好好頂住壓力,
不要站隊,不要亂跟著上奏疏,
再堅持幾天,
就像你自己日記裏說的,
咱馬上就要收網了。
朱元璋拿起筆,在白紙上寫下幾個字
“北方舉子上疏的科舉舞弊案,乃朝廷官員結黨炮製的南北榜案。”
“劉三吾、白信蹈、張信等加強監視,待朕旨意而動。”
寫完之後,喚來太監封蠟傳達給錦衣衛。
······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的三天,
林豪期間一直在貢院辦公值守,
在例行接待南北各方的上疏事宜,
並沒有發生什麽大事件,
日記也隻是記錄了一些日常工作,
順便在日記裏抒發一下自己的鬱結之情。
因為恪守中立,不站隊的立場,
他已經成為都察院的共同排擠對象,
北方籍同僚認為他虛偽,
刻意疏遠他。
南方籍同僚則認為他偷奸耍滑,想押注兩邊,
也防備著他。
這樣壓抑的狀態,讓林豪度日如年,
每日都在日記裏期盼這南北榜案能盡快了結。
不過饒是如此他寫日記的獎勵還是一如既往地穩定
他又多了“冰冷的”三百兩銀子。
而朱元璋那頭也每天不落地閱讀著林氏日記副本,
看到林豪在日記所寫的境遇,
朱元璋想的是,
這年輕人的確是該多多曆練,
好好磨一磨心性,
守得住中立,
你就是咱要的純臣,諍臣了。
要不是得收網了,
這樣的日子咱真想你再多受幾年,
誰讓你之前天天瞎編排咱。
······
皇宮大內,
寅時一刻,
朱元璋和太孫朱允炆一起坐在禦車裏,前往奉天殿上早朝。
“允炆,你的調查奏報,咱看了,寫的很好。”
“這幾日你和他們三人在貢院,辛苦了。”
朱元璋肯定了朱允炆的努力成果,有助於他建立自信心。
“謝皇爺爺誇獎!能為皇爺爺分憂,是孫兒的福分。”
朱允炆也是很開心地謝恩。
朱元璋話鋒一轉,似是無意地問道。
“你在那邊不現身地查訪了這麽些天,你對這一個個禦史的印象如何?給咱說一說。”
朱允炆不疑有他,隻當時朱元璋要關注基層官員狀況。
“那孫兒給皇爺爺一個個說,”
“像他們裏麵最年長的林義,接待北方學界上疏時態度很好,對其他人都是公事公辦,問話時直接表態站隊北方。”
“林英是南方人,接待上疏秉公辦理,看著沒明顯偏向,但是實際上對南方上疏的事項跟進地更用心。”
“。。。”
“還有那個叫林豪的,是最為古怪的,感覺什麽事都不想沾染。”
“身為南方人卻不站隊,選擇中立,他貌似與同僚關係不好,被孤立了。”
“兩位大人問話時,他居然建議早點把南北榜關了。”
“他這禦史當得實在是沒責任心。”
聽了朱允炆的話,朱元璋心想,
這林豪這是在藏拙,朱允炆太嫩了,看不出來還對林豪產生了不好的印象,遂開口說道。
“嗯,你能仔細觀察他們每一個人還記住了,咱很欣慰,以後還要多多學習看人看事。”
“等會早朝,咱馬上就辦了這南北榜案,你好好學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