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填房
爆笑世子妃:爺,別追了 作者:柳七白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宣寧候府兩位公子,顧煥璋是世子,但不是謝氏所出,謝氏是繼室,前一位侯夫人生產的時候去世了,才娶了她進門。
說起來謝氏還是前一位夫人的庶妹呢,謝家一來舍不得侯府這門姻親,二來怕後娶的夫人虐待先夫人的孩子,就抬了家裏的庶女,嫁給顧少川做填房。
這在大戶人家也是常有的事兒,不至於多一家姻親,兩個外家彼此尷尬。
謝氏長得溫柔小意,以前也經常去顧家做客,顧少川對她也不陌生,也就順勢答應了。
謝氏進門生下顧煥然,沒幾年顧煥璋請求隨軍,慢慢嶄露頭角,建立了現在這樣的功勳聲望,讓宣寧候府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隻是顧煥璋隨軍七八年,一年也未曾迴過侯府,總是以軍務繁忙為借口,顧少川很為這個長子驕傲,也就遵從他的意見,經常會捎些東西給他,叮囑他注意身體。
顧煥然今年十二歲,長得矜貴清秀,偏向於謝氏的柔弱,所以走了從文這條路。
少年翩翩有禮,斯文秀氣,緩步走進廳堂,謝氏的眼神頓時變得慈愛了,親自拉著他的手坐在身邊,感受到他的手熱乎乎的,才放下心來。
顧煥然笑著道:“母親放心,兒子帶著手爐呢,凍不著,這麽晚了母親讓兒子來有什麽吩咐?”
謝氏揮手讓下人退下,眉眼帶著少有的嚴肅,道:“待會兒你去侯爺的書房,你父親親自指點你的課業,可得好好表現才是,母親還盼著你考個狀元迴來呢!”
顧煥然有些為難,這話謝氏不止一次說過,他也不止一次解釋,母子倆總是自說自話,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
“兒子說了,咱們這樣的勳貴世家,根本不用走科舉的路,長大了讓父親幫忙某個差事,不比科舉輕鬆得多?母親你不懂,外麵的事情很複雜,狀元雖然少見,可三年總會出一個,翰林院裏一抓一大把,跟侯府的權勢根本沒法比!”
謝氏耐著性子道:“母親自然是知道的,可你有了狀元的名頭,豈不是錦上添花?要知道世子可是有戰神的稱唿呢?你想一輩子被他的光環掩蓋,提起宣寧候府,世人隻知道他顧煥璋,誰知道有你顧煥然!”
顧煥然有些不理解,他對大哥毫無記憶,都是聽人傳言,隻知道他是大英雄,很了不起的人物,心裏也有些崇拜和驕傲,這可是他的大哥呢!
“世子的榮譽就是侯府的榮譽,外麵都說侯府已經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了,兒子再去爭這個風頭,總是不大好吧?”
謝氏看兒子懵懂的神色,心裏急的不行,有些事情他根本不懂,也沒法說給他聽,隻好使出自己的殺手鐧——哭!
顧煥然頓時慌了神,掏出帕子幫母親擦眼淚,陪著小心道:“母親,別哭啊,有話您直接吩咐兒子就是了,兒子一定聽話,您這樣哭兒子也跟難過呢!”
謝氏哽咽著道:“母親隻是哭自己命苦,身為庶女,隻能給人做填房,生了兒子,也沒有出頭之日,永遠越不過一個死人去。
世子這麽多年不迴來,不就是覺得我這繼母礙眼的嗎?兒啊,你還是太小,很多事都不懂,你真心把他當哥哥親近,可人家未必把你當弟弟呢,說不定怨恨咱們母子奪了他的父親呢!
母親讓你考個功名迴來,為的是證明咱們母子不比先夫人母子差的嗎?有了功名,對你也沒壞處不是,就算是錦上添花了,將來你建功立業,母親也能挺直腰板啦!”
顧煥然這才明白母親的苦心,很是心疼,大哥再好畢竟不如親生母親重要,他趕緊道:“母親莫哭,兒子明白了,一定會用功讀書,考個狀元迴來讓母親揚眉吐氣!”
“這才是母親的好兒子,趕緊去吧,別讓你父親久等了!”
顧煥然和母親行禮告退,心事重重地離開了,今天這些事兒給他造成不小的困擾。
謝氏也滿腹的心事,靠在大迎枕上想心事,臉色陰晴不定,偶爾閃過狠辣,有些滲人,丫鬟們輕手輕腳,生怕打擾了她,屋子裏雖然人來人往,卻少有動靜。
宣寧侯府裏的內宅糾紛,唐樂樂是不知道的,她撇著嘴看著桌子上的禮物,是侯府的管事嬤嬤送來的,兩匹低檔綢緞,幾樣點心而已,看著有些寒酸。
段萬全哪兒會看不出她的想法,都寫在臉上了呢,說道:“東家知足吧,那可是侯府,人家肯給咱送東西,就等於服軟了呢,已經很難得了,禮物隻是一種態度罷了!”
唐樂樂可沒有他那麽容易滿足,對著宣寧侯府很是不滿,想暗算自家就暗算,事情不成,假惺惺給點兒東西,哦,我這兒還得感恩戴德,這不是犯賤嘛!
要不是有陳侍郎和錦鱗衛,他家肯定把自家給生吞活剝了,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
她想起趙碧如的話,心裏還是有些不踏實,叮囑段萬全:“你出門多小心,我怕有人會對你不利,侯府這次算是栽了麵子,明的不能怎麽著咱們,暗地裏可不敢說呢,多長個心眼總沒錯!”
段萬全覺得她杞人憂天了:“不至於吧?侯府哪兒會一直盯著咱們這些小人物?東家且放心,忘了咱是幹嘛的了?打人悶棍耍陰招,咱可是祖宗!”
唐樂樂斜睨他一眼:“很驕傲的嗎?”
“沒,這不是怕東家擔心的嘛!哦,對了,道長那邊傳話來,問您書背的怎麽樣了?”段萬全趕緊轉移話題。
唐樂樂哀嚎一聲,她還沒背完,每次去見他都跟脫了層皮似的。
不過也明白道長是為了自己好,學到手裏的本事才能是自己的。
她去屠家盛了兩碗下水,鹵肉每樣切了一些,又買了兩壇子好酒,先用美食堵住道長的嘴,挨訓的時候留點兒情麵,饒是自己臉皮夠厚,也被他數落的懷疑人生。
屠家現在每天買兩頓下水,早起一頓,晚上一頓,因為很多人大多是吃兩頓飯的,隻有有條件的才會吃三頓,講究的還會加一頓下午茶。
他家的生意現在好的不得了,鹵肉的名氣也漸漸打出來了,肉攤子徹底顧不上了,街坊們都羨慕的不得了,都說屠家祖墳冒煙了,這是要發家的節奏呢!
說起來謝氏還是前一位夫人的庶妹呢,謝家一來舍不得侯府這門姻親,二來怕後娶的夫人虐待先夫人的孩子,就抬了家裏的庶女,嫁給顧少川做填房。
這在大戶人家也是常有的事兒,不至於多一家姻親,兩個外家彼此尷尬。
謝氏長得溫柔小意,以前也經常去顧家做客,顧少川對她也不陌生,也就順勢答應了。
謝氏進門生下顧煥然,沒幾年顧煥璋請求隨軍,慢慢嶄露頭角,建立了現在這樣的功勳聲望,讓宣寧候府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隻是顧煥璋隨軍七八年,一年也未曾迴過侯府,總是以軍務繁忙為借口,顧少川很為這個長子驕傲,也就遵從他的意見,經常會捎些東西給他,叮囑他注意身體。
顧煥然今年十二歲,長得矜貴清秀,偏向於謝氏的柔弱,所以走了從文這條路。
少年翩翩有禮,斯文秀氣,緩步走進廳堂,謝氏的眼神頓時變得慈愛了,親自拉著他的手坐在身邊,感受到他的手熱乎乎的,才放下心來。
顧煥然笑著道:“母親放心,兒子帶著手爐呢,凍不著,這麽晚了母親讓兒子來有什麽吩咐?”
謝氏揮手讓下人退下,眉眼帶著少有的嚴肅,道:“待會兒你去侯爺的書房,你父親親自指點你的課業,可得好好表現才是,母親還盼著你考個狀元迴來呢!”
顧煥然有些為難,這話謝氏不止一次說過,他也不止一次解釋,母子倆總是自說自話,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
“兒子說了,咱們這樣的勳貴世家,根本不用走科舉的路,長大了讓父親幫忙某個差事,不比科舉輕鬆得多?母親你不懂,外麵的事情很複雜,狀元雖然少見,可三年總會出一個,翰林院裏一抓一大把,跟侯府的權勢根本沒法比!”
謝氏耐著性子道:“母親自然是知道的,可你有了狀元的名頭,豈不是錦上添花?要知道世子可是有戰神的稱唿呢?你想一輩子被他的光環掩蓋,提起宣寧候府,世人隻知道他顧煥璋,誰知道有你顧煥然!”
顧煥然有些不理解,他對大哥毫無記憶,都是聽人傳言,隻知道他是大英雄,很了不起的人物,心裏也有些崇拜和驕傲,這可是他的大哥呢!
“世子的榮譽就是侯府的榮譽,外麵都說侯府已經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了,兒子再去爭這個風頭,總是不大好吧?”
謝氏看兒子懵懂的神色,心裏急的不行,有些事情他根本不懂,也沒法說給他聽,隻好使出自己的殺手鐧——哭!
顧煥然頓時慌了神,掏出帕子幫母親擦眼淚,陪著小心道:“母親,別哭啊,有話您直接吩咐兒子就是了,兒子一定聽話,您這樣哭兒子也跟難過呢!”
謝氏哽咽著道:“母親隻是哭自己命苦,身為庶女,隻能給人做填房,生了兒子,也沒有出頭之日,永遠越不過一個死人去。
世子這麽多年不迴來,不就是覺得我這繼母礙眼的嗎?兒啊,你還是太小,很多事都不懂,你真心把他當哥哥親近,可人家未必把你當弟弟呢,說不定怨恨咱們母子奪了他的父親呢!
母親讓你考個功名迴來,為的是證明咱們母子不比先夫人母子差的嗎?有了功名,對你也沒壞處不是,就算是錦上添花了,將來你建功立業,母親也能挺直腰板啦!”
顧煥然這才明白母親的苦心,很是心疼,大哥再好畢竟不如親生母親重要,他趕緊道:“母親莫哭,兒子明白了,一定會用功讀書,考個狀元迴來讓母親揚眉吐氣!”
“這才是母親的好兒子,趕緊去吧,別讓你父親久等了!”
顧煥然和母親行禮告退,心事重重地離開了,今天這些事兒給他造成不小的困擾。
謝氏也滿腹的心事,靠在大迎枕上想心事,臉色陰晴不定,偶爾閃過狠辣,有些滲人,丫鬟們輕手輕腳,生怕打擾了她,屋子裏雖然人來人往,卻少有動靜。
宣寧侯府裏的內宅糾紛,唐樂樂是不知道的,她撇著嘴看著桌子上的禮物,是侯府的管事嬤嬤送來的,兩匹低檔綢緞,幾樣點心而已,看著有些寒酸。
段萬全哪兒會看不出她的想法,都寫在臉上了呢,說道:“東家知足吧,那可是侯府,人家肯給咱送東西,就等於服軟了呢,已經很難得了,禮物隻是一種態度罷了!”
唐樂樂可沒有他那麽容易滿足,對著宣寧侯府很是不滿,想暗算自家就暗算,事情不成,假惺惺給點兒東西,哦,我這兒還得感恩戴德,這不是犯賤嘛!
要不是有陳侍郎和錦鱗衛,他家肯定把自家給生吞活剝了,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
她想起趙碧如的話,心裏還是有些不踏實,叮囑段萬全:“你出門多小心,我怕有人會對你不利,侯府這次算是栽了麵子,明的不能怎麽著咱們,暗地裏可不敢說呢,多長個心眼總沒錯!”
段萬全覺得她杞人憂天了:“不至於吧?侯府哪兒會一直盯著咱們這些小人物?東家且放心,忘了咱是幹嘛的了?打人悶棍耍陰招,咱可是祖宗!”
唐樂樂斜睨他一眼:“很驕傲的嗎?”
“沒,這不是怕東家擔心的嘛!哦,對了,道長那邊傳話來,問您書背的怎麽樣了?”段萬全趕緊轉移話題。
唐樂樂哀嚎一聲,她還沒背完,每次去見他都跟脫了層皮似的。
不過也明白道長是為了自己好,學到手裏的本事才能是自己的。
她去屠家盛了兩碗下水,鹵肉每樣切了一些,又買了兩壇子好酒,先用美食堵住道長的嘴,挨訓的時候留點兒情麵,饒是自己臉皮夠厚,也被他數落的懷疑人生。
屠家現在每天買兩頓下水,早起一頓,晚上一頓,因為很多人大多是吃兩頓飯的,隻有有條件的才會吃三頓,講究的還會加一頓下午茶。
他家的生意現在好的不得了,鹵肉的名氣也漸漸打出來了,肉攤子徹底顧不上了,街坊們都羨慕的不得了,都說屠家祖墳冒煙了,這是要發家的節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