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十年代15
快穿係統:路人甲隻想壽終正寢 作者:蓬州吹取三山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幾天,杜秋萍在醫院卸了貨,七斤二兩的大胖小子。
吳大鵬喜得不見牙,當即決定兒子的小名就叫七斤!
這年頭大家吃的普遍沒有油水,孕婦營養不足,一般新出生的嬰兒在五斤左右,最重的也就六斤多,超過七斤那真是了不得。
杜秋萍下了床抱著七斤不肯撒手,站在窗前看到醫院路燈下大院裏的人急匆匆往這趕。
那勢頭也不像是來看望她的。
杜秋萍囑咐吳大鵬跟著打聽打聽。
由於杜秋萍給吳大鵬生了個七斤重的兒子,在家裏的地位直線飆升,吳大鵬聽話得不得了。
得到指示後,屁顛屁顛的就去了。
半個鍾頭後,給杜秋萍帶來了熱乎乎的消息。
寡婦賈翠的大女兒張小青失足落水,送到醫院的時候命懸一線,不過已經被搶救過來了——
由於湖水進了身體上了腦子,導致張小青什麽也記不得了,連親媽賈翠都忘了。
醫生說這是一種叫失憶的病症。
杜秋萍咋舌,“乖乖!天底下還有這種病,連自己親媽都認不得了!”
隨即抱著七斤親了親,“兒子,你可不能得了失憶,把媽給忘了!”
吳大鵬“呔”了一聲,“說啥喪氣話,咱兒子以後肯定能考大學做大官,孝敬咱們夫妻倆的。”
“那是。”杜秋萍望著七斤熟睡的小臉滿足的笑了。
……
沈家這個月出了兩迴份子錢,一迴是吳家添丁,一迴是看望張家病人。
生完孩子的杜秋萍和恢複意識的張小青同時迴了大院,兩家都開始了雞飛狗跳的生活。
吳大鵬是家裏的二兒子,父母和大哥住在前門那塊,平時幾乎不來杏花胡同。
現在杜秋萍生了孩子,吳母攜個小包裹過來伺候月子。
吳母是個偏心眼兒的,覺得老大是頂門戶為她養老的人,就對老二吳大鵬不咋上心。
與其說是來給杜秋萍坐月子,倒不如說是來這裏吃吃喝喝當老封君的。
主打一個我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啥也幹不動。
杜秋萍將自己視作吳家的大功臣,受不了被漠視。
她氣的狠狠捶了一頓吳大鵬,吳大鵬卻勸她大度,要體諒老人尊重長輩。
杜秋萍一連氣了好幾天,情緒不佳堵了奶。
七斤吃不上奶,吳大鵬這才慌了神,趕忙把老封君送走,連夜去請鄉下請嶽母。
杜母倒是很想來城裏享福,但她要照顧幾個孫子走不開,杜秋萍最小的妹妹毛遂自薦,吳大鵬就將她拉了過來。
杜秋萍妹妹是二月裏生的,名字就叫二月,今年十六,待字閨中。
杜二月做慣了農活,手腳麻利,杜秋萍總算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喝上了油乎乎的雞湯。
在杜二月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杜秋萍除了需要動動身喂奶,其他的什麽都不用幹。
洗介子、哄孩子、倒尿盆、洗衣服、拖地擦桌、做飯燒水、收拾家務。
杜二月幹的穩穩當當。
以至於杜秋萍出了月子,也不舍得妹妹走。
吳大鵬如今升了三級工,加上工齡、補貼、加班費,一個月能拿五十多塊錢。
養活一個小姨子不是問題。
隨即答應了杜秋萍,掂著禮拿著錢去了趟鄉下,告訴杜父杜母,杜二月暫時不迴去了,在城裏幫忙。
杜父想著說不定又有一個女兒能夠留在城裏,便欣欣然答應了。
從此,杜二月就在大院裏住下了。
吳家的事解決了,張家又起風波。
賈翠像大院裏的哭訴,大女兒張小青自打痊愈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從昔日一個承包所有家務懂事勤快的姑娘,變成一個睡到日上三竿隻吃不動的大懶貨。
從前賈翠隻需要在廠子裏做工,迴家有熱飯有菜,衣服不用洗,孩子也不用管。
張小青什麽都會做得很好,還能帶著弟弟妹妹粘火柴盒、撿煤球來貼補家務。
現在的張小青兩手一攤,什麽都不幹。
賈翠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張小青無動於衷,還經常往外跑,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幹什麽。
落水之後不僅沒有後遺症,張小青反而胖了,身子變得勻稱,臉色肉眼可見變得水光油滑的。
乖巧的大女兒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賈翠的天都塌了。
趁著張小青背著包出了門,李大媽召開了全院大會。
老張頭用一塊木板牢牢抵住院子大門,搬了個板凳坐在外圈。
坐在中心位置的李大媽敲了敲桌子,“大家安靜。”
眾人齊刷刷看向李大媽。
院子裏落針可聞,陳安嗑瓜子的聲音格外清晰。
李大媽瞥了她一眼,繼續說道:“賈翠的大女兒張小青,在座的諸位是看著她長大的,賈翠說女兒變了個人,大家根據自己的觀察暢所欲言,看看究竟是哪裏出現了問題!”
杜秋萍一臉崇拜的看著李大媽,覺得李大媽就是戲文裏的青天大老爺,說話文縐縐的格外好聽。
其他人則是討論開了。
緊靠大門的老張頭最有發言權,“小青這孩子經常出去,好幾迴都是深夜迴來的,不知道在外頭搗鼓什麽。”
苗大媽道:“小翠家的飯食怎麽樣大家夥都是看在眼裏的,小花小軍姐弟倆經常喊餓,仨孩子瘦的跟皮包骨似的……”
賈翠打斷道:“苗大媽,我一寡婦帶著仨孩子,一個月就那麽點工資,我倒是想吃點好的,可沒那本錢啊!”
“小翠,”苗大媽不開心了,“我說話你不要亂插嘴。”
賈翠低下了頭,苗大媽哼了一聲,繼續說:“小青是個懂事的孩子,不僅不喊餓還會主動節省食物補貼弟妹。可她現在變了,不僅自己偷著吃,還不知道從哪搞出來的食物拿出去賣——”
此話一出,場麵開始騷動。
杜秋萍好奇的問:“苗大媽,你咋知道她偷吃又倒騰出去賣的?”
苗大媽“嘁”了一聲,把所見的真相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她不是第一次注意到張小青偷吃東西了。
有幾迴張小青在水池跟前洗手,苗大媽遠遠的就聞見她身上的燒雞味。
吳大鵬喜得不見牙,當即決定兒子的小名就叫七斤!
這年頭大家吃的普遍沒有油水,孕婦營養不足,一般新出生的嬰兒在五斤左右,最重的也就六斤多,超過七斤那真是了不得。
杜秋萍下了床抱著七斤不肯撒手,站在窗前看到醫院路燈下大院裏的人急匆匆往這趕。
那勢頭也不像是來看望她的。
杜秋萍囑咐吳大鵬跟著打聽打聽。
由於杜秋萍給吳大鵬生了個七斤重的兒子,在家裏的地位直線飆升,吳大鵬聽話得不得了。
得到指示後,屁顛屁顛的就去了。
半個鍾頭後,給杜秋萍帶來了熱乎乎的消息。
寡婦賈翠的大女兒張小青失足落水,送到醫院的時候命懸一線,不過已經被搶救過來了——
由於湖水進了身體上了腦子,導致張小青什麽也記不得了,連親媽賈翠都忘了。
醫生說這是一種叫失憶的病症。
杜秋萍咋舌,“乖乖!天底下還有這種病,連自己親媽都認不得了!”
隨即抱著七斤親了親,“兒子,你可不能得了失憶,把媽給忘了!”
吳大鵬“呔”了一聲,“說啥喪氣話,咱兒子以後肯定能考大學做大官,孝敬咱們夫妻倆的。”
“那是。”杜秋萍望著七斤熟睡的小臉滿足的笑了。
……
沈家這個月出了兩迴份子錢,一迴是吳家添丁,一迴是看望張家病人。
生完孩子的杜秋萍和恢複意識的張小青同時迴了大院,兩家都開始了雞飛狗跳的生活。
吳大鵬是家裏的二兒子,父母和大哥住在前門那塊,平時幾乎不來杏花胡同。
現在杜秋萍生了孩子,吳母攜個小包裹過來伺候月子。
吳母是個偏心眼兒的,覺得老大是頂門戶為她養老的人,就對老二吳大鵬不咋上心。
與其說是來給杜秋萍坐月子,倒不如說是來這裏吃吃喝喝當老封君的。
主打一個我上了年紀腿腳不利索啥也幹不動。
杜秋萍將自己視作吳家的大功臣,受不了被漠視。
她氣的狠狠捶了一頓吳大鵬,吳大鵬卻勸她大度,要體諒老人尊重長輩。
杜秋萍一連氣了好幾天,情緒不佳堵了奶。
七斤吃不上奶,吳大鵬這才慌了神,趕忙把老封君送走,連夜去請鄉下請嶽母。
杜母倒是很想來城裏享福,但她要照顧幾個孫子走不開,杜秋萍最小的妹妹毛遂自薦,吳大鵬就將她拉了過來。
杜秋萍妹妹是二月裏生的,名字就叫二月,今年十六,待字閨中。
杜二月做慣了農活,手腳麻利,杜秋萍總算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喝上了油乎乎的雞湯。
在杜二月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杜秋萍除了需要動動身喂奶,其他的什麽都不用幹。
洗介子、哄孩子、倒尿盆、洗衣服、拖地擦桌、做飯燒水、收拾家務。
杜二月幹的穩穩當當。
以至於杜秋萍出了月子,也不舍得妹妹走。
吳大鵬如今升了三級工,加上工齡、補貼、加班費,一個月能拿五十多塊錢。
養活一個小姨子不是問題。
隨即答應了杜秋萍,掂著禮拿著錢去了趟鄉下,告訴杜父杜母,杜二月暫時不迴去了,在城裏幫忙。
杜父想著說不定又有一個女兒能夠留在城裏,便欣欣然答應了。
從此,杜二月就在大院裏住下了。
吳家的事解決了,張家又起風波。
賈翠像大院裏的哭訴,大女兒張小青自打痊愈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從昔日一個承包所有家務懂事勤快的姑娘,變成一個睡到日上三竿隻吃不動的大懶貨。
從前賈翠隻需要在廠子裏做工,迴家有熱飯有菜,衣服不用洗,孩子也不用管。
張小青什麽都會做得很好,還能帶著弟弟妹妹粘火柴盒、撿煤球來貼補家務。
現在的張小青兩手一攤,什麽都不幹。
賈翠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張小青無動於衷,還經常往外跑,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幹什麽。
落水之後不僅沒有後遺症,張小青反而胖了,身子變得勻稱,臉色肉眼可見變得水光油滑的。
乖巧的大女兒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賈翠的天都塌了。
趁著張小青背著包出了門,李大媽召開了全院大會。
老張頭用一塊木板牢牢抵住院子大門,搬了個板凳坐在外圈。
坐在中心位置的李大媽敲了敲桌子,“大家安靜。”
眾人齊刷刷看向李大媽。
院子裏落針可聞,陳安嗑瓜子的聲音格外清晰。
李大媽瞥了她一眼,繼續說道:“賈翠的大女兒張小青,在座的諸位是看著她長大的,賈翠說女兒變了個人,大家根據自己的觀察暢所欲言,看看究竟是哪裏出現了問題!”
杜秋萍一臉崇拜的看著李大媽,覺得李大媽就是戲文裏的青天大老爺,說話文縐縐的格外好聽。
其他人則是討論開了。
緊靠大門的老張頭最有發言權,“小青這孩子經常出去,好幾迴都是深夜迴來的,不知道在外頭搗鼓什麽。”
苗大媽道:“小翠家的飯食怎麽樣大家夥都是看在眼裏的,小花小軍姐弟倆經常喊餓,仨孩子瘦的跟皮包骨似的……”
賈翠打斷道:“苗大媽,我一寡婦帶著仨孩子,一個月就那麽點工資,我倒是想吃點好的,可沒那本錢啊!”
“小翠,”苗大媽不開心了,“我說話你不要亂插嘴。”
賈翠低下了頭,苗大媽哼了一聲,繼續說:“小青是個懂事的孩子,不僅不喊餓還會主動節省食物補貼弟妹。可她現在變了,不僅自己偷著吃,還不知道從哪搞出來的食物拿出去賣——”
此話一出,場麵開始騷動。
杜秋萍好奇的問:“苗大媽,你咋知道她偷吃又倒騰出去賣的?”
苗大媽“嘁”了一聲,把所見的真相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她不是第一次注意到張小青偷吃東西了。
有幾迴張小青在水池跟前洗手,苗大媽遠遠的就聞見她身上的燒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