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省人大多以麵食為主,饅頭、煎餅、火燒、燒餅和麵條等,其中饅頭是吃的最多的。


    幾乎家家都吃大饅頭,吃不起白麵饅頭的就吃雜麵、黑麵、地瓜麵和玉米麵做成的。


    雖然大多數人以麵食為主,但也有少數人愛吃米飯,所以饅頭和大米都得買。


    陳安迴憶了下這時候的軍隊夥食,標準是每人每天大米1.5斤,幹菜2兩、罐頭肉4兩、鹹菜2兩、醬油4錢、食鹽3錢……


    但實際上軍隊夥食根本達不到這個標準。


    往往主食是大米摻著雜糧,裏麵偶爾還會混著沙子和粗糠,一個月能吃兩三迴肉,副食幾乎不存在,大多時候是吃著沾一點豬油,青菜蘿卜和鹹菜熬煮的大鍋燉。


    食物雖然不像樣,但能照飽了吃。


    就衝著能吃一頓飽飯和每月幾塊大洋,很多人選擇當兵,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討生活。


    待遇最高的是占據東三省的奉係軍閥,以及最富有的江浙軍閥,其他幾個省份的軍閥部隊吃的都差不多。


    別管好賴,能吃飽就行。


    但陳安現在擁有1比500的兌換比例,夥食標準必須得超越東三省和江浙。


    山省一塊銀圓能買20斤洋麵粉,或者30斤大米,豬肉能買8斤,白糖能買17斤。


    一塊銀圓兌換成積分後,是500積分,能在商城買普通大米200斤,或者220斤白麵麵粉,豬肉能買個40多斤,換成白砂糖是125斤。


    暴力啊!


    陳安覺得自己當個二道販子賣糖賣米也不錯,妥妥的發家致富之路。


    扯遠了。


    陳安搓搓手指,在麵板上搜索了一番奉係軍閥的待遇,比對著囤糧囤藥。


    買了幾百萬斤主食,精米精麵對半,數量聽著很嚇人,可也隻夠十來萬人吃一個月的。


    選購後,陳安選擇了符合現在時代的包裝袋,然後投放到一個渺無人煙的地方。


    到時候商城會根據宿主需求,派人送貨上門。


    陳安選擇讓洋人裝扮的車隊送貨上門,迷惑曆城軍將領和帥府眾人。


    買完主食買時蔬,考慮到現在是冬季,陳安買的大多是大白菜、白蘿卜、韭菜、土豆、紅薯、粉條和芹菜。


    小蔥、薑、大蒜、茴香、鹽、醋、醬油等調味料也買了不少。


    至於葷菜,陳安一口氣買了十幾萬斤豬肉、五萬斤雞蛋、五萬斤臘腸,還有一些牛羊雞鴨和醃製的魚。


    牛羊買的少些,因為這時候牛羊比較貴,也不容易能買到那麽多。


    雞鴨則買的多了些。


    在寒冬時節吃上兩個大白麵饅頭,配著一盤豬肉白菜燉粉條,和一鍋小雞燉蘑菇,再喝上一碗熬出米油的大米粥。


    或者白米飯上鋪著臘腸,配著韭菜炒雞蛋吃,也很不錯。


    那畫麵想想就很美。


    陳安給自己士兵的標配是,早上紅薯大米小米粥,每人倆雞蛋包子不限量,配菜是油炸豆腐和鹹菜絲等。


    中午和晚上四菜一湯外加主食,四個菜需得是兩葷兩素。


    逢年過節額外加餐。


    買糧食的時候,陳安大手筆買了上百萬箱罐頭,有肉罐頭,也有黃桃罐頭,這些副食偶爾可以拿來改善改善夥食。


    除了這些之外,適合野外作戰的食物,陳安也順手買了不少。


    買完糧食買藥品,不拘中藥還是西藥,陳安都買了足夠的量。


    這些東西,商城必須得配一個超豪華車隊才能拉完。


    解決完糧藥,陳安開始看槍支彈藥。


    商城裏的木倉械彈匣不算貴,便宜的幾百塊千把塊就能買,比較著名的ak,兩三千就能買。


    衝鋒木倉、機關木倉、輕機木倉、狙擊木倉和重機木倉就比較貴了,大部分價格超過五位數或六位數,七位數的也不少。


    據陳安所知,曆城軍采購一支漢陽造步木倉的價格是二十八塊銀圓,老式套筒槍大約十三塊銀圓。


    用銀圓兌換積分在商城買武器肯定是劃算,除了價格便宜,商城出品的木倉械,在質量上要遠遠超過市麵上能買到的一切熱武器。


    陳安花了200個積分,購買了商城精心搭配的選配方案。


    從手木倉、衝鋒木倉、突擊木倉到重機木倉、高射木倉,陳安通通買了個遍。


    價值八位數的超硬核機木倉,陳安也買的毫不手軟。


    除了槍械子彈外,還有各種類型的火炮、坦克和反坦克裝備等。


    武器裝備采購完之後,又添置了幾萬件棉衣,買到最後餘額也所剩不多了。


    陳安選擇好運輸路線,就關上了商城麵板,閉上雙眼歇一歇,她馬不停蹄的買了好幾個小時,比雙十一湊單還累人。


    剛合上雙眼,陳大來就敲了敲門,隔著門窗喚了聲“二少爺。”陳安一個鯉魚打挺起身,“進來。”


    陳大來臉上透著喜氣,“二少爺,四姨太的兄長楊大爺來了。”


    陳安“哦”了一聲問:“他這個時候來做什麽?”


    陳大來咧開嘴笑了,高興地說:“楊大爺可不是空手來的,他帶了二三十個榆木箱子,幾十個壯漢擔著,看起來沉甸甸的。”


    陳安明了,這是散財童子送錢來了。


    她穿上大衣,走出門子,到前廳會客。


    四姨太的兄長楊樹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儀表堂堂,談吐儒雅,單從外表看不像個走商的,給人的感覺反倒像是一個中學語文老師。


    喪禮過後,楊樹驄立即收拾了錢莊上的所有現銀,親自跑了一趟帥府給陳安送過來。


    山省行商的商戶大多受曆城軍保護,他們按照體量繳納不同的軍費,陳光祚一死,這些商戶立馬改變以往殷勤的態度,變得搖擺不定。


    楊樹驄和其他商戶不同,自從楊父將女兒楊詠荷嫁進帥府,就已經和陳家掛上了鉤。


    他們投了太多原始資本瘋狂下注陳家,一時半會不舍抽身,見陳安平安歸來,就立時收斂了小心思,老老實實送上軍費。


    陳安毫不客氣的收下價值50多萬的金銀,與楊樹驄寒暄了幾句,就十分貼心的給楊氏兄妹騰出單獨說話的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係統:路人甲隻想壽終正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蓬州吹取三山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蓬州吹取三山去並收藏快穿係統:路人甲隻想壽終正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