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知否18
快穿係統:路人甲隻想壽終正寢 作者:蓬州吹取三山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位裏正說明了來意。
陳安也有意為當地百姓做些什麽,道:“要想富、先修路,龍亭鎮附近的土路,一到下雨便泥濘不堪,很影響遊客的觀感。”
幾個裏正心知陳安說的沒錯,但麵上都有些躊躇,一位長著花白胡須的裏正上前一步,道:“真人有所不知,這修路需要大量的的人力物力財力,僅憑龍亭鎮的百姓,恐怕難以完成。”
陳安見說話的裏正目光清明,麵色紅潤,便知他心向百姓,為人正直,是個可以托付的人選。
隨即刷刷刷寫下一張拜帖,讓這位裏正拿著拜帖,去京城找吳富商要修路經費。
吳富商是京城赫赫有名的有錢人,他坐擁家財萬貫,卻得了不治之症。
時不時就會腹痛難耐,偶然出現吐血、惡心、厭食等症狀。
看了無數名醫和大師,喝了湯藥勉強緩解一二,卻未能根治。
聽說白雲觀的神通之後,便拖著病軀前往龍亭山。
雖說使了大把紋銀也沒得見觀主,但吳富商僅僅是待在白雲觀中,聞著香火氣息,就感覺疼痛得到緩解。
自那之後,他日日都要前往白雲觀,已經是白雲觀最虔誠的信眾之一了。
現在龍亭鎮需要發展,修路需要銀子,陳安一下子就想到了這位富可敵國的吳富商。
若他肯出出血,陳安定會讓他長命百歲,不受病痛折磨。
幾個裏正拿著拜帖下了山,他們隻聽說白雲觀紅火,但並不知觀主的神通。
敲響吳家大門的時候,幾個裏正心情十分忐忑,唯恐自己張口要錢被人趕了出去。
都是一把年紀的老頭子,可丟不起這個人!
若不是為了修路,他們真不想空口白牙的上門乞討。
“吱喲”一聲。
大門開了,一個門房探出來頭,為首的裏正立馬塞了個荷包給門房,道:“我等是龍亭鎮的裏正,有要事與吳老爺相談,勞煩小哥通傳一聲。”
門房見這幾個老頭穿著半新不舊的料子,語氣頗為不耐道:“可曾與我家老爺有預約?”
為首的裏正避而不答,拿出拜帖往門裏一遞:“這是白雲觀觀主的親筆,還望小哥通傳一聲。”
門房漫不經心的,原本準備找個借口把門外的人打發了,一聽到白雲觀三個字,眼睛突地一下睜大了。
他急不可耐的問:“可是龍亭山的白雲觀?”
見到門房這個態度,裏正心裏有數了,不緊不慢的道:“正是。”
門房接過拜帖,快速掃了一眼,哎呀一聲,恭恭敬敬的將幾位老頭迎進門。
不一會,一個身穿綢緞的管家,客客氣氣的招唿幾人落座、用茶。
吳富商被人攙扶著從床上起來,來到堂廳,捧著拜帖,看了一遍又一遍。
激動地熱淚盈眶。
天不亡他啊!他有救了!
吳富商心道,比起這條命,幾萬兩銀子又算得了什麽。
就是他每年送給那些官員的,也不止這個數了。
吳富商十分痛快的應下此事,除了修路的料錢等,工錢也會給的足足的。
因為修路是個辛苦活,吳富商言明,每天不僅管飯還給五十文工錢。
五十文工錢!對於農戶來說,著實不少了!
幾個裏正心滿意足的打道迴府了,迴村招募青壯年,並聲明,此次是去做工的,不是參加勞役,每天管飽還有工錢拿。
此時正值秋收,大批的勞動力要忙著收糧食,裏正和吳富商商議一番,
前期先做準備工作,待秋收結束,正式開始搭橋修路。
吳富商上道,陳安也不吝嗇,派觀中小道士帶著靈丹妙藥,下山前往吳家。
一顆丹藥入腹,吳富商感覺一股無法言喻的暖流滑入身體,十分舒服。
吳富商迫不及待的摸了摸隆起的胃部,往日凸起的腫脹硬塊,消失的無影無蹤。
伴隨而來的惡心、反胃、頭暈也不見了。
好了。
竟然吞下丹藥變好了!
吳富商此時此刻,對衝虛真人的本領歎服不已。
心裏打定主意,要牢牢攀附住衝虛真人,討好一個衝虛真人,比巴結一品二品管用多了。
龍亭鎮搭橋修路的事,吳富商下定決心,一定不惜錢財和人力,將此事幹的漂漂亮亮,讓衝虛真人感受他的真誠。
吳富商活蹦亂跳的在龍亭鎮熱火朝天的搭橋修路,這事自然瞞不過他的拜把子兄弟——陳富商。
念在兄弟之情,吳富商悄悄向陳富商透露一二,陳富商驚呆了!
那個英國公孫子被救助的傳說竟然是真的。
衝虛真人的道行竟如此深厚!
陳富商火急火燎的連夜找上了裏正,渴求的問,鎮上還有沒有需要出錢出力的地方。
他願意一力承包!
話說陳富商這麽積極,完全是因為他四十好幾,膝下卻無一兒半女。
這祖上留下的偌大家業,將來該傳給誰人去。
裏正被陳富商問的愣了又愣,心道,這人上趕著送錢,莫不是個傻子。
心裏吐槽一番,麵上卻裝作沉思的樣子,裏正不慌不忙的提出好幾個建議,供陳富商選擇。
陳富商得了指引,帶著兩大車供品上了山,向知客表明來意。
他願意請專人打理龍亭山,並願意從上而下修建一條山路,方便香客上山下山。
陳安雖未召見陳富商,卻感念他的誠意,特賜兩顆生育丹。
陳富商從靈風手中接過生育丹,如獲至寶一般立即吞下,立馬感到小腹灼熱,迫不及待的道謝之後迴了家。
然後不顧青天白日,和媳婦開始造娃娃。
一個多月後,陳夫人月信未至,府醫搭脈一瞧,有些不信,又換了個姿勢重新搭脈。
連診三次,府醫才麵露驚色,大喜道:“給老爺夫人賀喜了!夫人這是喜脈,已有月餘!”
陳富商和夫人喜極而泣,緊緊相擁在一起。
老天爺啊,終於讓他們如願以償了。
這邊陳家因為有孕開心不已,那廂文府的大郎,正小心翼翼攙扶周氏在院中閑逛。
周氏有孕兩個月,如今正是保胎的關鍵時刻,闔府上下拿她當瓷娃娃一般。
陳安也有意為當地百姓做些什麽,道:“要想富、先修路,龍亭鎮附近的土路,一到下雨便泥濘不堪,很影響遊客的觀感。”
幾個裏正心知陳安說的沒錯,但麵上都有些躊躇,一位長著花白胡須的裏正上前一步,道:“真人有所不知,這修路需要大量的的人力物力財力,僅憑龍亭鎮的百姓,恐怕難以完成。”
陳安見說話的裏正目光清明,麵色紅潤,便知他心向百姓,為人正直,是個可以托付的人選。
隨即刷刷刷寫下一張拜帖,讓這位裏正拿著拜帖,去京城找吳富商要修路經費。
吳富商是京城赫赫有名的有錢人,他坐擁家財萬貫,卻得了不治之症。
時不時就會腹痛難耐,偶然出現吐血、惡心、厭食等症狀。
看了無數名醫和大師,喝了湯藥勉強緩解一二,卻未能根治。
聽說白雲觀的神通之後,便拖著病軀前往龍亭山。
雖說使了大把紋銀也沒得見觀主,但吳富商僅僅是待在白雲觀中,聞著香火氣息,就感覺疼痛得到緩解。
自那之後,他日日都要前往白雲觀,已經是白雲觀最虔誠的信眾之一了。
現在龍亭鎮需要發展,修路需要銀子,陳安一下子就想到了這位富可敵國的吳富商。
若他肯出出血,陳安定會讓他長命百歲,不受病痛折磨。
幾個裏正拿著拜帖下了山,他們隻聽說白雲觀紅火,但並不知觀主的神通。
敲響吳家大門的時候,幾個裏正心情十分忐忑,唯恐自己張口要錢被人趕了出去。
都是一把年紀的老頭子,可丟不起這個人!
若不是為了修路,他們真不想空口白牙的上門乞討。
“吱喲”一聲。
大門開了,一個門房探出來頭,為首的裏正立馬塞了個荷包給門房,道:“我等是龍亭鎮的裏正,有要事與吳老爺相談,勞煩小哥通傳一聲。”
門房見這幾個老頭穿著半新不舊的料子,語氣頗為不耐道:“可曾與我家老爺有預約?”
為首的裏正避而不答,拿出拜帖往門裏一遞:“這是白雲觀觀主的親筆,還望小哥通傳一聲。”
門房漫不經心的,原本準備找個借口把門外的人打發了,一聽到白雲觀三個字,眼睛突地一下睜大了。
他急不可耐的問:“可是龍亭山的白雲觀?”
見到門房這個態度,裏正心裏有數了,不緊不慢的道:“正是。”
門房接過拜帖,快速掃了一眼,哎呀一聲,恭恭敬敬的將幾位老頭迎進門。
不一會,一個身穿綢緞的管家,客客氣氣的招唿幾人落座、用茶。
吳富商被人攙扶著從床上起來,來到堂廳,捧著拜帖,看了一遍又一遍。
激動地熱淚盈眶。
天不亡他啊!他有救了!
吳富商心道,比起這條命,幾萬兩銀子又算得了什麽。
就是他每年送給那些官員的,也不止這個數了。
吳富商十分痛快的應下此事,除了修路的料錢等,工錢也會給的足足的。
因為修路是個辛苦活,吳富商言明,每天不僅管飯還給五十文工錢。
五十文工錢!對於農戶來說,著實不少了!
幾個裏正心滿意足的打道迴府了,迴村招募青壯年,並聲明,此次是去做工的,不是參加勞役,每天管飽還有工錢拿。
此時正值秋收,大批的勞動力要忙著收糧食,裏正和吳富商商議一番,
前期先做準備工作,待秋收結束,正式開始搭橋修路。
吳富商上道,陳安也不吝嗇,派觀中小道士帶著靈丹妙藥,下山前往吳家。
一顆丹藥入腹,吳富商感覺一股無法言喻的暖流滑入身體,十分舒服。
吳富商迫不及待的摸了摸隆起的胃部,往日凸起的腫脹硬塊,消失的無影無蹤。
伴隨而來的惡心、反胃、頭暈也不見了。
好了。
竟然吞下丹藥變好了!
吳富商此時此刻,對衝虛真人的本領歎服不已。
心裏打定主意,要牢牢攀附住衝虛真人,討好一個衝虛真人,比巴結一品二品管用多了。
龍亭鎮搭橋修路的事,吳富商下定決心,一定不惜錢財和人力,將此事幹的漂漂亮亮,讓衝虛真人感受他的真誠。
吳富商活蹦亂跳的在龍亭鎮熱火朝天的搭橋修路,這事自然瞞不過他的拜把子兄弟——陳富商。
念在兄弟之情,吳富商悄悄向陳富商透露一二,陳富商驚呆了!
那個英國公孫子被救助的傳說竟然是真的。
衝虛真人的道行竟如此深厚!
陳富商火急火燎的連夜找上了裏正,渴求的問,鎮上還有沒有需要出錢出力的地方。
他願意一力承包!
話說陳富商這麽積極,完全是因為他四十好幾,膝下卻無一兒半女。
這祖上留下的偌大家業,將來該傳給誰人去。
裏正被陳富商問的愣了又愣,心道,這人上趕著送錢,莫不是個傻子。
心裏吐槽一番,麵上卻裝作沉思的樣子,裏正不慌不忙的提出好幾個建議,供陳富商選擇。
陳富商得了指引,帶著兩大車供品上了山,向知客表明來意。
他願意請專人打理龍亭山,並願意從上而下修建一條山路,方便香客上山下山。
陳安雖未召見陳富商,卻感念他的誠意,特賜兩顆生育丹。
陳富商從靈風手中接過生育丹,如獲至寶一般立即吞下,立馬感到小腹灼熱,迫不及待的道謝之後迴了家。
然後不顧青天白日,和媳婦開始造娃娃。
一個多月後,陳夫人月信未至,府醫搭脈一瞧,有些不信,又換了個姿勢重新搭脈。
連診三次,府醫才麵露驚色,大喜道:“給老爺夫人賀喜了!夫人這是喜脈,已有月餘!”
陳富商和夫人喜極而泣,緊緊相擁在一起。
老天爺啊,終於讓他們如願以償了。
這邊陳家因為有孕開心不已,那廂文府的大郎,正小心翼翼攙扶周氏在院中閑逛。
周氏有孕兩個月,如今正是保胎的關鍵時刻,闔府上下拿她當瓷娃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