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目第三期的素材錄製完畢,進入繁忙的後期剪輯階段。


    蘇雲柔和司朗沒有再來過節目組。


    他們隻打算在組內待一期,博得知名度後立刻轉入各自熟悉的領域,繼續當主持人,因此連敷衍的表現一下都不願意。


    葉嘉本以為連安笙也是來蹭個資曆的,沒想到連安笙居然兢兢業業地全程跟了下來。


    他在組內寡言少語,沒添過麻煩。郝悅私下跟葉嘉說過,要是電視台所有關係戶都有他一半老實,那李明知也不用操心節目呈現效果了。


    第三期節目準時準點於周六晚八點,在衛視台播出。


    網絡頻道則延後一天。


    於周日晚八點上線。


    第三期節目一經播出,已經成為自來水的觀眾們自發追更、評論。各視頻軟件博主也經此題材啟發,創造出不少衍生作品。


    -[現在的廟會居然還有捏麵人,我記得小時候的麵人是蒸出來的,還能吃。]


    -[唐先生創作的是藝術品,為了持久的保存,采用了一些工藝,跟捏麵人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


    -[話說下一期還會做非遺主題嗎?我們廣省下個月也有廟會,廟會上會表演非遺舞火麒麟哦~超震撼的!]


    通過《人生如歌》的影響力,大眾也開始了解越發多的非遺種類。


    除了眾所周知的京劇、昆曲、書法等等,諸如朝鮮族農樂舞、蒙古族長調民歌、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這種獨具民族特色的非遺也漸漸走入大眾的視野。


    當然,網友們討論正事之餘,又充當起樂子人,探尋那位名叫葉嘉的記者的一舉一動。節目播出兩天後,一則視頻悄無聲息的火了。


    視頻隻有短短一分鍾。


    點開後,是商賈雲集的廟會現場,周遭很熱鬧。路邊一個小攤子前站著三個幼崽,幼崽甜甜的牽著手,好奇的站在麵塑攤位前,盯著上麵栩栩如生的作品。


    現場人聲鼎沸。


    不時有路人從鏡頭側麵經過,背景做了些許模糊化處理,使得眼前的畫麵更加突出。


    點開這則視頻的網友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這視頻在做什麽,拍三個可愛的小孩子他們當然喜歡,但為什麽要打上人生如歌的tag。


    下一秒,鏡頭前忽地響起一聲輕輕的笑。


    聲音溫潤柔和,收音設備十分敏銳地錄入他微微上揚的尾音,“可以拿哦。”


    青年刻意壓低了音調,格外的溫柔,哄著三個有些怯怯地幼崽,“但要小心一點,不要碰碎了。”


    三個小家夥很有禮貌,齊齊奶聲奶氣的道:“謝謝哥哥。”


    鏡頭後的人被逗笑了,笑聲更輕,仿佛是知道自己在拍攝,所以沒有再說話。


    但下一刻,在其中一個小家夥拿起麵人,張口去咬時,他頓時一驚,溫柔的聲音不由提高,“誒,寶貝,不可以吃”


    視頻到這裏便結束了。


    畫麵戛然而止,那聲寶貝仍徘徊在眾人耳邊,如羽毛般撩過人的耳膜,帶來酥酥麻麻的癢。


    一陣短暫的沉默過後。


    評論井噴似的暴漲!


    -[一分鍾,我要視頻小哥的所有資料!]


    -[十年cv圈老聽眾不請自來,這位八成就是小葉記者!!!]


    -[音質簡直一模一樣,靠!第一期小葉記者主持的時候對咱們可冷冷的,淚目,二十二歲的寶貝就不能是寶貝了嗎?我要鬧了!]


    -[點我主頁,‘寶貝’純享版已剪輯(奸笑.jpg)]


    ……


    外界輿論的變化第一時間被節目組捕捉。


    電視台身為當前最快的信息傳輸通道,老大哥依舊是老大哥,哪怕如今數字電視比不過網絡,但隻要對方還存在一天,各網絡平台都要賣幾分麵子。


    隨著三期節目質量的穩步提高,《人生如歌》已成為當下最火的紀錄片,網絡平台播放量每期都過億,流量龐大可觀。


    外界無數投資商蠢蠢欲動,希望能分一杯羹。若不是有華騰集團這頂大樹蔭蔽,組內現在各方勢力估計已經鬥成一團。


    所有人都能預料到這檔節目未來會迎來怎樣的輝煌。


    令大家心情微妙的是,節目紅利過多的傾斜向了一個平平無奇、空有美貌的記者。


    蘇雲柔和司朗自然也吃到了紅利。


    微博漲粉數十萬,小小的吸了波粉。


    他們本想拍完一期節目就走,現在也不想了。一期節目就漲粉十萬,要是多來兩期……


    郝悅懶得猜他們在想什麽。


    她自認為自己已經仁至義盡,當天便手腕強硬的向外界發出訊號,《人生如歌》自此不會再接受任何臨時組員。


    訊號發出的第二天,她便接到一通來自台內高層的電話。


    高層很不滿意的她的做法,要求她繼續讓蘇雲柔和司朗幹下去,“你知不知道這期節目的收視率漲了多少!小蘇和小司都有固定的觀眾群體,安排他們去你們節目組是給你們便利,你不要丟了西瓜撿芝麻,小郝,你好好想想。”


    這一次,郝悅沒有再奉承他,而是直白的迴絕了對方。


    對方聽了她的迴絕,一語不發,果斷掛了電話。


    又過了半個小時。


    郝悅接到了李明知的來電,她感到肩上壓著重擔,山雨欲來,節目組即將遇到成立以來最難跨越的一道坎。


    李明知的語氣是溫和的,“你知道陳主任的職位是什麽嗎?”


    “知道,”郝悅說,“審核。”


    “你也知道我為什麽會給他麵子,同意他塞人進你們節目組。”李明知又問。


    郝悅:“知道。”


    節目審核部是電視台所有欄目組頭頂的一把達摩克裏斯之劍,但凡審核部不通過審核,那節目將麵臨播出遙遙無期的困境。


    如果把電視台比作一輛火車,李明知的節目製作部是頭,陳主任的審核部則是尾。


    頭尾互不影響幹涉。


    李明知歎口氣:“所以你為什麽要拒絕他呢?小郝,眼裏容不得沙子,是無法在台裏走下去的。”


    “您知道他要我做什麽嗎?”郝悅不答反問。


    李明知沉默,聽她道:“他讓我刪掉下期有關葉嘉的所有片段,還要求我將葉嘉踢出核心團隊他覺得葉嘉擋了別人走紅的路。”


    李明知失笑著張口。


    以葉嘉的身份,敢對付他的人都是自討苦吃。


    郝悅說:“我知道您在想什麽,隻是我做人有個原則,知恩圖報。台裏其他人都覺得這檔節目是您給我的,華騰投資也是您幫我拉來的。但事實真相,你我都清楚。”


    “您和陳主任怎麽爭鬥,我都不在乎。您想拿葉嘉當筏子,借沈總的手對付陳主任,可我隻想好好辦一檔節目”


    “葉嘉也隻是想做好一檔節目而已,”郝悅深吸一口氣,最後道:“所以我不同意,一切後果我來承擔。”


    *


    -


    外界的紛紛擾擾影響不到組內成員們的心情。


    節目組的核心成員就六個人。


    包括葉嘉在內,彭明明、唐秋風等人都是郝悅欽點要的組員。


    葉嘉照舊輕鬆的上下班,應付家族群裏父老鄉親們的誇讚,徐芝瑤更是拉著白朗一起給他衝收視率。


    葉母這個年紀的老師,還因為班上的政治老師給同學們播放了這部紀錄片,而偷偷摸摸的在門口錄像,發給葉嘉,笑得一臉驕傲。


    葉父更是成了小區名人,總之,葉嘉如今在左鄰右舍眼裏,已經成了超級巨星。


    有幾位親戚還特意打電話過來,問他演的什麽電視劇,怎麽沒在網上搜到。


    這讓他有些哭笑不得,又感到溫暖。


    節目播出後慣例有一周的休息時間,郝悅給大家放了長假。


    她卻沒法休息,台裏不知抽什麽風,把她派去京城跟京城電視台研究交流了。


    為期一周。


    下個月月初才能迴來。


    上頭的命令大過天。


    郝悅不得不從。


    臨走前,她把節目組的一應事宜全部交給葉嘉,讓葉嘉全權處理。


    正是周一,葉嘉早早地陪沈知韞來華騰上班。


    沈知韞的辦公室很大,裝修簡潔。


    今天是個大晴天,窗外太陽高懸,燦爛的陽光勾勒出窗邊挺拔的綠植,柔軟的真皮沙發上,葉嘉半倚著靠枕。


    他還有些困意,薄薄的眼瞼低垂、洇著淺淡的緋紅,一身與沈知韞同款的襯衣西褲,勾勒出清雋修長的身段。


    沈知韞抱他去了休息室。


    四四方方的休息室嵌在辦公室內部,裏麵配套設施皆有,應該是沈知韞平時簡單休息的地方。


    室內拉著窗簾。


    光線昏暗。


    通往辦公室的門半開著,斜射進長長的光影。


    沈知韞今天一天都有會,十點整要開周一例會,總結上周工作。現在時間還早,他半跪在床邊,眼底含笑,吻了吻葉嘉垂斂的眼瞼。


    葉嘉被他親的微微清醒。


    柔軟的床墊醞釀著睡意,昨晚他被折騰得有點久,被迫叫了沈知韞很多聲寶貝,今早起來嗓子便有些疼,輕輕啞啞的,仿佛還纏繞著昨晚的曖.昧。


    這讓他越發不想說話。


    他懨懨地瞥了眼沈知韞,沈知韞眼底笑意更深,大掌撫著他的後背,哄著他:“嘉嘉,說句話我聽聽。”


    葉嘉不想理他,慢吞吞移開視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豪門大佬隱婚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多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多多並收藏和豪門大佬隱婚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