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沒事,”葉嘉安撫的一笑,“郝悅導演在哪兒?”“在會議室,彭組長他們也來了。”組員連忙推推眼睛迴答。葉嘉點點頭,叮囑他們一句:“不用慌,注意安全。”說完,他走向會議室。拍《人生如歌》時,一旦開會,幾人不愛去大會議室開會,反而更喜歡窩在隻有沙發的小會議室,圍著大大的茶幾,擺滿奶茶和咖啡,一人占一個柔軟的位置,慵懶的斜躺著打字、說想法。這次也是。葉嘉推開小會議室的門,聞到了豆漿油條的香氣。小會議室裏,“迴”字形沙發上坐著數人,郝悅最先看見他,挑了挑眉,“喲,迴來了?”彭明明等人也立刻轉頭看去。葉嘉朝他們笑,“迴來了,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葉嘉的專屬單人沙發上放著厚厚一摞裝訂好的策劃書,他拿起策劃書,坐下。甫一坐下,彭明明便湊過來,跟他勾肩搭背:“改了十六稿的成果,快看看。”“十六稿?”葉嘉愕然。彭明明:“交給手下新人去寫的,李主任快愁死了,三天兩頭給悅姐打電話問她是不是故意的。”葉嘉頓了頓,用餘光瞥了眼老神在在喝豆漿的郝悅,壓低了聲音:“那是故意的嗎?”彭明明朝他擠眉弄眼,“肯定啊……這破老頭把這麽一個爛攤子交給你,咱們接歸接,能給他添點堵當然要添點。”葉嘉笑起來,“我能想象李主任的心情了。”“該!”彭明明哼了聲。“這趟迴家怎麽樣?”唐秋風看不下去他們兩個的黏糊勁,插了話。“挺好的,給你們帶了榕城的特產迴來,”葉嘉說,“晚上讓人送你們家裏去。”趙佳然驚了,“讓人送我們家裏去?”“我們自己拿就行。”施呂也道。“東西可能不太好拿,”葉嘉解釋,“是我們那裏老師傅定做的文房四寶,有點重量。”榕城的文房四寶定做在全國都是排得上號的。尤其這些有名氣的老師傅,如果不是動用了“鈔能力”,光排隊就要排到半年後。幾人很是驚喜,連聲道謝。聊了幾句題外話,終於進入正題。圍坐在茶幾周圍,彭明明沒迴自己的位置,靠在葉嘉旁邊,懶洋洋地拿過來紙筆,聽郝悅道:“現在一切幕後準備都齊活了,策劃書、場景布置、道具組後勤組人員也都招滿,接下來的重頭工作是寫采訪稿。”葉嘉抬眸。郝悅沉吟,“鑒於親屬迴避原則,這次采訪稿的撰寫,葉嘉,你就不用參與了。”幾人不約而同地輕笑。葉嘉也歎口氣,表示理解。郝悅又道,“上頭希望我們盡快定下來《名人訪談》的新名字,對此我很讚同,既然要改頭換麵重頭來過,那一個新名字也是新風氣的展現,大家有什麽想法嗎?”彭明明哀嚎:“我起名廢,別問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發過誓,未來除了給自己孩子起名,不會給其他任何東西起名,”唐秋風一臉沉穩,“請各位不要打破我作為一個父親的‘第一次’,謝謝。”施呂無語凝噎,對上郝悅威脅的眼神,顫顫巍巍的:“不、不然叫……《名人訪談2》?”郝悅將充滿希望的目光投向趙佳然。趙佳然指指自己,眼睛裏露出清澈的愚蠢和茫然。“問我嗎?”郝悅:“……”郝悅深吸一口氣,都是跟著自己從革.命一路走來的老同誌,不能生氣,不能讓老同誌寒心個屁啊!媽的,這麽多年了,一個個還是這死樣!“我有個想法。”氣氛一觸即發,寂靜的空氣中,響起一陣細微的翻頁聲。眾人聞聲看去,葉嘉彎著腰,修長白皙的手肘撐在膝蓋,會議室狹小溫馨,百葉窗外灑進輪轉的光影,晃過他線條優美的下頜與側頸。他盯著策劃書首頁,莞爾:“一檔采訪社會各界人士及普通民眾生活的訪談類節目……涵蓋麵這麽廣,不然就叫”眾人屏息。葉嘉說:“《人物》。”-《名人訪談》正式更名《人物》。說更名也不盡然,兩檔節目班底徹底更換,節目形式也有所不同,不再拘泥於商界名流,采訪麵更加廣闊,區區一個名字的更改,已然讓人嗅到這其中的野心與展望。海市台從上到下大力支持節目做出的變動。部分不滿言論也在華騰財大氣粗的投資之下煙消雲散。電視台獲利,他們才能跟著吃肉喝湯,在看過華騰投資的金額數幕後,再反對,不亞於割肉放血。《名人訪談》……哦不,《人物》節目組欣欣向榮,宿弊一清,全組人齊心協力,為月底《人物》第一期節目做準備。就在這檔口,外界輿論忽然嘩變。起因是海市台新一周對外公告上寫明了《名人訪談》無限期撤檔,三台接檔欄目為《新聞百分百》。衛視台《人在旅途》紀錄片也將於本月底完結,接檔節目為《人物》。百度百科已經有了《人物》相關介紹。外界尚未察覺到什麽,原《名人訪談》節目組主持人趙露露忽然在當晚發了一條微博,話裏話外意味深長。-趙露露v:【物是人非,心情複雜。千言萬語,隻能匯聚為一句……願你我各自安好。】趙露露離開海市台的原因沒有向外公布,老一輩台裏領導人認為這是醜事,必須壓製。因此趙露露走歸走,微博粉絲仍然有二十來萬,並且因為她的離開,加上《名人訪談》後續效益不好,網上有一段時間竟還傳遍“《名人訪談》無露露不成功”的言論。雖然這唿聲隻在海市本地範圍掀起風浪,但還是讓台裏老領導氣的腦溢血。趙露露一發微博,瞬間有人聯想到《名人訪談》的無限期撤檔。加上有心人有意無意的引導,當晚八點,有人扒出了《名人訪談》與《人物》的相同之處,小報記者見風使舵,立刻起了駭人聽聞的標題“趙郎魂斷奈何,徹夜難眠,但求一見故人”無數吃瓜群眾紛紛湧來,國人骨子裏的天性就是看熱鬧,尤其是這種和“生死、魂斷、愛情”相關的熱鬧,吃著吃著,有人感覺不對勁了。-【到底誰死了?】-【《名人訪談》】-【我問你們誰死了,別老扯什麽訪談訪談的】-【《名人訪談》死了啊!】小報記者見狀,立刻為新一期小報更名“親子胎死腹中,趙郎心碎欲裂,年度複仇大戲,敬請期待!”-“這都是什麽!都是什麽!”一張報紙被重重拍到紅實木辦公桌上。夜晚九點,電視台,李明知抽著嘴角站在台長辦公室,頭疼的解釋了一句,“我聯係了他們報社,說是這記者剛從香港那邊跳槽過來,可能暫時還沒學會咱們內地報社的含蓄……”“誰問你這個了!”台長大怒,“趙露露流.產關我們什麽事!趕緊去公關,冤有頭債有主,誰讓她流.產她去找誰!《人物》堅決不能和這些負麵新聞扯上關係!”“一個億的冠名讚助!泡湯了你就給我滾蛋……連帶著趙露露一起滾蛋!”李明知:“……”李明知年過五十,無痛當了迴後爹,再好的修養也撐不住了,怨氣滔天的迴了辦公室。節目製作部這個點還有不少人。都是因為趙露露而臨時跑來台裏加班的打工人,盡管有加班費作為精神支柱,他們還是對一切的始作俑者恨的不行。好你個趙露露,媽的沒事刷什麽存在感。《人物》節目組也一陣人仰馬翻,如今節目還沒播,在外麵的名聲就壞了,這讓組員們人心惶惶,都在猜第一期節目是否能正常播出。葉嘉和郝悅趕來節目組坐鎮。葉嘉身份特殊,既是節目主持人,又是金主爸爸,他雷厲風行的出現在會議桌上,冷靜而沉穩的表示:“有我在,節目絕對不會出事,大家正常工作即可。”一針強心劑打下,盡管外界議論紛紛,節目組內部秩序逐漸恢複了正常。進了李明知辦公室,郝悅率先道:“我讓彭明明他們觀察了輿論走勢……李主任,我個人認為這件事算不上輿論危機。”“網友們大部分都是樂子人,與其說是在意兩檔節目的利益往來,更在意的可能還是,”郝悅頓了頓,語氣有些微妙:“趙郎是誰,孩子是誰,小三是誰這類家長裏短。”“我知道,”李明知頭疼的揉了揉眉心,“現在外麵都在傳什麽《人物》是《名人訪談》第二季,這節目必須趙露露來主持,不然沒看頭這類的廢話。”“這次叫你們來,是想問你們有沒有什麽對策,月底節目就要播出了,任由輿論這樣發展下去,會影響收視率。”衛視台競爭激烈,甚至可以說是殘酷。收視率一旦掉到某個數值之下,無論投資商再多,投資迴報率起不來,也會被無情調檔,踢迴二台、三台。葉嘉與郝悅對視一眼,開了口:“李主任,輿論是把雙刃劍,隻要利用得當,節目第一期的收視率說不定能更上一層樓。”李明知:“哦?”“現在網絡上《人物》和《名人訪談》打的有來有往,可除了本地觀眾,大部分網友還是在看熱鬧,隻要這部分網友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節目第一期的收視率就不用愁。”郝悅補充。李明知明白他們的意思,臉上的神情逐漸劃作無奈,他放鬆的倚向座椅,“你們準備怎麽辦?”“既然要鬧,那就鬧個大的。”葉嘉說,“《人物》第一期,我們決定以直播形式播出,讓廣大網友來論高低。”“直播,這……”李明知蹙起了眉,慎重道:“葉嘉,你考慮清楚。直播不同於錄播,如果出現問題”“李主任,”葉嘉看著他,“最新一期《名人訪談》的收視率是0.18,在同時段所有節目裏墊底。林主持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臨走前他告訴我《名人訪談》內部秩序混亂、積重難返,人事冗雜、文員匱乏,最後幾期節目毫無亮點,偏離了原定主題,網上至今還有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