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項目調研
勝天半子:祁同偉的進部之路 作者:愛吃香辣素牛肉的黃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祁同偉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開展實地調研工作。
和其他人不同,祁同偉的首個調研目的並非市直機關或各縣區,而是那些正在推進中的項目工程以及國有和私營企業。
他需要全方位的了解綠藤的經濟基礎,以及各大企業的投資方向、科研方向,從而製定更好的發展策略。
同時,他也知道這段時間各單位、各縣區都在準備資料以迎接自己的到來,不用想也知道各種資料都是花團錦簇,沒一點看頭。
他偏偏不按常規來,而是通過企業來判斷政府的工作,這比看政府的材料準確多了。
從相關資料來看,綠藤市內幾乎所有在建項目均為房地產開發,其他類型的項目寥寥無幾。
排名前十的企業有4家房地產公司,其他6家也有三家參與房地產投資。
這種經濟結構極不合理,也能解釋通為何綠藤的經濟為何排在漢東最末了。
當然漢東作為發達省份,綠藤即使排在最末也強於多數的內陸市。
祁同偉這次調研走的是輕車簡從的風格,隻帶了市政府秘書長張誌華、市財政局局長高延軍、市審計局局長魏春華以及市政府辦的部分工作人員。
……
\"祁市長,這裏是一處舊街區改造項目,由我們市裏的新帥集團負責建設。\"一旁的秘書長張誌華指著不遠處的施工現場,向祁同偉詳細介紹著項目的具體情況。
祁同偉凝視著眼前一片繁忙的施工現場,心頭不禁湧起一股沉重感。
整個綠藤似乎隻熱衷於房地產開發,仿佛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產業可言。
正當祁同偉陷入沉思時,張誌華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祁市長,這位是新帥集團的董事長馬帥。\"
\"祁市長您好,我叫馬帥,非常歡迎您蒞臨新帥視察指導。\"一個頗具江湖氣息的男子迎上來熱情地打招唿。
憑借多年的經驗和敏銳洞察力,祁同偉迅速對這個男子做出了初步判斷。
“說一說你們這個項目的具體情況?”祁同偉淡淡的問道。
“祁市長,您也知道,我就是個大老粗,對這些東西不太懂,項目一直都是由我的法律顧問負責的。
成陽,你來給祁市長匯報一下項目情況。”馬帥吩咐身旁的一中年男子道。
“好的,祁市長、各位領導,我叫李成陽,新帥集團的法律顧問。
這個項目是我們新帥於今年4月競標成功的,6月份正式開始動工,目前工程進度已經完成了一半多,預計明年年初就能竣工。
整個項目占地4萬平方米,總投資6億人民幣,共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普通住宅,另一部分則是商業區和寫字樓。
項目建成之後,不僅能夠解決3200戶的住房安全問題,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李成陽介紹的很詳細。
祁同偉沒有打斷,隻是靜靜地聽著。
說實話他對這個李成陽的興趣比項目工程更大,他從這個人身上聞到了警察的味道,隻不過他並未點破。
祁同偉不知道的是,李成陽確實是警察,隻不過那是6年前的事了,這在綠藤並不是什麽秘密。
匯報結束後,祁同偉開口道:“給我說說你們公司的經營範圍,除了房地產投資,還從事那些投資?”
“祁市長,我們新帥集團就是一家單純的房地產投資公司,並不涉及其他投資。”李成陽解釋道。
祁同偉點了點頭:“行,那就這樣吧,咱們去下一個項目點。”
“祁市長,您看也到中午了,咱們是不是吃個便飯?”馬帥上前道。
“不必了,我們中午有盒飯。”張誌華替祁同偉拒絕了馬帥的提議。
隨後祁同偉等人又看了其他幾個項目工地,多數都是房地產項目,很少有廠房廠庫的修建,可見綠藤的路已經走歪了。
迴到辦公室後,祁同偉坐在沙發上,陷入了沉思。
他覺得是時候給房地產市場刹刹車了,不能讓地產成為綠藤的支柱產業。
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在房地產這個產業上有太多的既得利益者了,而且房產稅和土地轉讓費還是政府收入的大頭。
祁同偉要想給房地產市場刹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是綠藤各級官員以及漢東省省委常委們也未必沒有反對的聲音。
看看幾家房地產公司的情況就知道了,有多少家地產公司實際上就是某些領導家的親戚開的,甚至是其子女開的。
祁同偉這麽做,就等同於挖他們的牆根,他們能同意才怪。
但祁同偉還必須去做,他不能讓綠藤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自己若是不能把綠藤的經濟搞上去,仕途也基本上到頭了,頂天混個副部退休。
現在給房地產刹刹車,雖然會麵臨一些壓力,但隻要度過開局的艱難,未來一定有收獲,再者裴一弘還在任上呢。
他不是那種草根,如果是草根可能直接就被換到一個清水衙門,人家的地產項目該怎麽搞還怎麽搞。
但他是裴一弘的女婿,裴家的政治遺產繼承者,這些人在不爽自己,也隻能采取一個眼不見心不煩的策略,舍棄綠藤的利益,把自己放在綠藤不聞不問而已。
經過深思熟慮,祁同偉決定從銀行和土地開采時限入手,當然還有政策上的傾斜。
想通之後,祁同偉立即打電話通知張誌華:“誌華同誌,明天上午9點組織一個會議,邀請各個銀行以及市發改委、財政、審計、土地、建委、工商、稅務等部門的負責人參加。”
“好的,祁書記。”張誌華連忙答應下來,並開始通知各個參會人。
祁同偉把會議通知下去之後,開始看起來張誌華遞給自己的資料,他需要選一個專職秘書。
張誌華一共為祁同偉提供了4人,這些人都是市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年齡最大的32歲,最小的一個26歲,去年剛剛研究生畢業。
單從檔案上來看,4人都很優秀,不優秀也不可能被張誌華推薦。
祁同偉並沒有立即決定由誰擔任他的秘書,他決定調查一番再做決定,原則上祁同偉準備啟用貧寒子弟。
貧寒子弟沒有政治資源,提拔困難,自己選擇他們幾乎等同於恩同再造。
而選擇家庭好有背景的,他們不會太感激你,相反為了家庭,他們更容易泄露一些消息。
和其他人不同,祁同偉的首個調研目的並非市直機關或各縣區,而是那些正在推進中的項目工程以及國有和私營企業。
他需要全方位的了解綠藤的經濟基礎,以及各大企業的投資方向、科研方向,從而製定更好的發展策略。
同時,他也知道這段時間各單位、各縣區都在準備資料以迎接自己的到來,不用想也知道各種資料都是花團錦簇,沒一點看頭。
他偏偏不按常規來,而是通過企業來判斷政府的工作,這比看政府的材料準確多了。
從相關資料來看,綠藤市內幾乎所有在建項目均為房地產開發,其他類型的項目寥寥無幾。
排名前十的企業有4家房地產公司,其他6家也有三家參與房地產投資。
這種經濟結構極不合理,也能解釋通為何綠藤的經濟為何排在漢東最末了。
當然漢東作為發達省份,綠藤即使排在最末也強於多數的內陸市。
祁同偉這次調研走的是輕車簡從的風格,隻帶了市政府秘書長張誌華、市財政局局長高延軍、市審計局局長魏春華以及市政府辦的部分工作人員。
……
\"祁市長,這裏是一處舊街區改造項目,由我們市裏的新帥集團負責建設。\"一旁的秘書長張誌華指著不遠處的施工現場,向祁同偉詳細介紹著項目的具體情況。
祁同偉凝視著眼前一片繁忙的施工現場,心頭不禁湧起一股沉重感。
整個綠藤似乎隻熱衷於房地產開發,仿佛除此之外便再無其他產業可言。
正當祁同偉陷入沉思時,張誌華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祁市長,這位是新帥集團的董事長馬帥。\"
\"祁市長您好,我叫馬帥,非常歡迎您蒞臨新帥視察指導。\"一個頗具江湖氣息的男子迎上來熱情地打招唿。
憑借多年的經驗和敏銳洞察力,祁同偉迅速對這個男子做出了初步判斷。
“說一說你們這個項目的具體情況?”祁同偉淡淡的問道。
“祁市長,您也知道,我就是個大老粗,對這些東西不太懂,項目一直都是由我的法律顧問負責的。
成陽,你來給祁市長匯報一下項目情況。”馬帥吩咐身旁的一中年男子道。
“好的,祁市長、各位領導,我叫李成陽,新帥集團的法律顧問。
這個項目是我們新帥於今年4月競標成功的,6月份正式開始動工,目前工程進度已經完成了一半多,預計明年年初就能竣工。
整個項目占地4萬平方米,總投資6億人民幣,共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普通住宅,另一部分則是商業區和寫字樓。
項目建成之後,不僅能夠解決3200戶的住房安全問題,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李成陽介紹的很詳細。
祁同偉沒有打斷,隻是靜靜地聽著。
說實話他對這個李成陽的興趣比項目工程更大,他從這個人身上聞到了警察的味道,隻不過他並未點破。
祁同偉不知道的是,李成陽確實是警察,隻不過那是6年前的事了,這在綠藤並不是什麽秘密。
匯報結束後,祁同偉開口道:“給我說說你們公司的經營範圍,除了房地產投資,還從事那些投資?”
“祁市長,我們新帥集團就是一家單純的房地產投資公司,並不涉及其他投資。”李成陽解釋道。
祁同偉點了點頭:“行,那就這樣吧,咱們去下一個項目點。”
“祁市長,您看也到中午了,咱們是不是吃個便飯?”馬帥上前道。
“不必了,我們中午有盒飯。”張誌華替祁同偉拒絕了馬帥的提議。
隨後祁同偉等人又看了其他幾個項目工地,多數都是房地產項目,很少有廠房廠庫的修建,可見綠藤的路已經走歪了。
迴到辦公室後,祁同偉坐在沙發上,陷入了沉思。
他覺得是時候給房地產市場刹刹車了,不能讓地產成為綠藤的支柱產業。
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在房地產這個產業上有太多的既得利益者了,而且房產稅和土地轉讓費還是政府收入的大頭。
祁同偉要想給房地產市場刹車,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是綠藤各級官員以及漢東省省委常委們也未必沒有反對的聲音。
看看幾家房地產公司的情況就知道了,有多少家地產公司實際上就是某些領導家的親戚開的,甚至是其子女開的。
祁同偉這麽做,就等同於挖他們的牆根,他們能同意才怪。
但祁同偉還必須去做,他不能讓綠藤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自己若是不能把綠藤的經濟搞上去,仕途也基本上到頭了,頂天混個副部退休。
現在給房地產刹刹車,雖然會麵臨一些壓力,但隻要度過開局的艱難,未來一定有收獲,再者裴一弘還在任上呢。
他不是那種草根,如果是草根可能直接就被換到一個清水衙門,人家的地產項目該怎麽搞還怎麽搞。
但他是裴一弘的女婿,裴家的政治遺產繼承者,這些人在不爽自己,也隻能采取一個眼不見心不煩的策略,舍棄綠藤的利益,把自己放在綠藤不聞不問而已。
經過深思熟慮,祁同偉決定從銀行和土地開采時限入手,當然還有政策上的傾斜。
想通之後,祁同偉立即打電話通知張誌華:“誌華同誌,明天上午9點組織一個會議,邀請各個銀行以及市發改委、財政、審計、土地、建委、工商、稅務等部門的負責人參加。”
“好的,祁書記。”張誌華連忙答應下來,並開始通知各個參會人。
祁同偉把會議通知下去之後,開始看起來張誌華遞給自己的資料,他需要選一個專職秘書。
張誌華一共為祁同偉提供了4人,這些人都是市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年齡最大的32歲,最小的一個26歲,去年剛剛研究生畢業。
單從檔案上來看,4人都很優秀,不優秀也不可能被張誌華推薦。
祁同偉並沒有立即決定由誰擔任他的秘書,他決定調查一番再做決定,原則上祁同偉準備啟用貧寒子弟。
貧寒子弟沒有政治資源,提拔困難,自己選擇他們幾乎等同於恩同再造。
而選擇家庭好有背景的,他們不會太感激你,相反為了家庭,他們更容易泄露一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