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臧霸和孫觀二人就分別領兵率隊向著壽春城發起新一輪的總攻。在前方攻城士卒整齊的陣型之後,劉曄親自穿上戎裝甲胄、帶上頭盔,縱馬在戰場上,指揮身後的士卒將霹靂車推出來。
霹靂車身形巨大,要比普通的戰車大了好幾圈,重量自然也是普通戰車重量的好幾倍。雖然霹靂車裝上了輪子,但行走速度還是非常之慢。
畢竟在公元二百年這個時代,工匠們的技術還是有些落後的,特別是一些細節東西還都需要長久的歲月來不斷完善的。比如這個時候的陸地都不可能是平整的,坑坑窪窪才是常態,霹靂車在行走時就會遇到輪子陷入坑裏、被石頭卡住等等艱難場景。
每每這個時候,就需要士卒們用人力來幫忙,或者將霹靂車一側敲起來,將石頭移走;或者在輪子前再墊一截木板或者什麽,讓車子走出來等等……總之,這玩意的機動性還是比較差的。
這也是劉曄為什麽會晚了好幾天,才到達前線的根本原因。現在,有臧霸孫觀等漢軍在前方拚命衝鋒,掩護霹靂車緩慢前進,倒是沒有遇上什麽太大的阻礙。
直到,霹靂車已經前進到敵軍可視範圍內,壽春城樓上戰鬥的吳軍才發現霹靂車的存在。有人很快在高聲唿喊:“太史將軍,快看,那是什麽?”太史慈隔得遠遠地定睛望去,隻見在漢軍的陣型後方,有一輛巨大的戰車正在緩緩移動,這輛戰車要比漢軍先前已經到達城門處的攻城車大上不少。
太史慈也沒見過這種玩意,當場愣住了:“這是什麽?攻城車嗎?漢軍現在再派戰車上場,恐怕也沒有什麽大用吧。”就在太史慈自言自語之際,身後突然傳來了周瑜的聲音:
“子義,這輛車恐怕不是普通的攻城車。若我沒看錯的話,很可能是投石車。”周瑜說完後,太史慈就疑惑:“大將軍啊,投石車之前我也見過,可哪有這麽大的呢?漢軍這輛車比十個人加起來都高,這也太誇張了吧。”
太史慈說著說著,又看到漢軍的‘投石車’在距離城門尚有三百步處,不再前進,停了下來。然後‘投石車’附近的漢軍已經開始四散開來,仿佛是在架起炮架,準備投石進攻一般。
太史慈又說道:“大將軍,普通的投石車的射程也不過最多距城下一百步,你看漢軍那輛戰車,可是距離此處還有三百步呢,怎麽就停止不前了?”周瑜一直在眯著眼看著遠方的那輛投石車,巨大的身影在整個戰場都顯得極其突兀。
過了一會兒,周瑜慢慢道:“你看這輛車的構造,杠杆上係有十數根繩索,後方有個巨大的石袋,這不就是投石車的構造嗎?至於漢軍這輛車為什麽如此巨大,這我就不知道了,說不定,是什麽新型改良後的投石車吧。”
投石車這個概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杆,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係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杆原理將石塊拋出。
古代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之時,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麵潰敗。後來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
不過之前的投石車正如太史慈所說得那般,規模較小,射程較近,必須在特定的天時地利之下,才方便使用。比如秦軍攻楚時,楚國在河對岸占據有利位置,進行投石,阻擊秦軍。這個時候的投石車的射程,更多是向前方,並不能向著高處。
而此時,經過劉曄全新改良加大加粗升級後的霹靂車,不管是射程還是傷害、亦或者是角度都不是之前普通投石車能比擬的。正是因為霹靂車的打造是一項不小的工程,而劉曄又初加入漢陣營不久,緊趕慢趕,也隻打造出一輛成型的霹靂車。
劉備之前在領略過這輛霹靂車的風采後,可是一萬個讚賞。唯一略覺得遺憾的就是,霹靂車現在隻有一輛。劉備還當著劉曄和眾多工匠的麵曾說過:“朕要是有十輛霹靂車,豈不是三天便可攻下壽春城,一個月就能拿下建鄴!”雖然這句話有些吹牛逼的成分,但不否認的是,霹靂車這種秘密武器,真的有改變戰場局勢的能力!
城樓上的周瑜一直注視著漢軍‘投石車’的方向,他想看看漢軍究竟在玩什麽花招。可漢軍的霹靂車到了指定位置後,再沒有動過,周圍一圈人忙活了半天,投石車也沒投出一塊石頭。
太史慈也是盯著看了半天,突然大笑:“哈哈哈,公瑾,依我看,漢軍這輛投石車隻是個頭大一點嚇唬人用的。它要是有這麽遠的射程,早就可以投石了,還在等什麽呢?依我看啊,這輛車多半是出什麽故障了,那麽多人沒修理好,現在隻能放棄了。”
順著太史慈的話,向下看去,方才還有幾十個人圍在霹靂車旁邊,好像在鼓搗著什麽。現在這幾十個人都撤了,隻留下一個突兀的霹靂車,放置在戰場後方。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突然在半道上一樣。
要知道,漢軍辛辛苦苦近乎花費一天的時間,才將這輛霹靂車運到離城門不到三百步的距離,如今怎麽會說壞就壞呢?周瑜雖然在心裏是不太相信,但看著那輛投石車不僅沒有發起任何進攻,現在就連周圍的人也都撤走了,他也實在想不出別的可能性。
過了一會兒,漢軍再次鳴金收兵,而且要比前一天更早了半個時辰。就在吳軍還在為又守住了一天而歡唿之時,另一邊漢軍的大營內,劉備已經開始悄然安排新的作戰計劃了……
霹靂車身形巨大,要比普通的戰車大了好幾圈,重量自然也是普通戰車重量的好幾倍。雖然霹靂車裝上了輪子,但行走速度還是非常之慢。
畢竟在公元二百年這個時代,工匠們的技術還是有些落後的,特別是一些細節東西還都需要長久的歲月來不斷完善的。比如這個時候的陸地都不可能是平整的,坑坑窪窪才是常態,霹靂車在行走時就會遇到輪子陷入坑裏、被石頭卡住等等艱難場景。
每每這個時候,就需要士卒們用人力來幫忙,或者將霹靂車一側敲起來,將石頭移走;或者在輪子前再墊一截木板或者什麽,讓車子走出來等等……總之,這玩意的機動性還是比較差的。
這也是劉曄為什麽會晚了好幾天,才到達前線的根本原因。現在,有臧霸孫觀等漢軍在前方拚命衝鋒,掩護霹靂車緩慢前進,倒是沒有遇上什麽太大的阻礙。
直到,霹靂車已經前進到敵軍可視範圍內,壽春城樓上戰鬥的吳軍才發現霹靂車的存在。有人很快在高聲唿喊:“太史將軍,快看,那是什麽?”太史慈隔得遠遠地定睛望去,隻見在漢軍的陣型後方,有一輛巨大的戰車正在緩緩移動,這輛戰車要比漢軍先前已經到達城門處的攻城車大上不少。
太史慈也沒見過這種玩意,當場愣住了:“這是什麽?攻城車嗎?漢軍現在再派戰車上場,恐怕也沒有什麽大用吧。”就在太史慈自言自語之際,身後突然傳來了周瑜的聲音:
“子義,這輛車恐怕不是普通的攻城車。若我沒看錯的話,很可能是投石車。”周瑜說完後,太史慈就疑惑:“大將軍啊,投石車之前我也見過,可哪有這麽大的呢?漢軍這輛車比十個人加起來都高,這也太誇張了吧。”
太史慈說著說著,又看到漢軍的‘投石車’在距離城門尚有三百步處,不再前進,停了下來。然後‘投石車’附近的漢軍已經開始四散開來,仿佛是在架起炮架,準備投石進攻一般。
太史慈又說道:“大將軍,普通的投石車的射程也不過最多距城下一百步,你看漢軍那輛戰車,可是距離此處還有三百步呢,怎麽就停止不前了?”周瑜一直在眯著眼看著遠方的那輛投石車,巨大的身影在整個戰場都顯得極其突兀。
過了一會兒,周瑜慢慢道:“你看這輛車的構造,杠杆上係有十數根繩索,後方有個巨大的石袋,這不就是投石車的構造嗎?至於漢軍這輛車為什麽如此巨大,這我就不知道了,說不定,是什麽新型改良後的投石車吧。”
投石車這個概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杆,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係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杆原理將石塊拋出。
古代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之時,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麵潰敗。後來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
不過之前的投石車正如太史慈所說得那般,規模較小,射程較近,必須在特定的天時地利之下,才方便使用。比如秦軍攻楚時,楚國在河對岸占據有利位置,進行投石,阻擊秦軍。這個時候的投石車的射程,更多是向前方,並不能向著高處。
而此時,經過劉曄全新改良加大加粗升級後的霹靂車,不管是射程還是傷害、亦或者是角度都不是之前普通投石車能比擬的。正是因為霹靂車的打造是一項不小的工程,而劉曄又初加入漢陣營不久,緊趕慢趕,也隻打造出一輛成型的霹靂車。
劉備之前在領略過這輛霹靂車的風采後,可是一萬個讚賞。唯一略覺得遺憾的就是,霹靂車現在隻有一輛。劉備還當著劉曄和眾多工匠的麵曾說過:“朕要是有十輛霹靂車,豈不是三天便可攻下壽春城,一個月就能拿下建鄴!”雖然這句話有些吹牛逼的成分,但不否認的是,霹靂車這種秘密武器,真的有改變戰場局勢的能力!
城樓上的周瑜一直注視著漢軍‘投石車’的方向,他想看看漢軍究竟在玩什麽花招。可漢軍的霹靂車到了指定位置後,再沒有動過,周圍一圈人忙活了半天,投石車也沒投出一塊石頭。
太史慈也是盯著看了半天,突然大笑:“哈哈哈,公瑾,依我看,漢軍這輛投石車隻是個頭大一點嚇唬人用的。它要是有這麽遠的射程,早就可以投石了,還在等什麽呢?依我看啊,這輛車多半是出什麽故障了,那麽多人沒修理好,現在隻能放棄了。”
順著太史慈的話,向下看去,方才還有幾十個人圍在霹靂車旁邊,好像在鼓搗著什麽。現在這幾十個人都撤了,隻留下一個突兀的霹靂車,放置在戰場後方。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突然在半道上一樣。
要知道,漢軍辛辛苦苦近乎花費一天的時間,才將這輛霹靂車運到離城門不到三百步的距離,如今怎麽會說壞就壞呢?周瑜雖然在心裏是不太相信,但看著那輛投石車不僅沒有發起任何進攻,現在就連周圍的人也都撤走了,他也實在想不出別的可能性。
過了一會兒,漢軍再次鳴金收兵,而且要比前一天更早了半個時辰。就在吳軍還在為又守住了一天而歡唿之時,另一邊漢軍的大營內,劉備已經開始悄然安排新的作戰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