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也明白,她這個孫子,如今是當真成為了合格的帝王了。兒女情長,無論是對後妃,還是對兒女,是要排在家國天下之後的。
嫡阿哥幼殤!既是一件大事,身後事就一定要顯出嫡阿哥的貴重來;但又不能鬧得太大,時間長了,朝堂不穩,二阿哥又是幼年夭折,大不吉。
還是早早入土為安好!
這個處理最為合適,雖則滿意,但太皇太後也不會流露了欣慰或是滿意來,到底宮中又夭折了一個阿哥,還是極為尊貴的嫡阿哥。
太皇太後歎了一口氣,“唉!那就叫內務府備著吧!”
二阿哥去得急,小棺槨內務府也沒備下。報觴……還有許多流程要走,二阿哥的身後事,雖說是由皇後一手操持,但也脫離不了內務府的周轉。
太皇太後又瞧向了這滿地裏跪著的庶妃,是沒怎麽把她們放在眼裏,都是後宮裏皇帝用來綿延子嗣的玩意兒。
於太皇太後她老人家而言,隻要沒坐上妃位,就不值得太皇太後去費心。
隻不過綿延子嗣的玩意兒也得有綿延子嗣的玩意兒的用途,太皇太後就提議一句:“嫡阿哥新喪,你後宮裏這些庶妃,也別在這裏跪著了,都挪去靈堂裏跪著吧!畢竟嫡出阿哥新喪,皇後心情不暢,也叫她們去為大清的嫡阿哥盡最後一點心意。為主母分憂!”
看著在這裏也煩,有些事情,不適合她們聽。太皇太後隱晦看了一眼恍若沒神的皇後,總歸要給皇後留些顏麵,都把人趕出去好了。
庶妃們跪在地上,太皇太後的意思她們聽清楚了,這一跪,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呢?誰叫她們進了這深宮中,說是庶妃,其實也不過一個奴才罷了。
氣到想哭!但眼淚已經流幹了,以後還有哭的時候,現在就哭出來,以後怎麽好。
康熙頓了一下,這一點的反應沒有露出來,“皇瑪嬤說得是。”
康熙帝話才出口,這一迴不用皇上親自開口吩咐,庶妃們就極有眼色,開口告退,“奴才等遵旨。”
並一個個小心翼翼地退下去。沁柔低眉斂目,但她卻隻有那麽透徹,從來沒有看得那麽清楚,就好像一顆原本火熱的心,一下子就掉進了凜冬的冰窟窿裏,冷得人如行屍走肉。
她們跪的時間也有點久了,每個人都僵著身子,但還在皇上、皇後、以及太皇太後、皇太後的眼皮下,不敢妄動一分。隻能緊繃著身子,退出了屋子裏去。
直到退離了屋中,緊繃的身子才敢略微鬆一鬆,與沁柔一道,新進宮的庶妃裏,有三四位,從未見過這樣的大陣仗,此刻退了出來,恐懼至身心俱涼,眼中分明有有極深的恐懼,泫然欲泣,卻不敢啜泣出來。
宮裏聽話的庶妃不少,沁柔以前就曾給出了最為精準的定位:這宮裏的,哪裏是庶妃啊!分明是‘尊貴的人’去馴‘卑賤的人’。
她們都是獸,不算得是人!隻是空空長了一個腦袋。不被允準有自己的思想,以暴力、以恐懼,去激出她們‘人性’中的自保本能,將她們當初了高級的‘馴獸’。
在這個時候,就知道康熙、太皇太後、皇後,把她們放在了何處了。
宮裏大部分的庶妃,出了殿門,一步也不敢停,戰戰兢兢地就往前去,隻想離得越遠越好,那份壓迫感、恐懼越遠越好。
李庶妃出了門,略微抬了頭,不湊巧,無獨有偶,馬佳庶妃也轉過了頭來,前方張庶妃跑得比什麽都快,她貫來如此的。
膽小懦弱,趨炎附勢,又趨利避害。有壞處之時,她跑得比誰都快。
馬佳庶妃略急促地轉過了頭去,正好與李庶妃四目相對,兩人隻對視了一秒,又趕緊挪開來。雙方什麽意思,隻有她們自己知道。
馬佳庶妃也沒耽擱,也跟著大隊伍往前去,不出眾、不出挑。
而殿中,待把場地清空了,太皇太後臉色也沉了下來。看向了依舊還抱著嫡阿哥屍身不放的皇後,麵色一下就變了。
別看太皇太後久不經事的樣子,但這宮裏的事兒,她門兒清,太皇太後提醒她!“皇後,你要記得,你是大清的皇後。不隻是承祜的母親。亦是天下萬民的母親。”
如今為著二阿哥,這副大受打擊的模樣,哪裏有皇後的樣子。端莊呢?閨秀呢?都不見了是嗎?
太皇太後素來性烈,也是個烈女子,堅韌無比,太皇太後也不知,皇後究竟是有幾分疼愛阿哥的真心,還是大受打擊失去了一個繼承江山皇位的嫡出阿哥。所以接受不了!
但太皇太後卻不會允許皇後就這麽消沉下去。皇後抱著二阿哥小小的身子,依舊不言不語。尤為慈愛,好似一個平常的慈母。
太皇太後怒氣上湧,康熙帝眼瞧著不好,還是上了前,“是孫兒與皇後的不是,皇瑪嬤勿要氣壞了身子,孫兒會與皇後好好說。”
皇後自入宮起,就與他同進退,這麽多年,盡管皇帝心裏已有了些許蛛絲馬跡的狐疑,但那份感情不是假的。這是於情,這也是於私。
而於公,清朝瞧著是穩當,但康熙心裏清楚,前朝看起來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穩當,皇後主內,他主外。康熙還需要皇後這個賢內助。
一個是他的皇後,一個培養他、養育他的皇瑪嬤,康熙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太皇太後會因此不快。太皇太後年歲大了,皇後行事有所不妥。撞在一處,隻會更不妥當。
“皇額涅。”皇太後扶著太皇太後,她性子與先帝廢後不同,最是貞順,玄燁也是她看著長大,太皇太後更是她親姑母,有愧於她!因而一貫對她愛護有佳。
雖然她難免有受氣的時候。
不過皇太後性子是好,她瞧出了皇帝的意思,也柔聲柔氣地與太皇太後道:“皇帝、皇後都是大人了,他們是一國之君、一國之母,兒臣相信,他們會處理好的。”
言行之意,便是想與太皇太後道:咱們出去吧!由他們去,不摻合了。
一國之君、一國之母,也不是誰坐在那個位置上,都能合格的!太皇太後沒坐過皇後的位置,但她向來知道,處在什麽位置,該做什麽事。
嫡阿哥幼殤!既是一件大事,身後事就一定要顯出嫡阿哥的貴重來;但又不能鬧得太大,時間長了,朝堂不穩,二阿哥又是幼年夭折,大不吉。
還是早早入土為安好!
這個處理最為合適,雖則滿意,但太皇太後也不會流露了欣慰或是滿意來,到底宮中又夭折了一個阿哥,還是極為尊貴的嫡阿哥。
太皇太後歎了一口氣,“唉!那就叫內務府備著吧!”
二阿哥去得急,小棺槨內務府也沒備下。報觴……還有許多流程要走,二阿哥的身後事,雖說是由皇後一手操持,但也脫離不了內務府的周轉。
太皇太後又瞧向了這滿地裏跪著的庶妃,是沒怎麽把她們放在眼裏,都是後宮裏皇帝用來綿延子嗣的玩意兒。
於太皇太後她老人家而言,隻要沒坐上妃位,就不值得太皇太後去費心。
隻不過綿延子嗣的玩意兒也得有綿延子嗣的玩意兒的用途,太皇太後就提議一句:“嫡阿哥新喪,你後宮裏這些庶妃,也別在這裏跪著了,都挪去靈堂裏跪著吧!畢竟嫡出阿哥新喪,皇後心情不暢,也叫她們去為大清的嫡阿哥盡最後一點心意。為主母分憂!”
看著在這裏也煩,有些事情,不適合她們聽。太皇太後隱晦看了一眼恍若沒神的皇後,總歸要給皇後留些顏麵,都把人趕出去好了。
庶妃們跪在地上,太皇太後的意思她們聽清楚了,這一跪,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呢?誰叫她們進了這深宮中,說是庶妃,其實也不過一個奴才罷了。
氣到想哭!但眼淚已經流幹了,以後還有哭的時候,現在就哭出來,以後怎麽好。
康熙頓了一下,這一點的反應沒有露出來,“皇瑪嬤說得是。”
康熙帝話才出口,這一迴不用皇上親自開口吩咐,庶妃們就極有眼色,開口告退,“奴才等遵旨。”
並一個個小心翼翼地退下去。沁柔低眉斂目,但她卻隻有那麽透徹,從來沒有看得那麽清楚,就好像一顆原本火熱的心,一下子就掉進了凜冬的冰窟窿裏,冷得人如行屍走肉。
她們跪的時間也有點久了,每個人都僵著身子,但還在皇上、皇後、以及太皇太後、皇太後的眼皮下,不敢妄動一分。隻能緊繃著身子,退出了屋子裏去。
直到退離了屋中,緊繃的身子才敢略微鬆一鬆,與沁柔一道,新進宮的庶妃裏,有三四位,從未見過這樣的大陣仗,此刻退了出來,恐懼至身心俱涼,眼中分明有有極深的恐懼,泫然欲泣,卻不敢啜泣出來。
宮裏聽話的庶妃不少,沁柔以前就曾給出了最為精準的定位:這宮裏的,哪裏是庶妃啊!分明是‘尊貴的人’去馴‘卑賤的人’。
她們都是獸,不算得是人!隻是空空長了一個腦袋。不被允準有自己的思想,以暴力、以恐懼,去激出她們‘人性’中的自保本能,將她們當初了高級的‘馴獸’。
在這個時候,就知道康熙、太皇太後、皇後,把她們放在了何處了。
宮裏大部分的庶妃,出了殿門,一步也不敢停,戰戰兢兢地就往前去,隻想離得越遠越好,那份壓迫感、恐懼越遠越好。
李庶妃出了門,略微抬了頭,不湊巧,無獨有偶,馬佳庶妃也轉過了頭來,前方張庶妃跑得比什麽都快,她貫來如此的。
膽小懦弱,趨炎附勢,又趨利避害。有壞處之時,她跑得比誰都快。
馬佳庶妃略急促地轉過了頭去,正好與李庶妃四目相對,兩人隻對視了一秒,又趕緊挪開來。雙方什麽意思,隻有她們自己知道。
馬佳庶妃也沒耽擱,也跟著大隊伍往前去,不出眾、不出挑。
而殿中,待把場地清空了,太皇太後臉色也沉了下來。看向了依舊還抱著嫡阿哥屍身不放的皇後,麵色一下就變了。
別看太皇太後久不經事的樣子,但這宮裏的事兒,她門兒清,太皇太後提醒她!“皇後,你要記得,你是大清的皇後。不隻是承祜的母親。亦是天下萬民的母親。”
如今為著二阿哥,這副大受打擊的模樣,哪裏有皇後的樣子。端莊呢?閨秀呢?都不見了是嗎?
太皇太後素來性烈,也是個烈女子,堅韌無比,太皇太後也不知,皇後究竟是有幾分疼愛阿哥的真心,還是大受打擊失去了一個繼承江山皇位的嫡出阿哥。所以接受不了!
但太皇太後卻不會允許皇後就這麽消沉下去。皇後抱著二阿哥小小的身子,依舊不言不語。尤為慈愛,好似一個平常的慈母。
太皇太後怒氣上湧,康熙帝眼瞧著不好,還是上了前,“是孫兒與皇後的不是,皇瑪嬤勿要氣壞了身子,孫兒會與皇後好好說。”
皇後自入宮起,就與他同進退,這麽多年,盡管皇帝心裏已有了些許蛛絲馬跡的狐疑,但那份感情不是假的。這是於情,這也是於私。
而於公,清朝瞧著是穩當,但康熙心裏清楚,前朝看起來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穩當,皇後主內,他主外。康熙還需要皇後這個賢內助。
一個是他的皇後,一個培養他、養育他的皇瑪嬤,康熙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太皇太後會因此不快。太皇太後年歲大了,皇後行事有所不妥。撞在一處,隻會更不妥當。
“皇額涅。”皇太後扶著太皇太後,她性子與先帝廢後不同,最是貞順,玄燁也是她看著長大,太皇太後更是她親姑母,有愧於她!因而一貫對她愛護有佳。
雖然她難免有受氣的時候。
不過皇太後性子是好,她瞧出了皇帝的意思,也柔聲柔氣地與太皇太後道:“皇帝、皇後都是大人了,他們是一國之君、一國之母,兒臣相信,他們會處理好的。”
言行之意,便是想與太皇太後道:咱們出去吧!由他們去,不摻合了。
一國之君、一國之母,也不是誰坐在那個位置上,都能合格的!太皇太後沒坐過皇後的位置,但她向來知道,處在什麽位置,該做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