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喜慶翻天。前往奉先殿祭祀祖宗家廟,眾人再次移步太和殿。皇帝、皇後設宴,宴請群臣,是為國宴,一年一度裏,這麽盛大的國宴,也就會兩三迴。
太和殿內群臣齊聚,親貴相齊,其內鑼鼓喧天,而管弦絲竹、歌舞鼓樂齊發齊明,熱鬧至極。
皇帝、皇後居首座,高高在上;太皇太後與皇太後分別位居了兩側,這般喜慶重大的節日裏,即便太皇太後歲月已過經年,布滿了風霜的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意。
個個都是極為歡喜,歌舞飲酒,好不快活。
一貫不常出現在嬪妃們眼裏的二阿哥承祜也自有了一席之地。翻過年,就三歲了,算起來,也是大孩子了。
皇後由衷的喜悅,二阿哥的筵席擺在皇後的左側,由奶母規矩恭敬地伺候著,不敢不敬畏,不敢不精心。
可見其威勢地位。而這一切,都來源於皇帝,都來源於皇後。他是皇上的阿哥,是皇後誕下的阿哥,是帝後重視的嫡出阿哥。這宮中,再沒有比他最尊貴的皇阿哥。
他也是國宴上,唯一露麵的皇阿哥。
“皇上,願大清江山永繼。”安親王的年紀已經不算小,他已經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他生得不算俊美,然而權勢是個好東西,猥瑣的人,手裏隻要握著它,居移氣,養移體,也能養出一身坦蕩的重權在握來。
安親王起身敬酒,皇帝亦是大喜,李德全有眼色,趕緊將皇帝龍杯裏的酒滿上,皇帝亦是舉起酒杯,“承皇叔吉言。”
君臣相合,一飲而盡。
滿人好酒,皇室、宗親貴族,無論哪一個,皆有一份好酒量,就說宗室福晉、側福晉們,飲起來也個個是不醉之人。
興趣來了,也要陪宗室親貴大臣們飲上兩杯。個個都是海量,也個個都極有儀態。高興了,更要喝上幾杯酒。
安親王生得壯碩,他一飲而盡之時盡顯大氣,皇帝一飲而盡杯中酒,就更顯大氣,好似又迴到了關外,那些營帳裏君臣同樂的喜慶日子。
安親王福晉就在一旁噙著笑意坐著,大氣又溫婉,端的是一個王府福晉的氣派。
她隻笑看了夫婿一眼,迴過頭去。瞧著安親王與皇上一飲而盡杯中酒,安親王福晉也拿了一杯酒站起身來,安親王杯中的酒,自然有奴才替他滿上,而安親王福晉站起身道:“今日國宴,妾身與王爺一道,薄酒一杯,恭賀太皇太後、皇太後壽載千秋、鬆鶴延年;祝皇上、皇後娘娘和睦永樂,身體康健;祝鈕祜祿妃娘娘,青春永駐、貴體安康。最重要的,是祝我大清江山,風調雨順,歲歲長青,永濟永固。”
皇帝含笑看著安親王福晉,安親王也隻在最開始看了福晉一眼,而後也一直陪在福晉身邊,不可謂非在與福晉撐場麵。
待安親王福晉話畢,又一道敬了酒,也與福晉一道,等待著一飲而盡杯中酒。
太皇太後滿是風霜的臉上,帶著滿是大氣爽朗地笑,看著安親王福晉,笑著道:“老四福晉,你一貫是最賢惠不過,當年吾就認為,你一定能料理好老四的王府。極力向先帝促成了你與老四婚事,果然,如今你與老四琴瑟和鳴。看來吾身體雖然老了,心卻沒老,看得真真的,也牽得一手好姻緣。”
太皇太後一席話,意思頗多,沁柔也不免好奇,原來安親王福晉與安親王這樁婚姻,還有老人家在其中牽頭搭線嗎?
不過牽得一手好姻緣?怕是沒人讚同,太皇太後為親兒子牽了兩次姻緣,可惜就是兩次都沒個好結果。
“妾身謝太皇太後厚愛,王爺待妾身敬重疼愛,妾身如今也與王爺琴瑟和鳴。夫君相伴,子嗣在側,最是欣喜。妾身與王爺和睦相偕,倒是十分感恩太皇太後當年牽線搭橋、促成良緣之恩。迴頭啊!妾身可得與王爺一道好好瞧瞧,有沒有什麽謝媒禮,給太皇太後您送了來。”安親王福晉俏皮地道。
安親王福晉論起來,與皇後雖然是姑侄,但歲數卻是相差不大,她是索尼的老來女,她出生的時候,索尼都有六十來歲的年紀了。
所以她與皇後、與當今皇上,論起來,都是同齡人。隻是大上四五歲的樣子。
這點年紀,說起來也不算什麽?
太皇太後也大笑道:“什麽謝媒禮,就別準備了。吾人老了,就想看著你們小輩,個個都和和睦睦,子孫在側,也別無所求了。”
太皇太後樂嗬嗬地笑,這是一個曆經了三朝的太皇太後、一度與男人們勾心鬥角、爭奪權勢。是個男人也敬畏、女人更是畏懼的太皇太後。
而這一刻,這些特點在她臉上完全看不出來。她更像是一個大氣爽朗的老太太,雖然威儀,卻也如普通人家裏的老封君一般,子孫滿堂。
“太皇太後您福壽延長,”安親王福晉是個聰慧的女子,話無需三分透,就已經聞弦歌而知雅意了,道:“擎等著子孫滿堂、五代同堂吧!”
太皇太後狀似好哄,安親王福晉也熱鬧風趣,這氣氛,就這麽炒了起來。
安親王嶽樂也是哄著太皇太後,夫妻默契,嶽樂也樂嗬嗬道:“福晉說得在理,聽聞前幾日宮中誕下了阿哥,宮裏似乎也還有庶妃懷著身孕,再過上兩個月,宮裏又要有阿哥落地了。等宮裏嬪妃們再懷有身孕,滿宮裏遍地是皇嗣,太皇太後您就擎等著抱曾孫吧!曾孫們長大了,再給您生一堆小玄孫。”
“就你們夫妻會說話。”太皇太後也被哄得開心,點了一下二人,又與一旁的皇帝、皇後、皇太後都笑了一下,才迴過頭來,道:“看來啊!吾當今果真沒有牽錯姻緣線。”
“那可不,太皇太後您慧眼如炬,怎會有牽錯姻緣線的時候。”嶽樂也奉承道,一副力挺的樣子。
“好好好……”太皇太後笑著連叫了三個好,轉頭與康熙道:“皇帝啊!你快叫他們夫妻倆坐下吧!再叫他們倆哄一會兒,吾怕是連自己姓什麽都分不清了。”
“皇瑪嬤您最睿智,您這是樂意被小輩們哄著呢?”皇帝雖然這麽說,卻還是叫安親王福晉坐下了。
太和殿內群臣齊聚,親貴相齊,其內鑼鼓喧天,而管弦絲竹、歌舞鼓樂齊發齊明,熱鬧至極。
皇帝、皇後居首座,高高在上;太皇太後與皇太後分別位居了兩側,這般喜慶重大的節日裏,即便太皇太後歲月已過經年,布滿了風霜的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意。
個個都是極為歡喜,歌舞飲酒,好不快活。
一貫不常出現在嬪妃們眼裏的二阿哥承祜也自有了一席之地。翻過年,就三歲了,算起來,也是大孩子了。
皇後由衷的喜悅,二阿哥的筵席擺在皇後的左側,由奶母規矩恭敬地伺候著,不敢不敬畏,不敢不精心。
可見其威勢地位。而這一切,都來源於皇帝,都來源於皇後。他是皇上的阿哥,是皇後誕下的阿哥,是帝後重視的嫡出阿哥。這宮中,再沒有比他最尊貴的皇阿哥。
他也是國宴上,唯一露麵的皇阿哥。
“皇上,願大清江山永繼。”安親王的年紀已經不算小,他已經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他生得不算俊美,然而權勢是個好東西,猥瑣的人,手裏隻要握著它,居移氣,養移體,也能養出一身坦蕩的重權在握來。
安親王起身敬酒,皇帝亦是大喜,李德全有眼色,趕緊將皇帝龍杯裏的酒滿上,皇帝亦是舉起酒杯,“承皇叔吉言。”
君臣相合,一飲而盡。
滿人好酒,皇室、宗親貴族,無論哪一個,皆有一份好酒量,就說宗室福晉、側福晉們,飲起來也個個是不醉之人。
興趣來了,也要陪宗室親貴大臣們飲上兩杯。個個都是海量,也個個都極有儀態。高興了,更要喝上幾杯酒。
安親王生得壯碩,他一飲而盡之時盡顯大氣,皇帝一飲而盡杯中酒,就更顯大氣,好似又迴到了關外,那些營帳裏君臣同樂的喜慶日子。
安親王福晉就在一旁噙著笑意坐著,大氣又溫婉,端的是一個王府福晉的氣派。
她隻笑看了夫婿一眼,迴過頭去。瞧著安親王與皇上一飲而盡杯中酒,安親王福晉也拿了一杯酒站起身來,安親王杯中的酒,自然有奴才替他滿上,而安親王福晉站起身道:“今日國宴,妾身與王爺一道,薄酒一杯,恭賀太皇太後、皇太後壽載千秋、鬆鶴延年;祝皇上、皇後娘娘和睦永樂,身體康健;祝鈕祜祿妃娘娘,青春永駐、貴體安康。最重要的,是祝我大清江山,風調雨順,歲歲長青,永濟永固。”
皇帝含笑看著安親王福晉,安親王也隻在最開始看了福晉一眼,而後也一直陪在福晉身邊,不可謂非在與福晉撐場麵。
待安親王福晉話畢,又一道敬了酒,也與福晉一道,等待著一飲而盡杯中酒。
太皇太後滿是風霜的臉上,帶著滿是大氣爽朗地笑,看著安親王福晉,笑著道:“老四福晉,你一貫是最賢惠不過,當年吾就認為,你一定能料理好老四的王府。極力向先帝促成了你與老四婚事,果然,如今你與老四琴瑟和鳴。看來吾身體雖然老了,心卻沒老,看得真真的,也牽得一手好姻緣。”
太皇太後一席話,意思頗多,沁柔也不免好奇,原來安親王福晉與安親王這樁婚姻,還有老人家在其中牽頭搭線嗎?
不過牽得一手好姻緣?怕是沒人讚同,太皇太後為親兒子牽了兩次姻緣,可惜就是兩次都沒個好結果。
“妾身謝太皇太後厚愛,王爺待妾身敬重疼愛,妾身如今也與王爺琴瑟和鳴。夫君相伴,子嗣在側,最是欣喜。妾身與王爺和睦相偕,倒是十分感恩太皇太後當年牽線搭橋、促成良緣之恩。迴頭啊!妾身可得與王爺一道好好瞧瞧,有沒有什麽謝媒禮,給太皇太後您送了來。”安親王福晉俏皮地道。
安親王福晉論起來,與皇後雖然是姑侄,但歲數卻是相差不大,她是索尼的老來女,她出生的時候,索尼都有六十來歲的年紀了。
所以她與皇後、與當今皇上,論起來,都是同齡人。隻是大上四五歲的樣子。
這點年紀,說起來也不算什麽?
太皇太後也大笑道:“什麽謝媒禮,就別準備了。吾人老了,就想看著你們小輩,個個都和和睦睦,子孫在側,也別無所求了。”
太皇太後樂嗬嗬地笑,這是一個曆經了三朝的太皇太後、一度與男人們勾心鬥角、爭奪權勢。是個男人也敬畏、女人更是畏懼的太皇太後。
而這一刻,這些特點在她臉上完全看不出來。她更像是一個大氣爽朗的老太太,雖然威儀,卻也如普通人家裏的老封君一般,子孫滿堂。
“太皇太後您福壽延長,”安親王福晉是個聰慧的女子,話無需三分透,就已經聞弦歌而知雅意了,道:“擎等著子孫滿堂、五代同堂吧!”
太皇太後狀似好哄,安親王福晉也熱鬧風趣,這氣氛,就這麽炒了起來。
安親王嶽樂也是哄著太皇太後,夫妻默契,嶽樂也樂嗬嗬道:“福晉說得在理,聽聞前幾日宮中誕下了阿哥,宮裏似乎也還有庶妃懷著身孕,再過上兩個月,宮裏又要有阿哥落地了。等宮裏嬪妃們再懷有身孕,滿宮裏遍地是皇嗣,太皇太後您就擎等著抱曾孫吧!曾孫們長大了,再給您生一堆小玄孫。”
“就你們夫妻會說話。”太皇太後也被哄得開心,點了一下二人,又與一旁的皇帝、皇後、皇太後都笑了一下,才迴過頭來,道:“看來啊!吾當今果真沒有牽錯姻緣線。”
“那可不,太皇太後您慧眼如炬,怎會有牽錯姻緣線的時候。”嶽樂也奉承道,一副力挺的樣子。
“好好好……”太皇太後笑著連叫了三個好,轉頭與康熙道:“皇帝啊!你快叫他們夫妻倆坐下吧!再叫他們倆哄一會兒,吾怕是連自己姓什麽都分不清了。”
“皇瑪嬤您最睿智,您這是樂意被小輩們哄著呢?”皇帝雖然這麽說,卻還是叫安親王福晉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