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朱的,你說的冠冕堂皇,這淮南可是節帥帶領我們多年打下的基業,難道就拱手讓與他人?我們當初起兵的時候,哪次不是以少勝多,如今就怕了?


    什麽為節帥好,為大家好,都是胡說八道,我看你就是怕死!”周本罵道。


    “你說誰怕死?”朱延壽有些惱怒。


    “我說你!”


    “我說兩句吧,若是真的不去洛陽,朝廷肯定會出兵的。如今朝廷對內平定了各大藩鎮,對外收複了河西、西域,攻滅了南詔,小皇帝的威望如日中天。


    若是真的開戰,我們淮南就會麵臨四麵楚歌的境地。”一旁的安仁義沉聲道。


    雖說安仁義名義上並沒有說支持朱延壽的話,但其話中的意味卻是不讚成跟朝廷兵戎相見。


    “又來一個怕死的!”周本譏諷道。


    “姓周的,我是實話實說,你要再胡攪蠻纏可別怪我當著節帥的麵揍你!”被周本這麽擠兌,安仁義心裏也是大為不滿。


    “安仁義,真當我怕你不成?要不是你丟失潤州等地,我們淮南如今會陷入如此境地?”周本反諷道。


    “姓周的,你過分了!”安仁義的語氣有些不太好,顯然壓製著怒火。


    “好了,真當本帥不存在嗎?”楊行密猛地一拍桌子,大聲喝道。


    “節帥息怒!”


    眾人這才停止爭論,躬身行禮。


    “劉威,你足智多謀,之前能擊敗孫儒,也是你處的計策,本帥想聽聽你的看法?”楊行密看向劉威,希望對方可以給他提供很好的建議。


    “這。。。”劉威有些猶豫,“末將以節帥的命令唯首是瞻。”


    看到作為自己智囊的劉威也如此態度,楊行密心裏有些失望。


    朱延壽和安仁義跟當初自己找死的田頵一樣,桀驁難馴,但劉威不同,雖然對方不如李神福那麽勇猛,但卻也是一起跟他起兵的手下,又足智多謀,深得他的信任。


    但如今,對方也選擇了明哲保身。。。。


    “神福,你怎麽看?”楊行密隻能把希望寄托於李神福身上了。


    “節帥!”李神福抱拳行了行禮,“末將也建議節帥奉詔入東都。”


    “為何?”楊行密眉頭一皺,沒想到李神福也這麽想。


    “節帥,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我們當初起兵時的大唐,割據一方的藩鎮除了節帥節製的淮南外,也就剩下安東都護府。而安東都護府實際上也一分為四,劉仁恭隻轄幽州等五州之地,其他各州都被另外三個都督府節製。


    這麽一來,藩鎮隻剩下節帥節製的淮南。


    朝廷先後平定了南詔和西州迴鶻,短時沒有外患。如今聖上移駕東都,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解決淮南的現狀。


    淮南地理位置關鍵,又遏製著大運河,朝廷肯定不會容許節帥繼續節製。


    聖上的聖旨,意圖就是想讓節帥主動就犯,交出淮南的軍政大權。若是節帥猶豫,很有可能朝廷的兵鋒就會指向淮南,若是與朝廷交戰,淮南必敗。”


    “李副使,你這也用不著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吧?朝廷雖然兵強馬壯,但我淮南弩兵之強,也不是朝廷可以欺辱的。”周本不悅道。


    “節帥,不是末將不同意,而是如今淮南看似一片平靜,但如今這聖旨下達後,卻是暗流湧動。


    對於錦衣衛,節帥也應該知道,無論是平定朱溫,還是錢鏐,抑或南詔,錦衣衛都起了不小的作用。


    這淮南八州就有八個刺史,下麵還有很多文武官員,恐怕就算是節帥也不一定知道還有多少人對節帥還是忠心耿耿。


    若是節帥抗旨,末將擔心那些人便會跳出來,引朝廷大軍如淮南。到時候,就算是節帥坐擁淮南,也很難抵擋內外夾擊。


    而一旦失敗,末將等人倒無所謂,但節帥,還有節帥的親眷恐怕會遭難。


    當今聖上,對於叛逆的處置狠辣,無論是李克用,還是朱溫,其親眷基本被屠殺殆盡。反觀那些歸順朝廷的人,如錢繆、常行儒、鍾傳、王皓等人,有的依然位高權重,有的雖然沒有大權,但也可以過一個富家翁的生活,有著爵位。


    如今的大唐已經不是末將等人追隨節帥滅孫儒時的模樣了,對抗朝廷,兇多吉少。”李神福的話可謂情真意切,這讓楊行密聽了也有些沉默。


    不過在李神福說到錦衣衛的時候,在場的這些人中,有人有些心虛,有人卻是憤恨。


    周本更是惡狠狠地看向朱延壽、安仁義兩人,在他看來,這兩人很有可能勾搭上了錦衣衛。


    至於劉威,則是神色複雜,也看了一眼朱延壽,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如今的淮南八州刺史和主要將領,都是當初跟隨楊行密起兵的舊部,也就是所謂的‘三十六英雄’,在場的這些人就在其中。


    八州刺史中,有四州刺史都在這裏,包括壽州刺史朱延壽、和州刺史安仁義、楚州刺史李神福、廬州刺史劉威。


    另外四州刺史則是光州刺史李遇、舒州刺史陶雅、滁州刺史劉存以及揚州刺史楊渥。


    楊渥是楊行密長子,比較年幼,隻是掛了一個揚州刺史的職位,實際上並不管事,這樣的大事也輪不到楊渥參與。


    除了在場的四州刺史外,周本是淮南的馬步軍都指揮使,周隱是節度判官,嚴可求是楊行密的幕僚,張顥是左牙指揮使,徐溫是右牙指揮使。


    張顥和徐溫雖然是三十六英雄之二,也掌握著楊行密的牙兵,但實際上話語權並沒那麽大,畢竟兩人的軍功不如另外幾人,在這種場合並不適合開口。


    “你們先下去吧,本帥要好好想想。”楊行密看到一眾手下,大部分都勸自己去東都洛陽,也有些失望,但也不想這麽貿然做決定,隻能屏退眾人,再考慮考慮。


    “節帥。。。”


    李神福本想再勸,但楊行密搖了搖頭,製止了對方。


    在眾人離去後,楊行密則是派人把周隱和嚴可求兩人叫了迴來。下麵的將領都靠不住了,他也隻能問問自己的幕僚了,他也怕當場問,會讓那些不受節製的部下借機逼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唐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昌並收藏重生之大唐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