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什麽?”杜彥林有些疑惑,“大哥,要不要我聯合一眾禦史聯名彈劾裴榮,阻止廢除三省?”


    “彈劾個屁!這事根本不是裴榮的意思,而是聖上要廢除三省。別看裴榮此人為官不廉潔,但是在大是大非麵前,從來都是站在聖上那邊,在你之前也有不少人彈劾裴榮,可裴榮依然好好地。”杜讓能責怪道。


    “可是大哥,你都說了楊大夫也是反對廢除三省的,我作為其下屬,不應該。。。。”杜彥林不解道。


    “什麽下屬?你是朝廷的官員,忠於聖上的。如今聖上可是把世家當成眼中釘,特別是我們杜家,所以你別去當出頭鳥,不然被聖上記住了,這件事情過後,有你好受的!”杜讓能提醒道,“要是為兄沒猜錯,恐怕禮部尚書孫燁和刑部尚書裴贄後麵要麽中立,甚至支持廢除,就是不會站出來反對。”


    “為何?”


    “給你提一級,你願不願意?你不願意,有的人是願意。”杜讓能沒好氣道,“而且裴樞擔任安北都護府副都護,裴氏一族肯定不會站出來反對。


    現在鄭從讜不在朝中,你認為僅憑李磎和楊翰舟能阻止這次廢除三省嗎?阻止不了的。


    所以你別去沒事找事,這段時間我們幾兄弟還是低調點,誰要出風頭,就讓他們去吧。


    不過若是楊翰舟命令你們聯名彈劾,你跟著附和就是。這個事還得跟老三和老四說一聲,讓他們去支持廢除三省。


    要想家族延續下去,就不能在一邊押注。”


    杜彥林點了點頭,“大哥,我明白了。”


    杜讓能說的就是這些世家為什麽可以延續幾百、上千年之久,比很多王朝存在的時間都長,就是因為他們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就像裴榮和裴贄,表麵上就不對付,無論是裴榮得勢,還是裴贄得勢,裴氏都會一直存在。


    特別是在自己家族人丁單薄的情況下,就更要謹慎。


    現在的這些世家,經過幾次大的動亂,早已元氣大傷,若是再來點動蕩,整個家族都會遭遇滅頂之災。


    也正如杜讓能所猜測,即便是李磎和楊翰舟把這個事透露出去了,但依然沒能改變聖上的決定。


    而且在內閣裏麵,除了他們二人讚成外,裴榮、李泌、肖榮、李嗣周四人都讚成,其他幾名重臣要麽讚成廢除三省,要麽保持中立,就是不反對。


    這就說明原因了。


    而且因為這事,李磎和楊翰舟也惹惱了聖上,私自外泄機密朝政大事,這在聖上眼裏自然是留下了釘子。


    阻撓無用後,在乾寧八年六月一日,朝廷正式下令廢除中書和尚書兩省,保留門下省,負責監督內閣。


    但門下省人員也被裁剪不少,侍中減為一人(原本兩人),門下侍郎減為一人(原兩人),下麵其他人員不變。


    門下省依然與內閣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若內閣所頒布的政令,被門下省駁迴,呈由聖上裁定。並且侍中可參與朝中大事,但不進入內閣。


    這意味著除了內閣大學士外,可以參與朝中大事商議的還有門下省侍中、樞密院樞密使、大理寺卿、禦史台主官禦史大夫和六部尚書。


    其實李曄也在想,是不是把樞密使、禦史大夫給踢出內閣序列,讓內閣專理朝政。


    其實他之前早有考慮,但是一時間要是增加太多大員,也有些不太合適,所以才出現這種有些不合理的局麵。


    對於侍中人選,李曄有了合適的人選,把韋昭度從河東道調了迴來。


    至於原中書省在大明宮外殿的官署即日起改為內閣官署。


    。。。。。。


    “啟稟元帥,振武軍赫連鐸大軍已經撤離天德軍。”


    李洪這邊得到消息的時間少尉晚一點,不過倒是不影響大事。


    赫連鐸大軍一撤,天德軍的危機也隨即解除,但是李思諫和李思敬二人卻是沒搞清楚狀況,不知道為何赫連鐸就這麽容易撤退了。


    看到兩人的疑惑,李洪說道,“兩位心裏也很疑惑吧?其實赫連鐸撤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左神武軍大將軍顧彥朗率領左神武軍和左羽林軍兩萬騎兵駐紮在雲州城下,赫連鐸除非是不想要雲州了,不然他就得老老實實地撤迴去。


    真當擔任了振武軍節度使,他赫連鐸就是塞外老大了?隻要聖上一句話,數萬鐵騎就可以屠滅整個振武軍。”


    李洪那豪氣萬丈的話,在李思諫兄弟二人耳中卻是另外一層意味,那就是朝廷在殺雞給猴看。


    意思就是,就算是赫連鐸那樣的藩鎮,在朝廷大軍麵前都不敢抗命,你黨項也得老老實實地聽話。


    “元帥說的是。不知道中受降城的情況怎麽樣了?”李思諫追問道。


    聽到這話李思敬也豎起耳朵,那可是他的地盤啊,他的家人和族人都在那裏。


    “應該沒事,據說赫連鐸隻打下了東受降城,並沒有攻破中受降城,就算是有損失,應該也不會大。


    如今夏綏和天德局勢已定,就看朝廷下一步的詔令了。”


    對於朝廷下一步的詔令,李思諫和李思敬二人真的沒什麽信心,特別是在左神威軍主力抵達夏州後,李思諫二人就知道他們平夏部已經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


    朝廷的詔令還是沒讓夏州的眾人等太久,跟朝廷下令廢除中書和尚書兩省的詔令同時抵達。


    詔令中,除了組建安北都護府外,也給李氏兄弟了一個交代。


    李思諫承襲夏國公爵位,而且還升職了。因為這次六部尚書從正三品提為從二品後,各部侍郎也都升了:其中吏部侍郎升為從三品,其餘五部侍郎升為正四品上。


    李思敬是安北都護府副都護兼任豐州都督府都督。


    除此之外,李曄在在詔令中下令讓李思恭家眷赴長安居住,並且承諾會在皇室中尋一合適宗室女與李彝昌定下婚事,成年後便成親。


    其實這詔令,對於李思恭的家眷有些不公,畢竟夏國公一爵都給了李思諫。但李思恭已經去世,李思諫和李思敬二人也都得到了不小的好處,即便是心裏對大哥有些愧疚,但最終選擇了接受朝廷的詔令。


    至於李存孝的左神威軍,並沒有調到豐州,而且駐紮在夏州都督府和靈州都督府,因為這裏遊牧民族混雜,朝廷需要穩定這裏的局勢。


    鑒於安北都護府的情況,未來數年,朝廷的流放地便會多了一個安北都護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唐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昌並收藏重生之大唐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