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軍的部隊不僅是武器好,防護上也不差,除了盔甲外,盾牌也不是凡物,起碼不像西川軍的盾牌那麽容易被射穿。


    因為不是對付騎兵,所以天策軍也不是用的鋒矢陣。所謂的鋒矢陣其實就是陌刀和弓弩的結合,陌刀在前,弓弩在後,除了防不了弓箭,對付騎兵卻是很好。


    不過眼前這西川軍可都是步兵,慣用的鋒矢陣自然沒有了用武之處,就連神機營也沒有用鋒矢陣。


    對於最前排的刀盾兵,抵擋住第一輪衝擊才是最為重要,隻有擋住了,他們才有活下來的機會。


    不過在西川軍撞上來的時候,天策軍也沒有被動的不還手,作為第一輪反擊的渾身甲胄的長槍兵便舉著長槍從盾牌的縫隙中刺了出去。


    雖然眼前的西川軍也悍勇,不過並沒有衝散天策軍的陣型,而後麵的士兵前赴後繼地湧了上來,頓時讓最前麵的西川被夾在了中間,一邊是衝不開的天策軍陣型,一邊是自己人無情的擠推。


    天策軍士兵並沒有給這些倒黴的西川過多思考的機會,等到那一支支長槍刺出來後,橫在中間的倒黴鬼頓時被刺了個透心涼,然後慘叫中響徹雲霄。


    擋住敵軍的衝擊後,天策軍就開始了反擊。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而現在又是西川軍占據人數優勢,若是天策軍被動防守,就會喪失戰爭的主動權,還不如果斷出擊。


    在長槍兵從刀盾兵讓出的縫隙衝了出去後,前麵幾排的刀盾兵則是用力舉著盾牌把敵人撞開,右手的橫刀朝著敵人就重重地砍了下來。


    在這種戰場,誰還管平時的操練,隻要能砍死敵人的刀法就是好刀法,其他的都是虛的。


    能作為率先發起衝鋒的西川軍也不是弱兵,同樣也舉起武器朝著天策軍砍去。不過當他們砍到天策軍身上的時候,除了冒出一絲火花,並沒有把對方如何。


    倒不是天策軍的盔甲真的刀槍不入,而是憑普通士兵一下就想砍破,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遇到武功高的另當別論。


    西川軍未能一刀砍死眼前的天策軍,天策軍自然也不會傻站著讓對方去砍。發現自己刀槍不入的天策軍士兵頓時大喜,直接舉著武器就砍了下去,一些西川士兵舉起武器格擋,卻發現手中的武器居然被一刀砍斷。


    唐朝軍隊的製式武器是橫刀沒錯,可是橫刀質量也有高有低。唐朝建立的前兩百年裏,正規軍用的橫刀自然不是次品,但是到了現在,戰亂不休,技術也失傳不少,加上熟練的工匠缺乏,就導致武器的質量參差不齊。


    倒不是說西川軍的武器質量就差,而是平均質量水平還是不如天策軍。


    所以西川軍不僅在盔甲上吃虧,武器上也有些吃虧。


    即便是天策軍人數有些吃虧,但卻靠著良好的紀律和精良的武器穩住了陣腳,並且還在主動進攻。


    數萬人的大戰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結束的,而且還是真刀真槍的幹。


    不過就在劉麒暫時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突然旁邊有人大喊,“將軍,敵人進攻中軍了。”


    劉麒連忙迴過頭望去,便發現上萬騎兵已經朝著中軍所在的大營衝去,想到這裏他就對李曄那裏有些擔憂。


    “傳我命令,告訴石淩,待敵軍步軍進攻中軍時,率領七麾下人馬從敵人側翼發起進攻,緩解殿下的壓力。”劉麒大聲吩咐道。


    “遵命。”


    劉麒這個做法很冒險,不過他也必須這麽做。


    讓他和李洪兩支軍隊傾巢而出並留下看似薄弱的中軍,是李曄的計策,這是他很久之前就定下的。劉麒大致知道李曄的打算,是打算利用火器之威。


    不過在劉麒看來,神機營近戰不行,錦衣衛雖說是騎兵,但隻有三千,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他必須派出一支步兵去支援,這樣李曄那邊的壓力就會減少,而且敵人的陣營也會出現混亂。


    不過他能做的也隻有這麽多了,在他麵前可是有不少敵軍的,他不可能不管不顧。


    。。。。。。


    “發射!”


    隨著龍治一聲令下,兩千支箭猶如烏雲一般,向羌族騎兵和西川騎兵唿嘯撲來。


    霎時間,衝在最前麵的騎兵一片人仰馬翻,超過五百人被射倒。緊接著,神機營的第二輪箭矢也隨即趕到,不斷有羌族騎兵或者西川騎兵在衝鋒中慘叫倒地。


    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唿嘯而來,密集的箭雨輕鬆地射穿了沒有盔甲防護的羌族騎兵。即便是穿著盔甲的西川騎兵,麵對穿透力很強的強弩也不敢保證射不穿。


    一時間一片又一片地聯軍騎兵從戰馬上摔下,然後被後麵飛奔而來的戰馬踩成肉泥。


    這些騎兵不是沒看到前麵摔下馬的同袍,可是高速飛奔的騎兵不可能停得下來,而且也不能停。


    騎兵靠的是什麽縱橫冷兵器時代?就是衝殺的速度。


    百步距離,對於騎兵而言,隻是一個唿吸而已。


    姚碩川不是沒看到族中兒郎不斷倒地,隻要有打仗,死傷是不可能避免的。贏得這次戰爭,他們自己不僅能守護頗豐,整個部落也能因此得到不少資源。


    僅靠這幾波弩箭就想阻止他們的進攻?也太小看他們了吧。


    就當姚碩川率領騎兵衝到距離天策軍大營不到50步的時候,看到天策軍不僅沒有列陣抵抗,反而讓一群沒有盾牌的士兵戰在營柵後。


    難道就想憑這一道營柵就想阻止他這近萬騎兵的衝鋒?


    在他看來,這個時候天策軍再不濟也應該布置長槍陣或者陌刀陣,可是都沒有。


    不過姚碩川也發現那些前排的天策軍士兵拿出一根不長的棍狀物,衝到近前,卻發現是竹子,這讓他不禁笑掉大牙。


    “二郎們,給我殺,活捉壽王。”


    “活捉壽王!”


    “殺!”


    對於這些敵軍要活捉自己的喊聲,李曄又沒聾,自然聽得見。旁邊的張威和林克都小心翼翼地看著李曄,卻見對方臉色不變,一點也沒有因為敵軍騎兵衝到近前來的擔憂和恐懼。


    旁邊的李振、徐世仁等人心裏都有些沒底,他們不明白自家殿下的依仗在哪裏?難道就靠這神機營?


    這神機營耗費不少,可看起來也不想能打仗的部隊啊,難道靠天策炮?用石頭砸騎兵或者步兵?那有效果嗎?而且天策炮也沒見使用啊。


    雖然李曄暫時不打算用火箭以及火藥罐等武器,但不代表他就沒有克製這騎兵的方法。放在平時,他自然不奢望這營柵可以攔住這近萬騎兵,可是在特點時候,這弱不禁風的營柵不僅能保全士兵,還能成為敵人不可逾越的一道天塹。


    看著越來越逼近的敵軍騎兵,李曄杵著配劍,冷冷地看著前方的一切。


    在營柵後方,五排士兵整齊地站在那裏,一排三百人,每人手裏拿著一眾類似於火槍的管狀物武器。類似火槍的管狀物武器其實就是火槍,當然跟後世的火槍差距很大,隻能說是最原始的火槍,連槍管都不是鐵或者銅,而是竹子。


    沒錯就是竹子,這種武器其實就是曆史上的突火槍,不過這裏被稱為神機槍。


    神機槍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其發射時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鐵管,右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射出石塊或者彈丸,彈丸最大射程可達一百五十步,有效射程五十步。


    曆史上的突火槍性能要差很多,主要源自彈丸的威力有限,更多是威懾。不過在李曄改良了彈丸後,威力大大增加。


    其實李曄也隻是動了動嘴而已,至於彈丸不是火藥,而是鉛彈。


    鉛彈在曆史上並不陌生,威力也不在這裏多述。反正李曄讓人試驗過,五十步內打到活物上,那叫一個慘。


    李曄雖然改良了彈丸,但是火槍本身卻沒法改,就竹子做的火槍,用不了幾次就得壞。於是李曄就把神機槍變成了一種一次性武器,每支神機槍發射兩次就就廢棄。


    所以可以看見在這些士兵身後都有一個不小的木箱,裏麵就是裝的所謂的神機槍。


    雖然這跟真的火槍有差距,但是短時間卻是可以當作火槍使用,三百人同時試射的場麵,李曄見過。不過那是平時訓練,戰場上還沒見過效果如何。


    而且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旁邊還準備了震天雷,這也是近戰神器。


    看著進入範圍內的敵軍騎兵,龍治一聲令下,“第一排發射!”


    整齊的槍管對準了衝來的騎兵,待引線燃盡後,竹製槍管突然一抖,然後就噴出一股刺鼻的硝煙。


    “砰砰砰!”


    密集的槍聲同時響起,未等硝煙散去,第一排的士兵就迅速向後撤退,然後第二排早已準備好的士兵馬上來到第一排。


    然後哨聲一響,變成第一排的士兵也迅速點燃了引線。


    一時間戰場上便砰砰作響,而正是這奇怪的響聲,影響了現今戰爭的模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唐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昌並收藏重生之大唐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