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卑職犯了何罪?殿下不分青紅皂白就拿下卑職,卑職不服!”


    李曄就在城門處當著一眾人的麵,直接讓親兵拿下楊行遷,自然驚呆了眾人,看到楊行遷的反抗,也有些擔憂。不過楊行遷的反抗注定是沒有用,劉奎和趙雄二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還有著諸多親兵,楊行遷很快就被拿下。


    被當著這麽多人拿下,楊行遷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想要激起身後其他人的憤慨。


    “不服?殺良冒功,戰場輕敵,致使數千大軍敗於叛軍之手,你有什麽不服的?”李曄斜著看了一眼這明顯縱欲過度的楊行遷,冷冷地說道。


    “殿下有何證據?若是殿下沒有證據,卑職一定要向節帥抗議。勝敗乃兵家常事,殿下為何不依不饒。而且卑職是節帥麾下將領,就算是有過,那也是應該節帥處置,而不是歸殿下處置。”聽到殺良冒功,楊行遷心裏‘咯噔’一跳,心想這個事怎麽敗露了?但他肯定不能承認,承認了,他就真的慘了。


    “本王現在是招討使,負責整個平叛事宜,遇急事不必奏報,可以便宜行事。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本王現在以之前那兩個罪名處死你,陳敬瑄也救不了你。”被一個小小的將領鄙視,李曄怎麽可能忍?他收拾不了陳敬瑄和田令孜兩兄弟,還收拾不了一個小小的敗軍之將嗎?


    聽到李曄這話,楊行遷脖子不禁一縮,這才意識到李曄這個招討使掌握著他的生殺大權,若是再觸怒對方,對方真把自己殺了,也不是不可能。想到這兒,他便決定好漢不吃眼前虧,等後麵見到節帥,節帥應該會保住自己,於是他便不再頂撞李曄,而是認命。


    看到楊行遷老實下來,以孫辰為首的蜀州大小官員都不禁對李曄這個壽王改了看法。要知道,楊行遷之前一直不服孫辰的指揮,即便是對方退守到蜀州後也一樣。好在楊行遷知道配合孫辰守住蜀州,畢竟要是蜀州城破,他也沒有活路。


    可這並沒有讓蜀州上下官員對楊行遷有所好感,蜀州被圍這些天,楊行遷在其營中,夜夜笙歌,早就引起了不滿。


    麵對這樣的一個楊行遷,蜀州上下官員都沒轍,沒想到李曄一來,直接鎮住了對方,而且強勢把對方拿下。


    “把他帶下去,等平叛結束,帶迴成都府接受陛下的處置。”李曄吩咐道。


    “是!”


    李曄之所以要對楊行遷下手,不是他跟楊行遷有多大仇多大怨,而是他看上了楊行遷手中的兵力。雖然此時蜀州城中隻剩下四千殘兵,但楊行遷手中還有一千餘人,雖然不多,也是上過戰場的老兵,而且能在叛軍攻城中堅持下來,還是有些本事。


    天策軍現在損失也不小,需要補充兵員。那些俘獲的叛軍,並不是都願意加入天策軍,畢竟很多人願意迴原籍複業,加上嶽昌旭的部隊,投降或者反正的叛軍上萬人,但按照李曄的猜測,能留下一半的人就算不錯了。


    於是李曄就盯上了楊行遷手下那些人。當然楊行遷和陳敬瑄的親信肯定得清理掉,他現在不殺楊行遷,但不代表他不可以收拾下麵的小人物。


    這次平叛,是他擴充軍隊最好的機會,若是不抓住這個機會,後麵擴充可沒有很好的借口。


    當然吞並這一千多西川軍的事,李曄不會高調的喊出來,把楊行遷關押後,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做,可能瞞不過孫辰等人,但諒他們也不會管這個事。至於事後,陳敬瑄知道了,但那個時候木已成舟,難不成陳敬瑄還能從他手中搶迴那一千人不成。


    “蜀州刺史孫辰攜蜀州上下官員六十七人,參見壽王殿下!”


    “孫刺史請起,能在數萬叛軍的圍攻下,守住蜀州,孫刺史功不可沒,本王也佩服不已。”李曄連忙上前扶起對方,很客氣地說道。


    李曄這禮賢下士的態度,讓孫辰有些驚訝,也有些惶恐,連忙道,“殿下過譽了,在下隻是動了動嘴,守城之功,主要還是下麵的官吏和將士。而且有一事,孫辰要向殿下請罪。由於城中糧食短缺,不得已打開了需要上繳國庫的糧食,某願意承認此責任。”


    聽到這事,李曄有些驚訝,不過對於事情他不是很清楚,不好擅下結論。不過在聽說其以平價賣出糧食,李曄也不禁有些佩服對方的老謀深算,這樣一來,他就算是有些責任,但責任也不大,畢竟朝廷沒損失什麽,隻是一部分糧食變成了錢財。


    這也讓李曄意識到,能做到刺史的人,隻要不像陳敬瑄他弟那樣完全靠關係的,一般都不是省油的燈。雖然孫辰此人並不是善茬,但能率領全城軍民堅守蜀州這麽多天而不投降,可見其還是有些氣節,起碼大事上不糊塗。


    。。。。。。


    “殿下,對於這一千餘西川軍,殿下有何打算?”安撫完一眾蜀州官員後,裴榮便迫不及待詢問李曄。


    “把陳敬瑄和楊行遷的心腹剔除,然後編入天策軍。這次天策軍損失不小,也需要新鮮血液補充,除了嶽昌旭的那兩千人,其他的全部編入天策軍。


    新組建兩個都,兩個都頭的人選,你們先擬一個名單,然後上交給我。”李曄想了一下說道。


    再組建兩個都,那就是七個都,六個步兵都和一個騎兵都。雖然這違背了李曄建立的五五製原則,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按照他的想法,巴不得天策軍兵力越多越好,但也得考慮一下現實情況。


    本來按照當初李儇同意成立天策軍的要求,天策軍隻有4個都,即便是李曄把每個都變成了一千多人,但也在可允許的範圍內。隨後騎兵都的組建就已經算是私自擴張,現在又成立兩個都,就是七個都,要是成軍,兵力可能達九千人,雖然不如左右神策軍和西川軍,但也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是,殿下。”


    裴榮也意識到這是個機會,之前的幾個都頭,他插不上手,但這次卻有了機會。不說兩個都的都頭都是他的人,隻要有一個是,他在天策軍武將中,也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


    。。。。。。


    隨著李曄率軍進駐蜀州城,蜀州之圍解除的消息也在信使的快馬加鞭下,傳到了成都。聽到李曄初戰告捷,李儇這個皇帝也很高興,看來自己這皇弟還是不錯,要知道捷報傳來之前,他都準備再次逃跑。不過現在卻是不用了!


    心情很好的李儇,倒也挺大方,不僅嘉獎了李曄、孫辰等人,對於李曄的一些請求也一一同意,包括任命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嶽昌旭為邛州防禦使和縣男、授予蜀州刺史孫辰為縣子爵位。同時還同意了天策軍擴編三個都(包括騎兵都),這意味著李曄私自擴建的三個都就成了正式編製。


    當然李儇也要求李曄在兩個月內平定叛亂,讓蒙頂山茶葉恢複供應。


    李曄這邊得到的自然是一連串的好消息,可陳敬瑄就不一樣。由於蜀州刺史孫辰及一眾官員聯名指責楊行遷殺良冒功,致使叛亂擴大,加上其作戰不力,被李儇下令押解迴京受審。同時鄭畋在奏折中也指出西川軍平叛不力,高仁厚率領上萬軍隊,卻止步於新津。


    李儇沒有去管其中的彎彎繞繞,隻是看到李曄大敗兩萬叛軍,而高仁厚卻沒有多大進展,自然就很不滿,當著朝廷重臣的麵嗬斥了陳敬瑄。


    可以說,陳敬瑄這次,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於楊行遷那被李曄吞並的一千餘軍隊,他開始並未想起。等他想起的時候,木已成舟,想到七千軍隊被楊行遷敗光,即便對方是他親信,他也隻能處死對方,不過這卻是後話了。


    李曄這次可謂大賺特賺,前麵說的都是看得見的,而對於李曄來說,有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他這次的表現,自然進入了很多朝臣的眼中,年輕有為,雖然也有些不務正業,但頗有明君風範。


    李曄作為一個親王,擅於軍事,加上天策軍,不少大臣難免迴想起太宗李世民,對方登基前可是天策上將。有些人也很擔憂,要是李曄做大,豈不是很有可能出現兄弟相殘的情況?從太宗以來,這樣的事情可不少。


    不過他們還是忘了一個事,目前掌握朝廷的,並不是李儇這個皇帝,而是田令孜這個太監。雖然其現在的實力有些削弱,但要是忽視其,那就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唐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昌並收藏重生之大唐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