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瞞天之計


    接到衛君衛蘇的求援信後,趙傳很快便做出了決定,將隆城郡中招募的七萬大軍中的將近一半的兵力,三萬人,號稱五萬,交給護衛營的墨舞墨統領領著,趕往衛都亳邑,協助衛軍防守!


    而趙傳自己,則打著防備安陽郡中的薛軍的名義,留在了隆城郡。但實際上,趙傳其實還是在逃避與草原獲人正麵對抗,甚至不惜將一半的兵力,交給雇傭兵出身的墨舞來統領!


    嗯,雖然是雇傭兵出身,但墨舞之前在趙傳身邊的時候,還是證明了他自己的能力,完全有能力能夠獨當一麵!


    嗯,墨舞的雇傭兵身份,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趙軍,這一點,趙傳其實也很清楚,遍布列國的龍門鏢局,從事的可不僅僅是護送貨物,走走鏢這樣的簡單的工作,看家護院,甚至受雇於人,如同墨舞他們這樣,成為雇傭兵的,同樣也不在少數!


    而雖然龍敏鏢局的那些鏢師,跟趙國正規軍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那些鏢頭之類的,就如同墨舞這樣的,卻絕大多數,都是從趙國軍中退下來,加入到龍敏鏢局中的!


    甚至有些,很有可能,還是趙國正規軍,受到秘密指派,而從趙國軍中退役,加入到龍敏鏢局的,就如同墨舞這樣的人!


    墨舞這個名字,很明顯,跟墨辛墨乙一樣,應該都是化名!連真實姓名都不肯透露,可見他們身份的特殊!


    三萬隆城軍,在墨舞墨統領的率領下,很快便進入到了衛國,入駐衛都亳邑,與衛軍一起,拱衛衛國國都!


    而這個時候,衛國柁樟郡,已經完全失陷於草原獲人大酋領阿史那實率領的二十萬鐵騎之手!之前奉命統領攻打薛國保興郡,撤退返迴柁樟郡的衛軍,防守柁樟郡的衛國大將軍蒙武,更是節節敗退,已經退到了衛寧郡境內。


    而蒙武之前統帥鎮守柁樟郡的三萬衛軍,現在也隻剩下了不到一萬人,損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可以說,跟全軍覆沒,也沒多大的區別了!


    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蒙武戰敗,其實非戰之罪,而是真正的由於缺少兵力,無法跟草原獲人二十萬大軍正麵對抗的緣故!


    在處於絕對的劣勢之下,蒙武所部,損失三分之二而沒有全軍潰敗,依然還能保持一定的戰鬥力,可見蒙武的統帥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而退入衛寧郡境內的蒙武所部,與衛寧郡中駐守的蒙浚所部三萬人,匯合在一起,其實很可能也根本不是獲人二十萬大軍的對手!雙方的兵力,懸差得實在是太大了!


    而衛國境內的郡縣邑城,就算是郡城,在短短的幾年的時間裏,就已經輪番易手,遭受到了無數次戰火的洗禮,城池城牆什麽的,早就已經破損不堪,就算衛國複國後,對這些城池城牆,極力進行了修繕,但也絕對算不上多麽的牢固!


    在麵對獲人鐵騎時,幾乎可以說是一擊擊破,就算不擅長攻城戰的獲人,都能夠輕易突破城池城防!


    在這種情況下,以蒙浚、蒙武匯合之後的區區數萬衛軍,想要擋住獲人鐵騎,幾乎是不大可能!


    而整個衛國,算上衛都亳邑的駐軍之後,也隻有不到六萬人了,在得到從隆城郡趕來的三萬隆城軍的增援後,衛隆聯軍的總兵力,也還沒超過十萬人,在人數上,還是遠遠的少於獲人鐵騎的數量的!


    在跟左庶長簡虎,上將軍蒙桑、周雎等人商量之後,衛蘇最終還是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衛寧郡,全麵收縮防線,將衛國所有的兵力,全都集中在衛都亳邑,並以衛都亳邑和亳邑西郊的嶴山作為據點,分成兩個部分,防守和抵抗獲人大軍!


    很快,衛蘇的命令,便傳到了衛寧郡,接到命令的蒙浚、蒙武等人,很快便率領兩部兵丁四萬餘人,棄守衛寧郡,退迴衛都亳邑,並且進駐嶴山,在嶴山大營裏駐紮了下來!


    而衛君衛蘇,則和左庶長簡虎,以及墨舞統領的三萬隆城軍,再加上兩萬多原本就駐守在衛都亳邑城中的衛軍,依然留在了亳邑城中,憑借亳邑城,抵抗獲人鐵騎!


    大趙紹興十年五月,獲人大酋領阿史那實親自率領的二十萬獲人鐵騎,終於出現在了衛都亳邑城外。而獲人大軍的出現,也就意味著,衛國衛寧郡和柁樟郡兩郡,可以說已經完全的淪陷在了獲人的鐵蹄之下!


    嗯,雖然在衛都亳邑東邊,還有幾座縣邑關隘,屬於衛寧郡,但衛寧郡郡城,卻已經慘遭到了獲人鐵騎的毒手!


    五月初三,出現在衛都亳邑城外的獲人鐵騎,開始對衛都亳邑,發動猛烈的攻勢!


    憑借著衛都亳邑的高城厚牆,衛隆聯軍,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獲人猛烈的進攻!甚至於在之後的好幾天時間裏,獲人每一次的攻擊,都被衛隆聯軍給擊退,甚至連嶴山大營中的另外一支衛君,都沒有動用!


    似乎,守住衛都亳邑,已經沒什麽懸念了!衛都亳邑城中的衛國軍民,包括衛君衛蘇,不由自主地全都鬆了一口氣,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隻有身為衛國左庶長的簡虎,臉上卻依然沒有任何的喜色,甚至憂慮之色反而更濃了!


    而在連續攻打衛都亳邑將近十天,全都徒勞無功後,城外的獲人大軍,似乎也學聰明了,舍棄掉了高牆厚城的衛都亳邑,轉而攻打亳邑郊外的嶴山大營,想要先將嶴山大營這顆釘子,先拔掉!


    然而,獲人主要是以騎兵為主,而嶴山大營,又建在嶴山群山之中,獲人想要攻破嶴山大營,又談何容易!


    毫無意外的,攻打嶴山大營的獲人騎兵,再次遭受到了挫折,損兵折將不說,更是連嶴山大營的轅門邊沿都沒摸到過!


    然而,即便如此,嶴山腳下的獲人,卻依然每天都對嶴山大營,發動猛烈的進攻,似乎根本就毫不在意每天折損的那些兵將似的!


    而就在這時,衛都亳邑城中的隆城軍統領墨舞,卻接到了一封來自於隆城郡,而且是直接加蓋了隆侯印璽的調令,命令他即刻返迴隆城,以解隆城之圍!


    隆城被圍!這個消息,就如同一道驚天霹靂一樣,將墨舞,以及衛君衛蘇,左庶長簡虎等人,全都驚得愣在了那裏!


    而圍困隆城的軍隊,更是讓墨舞和衛蘇、簡虎等人感覺萬分的不可思議!圍困隆城的軍隊,竟然是獲人大酋領阿史那實率領的草原鐵騎!


    阿史那實率領的獲人鐵騎,不是正在衛都亳邑城外,與衛軍激戰嗎?怎麽可能出現在隆城郡外,還圍困了隆城郡?


    這封調令是假的?是獲人偽造偽造的?目的就是想要調虎離山,將亳邑城中的隆城軍調出去,從而半道設伏,圍殲這支隆城軍,削弱衛都亳邑的防守力量?


    有這種可能,但這種可能性,卻可以說微乎其微!


    趙傳成為夏王室親封的隆侯的消息,雖然在隆城郡,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但是獲人卻是絕對不可能知道的!而且,趙傳隆侯的印璽,獲人沒有見到過,又怎麽可能偽造得出來?


    趙國給隆侯趙傳,鑄造這枚君侯印璽的時候,還專門在印璽的一角,鑄造了一個奇特的符文,以辨明真偽!不知道的人,還隻會以為那個奇特的符文,是一個斷紋裂痕之類的,絕對不可能想到,那竟然是一處隱藏的標記符號!


    而外人不知道,不清楚隆侯印璽上的秘密,但從趙國出來的墨舞,又怎麽可能不知道?一看那個加蓋了隆侯印璽的詔書,趙傳幾乎就可以肯定,那份詔書是真的!


    也就是說,現在,真的有一支獲人的大軍,正出現在隆城郡外,而且已經將隆城郡給圍困了起來!


    這支獲人大軍是哪來的?難不成是天上掉下來的?


    天上掉下來的,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天上隻會掉石頭,掉星星,但卻絕對不可能掉下人來,而且還是草原獲人!


    那麽,這支由大酋領阿史那實統領的草原獲人,要麽是草原左部的部族騎兵,打著大酋領阿史那實的旗號,要麽就是攻打衛都亳邑的阿史那實大軍,分兵出去,秘密潛行,突然殺進隆城郡境內的!


    草原左部的部族騎兵,在紹興九年秋的時候,剛剛在西域遭受到了一次滅頂之災,十幾萬部族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就連左王古爾古格這個從草原左部屍山血海中拚殺出來的左部新王,都被西域都護府的趙軍亂箭射殺了,首級現在還跟三牲祭品,放在一起,供在趙國的太廟之中,剩下的那些草原左部的部族軍,根本就不足為慮!


    草原左部想要再組織起一支人數超過十萬人的部族騎兵,不是說完全沒有那個可能,但肯定很難,絕對不是那麽容易辦到的!


    而且,臨時組織起來的部族騎兵,戰鬥力又怎麽可能跟獲人大酋領阿史那實率領的獲人精騎相提並論?趙傳就是再無能,也總不可能連部族騎兵和草原精騎都分不清楚吧?


    就算真的分不清楚,也總不可能連圍困隆城郡的,是不是獲人大酋領阿史那實也不知道吧?


    因此,出現在隆城郡外的那支草原獲人,真的就隻有一個可能了,那就是衛都亳邑城外的草原獲人,分兵所致!


    很明顯,衛都亳邑城外的獲人大酋領阿史那實率領的二十萬獲人鐵騎,趁著轉攻嶴山大營的時候,偷偷的分兵,秘密潛入了隆城郡中,所以才會殺了隆城郡中的隆城軍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於連隆城郡,都被獲人大軍給包圍了起來!


    不過,這樣一來,分兵之後的獲人大軍,剩下的還能有多少呢?猛攻嶴山大營的那些獲人鐵騎,恐怕更多的還是虛張聲勢,為了吸引嶴山大營和衛都亳邑城中的衛隆聯軍的注意力,以給潛行進入隆城郡的獲人爭取時間吧?


    那這樣的話,合嶴山大營和衛都亳邑之力,聚殲嶴山腳下的那支獲人鐵騎,應該也不是什麽難事吧?


    在接到調令,得知獲人圍攻隆城郡的消息後,經過一個晚上的商議,當天晚上,衛君衛蘇、左庶長簡虎,上將軍蒙浚、周雎以及隆城軍統領墨舞等人,便已經做出決定,決定第二天天一亮,就馬上出兵,攻打嶴山腳下的獲人鐵騎!


    然而,簡虎、蒙浚他們可能忘了,獲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馬背上!


    當第二天早上,蒙浚、周雎和墨舞等人,率領亳邑城中的衛隆聯軍,出城攻擊嶴山腳下的獲人大營時,卻發現,獲人早就已經人去營空,在原地隻剩下了一座空落落的大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戰國當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龍家水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龍家水哥並收藏重生戰國當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