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陷馬坑
莒兵沒有經曆過草原獲國王庭外的元秋山之戰,甘氏叛軍同樣也沒有經曆過,甚至於甘氏叛軍由於勢單力薄,連趙軍和鄭軍在草原上的所作所為,甘暉甘豫兩兄弟,都是在投降了莒國之後,才聽到了一鱗半爪!
然而不管是甘豫甘暉也好,還是莒國先鋒主將熊飛以及先鋒副將景毋鈡也罷,都隻是對趙軍和鄭軍在草原獲國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元秋山之戰,也隻是聽說過而已,至於元秋山之戰的具體過程,在遠隔千裏,曆時數月的傳說過程中,自然難免的就會出現走樣、變形,真相跟傳說,自然也就有了天壤之別!
而公叔子夜,雖然同樣也沒有經曆過元秋山之戰,對於元秋山之戰的具體過程,同樣也是茫然不知。但是趙侯伊華,卻是元秋山之戰的親身經曆者,親眼見證了元秋山之戰的整個過程,其中就包括鄭軍在營中挖設陷阱,坑了成百上千的獲人部族軍的經曆!
而伊華,本身就是穿越者,見多識廣,而且擁有著比這個位麵時空中所有人,都多了幾千年的知識文化積澱,也就隻看了一眼,伊華就已經看穿了鄭軍陷阱的作用和意圖,學起來自然也不是什麽難事!
事實上,伊華也不算是東施效顰,擁有遠超於這個位麵時空中所有人的知識見識的穿越者,不是不會搞這些陷阱,而隻是沒有想到而已,是真正的沒有想到,甚至於被鄭軍的陷阱點破之後,伊華能夠想到的用於戰爭中的陷阱布置,比這區區陷馬坑還要多!
鄭軍楊龍所設計的這種陷坑,可不就是陷馬坑麽?
陷馬坑,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簽。其坑似亞字相連,狀如鉤鏁,以草及細塵覆其上,軍城營壘要路皆設之!
這可是唐朝名將李衛公李靖的《李衛公兵法》上麵記載的,受父母影響,自小就喜歡古文,家中古籍藏書更是浩如煙海的伊華,小時候就曾經在某本古籍上翻看到過這一段,在草原元秋山下看到鄭軍營區中用來陷人陷馬的深坑時,伊華腦海裏幾乎一下子就浮現出了這一段話來!
既然是兵書兵法上都有記載的好東西,伊華怎麽可能不拿出來用?幾乎剛返迴趙國,伊華就將陷馬坑的形製、用法,用諭令的形式,傳遍了趙國五郡之地,讓趙國境內郡縣邑城,遍設之!
這可是極好的防守措施,不僅能陷馬,人也同樣能陷,而且掉下去,幾乎就再沒有活下來的可能!
公叔子夜作為山隴郡的守備遊擊將軍,自然也收到了伊華的諭令,對於陷馬坑的形製、用法,自然也是了如指掌,而且在此之前,公叔子夜其實就已經在山隴郡城內外,官道正街等必經之處上,挖掘了百十個陷馬坑。
陷馬坑上覆蓋了砂土,壓平之後,從外表上看,與平時的路麵也沒有任何的區別,而且就算是有人踩上去,甚至馬車壓過去,隻要不是載了很多重物的馬車牛車,幾乎也不用擔心會壓塌下去。
但是千軍萬馬衝鋒之時,其力道,再加上共振引起的地麵震動,卻是能夠輕而易舉的就將覆蓋在陷馬坑上的沙土震鬆震塌,最後連人帶馬,一起掉進陷馬坑裏,再無幸免的可能!
而山隴郡城外官道兩側的陷馬坑,卻並不是伊華諭令上的“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簽”的陷馬坑,而是加大號之後的陷馬坑,深一丈多,寬也是四五丈,從官道外近二十丈的地方,以半圓形的弧形形狀,從官道兩側一直延伸到了護城河邊,形成了一道二十幾丈的半圓形深坑,就像是一道天塹似的,將進攻的甘氏叛軍,全都擋在了深坑外圍!
看著地麵上突然出現的二十多丈長,四五丈寬的深坑,雜在隊伍後半部分衝鋒的甘氏叛軍首領,原甘氏一族的族長,趙國上大夫甘暉,臉上頓時青一陣紅一陣的,心中更是一陣心驚肉跳,還好,還好沒有冒險,率軍衝鋒,若是打頭陣似的領著麾下士卒在前麵衝鋒,說不定現在,掉進陷阱中的,就有自家一份,而且很有可能是連同身側的戰旗一起掉下去!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己是甘氏族長,自然不可能親自領軍衝鋒,能在陣後押陣,或者跟著隊伍一起衝,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自家那個兄弟,那個曾經做了零陵守備校尉的兄弟,多半就沒這個好運了!
想到這些,甘暉不由得轉頭朝另一側望了一眼,隻不過中間隔著趙軍,甘暉也根本望不見另一側的甘豫,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但是自家兄弟那麵曾經矗立在零陵邑城城頭上的‘甘’字戰旗,現在卻已經消失不見了,若不出意外的話,自家那個兄弟,應該會像自己猜測的那樣,隨同戰旗,一起掉進了深坑之中!
“便宜甘豫這狗賊了!”趙軍軍陣中,公叔子夜冷笑了一聲,在心底暗自嘟噥了一句,剛才,他身邊的親兵,可是親眼看見甘豫連同他身側引領甘氏叛軍衝鋒的‘甘’字將旗,隨同百十多個衝在最前麵的甘氏叛軍,一同掉進了轟然坍塌的根據陷馬坑改進而來的深坑之中!
之後,甘豫的‘甘’字戰旗,就再沒有豎起來過!
而官道兩側根據陷馬坑改進而來的深坑,可是專門為衝鋒的騎兵設計的,甚至可以說是城池護城河之外的又一重要防守工事,一直延伸到護城河邊的深坑,必要時,甚至可以很輕鬆的就掘開護城河,將護城河中的水,放進深坑之中,而這,又是阻擊敵人的手段之一!
四五丈寬的塹壕,就已經不是那麽容易越過了,若是再加上一丈多深的護城河河水,可不就是又一條鴻溝麽?隻不過,這種防禦手段,恐怕以後就要讓莒人給學了去了!不過,就算莒人學去了也無妨,畢竟隻是一種被動的防禦手段,而君上,可是早就說過,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也隻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當一個國家,一座城池關隘,隻有依靠各種防禦手段而存活的時候,那它其實離滅亡或者破滅也已經不遠了!現在趙國弱小,四麵皆敵,自然隻有依靠這些防禦手段來自保,而一旦趙國強盛之後,這些防禦手段也就沒了用武之地!到那時,需要用這些防禦手段自保的,就該是趙國的敵人了!
莒兵沒有經曆過草原獲國王庭外的元秋山之戰,甘氏叛軍同樣也沒有經曆過,甚至於甘氏叛軍由於勢單力薄,連趙軍和鄭軍在草原上的所作所為,甘暉甘豫兩兄弟,都是在投降了莒國之後,才聽到了一鱗半爪!
然而不管是甘豫甘暉也好,還是莒國先鋒主將熊飛以及先鋒副將景毋鈡也罷,都隻是對趙軍和鄭軍在草原獲國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元秋山之戰,也隻是聽說過而已,至於元秋山之戰的具體過程,在遠隔千裏,曆時數月的傳說過程中,自然難免的就會出現走樣、變形,真相跟傳說,自然也就有了天壤之別!
而公叔子夜,雖然同樣也沒有經曆過元秋山之戰,對於元秋山之戰的具體過程,同樣也是茫然不知。但是趙侯伊華,卻是元秋山之戰的親身經曆者,親眼見證了元秋山之戰的整個過程,其中就包括鄭軍在營中挖設陷阱,坑了成百上千的獲人部族軍的經曆!
而伊華,本身就是穿越者,見多識廣,而且擁有著比這個位麵時空中所有人,都多了幾千年的知識文化積澱,也就隻看了一眼,伊華就已經看穿了鄭軍陷阱的作用和意圖,學起來自然也不是什麽難事!
事實上,伊華也不算是東施效顰,擁有遠超於這個位麵時空中所有人的知識見識的穿越者,不是不會搞這些陷阱,而隻是沒有想到而已,是真正的沒有想到,甚至於被鄭軍的陷阱點破之後,伊華能夠想到的用於戰爭中的陷阱布置,比這區區陷馬坑還要多!
鄭軍楊龍所設計的這種陷坑,可不就是陷馬坑麽?
陷馬坑,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簽。其坑似亞字相連,狀如鉤鏁,以草及細塵覆其上,軍城營壘要路皆設之!
這可是唐朝名將李衛公李靖的《李衛公兵法》上麵記載的,受父母影響,自小就喜歡古文,家中古籍藏書更是浩如煙海的伊華,小時候就曾經在某本古籍上翻看到過這一段,在草原元秋山下看到鄭軍營區中用來陷人陷馬的深坑時,伊華腦海裏幾乎一下子就浮現出了這一段話來!
既然是兵書兵法上都有記載的好東西,伊華怎麽可能不拿出來用?幾乎剛返迴趙國,伊華就將陷馬坑的形製、用法,用諭令的形式,傳遍了趙國五郡之地,讓趙國境內郡縣邑城,遍設之!
這可是極好的防守措施,不僅能陷馬,人也同樣能陷,而且掉下去,幾乎就再沒有活下來的可能!
公叔子夜作為山隴郡的守備遊擊將軍,自然也收到了伊華的諭令,對於陷馬坑的形製、用法,自然也是了如指掌,而且在此之前,公叔子夜其實就已經在山隴郡城內外,官道正街等必經之處上,挖掘了百十個陷馬坑。
陷馬坑上覆蓋了砂土,壓平之後,從外表上看,與平時的路麵也沒有任何的區別,而且就算是有人踩上去,甚至馬車壓過去,隻要不是載了很多重物的馬車牛車,幾乎也不用擔心會壓塌下去。
但是千軍萬馬衝鋒之時,其力道,再加上共振引起的地麵震動,卻是能夠輕而易舉的就將覆蓋在陷馬坑上的沙土震鬆震塌,最後連人帶馬,一起掉進陷馬坑裏,再無幸免的可能!
而山隴郡城外官道兩側的陷馬坑,卻並不是伊華諭令上的“長五尺,闊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槍、竹簽”的陷馬坑,而是加大號之後的陷馬坑,深一丈多,寬也是四五丈,從官道外近二十丈的地方,以半圓形的弧形形狀,從官道兩側一直延伸到了護城河邊,形成了一道二十幾丈的半圓形深坑,就像是一道天塹似的,將進攻的甘氏叛軍,全都擋在了深坑外圍!
看著地麵上突然出現的二十多丈長,四五丈寬的深坑,雜在隊伍後半部分衝鋒的甘氏叛軍首領,原甘氏一族的族長,趙國上大夫甘暉,臉上頓時青一陣紅一陣的,心中更是一陣心驚肉跳,還好,還好沒有冒險,率軍衝鋒,若是打頭陣似的領著麾下士卒在前麵衝鋒,說不定現在,掉進陷阱中的,就有自家一份,而且很有可能是連同身側的戰旗一起掉下去!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己是甘氏族長,自然不可能親自領軍衝鋒,能在陣後押陣,或者跟著隊伍一起衝,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自家那個兄弟,那個曾經做了零陵守備校尉的兄弟,多半就沒這個好運了!
想到這些,甘暉不由得轉頭朝另一側望了一眼,隻不過中間隔著趙軍,甘暉也根本望不見另一側的甘豫,現在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但是自家兄弟那麵曾經矗立在零陵邑城城頭上的‘甘’字戰旗,現在卻已經消失不見了,若不出意外的話,自家那個兄弟,應該會像自己猜測的那樣,隨同戰旗,一起掉進了深坑之中!
“便宜甘豫這狗賊了!”趙軍軍陣中,公叔子夜冷笑了一聲,在心底暗自嘟噥了一句,剛才,他身邊的親兵,可是親眼看見甘豫連同他身側引領甘氏叛軍衝鋒的‘甘’字將旗,隨同百十多個衝在最前麵的甘氏叛軍,一同掉進了轟然坍塌的根據陷馬坑改進而來的深坑之中!
之後,甘豫的‘甘’字戰旗,就再沒有豎起來過!
而官道兩側根據陷馬坑改進而來的深坑,可是專門為衝鋒的騎兵設計的,甚至可以說是城池護城河之外的又一重要防守工事,一直延伸到護城河邊的深坑,必要時,甚至可以很輕鬆的就掘開護城河,將護城河中的水,放進深坑之中,而這,又是阻擊敵人的手段之一!
四五丈寬的塹壕,就已經不是那麽容易越過了,若是再加上一丈多深的護城河河水,可不就是又一條鴻溝麽?隻不過,這種防禦手段,恐怕以後就要讓莒人給學了去了!不過,就算莒人學去了也無妨,畢竟隻是一種被動的防禦手段,而君上,可是早就說過,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也隻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當一個國家,一座城池關隘,隻有依靠各種防禦手段而存活的時候,那它其實離滅亡或者破滅也已經不遠了!現在趙國弱小,四麵皆敵,自然隻有依靠這些防禦手段來自保,而一旦趙國強盛之後,這些防禦手段也就沒了用武之地!到那時,需要用這些防禦手段自保的,就該是趙國的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