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銜和軍製
伊華這次巡幸霞西、林寧兩郡,主要就是為了視察匠作監名下的武器作坊以及在林寧郡衢富山穀新兵訓練營編練的趙國國防軍第三軍的開訓動員會。
武器作坊主要有霞西郡赭石山的鐵器作坊和阜慶邑的弓弩作坊,衛國和薛國兩批訂單中,長柄長刀的數量是八萬多把,主要的生產產地在霞西郡外赭石山,而剩下的那八萬多把木弓和手弩,則主要是在盛產鐵木的阜慶邑的弓弩作坊生產的。
而在林寧郡外衢昌山和富昌山之間的衢富山穀中,則是趙國除欒犀山穀欒犀新兵訓練營外,第二個新軍訓練營!
如今,趙都宸邑外欒犀山穀中的欒犀新兵訓練營已經步入正軌,第一批新兵也已經在年底前全部完成軍事訓練,並且考核合格,全部分派到了趙國東部的雲台郡和山隴郡中,分駐在各個險要關隘和軍事重鎮之中!
而雲台郡和山隴郡中,除了之前被派往山隴郡中的蕩寇將軍鄧維所率領的新軍第一旅,已經駐防山隴郡郡城,跟山隴郡守備遊擊將軍公叔子夜,共同防範盤踞在零陵和甘臨兩邑中的甘氏叛軍外,其餘郡縣邑城的絕大多數戍卒,都獲得了一個新的名稱——城防軍!
而還有一部分年齡較大的戍卒,則跟郡縣邑城的衙役合並在了一起,被改稱為巡卒!而那些剛剛從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分駐到各個險要關隘和軍事重鎮中的新兵,也獲得了一個新的名稱——國防軍,原有的戰兵、戍卒以及衙役等名稱,則一概棄之不用!
趙國的戰兵,原本也是沒有固定的員額和固定的駐屯軍營的,通常都隻是在戰事爆發之後,趙國君侯才發布征募令,臨時從各個郡縣邑城的戍卒中,抽取精兵強將,再重新編組,組成一個又一個以千人為基本單位的軍事編製,再在千人隊的基礎上,組建三軍或者五軍。
而現在,伊華在招募、編練趙國新兵的基礎上,對趙國的軍事力量構成形式,也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以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第一批新兵為基礎,組建了專門負責國土防衛安全的國防軍,而原本就駐守在地方的郡縣邑城的戍卒,則變成了負責地方防衛和鎮壓地方叛亂,剿滅流寇土匪的城防軍,衙役和剩下那些比較老弱的戍卒,則全都變成了維護城中治安和穩定的巡卒!
對於趙國軍卒來說,這次的軍事改革,可不僅僅隻是稱謂上的變化,更多的還是職能和使命上的變化!原本的戰兵,隻是從戍卒中臨時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但現在,卻有了專門負責對外戰爭的國防軍,而且還有了專門的駐軍營地!
並且,跟以往的戍卒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這些國防軍,是完全脫產的,也就是說,這些國防軍,是完全由趙國國尉府供養,武器撥付等等,也全都是由國尉府提供,並且就算是在和平時期,也都要接受長時間和高強度的軍事訓練!
可以說,國防軍,就是走出了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卻將新兵訓練營中的那一整套的訓練方法和管理手段,全都原封不動的帶到了新的駐防營地的趙國新軍!而國防軍也隻有兩種狀態:戰時和備戰時!
而在去年年底前圓滿的結束了第一批新兵訓練的所有工作後,五個新兵旅,除了蕩寇將軍鄧維所率領的第一旅駐防山隴郡外,其他四個旅,還有兩個旅駐紮在雲台郡和雲台關,一個旅駐紮在雲中郡。
隻有第二旅趙康所部和軍部直屬營,一直沒有確定最終的駐防地,直到年後四月份,薛國與東方六國的戰爭全麵爆發之後,第二旅才得到了最新的命令:調駐林寧郡衢富山穀!而軍部直屬營,則依然留駐原地,留在了欒犀山穀之中!
好在之後沒多久,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軍司馬蘇複,便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命,任命為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主將,負責招募組建和訓練新兵第二軍,同時,蘇複的軍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之前蘇複一直隻是一個軍司馬,在軍中地位並不算高,但這一次,伊華正式任命其為中將軍,僅在柱國大將軍、大將軍和上將軍之下。
中將軍,也是伊華在對趙國軍製進行改革後的新產物,雖然是個新名稱,但是在列國之中,上將軍,大將軍以及柱國大將軍等將軍封號,早已有之,而這些頂級的,基本上國中都隻有一兩個的將軍封號之外的其他正任將軍封號,其實都可以被認為是中將軍。
隻不過伊華覺得這些將軍的封號實在是太多了,五花八門,什麽樣的都有,索性便化繁為簡,一步到位,套用另外那個位麵時空中的軍銜等級製度,直接弄出了個中將軍的新封號,中將軍之下,便是少將,少將之下,便是校尉,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校尉之下便是士,上士中士下士和銳士,士之下便是卒,銳卒、精卒和新卒。
不過,跟另外那個位麵時空中的軍銜等級製度有些區別的是,伊華弄出來的這套軍銜製度,在校尉和士卒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隻要立有足夠的軍功,上士也是直接可以晉升為少尉,甚至被越級提拔為中尉上尉的!
而新卒,顧名思義,就是剛剛離開新軍訓練大營的新兵,精卒,則是軍中精銳之卒,精銳中的精銳,就是銳卒,銳卒之上,便是銳士!而通常,銳士便已經可以擔任一個十人班的班長了。
而班都營旅軍的軍事編製構成,則基本沿用了新兵訓練營中的編製,十人為班,班有班長。十班為都,都有都頭(百騎將)和都副(小騎校),五都為營,營有營長(千騎長)和營副(千騎尉),四營為旅,旅有旅長、旅副以及旅司馬。
而根據新的軍銜等級製度,旅司馬和旅副通常由中校或者上校擔任,旅長則由少將擔任,也就是說,在趙國新的軍製之中,一個旅兩千多人,才會有一個將軍,隻不過過去的封號通常是遊擊將軍,而現在則改成了少將!
而從第一批國防軍的駐屯情況來看,國防軍的駐屯營區,通常都是以旅為單位的,也就是說,在趙國的新軍編製中,旅,將會是最小的編組作戰單位,而不是之前的千人隊或者軍了!
並且,在伊華頒布的第一批跟軍事有關的改革法令,《大趙軍法》中,對於旅長的任職要求之一,就是能夠獨立率領全旅執行作戰任務,對旅副的任職要求也是,在特殊情況下(通常是指旅長不能繼續指揮時),旅副能夠繼續率領和指揮全旅,執行獨立作戰任務!
伊華這次巡幸霞西、林寧兩郡,主要就是為了視察匠作監名下的武器作坊以及在林寧郡衢富山穀新兵訓練營編練的趙國國防軍第三軍的開訓動員會。
武器作坊主要有霞西郡赭石山的鐵器作坊和阜慶邑的弓弩作坊,衛國和薛國兩批訂單中,長柄長刀的數量是八萬多把,主要的生產產地在霞西郡外赭石山,而剩下的那八萬多把木弓和手弩,則主要是在盛產鐵木的阜慶邑的弓弩作坊生產的。
而在林寧郡外衢昌山和富昌山之間的衢富山穀中,則是趙國除欒犀山穀欒犀新兵訓練營外,第二個新軍訓練營!
如今,趙都宸邑外欒犀山穀中的欒犀新兵訓練營已經步入正軌,第一批新兵也已經在年底前全部完成軍事訓練,並且考核合格,全部分派到了趙國東部的雲台郡和山隴郡中,分駐在各個險要關隘和軍事重鎮之中!
而雲台郡和山隴郡中,除了之前被派往山隴郡中的蕩寇將軍鄧維所率領的新軍第一旅,已經駐防山隴郡郡城,跟山隴郡守備遊擊將軍公叔子夜,共同防範盤踞在零陵和甘臨兩邑中的甘氏叛軍外,其餘郡縣邑城的絕大多數戍卒,都獲得了一個新的名稱——城防軍!
而還有一部分年齡較大的戍卒,則跟郡縣邑城的衙役合並在了一起,被改稱為巡卒!而那些剛剛從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分駐到各個險要關隘和軍事重鎮中的新兵,也獲得了一個新的名稱——國防軍,原有的戰兵、戍卒以及衙役等名稱,則一概棄之不用!
趙國的戰兵,原本也是沒有固定的員額和固定的駐屯軍營的,通常都隻是在戰事爆發之後,趙國君侯才發布征募令,臨時從各個郡縣邑城的戍卒中,抽取精兵強將,再重新編組,組成一個又一個以千人為基本單位的軍事編製,再在千人隊的基礎上,組建三軍或者五軍。
而現在,伊華在招募、編練趙國新兵的基礎上,對趙國的軍事力量構成形式,也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以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第一批新兵為基礎,組建了專門負責國土防衛安全的國防軍,而原本就駐守在地方的郡縣邑城的戍卒,則變成了負責地方防衛和鎮壓地方叛亂,剿滅流寇土匪的城防軍,衙役和剩下那些比較老弱的戍卒,則全都變成了維護城中治安和穩定的巡卒!
對於趙國軍卒來說,這次的軍事改革,可不僅僅隻是稱謂上的變化,更多的還是職能和使命上的變化!原本的戰兵,隻是從戍卒中臨時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但現在,卻有了專門負責對外戰爭的國防軍,而且還有了專門的駐軍營地!
並且,跟以往的戍卒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這些國防軍,是完全脫產的,也就是說,這些國防軍,是完全由趙國國尉府供養,武器撥付等等,也全都是由國尉府提供,並且就算是在和平時期,也都要接受長時間和高強度的軍事訓練!
可以說,國防軍,就是走出了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卻將新兵訓練營中的那一整套的訓練方法和管理手段,全都原封不動的帶到了新的駐防營地的趙國新軍!而國防軍也隻有兩種狀態:戰時和備戰時!
而在去年年底前圓滿的結束了第一批新兵訓練的所有工作後,五個新兵旅,除了蕩寇將軍鄧維所率領的第一旅駐防山隴郡外,其他四個旅,還有兩個旅駐紮在雲台郡和雲台關,一個旅駐紮在雲中郡。
隻有第二旅趙康所部和軍部直屬營,一直沒有確定最終的駐防地,直到年後四月份,薛國與東方六國的戰爭全麵爆發之後,第二旅才得到了最新的命令:調駐林寧郡衢富山穀!而軍部直屬營,則依然留駐原地,留在了欒犀山穀之中!
好在之後沒多久,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軍司馬蘇複,便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命,任命為欒犀山穀新兵訓練營主將,負責招募組建和訓練新兵第二軍,同時,蘇複的軍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之前蘇複一直隻是一個軍司馬,在軍中地位並不算高,但這一次,伊華正式任命其為中將軍,僅在柱國大將軍、大將軍和上將軍之下。
中將軍,也是伊華在對趙國軍製進行改革後的新產物,雖然是個新名稱,但是在列國之中,上將軍,大將軍以及柱國大將軍等將軍封號,早已有之,而這些頂級的,基本上國中都隻有一兩個的將軍封號之外的其他正任將軍封號,其實都可以被認為是中將軍。
隻不過伊華覺得這些將軍的封號實在是太多了,五花八門,什麽樣的都有,索性便化繁為簡,一步到位,套用另外那個位麵時空中的軍銜等級製度,直接弄出了個中將軍的新封號,中將軍之下,便是少將,少將之下,便是校尉,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校尉之下便是士,上士中士下士和銳士,士之下便是卒,銳卒、精卒和新卒。
不過,跟另外那個位麵時空中的軍銜等級製度有些區別的是,伊華弄出來的這套軍銜製度,在校尉和士卒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隻要立有足夠的軍功,上士也是直接可以晉升為少尉,甚至被越級提拔為中尉上尉的!
而新卒,顧名思義,就是剛剛離開新軍訓練大營的新兵,精卒,則是軍中精銳之卒,精銳中的精銳,就是銳卒,銳卒之上,便是銳士!而通常,銳士便已經可以擔任一個十人班的班長了。
而班都營旅軍的軍事編製構成,則基本沿用了新兵訓練營中的編製,十人為班,班有班長。十班為都,都有都頭(百騎將)和都副(小騎校),五都為營,營有營長(千騎長)和營副(千騎尉),四營為旅,旅有旅長、旅副以及旅司馬。
而根據新的軍銜等級製度,旅司馬和旅副通常由中校或者上校擔任,旅長則由少將擔任,也就是說,在趙國新的軍製之中,一個旅兩千多人,才會有一個將軍,隻不過過去的封號通常是遊擊將軍,而現在則改成了少將!
而從第一批國防軍的駐屯情況來看,國防軍的駐屯營區,通常都是以旅為單位的,也就是說,在趙國的新軍編製中,旅,將會是最小的編組作戰單位,而不是之前的千人隊或者軍了!
並且,在伊華頒布的第一批跟軍事有關的改革法令,《大趙軍法》中,對於旅長的任職要求之一,就是能夠獨立率領全旅執行作戰任務,對旅副的任職要求也是,在特殊情況下(通常是指旅長不能繼續指揮時),旅副能夠繼續率領和指揮全旅,執行獨立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