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的接了聖旨,鄭雄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老朱到底是什麽意思。


    再說隨侍也沒有大不了的,又不是殺人,老朱再怎麽殘暴,也不會無緣無故的給你噶了。


    暗暗告誡自己,到時候絕對要謹言慎行,當個鴕鳥把頭埋起來,這樣就注意不到自己了。


    時間一晃即逝,三月初一一大早,睜開沉重的雙眼,洗漱完畢,帶上自己的身份證明就往皇宮走去,一迴生二迴熟。


    過年給老朱拜了年,這路徑怎麽走倒也沒忘,來到午門外打卡,不是大朝會,所以來的人並不多,架不住質量高。


    一、總提調


    總提調官,是負責殿試總體指揮調度的官員。


    總提調官的員額,朝廷設置為二員。


    這二位總提調官,由中書省的二位官員擔任。


    二、讀卷官


    讀卷官,為科舉考試中的殿試閱卷官員之稱,由皇帝欽點大臣充任,此職始於宋代,明、清兩代沿置。


    讀卷官的員額,朝廷設置為四員。


    這四位讀卷官,分別由以下四位官員擔任。


    祭酒一人


    祭酒,此當是國子祭酒,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正四品。


    博士一人


    博士,此當為國子博士,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給事中一人


    明朝設置給事中,執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禦史互為補充。再者,負責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督諸司執行情況;鄉試時充任考試官,會試時充任同考官,殿試時充任受卷官(前後或有差異);冊封宗室、諸藩或告諭外國時,充任正、副使;還可受理冤訟等。雖品卑而權重。初定為正五品,後數次改更品秩,最低至正九品。


    修撰一人


    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的官臣。宋代實錄院有修撰官,掌修實錄。遼代國史院與元、明、清三代翰林院皆有修撰官,從六品。


    三、監試官


    監試官,為科舉考試時擔負監督之責的官員。


    監試官的員額,朝廷設置為二員。


    這二位監試官,由二位禦史擔任。


    明清時,設立督察院,事實上就是都察院。都察院,為官署名,是明、清兩代最高的監察、彈劾及諫議機關。明太祖洪武時期,改禦史台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禦史,為正二品;下設副都禦史,為正三品、左右僉都禦史,為正四品。又依十三道,分設監察禦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


    四、掌卷、受卷、彌封官


    掌卷官:負責試卷管理的官員。


    受卷官:負責收取考生試卷的官員。


    彌封官:負責試卷彌封的官員。


    掌卷官、受卷官、彌封官的員額,朝廷各設置一員。


    這三位官員,分別由一位主事擔任。


    明代於各部司官中設置主事,官階從七品升為從六品,是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級。


    五、對讀官


    對讀官,科舉考試中,負責將謄錄後的朱卷與原來的墨卷進行校對的官員。


    對讀官的員額,朝廷設置為二員。


    這二位對讀官各司丞、編修各一人擔任。


    司丞,明時為正六品或從六品,所職各異。


    編修,明、清兩代屬翰林院,編修正七品,職位次於修撰,與修撰、檢討同稱為史官。明、清時期,翰林院編修以一甲二、三名進士及庶吉士留館者擔任,無實職。


    六、搜檢懷挾、監門巡綽


    搜檢懷挾,負責科舉考試時進出科場的搜身、應試中的挾帶行為等。


    監門巡綽,負責科舉考試時考場門戶的看管、考場巡邏等。


    七、禮部提調官


    禮部提調官,禮部為殿試的主辦部門,故特設對禮部進行指揮調度的官員。


    禮部提調官的員額,朝廷設置為二員。


    禮部提調官,由尚書二人擔任。


    跟上次來這裏一樣,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大房間裏,中書省的兩位,李善長,胡惟庸。禦史中丞劉伯溫,被貶至翰林編修的宋濂。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劉基、宋濂、章溢、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


    現階段以禦史中丞劉基為首的浙派是朱元璋打擊淮西勳貴的主力。


    分成兩個圈子,涇渭分明,有些水火不容。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一群大佬沒一個低於七品的,啥也不敢說,啥也不敢問。


    好在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不長,老朱還是很勤快的,得了通知,一行人趕往保和殿。


    殿試隻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曆經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一眾官員先到的保和殿,老朱開了個臨時會議,確認眾人的職責。


    這個時候參加考試的已經點好了名,排好了座位,就散卷、讚拜、行禮,正式考試了。


    隻考策試,就完全看臨場發揮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兩個小時,不光要做好答案,還要從新抄一遍,時間還是很緊張的。


    鄭雄坐在堂前就很無聊,茶水點心不缺,不敢喝,尿急不好解決,點心倒是吃了幾塊,填填肚子。


    其他人三三兩兩的竊竊私語,不認識鄭雄自然也不會帶他玩。


    倒是有兩個熱心的跟鄭雄聊了幾句,有人聊天,也隨口應付了幾句,不想深交,在場大多都是淮西籍的官員,可都是老朱打擊的對象,自己攪和進去可沒好處。


    好不容易捱到考生考完,又是緊張的閱卷,沒有鄭雄的事,光做著也難受的很,從中午又坐到下午,也就吃飯的時候活動了一下,其他時間也不敢亂動,禦前失儀又是一項罪名,一天下來比做火車還累,腰酸背痛。


    第二天,經過休息的鄭雄元氣滿滿。


    名次也排好了,第一名自然是來自山西的郭翀,跟曆史一樣,長得醜了點,老朱考慮第一名狀元的曝光率高,所以隻排了個第二。


    大帥哥來自江西的吳伯宗雖然隻排了二十四名,還是被老朱一眼就相中了,欽定了第一。


    這次考試也是為了選官,老朱也不拖遝,直接冊封,吳伯宗直接封了禮部員外郎,從五品,可謂一步登天,起步就比一般人高一大截。


    鄭雄舉人出身,剛開始也就是個九品芝麻官,因功才升了八品。


    郭翀也不差,吏部考功司主事,正六品的官員,相比權利來說,比吳伯宗要好,也算是老朱的補償。


    在場的進士都是八品起步,外放最小都是縣令。


    眼看都要到了尾聲,鄭雄還是迷糊,叫自己來幹嘛,打醬油嗎。


    /111/111704/28970439.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明摸魚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家老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家老二並收藏我在大明摸魚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