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自從前次高祖欲廢太子劉盈,更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吃驚不小,當日所議未成,但高祖既存此心,早晚必見實行。若使廢立事成,劉如意將來即了帝位,自己即使仍為太後,但劉如意乃戚夫人所生,母以子貴,戚夫人自然得勢,自己反要仰其鼻息。而且太子劉盈本是嫡子,轉須北麵稱臣,心中實在不甘。輾轉尋思,欲求保全太子之位,卻又無法可想,隻是日常焦急愁苦,不知如何是好。旁有親信近侍進言道:“留候張良最善設計,素得主上信用,不如使人尋他設法。”呂後依言,密遣其兄建成侯呂釋之往見張良。
此時張良正托病在家學習導引之法,不食米穀閉門不出,已有年餘。今聞呂釋之求見,張良隻得請入相見。呂釋之見了張良就說道:“您一直是皇上的謀臣,現在皇上準備換太子,您怎麽能夠躺高枕頭睡大覺啊?”
張良一聽便說:“當初皇上多次處在危機中,所以采用我的計策。現在天下安定了,皇上因為個人喜好才要換太子,這是皇上的家事,即使有一百個跟我一樣的謀臣去勸也沒有用啊。”
呂釋之一看來軟的不行,於是強硬地說:“不管怎麽樣,你都要幫我外甥出個主意保住太子之位,不然我就不走了,跟你耗在這裏”。
張良沒辦法,可又實在不想參與到這場政治鬥爭中去,尤其是皇嗣之爭最是敏感。一旦被拉下水那就再也出不來了。可是呂釋之象塊狗皮膏藥一樣粘著自己,不給他個實質性的幫助肯定是不會走的。於是想了個辦法,叫他找幾個名聲大的人去輔佐太子。這樣一來,太子以後有什麽問題就不會來找自己了。二來就算劉如意最後贏得了太子之位,也不會把自己當成劉盈太子黨來看待。張良的想法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於是張良對呂釋之說:“這件事不是動動嘴就能解決的。如今有四個人,皇上一直想任用,可人家不鳥他。這四個人現在年紀很大了,躲在深山裏不肯出仕。如果您不惜金玉璧帛,再讓太子寫一封信,言辭謙恭有禮,並預備車輛派說客前去懇請,他們應該會來。來了之後把他們當做貴客,每遇太子入朝即令四個人相隨左右,主上見了四人,太子便可保全。”呂釋之問了四人姓名,謝過張良後自去迴複呂後。張良所薦四人都是當時有名的高士,因他們年紀已老須發皓白,所以稱為四皓。其中一人姓唐名秉字宣明,陳留襄邑人,常居園中,人稱東園公。一人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裏修道,號為夏黃公。一人姓周名術字元道,河內軹人,號角裏先生。一人複姓綺裏字季。此四人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當日見秦始皇作事暴虐,知天下將亂,相約隱居不仕,同人商山之中。高祖既得天下,聞四人之名,下詔征之。四人知高祖待人侮慢,遂逃入終南山中,不肯來見。
當日呂釋之依著張良之計往聘四人,四人起初不肯到來;後見使者來意甚誠,隻得勉強從命。
四人到了長安,即住在建成侯呂釋之家中,太子盈待之甚是恭敬。忽有警報傳來,說是淮南王英布造反。淮南王英布本是楚將,項羽封之為九江王,後來叛楚歸漢,與韓信、彭越共滅項羽,高祖仍將九江故地封給他為淮南王。英布稱心如意頻年來朝,君臣之間毫無猜忌。到高祖十一年春正月,聽說淮陰侯韓信為呂後所殺,英布開始恐懼。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英布正在打獵,忽報高祖遣使到來頒賜禮物,英布接到禮物後十分高興,當他打開後發現是肉醬。英布問是什麽肉,使者說是反賊彭越的肉,英布一聽猶如驚弓之鳥,一下子癱坐在地上爬不起來,過了很久才緩過神來,他無奈地想道:劉邦已經開始清洗功臣了,不久就會輪到我頭上,與其到時束手就戮,不如早為布置先發製人,於是密令部將加強警戒,等待時機預備起事。此種秘密舉動,高祖自然不知。
卻說英布有一愛姬偶患疾病,出門到醫家診治。此醫家正與中大夫賁赫家對門,賁赫見王姬日日往來醫家,心中急生奇想。想起自己身為侍中,便與王姬相見也無妨礙,況聞此姬為王寵幸,若是蒙她賞識在王前提拔數句,一定可以將我升官。賁赫想到此處甚是高興,於是逐日前往醫家等候王姬到來,出門迎送,奔走奉承異常恭敬,連隨來人馬都給與飲食。又不時覓得奇珍異寶獻上。王姬見賁赫十分殷勤,更兼受他厚禮,心中甚喜。知他是王之近臣,也就不甚避忌與之問答,不消幾日彼此漸熟。賁赫見王姬病已痊愈,遂辦了一席豐盛酒筵,恭請王姬一同入席。王姬也不推辭,到得酒散王姬迴宮,便將賁赫記在心上。
一日英布入宮,王姬在旁侍奉,說話中間偶然提到賁赫,稱讚他是個好人,英布聽了十分詫異,便含怒問道:“你如何知他是個好人?”王姬見英布動怒嚇了一跳,自悔出言冒昧,見英布追問甚急,便將前事說了一遍。
英布一聽便懷疑二人有私情,逼問王姬。王姬抵死不認,英布又遣人往召賁赫來質證,賁赫一聽十分恐懼,推稱患病不敢入見;又想英布召他不到定然發怒,不如及早逃走,於是整理行裝偷得使節,到了館驛詐稱奉著王令,有緊要公事前往長安,吩咐驛吏預備車馬立時起程。驛吏見他是淮南王近臣,手中又執著使節,自然信以為真,慌忙備齊車馬讓他前往。賁赫上車後囑咐禦者加鞭速走,每到一站換馬便行,晝夜趲程到了長安。
賁赫既到長安,立即修成一書,親自詣闕奏聞。書中說淮南王英布謀反已有形跡,請趁他未發之時先行誅之。高祖得書後告知蕭何,蕭何說道:“英布受漢厚恩,不應有此反謀,恐係賁赫與他有仇,因此妄言誣陷。請將賁赫收係獄中,然後遣使前往淮南查明。”高祖依言辦理,立遣使者去了。
當日英布見賁赫稱病不肯應召,心中更怒,即命武士往捕,賁赫早已逃去,但將家屬收拿下獄,又派人四出偵查,方知已經乘驛赴京,急命輕騎追趕,已來不及。不過數日便有漢使到來,查出英布聚兵之事。英布便將愛姬和賁赫全家處斬,即日發兵造反。
高祖正為廢立太子之事發愁,聽說英布謀反,便令劉盈率領諸將前往討伐。打贏了固然是好,打敗了就把他廢掉,打死了就改立劉如意。
然後高祖就躲在宮中等候消息,並飭令守門官吏不得放進群臣,所有親舊大臣皆不敢入內。如此十餘日,群臣不知高祖病狀如何,又不得一見,心中都覺不安。
舞陽侯樊噲見高祖疏遠大臣,深恐內中有變,倚著自己與高祖連襟,比起諸人更加親近,便自願為首率領諸人入見,大眾讚成。樊噲於是在前先行,諸大臣隨後一同進入宮門。守門人阻他不住,樊噲一直排闥入內,望見高祖將頭枕在一個宦者身上。
樊噲見高祖神情懶散,不覺流淚說道:“從前陛下與臣等東征西討意氣雄壯,如今天下已定,陛下神情竟與昔日大異,群臣聞陛下患病盡皆憂懼。陛下不與臣等相見,乃獨與宦者同處,還記得二世趙高之事乎?可為寒心。”高祖見樊噲說得激切不覺大笑,即由床上起坐。諸大臣見高祖容色如常方才放心。其實高祖無甚大病,隻因近日被戚夫人纏擾不過,欲立趙王如意為太子,自己心中委決不下,便尋個靜處獨自沉思此事,不光諸大臣不得見麵,連呂後、太子、戚夫人、劉如意等也都不與相見。樊噲是呂後妹夫,自然一心顧著太子,怕他想偏了欲行廢立,所以才帶領群臣闖了進去。又借宦者在旁提及二世、趙高,隱喻廢立可以亡國。
劉邦起義後,樊噲就是劉邦的堅實臂膀,樊噲殺狗手藝精湛,打起仗來也勇猛無敵,而且總是衝在最前麵。因此每取得一次勝利,樊噲就晉升一級。
劉邦稱帝後,冊封呂雉為皇後,立劉盈為太子。呂後野心勃勃鋒芒畢露,沒等劉邦同意就將彭越垛成肉醬,還把一代兵聖韓信捅成篩子。劉盈生性仁懦,大權旁落已成必然,於是劉邦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為求自保,也熱衷於為兒子哀求。呂後當然不肯放手,煮熟的鴨子怎麽可能飛了,於是拉攏樊噲。樊噲見了戚夫人象兇神惡煞一般吹胡子瞪眼睛,揚言遲早要殺了她,戚夫人嚇得魂飛魄散,急忙鑽進劉邦懷裏啼哭。後來戚夫人見到樊噲就像見到鬼一樣,遠遠地躲著走。
呂後也終日提心吊膽,十分憂慮,要想設法保全太子,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真是愁揚百結珠淚雙垂。
卻說東園公、夏黃公、角裏先生、綺裏季四人,見高祖欲令太子領兵,明的是想借事廢他,乃相聚一處密議道:“我等來此本為保護太子,如今太子領兵事在危急,豈容袖手旁觀?”
於是一同往見建成侯呂釋之,說道:“太子領兵,縱使有功位不加尊,若是無功便當受禍。而且部下諸將從前相隨主上,平定天下,立有功勳,自命甚高。今使太子統領此輩,無異以孤羊帶領群狼,誰肯服從命令替他盡力?此去不能成功。吾聞韓非子有言:‘母愛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奉主上,趙王如意常常抱在麵前,將來定然代為太子。現在事已危急,足下何不速請呂後往見主上,如此如此方可免禍。”呂釋之聞言大悟,此時天色已晚,也等不得天明,便乘夜入宮見了呂後,告知四人言語。呂後覺得四人甚有見解,遂即依計而行。
次日呂後往見高祖,待得無人在側說道:“英布乃天下猛將,善於用兵非同小可。如今朝中諸將皆陛下舊日同輩,卻命太子統領,此輩豈肯聽命?太子縱有本領無從施展。若使英布聞知愈加放膽,長驅西來更無畏忌,天下危矣。陛下雖然抱病,勉強載入臥車統兵前進,諸將見陛下親征,何人敢不盡力?陛下雖不免受些辛苦,但是為了妻子也是無法,還望陛下強自支持。”呂後連哭帶說淚流滿麵。高祖覺得她的話也有道理,便向呂後說道:“我早知豎子本不中用,隻得自行罷了。”遂發下命令預備親征。
汝陰侯夏侯嬰聽說英布造反,疑其不實,便召其門客薛公問之,薛公道:“此人當然造反。”夏侯嬰道:“英布受主上之封據有淮南南麵稱王富貴已極,何故造反?”薛公道:“英布與韓信、彭越三人一同立功,一體受賞,今韓信被殺,彭越伏誅,英布自疑禍及其身,所以造反。”夏侯嬰深服其言,於是向高祖舉薦。高祖立召薛公問其意見,薛公道:“英布造反不足為怪,不過英布本是驪山刑徒,得遇亂世據國封王,此等人但顧一身,並無遠慮,陛下安枕而臥,可保無事。”高祖稱善,下詔封薛公為關內侯,食邑千戶,擇定吉日,自同諸將統領大兵起行。
此時張良正在臥病,聽說高祖出征,勉強出來相送,因對高祖說道:“陛下出征,臣理應隨行,無如病甚不能如願,今有一言上陳。楚人生性猛利,望陛下切不可與之爭鋒。”高祖允諾。張良又請命太子為將軍,統領兵馬留守關中,高祖依言。此時叔孫通已為太子太傅,高祖又命張良為太子少傅,張良受命自迴,高祖催軍進發。
當日英布決意起事,於是召集部下說道:“主上年紀已老厭倦兵事,聞我起兵自己未必肯來,定然派遣諸將迎敵,論起諸將之中,隻有韓信、彭越二人最為可慮,如今二人已死,其餘皆不足畏,我軍奮勇前進可操勝算。”於是下令東攻荊國,荊王劉賈親自領兵來迎。戰了一陣,劉賈兵敗被殺,英布盡收荊地之兵,渡過淮水攻人楚地。楚王劉交領兵拒之,劉交分兵為三,有人諫道:“英布善戰為人所畏,今分為三軍,彼若敗吾一軍,其餘一定都散走,安能彼此相救?”劉交不聽,遂與英布接戰,前軍戰敗,後二軍果然散走,英布乘勝長驅西進,適與高祖大軍相遇。
高祖下令安營,親自登高望敵,遙見英布軍隊甚多旌旗齊整,人馬雄壯十分精練,又看他行軍布陣一如項羽。高祖見了知是勁敵,心中不悅,遂令諸將領兵出營排成陣勢。高祖自到陣前,遣人傳語英布出來相見,英布即引部眾到來。高祖一見英布便說道:“朕封你為王南麵稱孤,有何不足何苦造反?”英布答道:“我也不過想當皇帝而已。”高祖怒罵英布反複無常,揮兵進攻。英布部下接住廝殺。高祖恐將士懈怠,親在前敵督戰,不料忽被敵箭射中,高祖忍痛不肯退卻,兩下大戰良久,英布大敗而退。原來英布料高祖自己不來,誰知事出意外,今日陣前相見不免膽怯。漢軍諸將見高祖扶病臨陣受傷不退,於是人人奮勇陷陣,英布抵敵不住,率領餘眾一路退去。漢兵立即從後追趕。
英布逃到江南,隨身僅有百餘人,正在無路可走,心中十分危急,忽有長沙王吳臣遣人到來,邀請英布前往長沙,說是要與他一同投奔南粵。英布本是長沙王吳芮女婿,此時吳芮已死,其子吳臣嗣立為王。英布因吳臣是他妻兄,自然相信不疑,遂與使者一同起行。一日到得鄱陽夜宿村舍,使者乘其不備將他殺死,將頭前往獻功。
英布既死淮南平定。高祖遂立其子劉長為淮南王。又因荊王劉賈為英布所殺,下詔將荊地改為吳國,立哥哥劉仲之子沛候劉濞為吳王。劉濞既已受封,高祖喚到近前,將他相貌詳細看了一遍後說道:“朕看你的形狀具有反相。”劉濞聞言大吃一驚,正欲分辯,高祖用手撫摩其背說道:“自此以後五十年,東南必有亂事,莫非應在你身上?但是天下同姓一家,你須牢記我言切勿造反。”劉濞聽了莫名其妙,卻又不敢多說,隻得叩頭答道:“微臣萬萬不敢。”誰知到了景帝時代,七國之亂就是劉濞首倡,此是後事。
wap.
/135/135143/31722279.html
此時張良正托病在家學習導引之法,不食米穀閉門不出,已有年餘。今聞呂釋之求見,張良隻得請入相見。呂釋之見了張良就說道:“您一直是皇上的謀臣,現在皇上準備換太子,您怎麽能夠躺高枕頭睡大覺啊?”
張良一聽便說:“當初皇上多次處在危機中,所以采用我的計策。現在天下安定了,皇上因為個人喜好才要換太子,這是皇上的家事,即使有一百個跟我一樣的謀臣去勸也沒有用啊。”
呂釋之一看來軟的不行,於是強硬地說:“不管怎麽樣,你都要幫我外甥出個主意保住太子之位,不然我就不走了,跟你耗在這裏”。
張良沒辦法,可又實在不想參與到這場政治鬥爭中去,尤其是皇嗣之爭最是敏感。一旦被拉下水那就再也出不來了。可是呂釋之象塊狗皮膏藥一樣粘著自己,不給他個實質性的幫助肯定是不會走的。於是想了個辦法,叫他找幾個名聲大的人去輔佐太子。這樣一來,太子以後有什麽問題就不會來找自己了。二來就算劉如意最後贏得了太子之位,也不會把自己當成劉盈太子黨來看待。張良的想法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於是張良對呂釋之說:“這件事不是動動嘴就能解決的。如今有四個人,皇上一直想任用,可人家不鳥他。這四個人現在年紀很大了,躲在深山裏不肯出仕。如果您不惜金玉璧帛,再讓太子寫一封信,言辭謙恭有禮,並預備車輛派說客前去懇請,他們應該會來。來了之後把他們當做貴客,每遇太子入朝即令四個人相隨左右,主上見了四人,太子便可保全。”呂釋之問了四人姓名,謝過張良後自去迴複呂後。張良所薦四人都是當時有名的高士,因他們年紀已老須發皓白,所以稱為四皓。其中一人姓唐名秉字宣明,陳留襄邑人,常居園中,人稱東園公。一人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裏修道,號為夏黃公。一人姓周名術字元道,河內軹人,號角裏先生。一人複姓綺裏字季。此四人皆修道潔己非義不動,當日見秦始皇作事暴虐,知天下將亂,相約隱居不仕,同人商山之中。高祖既得天下,聞四人之名,下詔征之。四人知高祖待人侮慢,遂逃入終南山中,不肯來見。
當日呂釋之依著張良之計往聘四人,四人起初不肯到來;後見使者來意甚誠,隻得勉強從命。
四人到了長安,即住在建成侯呂釋之家中,太子盈待之甚是恭敬。忽有警報傳來,說是淮南王英布造反。淮南王英布本是楚將,項羽封之為九江王,後來叛楚歸漢,與韓信、彭越共滅項羽,高祖仍將九江故地封給他為淮南王。英布稱心如意頻年來朝,君臣之間毫無猜忌。到高祖十一年春正月,聽說淮陰侯韓信為呂後所殺,英布開始恐懼。
公元前196年的一天,英布正在打獵,忽報高祖遣使到來頒賜禮物,英布接到禮物後十分高興,當他打開後發現是肉醬。英布問是什麽肉,使者說是反賊彭越的肉,英布一聽猶如驚弓之鳥,一下子癱坐在地上爬不起來,過了很久才緩過神來,他無奈地想道:劉邦已經開始清洗功臣了,不久就會輪到我頭上,與其到時束手就戮,不如早為布置先發製人,於是密令部將加強警戒,等待時機預備起事。此種秘密舉動,高祖自然不知。
卻說英布有一愛姬偶患疾病,出門到醫家診治。此醫家正與中大夫賁赫家對門,賁赫見王姬日日往來醫家,心中急生奇想。想起自己身為侍中,便與王姬相見也無妨礙,況聞此姬為王寵幸,若是蒙她賞識在王前提拔數句,一定可以將我升官。賁赫想到此處甚是高興,於是逐日前往醫家等候王姬到來,出門迎送,奔走奉承異常恭敬,連隨來人馬都給與飲食。又不時覓得奇珍異寶獻上。王姬見賁赫十分殷勤,更兼受他厚禮,心中甚喜。知他是王之近臣,也就不甚避忌與之問答,不消幾日彼此漸熟。賁赫見王姬病已痊愈,遂辦了一席豐盛酒筵,恭請王姬一同入席。王姬也不推辭,到得酒散王姬迴宮,便將賁赫記在心上。
一日英布入宮,王姬在旁侍奉,說話中間偶然提到賁赫,稱讚他是個好人,英布聽了十分詫異,便含怒問道:“你如何知他是個好人?”王姬見英布動怒嚇了一跳,自悔出言冒昧,見英布追問甚急,便將前事說了一遍。
英布一聽便懷疑二人有私情,逼問王姬。王姬抵死不認,英布又遣人往召賁赫來質證,賁赫一聽十分恐懼,推稱患病不敢入見;又想英布召他不到定然發怒,不如及早逃走,於是整理行裝偷得使節,到了館驛詐稱奉著王令,有緊要公事前往長安,吩咐驛吏預備車馬立時起程。驛吏見他是淮南王近臣,手中又執著使節,自然信以為真,慌忙備齊車馬讓他前往。賁赫上車後囑咐禦者加鞭速走,每到一站換馬便行,晝夜趲程到了長安。
賁赫既到長安,立即修成一書,親自詣闕奏聞。書中說淮南王英布謀反已有形跡,請趁他未發之時先行誅之。高祖得書後告知蕭何,蕭何說道:“英布受漢厚恩,不應有此反謀,恐係賁赫與他有仇,因此妄言誣陷。請將賁赫收係獄中,然後遣使前往淮南查明。”高祖依言辦理,立遣使者去了。
當日英布見賁赫稱病不肯應召,心中更怒,即命武士往捕,賁赫早已逃去,但將家屬收拿下獄,又派人四出偵查,方知已經乘驛赴京,急命輕騎追趕,已來不及。不過數日便有漢使到來,查出英布聚兵之事。英布便將愛姬和賁赫全家處斬,即日發兵造反。
高祖正為廢立太子之事發愁,聽說英布謀反,便令劉盈率領諸將前往討伐。打贏了固然是好,打敗了就把他廢掉,打死了就改立劉如意。
然後高祖就躲在宮中等候消息,並飭令守門官吏不得放進群臣,所有親舊大臣皆不敢入內。如此十餘日,群臣不知高祖病狀如何,又不得一見,心中都覺不安。
舞陽侯樊噲見高祖疏遠大臣,深恐內中有變,倚著自己與高祖連襟,比起諸人更加親近,便自願為首率領諸人入見,大眾讚成。樊噲於是在前先行,諸大臣隨後一同進入宮門。守門人阻他不住,樊噲一直排闥入內,望見高祖將頭枕在一個宦者身上。
樊噲見高祖神情懶散,不覺流淚說道:“從前陛下與臣等東征西討意氣雄壯,如今天下已定,陛下神情竟與昔日大異,群臣聞陛下患病盡皆憂懼。陛下不與臣等相見,乃獨與宦者同處,還記得二世趙高之事乎?可為寒心。”高祖見樊噲說得激切不覺大笑,即由床上起坐。諸大臣見高祖容色如常方才放心。其實高祖無甚大病,隻因近日被戚夫人纏擾不過,欲立趙王如意為太子,自己心中委決不下,便尋個靜處獨自沉思此事,不光諸大臣不得見麵,連呂後、太子、戚夫人、劉如意等也都不與相見。樊噲是呂後妹夫,自然一心顧著太子,怕他想偏了欲行廢立,所以才帶領群臣闖了進去。又借宦者在旁提及二世、趙高,隱喻廢立可以亡國。
劉邦起義後,樊噲就是劉邦的堅實臂膀,樊噲殺狗手藝精湛,打起仗來也勇猛無敵,而且總是衝在最前麵。因此每取得一次勝利,樊噲就晉升一級。
劉邦稱帝後,冊封呂雉為皇後,立劉盈為太子。呂後野心勃勃鋒芒畢露,沒等劉邦同意就將彭越垛成肉醬,還把一代兵聖韓信捅成篩子。劉盈生性仁懦,大權旁落已成必然,於是劉邦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為求自保,也熱衷於為兒子哀求。呂後當然不肯放手,煮熟的鴨子怎麽可能飛了,於是拉攏樊噲。樊噲見了戚夫人象兇神惡煞一般吹胡子瞪眼睛,揚言遲早要殺了她,戚夫人嚇得魂飛魄散,急忙鑽進劉邦懷裏啼哭。後來戚夫人見到樊噲就像見到鬼一樣,遠遠地躲著走。
呂後也終日提心吊膽,十分憂慮,要想設法保全太子,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真是愁揚百結珠淚雙垂。
卻說東園公、夏黃公、角裏先生、綺裏季四人,見高祖欲令太子領兵,明的是想借事廢他,乃相聚一處密議道:“我等來此本為保護太子,如今太子領兵事在危急,豈容袖手旁觀?”
於是一同往見建成侯呂釋之,說道:“太子領兵,縱使有功位不加尊,若是無功便當受禍。而且部下諸將從前相隨主上,平定天下,立有功勳,自命甚高。今使太子統領此輩,無異以孤羊帶領群狼,誰肯服從命令替他盡力?此去不能成功。吾聞韓非子有言:‘母愛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奉主上,趙王如意常常抱在麵前,將來定然代為太子。現在事已危急,足下何不速請呂後往見主上,如此如此方可免禍。”呂釋之聞言大悟,此時天色已晚,也等不得天明,便乘夜入宮見了呂後,告知四人言語。呂後覺得四人甚有見解,遂即依計而行。
次日呂後往見高祖,待得無人在側說道:“英布乃天下猛將,善於用兵非同小可。如今朝中諸將皆陛下舊日同輩,卻命太子統領,此輩豈肯聽命?太子縱有本領無從施展。若使英布聞知愈加放膽,長驅西來更無畏忌,天下危矣。陛下雖然抱病,勉強載入臥車統兵前進,諸將見陛下親征,何人敢不盡力?陛下雖不免受些辛苦,但是為了妻子也是無法,還望陛下強自支持。”呂後連哭帶說淚流滿麵。高祖覺得她的話也有道理,便向呂後說道:“我早知豎子本不中用,隻得自行罷了。”遂發下命令預備親征。
汝陰侯夏侯嬰聽說英布造反,疑其不實,便召其門客薛公問之,薛公道:“此人當然造反。”夏侯嬰道:“英布受主上之封據有淮南南麵稱王富貴已極,何故造反?”薛公道:“英布與韓信、彭越三人一同立功,一體受賞,今韓信被殺,彭越伏誅,英布自疑禍及其身,所以造反。”夏侯嬰深服其言,於是向高祖舉薦。高祖立召薛公問其意見,薛公道:“英布造反不足為怪,不過英布本是驪山刑徒,得遇亂世據國封王,此等人但顧一身,並無遠慮,陛下安枕而臥,可保無事。”高祖稱善,下詔封薛公為關內侯,食邑千戶,擇定吉日,自同諸將統領大兵起行。
此時張良正在臥病,聽說高祖出征,勉強出來相送,因對高祖說道:“陛下出征,臣理應隨行,無如病甚不能如願,今有一言上陳。楚人生性猛利,望陛下切不可與之爭鋒。”高祖允諾。張良又請命太子為將軍,統領兵馬留守關中,高祖依言。此時叔孫通已為太子太傅,高祖又命張良為太子少傅,張良受命自迴,高祖催軍進發。
當日英布決意起事,於是召集部下說道:“主上年紀已老厭倦兵事,聞我起兵自己未必肯來,定然派遣諸將迎敵,論起諸將之中,隻有韓信、彭越二人最為可慮,如今二人已死,其餘皆不足畏,我軍奮勇前進可操勝算。”於是下令東攻荊國,荊王劉賈親自領兵來迎。戰了一陣,劉賈兵敗被殺,英布盡收荊地之兵,渡過淮水攻人楚地。楚王劉交領兵拒之,劉交分兵為三,有人諫道:“英布善戰為人所畏,今分為三軍,彼若敗吾一軍,其餘一定都散走,安能彼此相救?”劉交不聽,遂與英布接戰,前軍戰敗,後二軍果然散走,英布乘勝長驅西進,適與高祖大軍相遇。
高祖下令安營,親自登高望敵,遙見英布軍隊甚多旌旗齊整,人馬雄壯十分精練,又看他行軍布陣一如項羽。高祖見了知是勁敵,心中不悅,遂令諸將領兵出營排成陣勢。高祖自到陣前,遣人傳語英布出來相見,英布即引部眾到來。高祖一見英布便說道:“朕封你為王南麵稱孤,有何不足何苦造反?”英布答道:“我也不過想當皇帝而已。”高祖怒罵英布反複無常,揮兵進攻。英布部下接住廝殺。高祖恐將士懈怠,親在前敵督戰,不料忽被敵箭射中,高祖忍痛不肯退卻,兩下大戰良久,英布大敗而退。原來英布料高祖自己不來,誰知事出意外,今日陣前相見不免膽怯。漢軍諸將見高祖扶病臨陣受傷不退,於是人人奮勇陷陣,英布抵敵不住,率領餘眾一路退去。漢兵立即從後追趕。
英布逃到江南,隨身僅有百餘人,正在無路可走,心中十分危急,忽有長沙王吳臣遣人到來,邀請英布前往長沙,說是要與他一同投奔南粵。英布本是長沙王吳芮女婿,此時吳芮已死,其子吳臣嗣立為王。英布因吳臣是他妻兄,自然相信不疑,遂與使者一同起行。一日到得鄱陽夜宿村舍,使者乘其不備將他殺死,將頭前往獻功。
英布既死淮南平定。高祖遂立其子劉長為淮南王。又因荊王劉賈為英布所殺,下詔將荊地改為吳國,立哥哥劉仲之子沛候劉濞為吳王。劉濞既已受封,高祖喚到近前,將他相貌詳細看了一遍後說道:“朕看你的形狀具有反相。”劉濞聞言大吃一驚,正欲分辯,高祖用手撫摩其背說道:“自此以後五十年,東南必有亂事,莫非應在你身上?但是天下同姓一家,你須牢記我言切勿造反。”劉濞聽了莫名其妙,卻又不敢多說,隻得叩頭答道:“微臣萬萬不敢。”誰知到了景帝時代,七國之亂就是劉濞首倡,此是後事。
wap.
/135/135143/3172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