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二世殺死李斯之後,趙高名正言順地當上了丞相,事無大小都由他決斷,幾乎成了太上皇。羽翼已豐的他,漸漸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一天,趙高趁群臣朝賀之時,命人牽來一頭鹿對胡亥說:“臣進獻一匹馬供陛下賞玩。”胡亥雖然糊塗,但鹿和馬還是分得清的。他失聲笑道:“丞相錯了,這明明是頭鹿,怎麽說是馬呢?”
趙高一本正經地問左右大臣道:“你們說這是鹿還是馬?”大臣們有的懾於趙高的淫威,緘默不語;有的慣於奉承,忙說是馬;有的弄不清趙高的意圖,說是鹿。胡亥見眾口不一,忙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時沒有齋戒沐浴,故至於此。”胡亥信以為真,便在趙高的安排下,打著齋戒的幌子,躲進上林苑遊獵去了。二世一走,趙高便將那些敢於說“鹿”的人紛紛正法。
趙高為什麽一定要指鹿為馬呢?他當然不是為了當動物學家,而是挑戰自己的人生極限,同時確認胡亥的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趙高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胡亥就是個擺設,就是一個糊塗蛋。
卻說劉項兩路兵馬東西並進,趙高還想瞞住二世,不使得聞。到了沛公陷入武關,遣人入白趙高,叫他趕緊投降,趙高方才著急。一時想不出方法,隻好詐稱有病,數日不朝。
二世平日全仗趙高侍側判決政務,偏趙高連日不至,未免驚惶。日間心亂,夜間當然多夢,朦朦朧朧見有一隻白虎奔到駕前,竟將他左驂馬咬死,二世狂叫一聲頓時醒悟。即遣使者責備趙高,令其從速滅除盜賊。
趙高不文不武,徒靠著一種刁計竊攬大權,此次叫他調兵禦亂,他當然是無能為力。況且敵軍逼近,大勢已去,無論如何智勇,也難支持。趙高欲保全身家,於是密喚其弟郎中令趙成,女婿鹹陽令閻樂商議道:“主上平日不肯聽諫,如今事急反欲歸罪於我,事已至此,隻有迫其自殺另立他人。”
趙高是活躍在秦朝的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尤其在秦二世時期,趙大宦官實現了人生的巔峰:敢跑到金殿上對著皇帝指鹿為馬。趙高屬於“半路出家”的宦官。趙高在淨身入宮以前有妻子有兒女,後來為了實現人生理想而忍痛進宮挨了一刀,最終走向了權力的巔峰,妻子、兒女也成了受人尊敬的貴人,女婿閻樂更是憑借丈人的提拔當上了鹹陽令。
閻樂雖然是自己女婿,但萬一與二世合謀那就完了。趙高命人將他的母親帶到家中軟禁,然後令閻樂往殺二世。
閻樂隻好帶領千餘人闖入宮門。所有侍衛及宦者都大驚失措四散逃命。也有膽大者向前格鬥,都被殺死。二世聞報心中大怒,急召左右近侍迎敵。二世見為首者乃是趙成、閻樂,方知是趙高所為,迴顧自己身邊,惟有宦者一人隨侍。
此時二世自知無救,連忙趨入內殿,宦者一路隨入,二世問他:“趙高安心造反,你何不早言以至於此?”
宦者道:“臣因為不敢多言才僥幸偷活;臣若早言久已誅死,哪能生存至今!”宦者說完閻樂已領兵追進。二世見無路可逃,隻得坐以待之。閻樂行近二世之前數他罪過道:“足下平日妄行誅殺所為無道。如今天下都已經被你逼反,你的江山眼看就要完蛋了。現在應該怎麽辦,你自己應該很清楚吧!”說著閻樂把一把劍扔在二世跟前。
秦二世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呆呆地盯著地麵說:“我可以見丞相一麵嗎?”
“不行。”閻樂冷冷地說。
“那麽麻煩您跟丞相說說,劃給我一郡之地讓我為王,好不好呢?”
“哈,別做你的美夢了!”閻樂嗤之以鼻扭過頭去。
“或者,我隻當個萬戶侯就可以了……”二世可憐巴巴地說。
“你以為你是個什麽東西!你去死吧。”閻樂不屑一顧地翻著白眼說。
秦二世幾乎急哭了:“要麽就讓我帶著老婆孩子,到鄉下當個小老百姓吧……求求你留我一條性命。”二世就像一條狗一樣哀求著。
閻樂走到二世跟前,俯下身咬著牙說道:“我奉丞相命令來殺你,聽見沒有?我不殺你!丞相就要殺我母親!你在這裏羅嗦什麽都沒有用,我不會把你的話轉告丞相的。我現在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讓你死!你還是速度一點,不要讓我親自動手!”二世哭得眼淚汪汪的,他不得不拾起地上的劍,然後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一閉眼,一狠心,秦二世帶著他爸爸傳世萬代的美夢一命嗚唿了。
閻樂迫死二世,立即歸報趙高,趙高便想篡位,於是直入鹹陽宮,取了傳國玉璽佩在身上,召集百官及左右侍臣。誰知這班人平日雖畏懼趙高,如今聽說二世已死,趙高竟欲篡位,各人心中都不願意,竟無一人聽從。趙高便自己上殿升坐禦座。說也奇怪,趙高一走上殿,忽覺殿宇搖動似要傾倒,嚇得趙高連忙退下,迴望殿宇依舊完好。趙高不信,想是自己頭昏眼花,於是定一定神複走上殿,那殿又依前搖動,如此三次。趙高心想:“天意不許,人心不從,乃是我命中無皇帝之分!”隻得罷手。
趙高隻好召集諸大臣及諸公子說:“秦本王國,始皇統一天下,故稱皇帝。現在六國複出,天下分裂,秦地比前更小,不可虛稱帝號,應仍稱王。二世的兄子子嬰秉性仁儉,百姓歸服,應立為秦王。”眾人聞言不敢異議。趙高便令公子嬰齋戒,擇日祭告宗廟受取玉璽。又下令以黔首之禮葬二世於杜南宜春苑中。
公子嬰為人聰明仁厚,且有智略,與二世大不相同。今被推立為王,明知趙高不懷好意,卻又不敢推辭,隻得依言前往齋宮齋戒。過了五日,告廟之期已近,子嬰心生一計,密召二子及心腹宦者韓談囑道:“趙高殺死二世,本欲謀篡,因恐群臣誅之,立我為王。我探聞趙高實與楚人立約,盡滅秦之宗室後自己稱王。今使我齋戒告廟,一定是想在廟中殺我。不如將計就計,如此這般,方可免禍。”三人答應,各自預備去了。
到了告廟之日,趙高先至廟中,遣人來請子嬰,子嬰推病不行,一連數次都是如此。趙高見子嬰屢請不來,隻得親自來請。到得齋官,韓談與子嬰二子早巳身藏利刃伏在壁廂等候,趙高全不在意,安然進宮。見過子嬰說道:“即位告廟乃是大典,大王何故不行?”話猶未完,他三人已從壁廂而出,手持利刃一齊向趙高奔來。趙高措手不及,早被韓談一刀殺死,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趙高可能至死也沒有想到,原來公子子嬰才是藏得最深的一個,如果他看起來有大誌的話,可能早就被除掉了。
子嬰見趙高既死,大事已定,遂麵見群臣即了王位。
子嬰下令將趙高屍首車裂示眾,並滅其三族,時人無不稱快。子嬰探得沛公將由武關進兵,急遣將領韓榮固守嶢關拒之。
閻樂最終的結局無人知曉。不過閻樂是趙高的“乘龍快婿”,屬於趙高三族的範圍,按照正常情況推測,閻樂應該也死在子嬰的手裏。
卻說沛公自破武關,趙高遣人來報已將二世殺死,要求與沛公平分關中之地。沛公現成之功豈肯讓與他人?便拒絕其請求。不過數日探馬來報:“子嬰殺死趙高,現在嶢關有兵把守,我兵不得前進。”沛公便欲發兵二萬人前往攻關,張良獻計道:“現在秦兵尚強不可輕敵。臣聞秦將韓榮乃屠家之子,無甚大誌,容易為利所動。今宜遣人持金銀寶貨往獻韓榮,說其歸降方可取勝。”沛公依言行事。
韓榮閉關固守。忽報沛公遣使到來,韓榮喚之入見。酈生見了韓榮後說道:“今秦無道苦虐百姓,天下合兵共伐之,非獨沛公一人也。若將軍肯惜天下百萬生靈之苦,開關納降沛公,沛公保奏義帝,必賞千金、封萬戶侯,以酬將軍之功也。”韓榮曰:“吾食秦祿久矣,背之不義。”酈食其曰:“將軍雖不歸降,沛公亦深感厚德,願以千金與將軍為酬德之資。”韓榮曰:“我與沛公為敵國,豈有受金之理?”酈食其曰:“公今不受此劄,是與沛公絕情。他日天下諸侯到關兼力攻打,料此關終是難保,公等那時如何見麵?不若今日且受此禮,以為後日之情,公等思之!”韓榮曰:“且權收此禮,仍望沛公與眾諸侯講和罷兵,免致生靈塗炭。此則先生之盛德也。”酈食其曰:“某與沛公轉達此意,沛公長者,必能見從也。”
酈食其說完獻上許多寶物。韓榮見了果然大喜。
酈食其迴見沛公,備道前情。張良曰:“此時韓榮與我講和,軍中必不設備,我兵乘其懈怠突出擊之,可獲全勝。”沛公稱善。遂悄悄引兵直襲秦營。
卻說韓榮受金之後,終日飲酒毫無準備,樊噲等搶上關來大殺秦兵,韓榮敗迴鹹陽入奏前事,子嬰聞知大驚,謂群臣曰:“此事如何?”有上大夫畢革出班奏曰:“事已危矣!陛下欲救一城生靈,隻有出宮至軹道傍迎候沛公,庶免自身夷族之禍。”子嬰大哭應允。遂乘坐素車白馬,用紐帶係在頸上,奉著天子符璽立於軹道之旁。沛公一見大喜。子嬰曰:“嬰在位無德,聞將軍車駕西征,情願拜降以安萬民。”言訖將玉璽送與沛公。沛公曰:“爾等既降,吾奏義帝不害汝等之命。”子嬰聽畢去訖。可憐子嬰身為秦王僅得四十六日,秦國由此滅亡。
關於傳國玉璽再補充幾句:
卻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令丞相李斯雕刻一枚玉璽,上麵寫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小篆文字。“受命於天”是君權神授思想的體現,意味著皇帝得到了老天爺的認可,他統治老百姓是合情合理的,有權威認證。“既壽永昌”是兩層意思,指黎民百姓能夠健康長壽,王朝的國運可以永遠昌盛。傳國玉璽能夠得到曆代帝王的追捧,一部分原因它是中國首任皇帝秦始皇用過的權力信物,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它本身的材質,以及背後傳奇的經曆。
在高中語文課本中,節選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部分內容,其中就有完璧歸趙的故事。秦王聽說奇世珍寶和氏璧為趙王所有,想拿出十五座城池交換,藺相如帶著寶物出使秦國,發現秦王並沒有誠意,最終將和氏璧偷偷送迴,自己也免遭殺身之禍。和氏璧原來並非趙國之物,產地是楚國。楚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有隻鳳凰停在石頭上,沒多久便消逝的無影無蹤。按理說鳳凰這麽高貴的物種,尋常地方肯定看不上,不棲無寶之地,它停留駐足的石頭,必然是塊寶玉,
卞和將璞玉帶迴,主動上交國家,想要升職加薪,贏取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楚厲王得知消息,交給權威玉工鑒定,這位專家水平不咋地,根本不識貨,對楚王說這隻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卞和的左腳。過了若幹年,楚武王繼位了,卞和又把璞玉交出來獻給國家。武王也派專家鑒定,得到的答案和之前一樣,又把卞和的右腳砍斷了。五十多年後,楚文王即位,卞和聽說新領導上台了,改變了套路,他沒有主動找官府,害怕文王也不識貨,把雙手也給砍了,於是抱著寶物在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甚至哭出了鮮血。
楚文王趕緊派人了解情況,卞和說自己的腿斷了也沒啥,主要是有冤屈,明明上好的璞玉,非要說成是石頭。楚文王趕緊派專家鑒定,這迴總算不是磚家,給出結果:的確是世間少有的璞玉。因為是卞和發現的,所以這個寶貝命名為“和氏璧”,楚王將他收為己有,後來又作為寶物賞賜給了相國昭陽。熟料和氏璧沒多久便不翼而飛,昭陽懷疑是張儀偷的,張儀被打了幾百鞭都沒承認。從此銷聲匿跡了五十多年,突然出現在了趙國,趙王用五百金購買,視為掌上明珠,也被其他國家的君王虎視眈眈。
秦王沒有從藺相如手裏騙來和氏璧,卻使用強大的武力打垮了趙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前,他就已經得到和氏璧了,因為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有明確說法:“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隨和之寶正是和氏璧。這塊玉有多神奇呢?夏天溫度特別低,能散發出陣陣涼意;冬天溫度又比較高,可以拿來取暖。等到夜晚吧,還會散發出亮光。不得不說,這個產品實在是太強大了,一塊和氏璧相當於空調、暖手寶加上照明燈,怪不得楚王、趙王、秦王都愛不釋手。
秦始皇為了更好地使用和氏璧,命令李斯刻成了傳國玉璽。有一年嬴政視察地方,乘船經過洞庭湖,突然狂風大作、驚濤拍岸,慌亂之下,秦始皇將傳國玉璽拋入水中,希望得到神靈庇佑。突然間風平浪靜,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令人嘖嘖稱奇。秦始皇問博士,這附近的神仙湘君是誰呀?博士告訴他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秦始皇大怒,認為湘君有意為難他,驚擾了聖駕,下令三千囚徒把湘山上的樹全部砍掉以示懲戒。
八年後的一個夜晚,秦朝使者從關東出差迴來,路過華陰平舒道,突然有人拿著寶物要求使者帶給皇帝,還說:“今年祖龍死”,使者正要問個明白,那人好像人間蒸發一般。無奈之下,使者把寶物交給秦始皇,並將所見所聞一並告知。秦始皇一看,正是八年前在洞庭湖拋下的傳國玉璽。雖然寶物失而複得,嬴政卻怎麽都高興不起來,今年祖龍死呀!祖就是第一、源頭、開始的意思;龍指的是皇帝,今年祖龍死就是說始皇帝今年要駕崩了,神靈為了報複他砍伐湘山樹木的行為,決定將傳國玉璽歸還,從此不再庇佑其本人與大秦江山了。始皇帝不願接受這個事實,隻好說:“祖龍者,人之先也!”祖龍指的是祖先,不是我!你們不要胡亂理解!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他又找來巫師占卜,看看如何逢兇化吉。卦象顯示出遊、遷徙比較吉利,遂下令遷徙三萬百姓,自己再度出遊。可惜神靈終究沒有放過他,最終在沙丘駕崩。
傳國玉璽不能保佑秦朝既壽永昌,僅僅幾年時間,劉邦就率領軍隊打進鹹陽。子嬰沒有辦法,乖乖地把傳國玉璽送給了沛公。
沛公既受子嬰之降,諸將曰:“秦王苦虐萬民,罪不容誅,沛公何故縱之?”沛公曰:“懷王以我能寬容,故使我西略至此;且人家已降服,殺之不祥也。”於是入城安民,犒賞三軍。
wap.
/135/135143/31722253.html
趙高一本正經地問左右大臣道:“你們說這是鹿還是馬?”大臣們有的懾於趙高的淫威,緘默不語;有的慣於奉承,忙說是馬;有的弄不清趙高的意圖,說是鹿。胡亥見眾口不一,忙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時沒有齋戒沐浴,故至於此。”胡亥信以為真,便在趙高的安排下,打著齋戒的幌子,躲進上林苑遊獵去了。二世一走,趙高便將那些敢於說“鹿”的人紛紛正法。
趙高為什麽一定要指鹿為馬呢?他當然不是為了當動物學家,而是挑戰自己的人生極限,同時確認胡亥的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趙高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胡亥就是個擺設,就是一個糊塗蛋。
卻說劉項兩路兵馬東西並進,趙高還想瞞住二世,不使得聞。到了沛公陷入武關,遣人入白趙高,叫他趕緊投降,趙高方才著急。一時想不出方法,隻好詐稱有病,數日不朝。
二世平日全仗趙高侍側判決政務,偏趙高連日不至,未免驚惶。日間心亂,夜間當然多夢,朦朦朧朧見有一隻白虎奔到駕前,竟將他左驂馬咬死,二世狂叫一聲頓時醒悟。即遣使者責備趙高,令其從速滅除盜賊。
趙高不文不武,徒靠著一種刁計竊攬大權,此次叫他調兵禦亂,他當然是無能為力。況且敵軍逼近,大勢已去,無論如何智勇,也難支持。趙高欲保全身家,於是密喚其弟郎中令趙成,女婿鹹陽令閻樂商議道:“主上平日不肯聽諫,如今事急反欲歸罪於我,事已至此,隻有迫其自殺另立他人。”
趙高是活躍在秦朝的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尤其在秦二世時期,趙大宦官實現了人生的巔峰:敢跑到金殿上對著皇帝指鹿為馬。趙高屬於“半路出家”的宦官。趙高在淨身入宮以前有妻子有兒女,後來為了實現人生理想而忍痛進宮挨了一刀,最終走向了權力的巔峰,妻子、兒女也成了受人尊敬的貴人,女婿閻樂更是憑借丈人的提拔當上了鹹陽令。
閻樂雖然是自己女婿,但萬一與二世合謀那就完了。趙高命人將他的母親帶到家中軟禁,然後令閻樂往殺二世。
閻樂隻好帶領千餘人闖入宮門。所有侍衛及宦者都大驚失措四散逃命。也有膽大者向前格鬥,都被殺死。二世聞報心中大怒,急召左右近侍迎敵。二世見為首者乃是趙成、閻樂,方知是趙高所為,迴顧自己身邊,惟有宦者一人隨侍。
此時二世自知無救,連忙趨入內殿,宦者一路隨入,二世問他:“趙高安心造反,你何不早言以至於此?”
宦者道:“臣因為不敢多言才僥幸偷活;臣若早言久已誅死,哪能生存至今!”宦者說完閻樂已領兵追進。二世見無路可逃,隻得坐以待之。閻樂行近二世之前數他罪過道:“足下平日妄行誅殺所為無道。如今天下都已經被你逼反,你的江山眼看就要完蛋了。現在應該怎麽辦,你自己應該很清楚吧!”說著閻樂把一把劍扔在二世跟前。
秦二世一下子癱坐在地上,呆呆地盯著地麵說:“我可以見丞相一麵嗎?”
“不行。”閻樂冷冷地說。
“那麽麻煩您跟丞相說說,劃給我一郡之地讓我為王,好不好呢?”
“哈,別做你的美夢了!”閻樂嗤之以鼻扭過頭去。
“或者,我隻當個萬戶侯就可以了……”二世可憐巴巴地說。
“你以為你是個什麽東西!你去死吧。”閻樂不屑一顧地翻著白眼說。
秦二世幾乎急哭了:“要麽就讓我帶著老婆孩子,到鄉下當個小老百姓吧……求求你留我一條性命。”二世就像一條狗一樣哀求著。
閻樂走到二世跟前,俯下身咬著牙說道:“我奉丞相命令來殺你,聽見沒有?我不殺你!丞相就要殺我母親!你在這裏羅嗦什麽都沒有用,我不會把你的話轉告丞相的。我現在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讓你死!你還是速度一點,不要讓我親自動手!”二世哭得眼淚汪汪的,他不得不拾起地上的劍,然後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一閉眼,一狠心,秦二世帶著他爸爸傳世萬代的美夢一命嗚唿了。
閻樂迫死二世,立即歸報趙高,趙高便想篡位,於是直入鹹陽宮,取了傳國玉璽佩在身上,召集百官及左右侍臣。誰知這班人平日雖畏懼趙高,如今聽說二世已死,趙高竟欲篡位,各人心中都不願意,竟無一人聽從。趙高便自己上殿升坐禦座。說也奇怪,趙高一走上殿,忽覺殿宇搖動似要傾倒,嚇得趙高連忙退下,迴望殿宇依舊完好。趙高不信,想是自己頭昏眼花,於是定一定神複走上殿,那殿又依前搖動,如此三次。趙高心想:“天意不許,人心不從,乃是我命中無皇帝之分!”隻得罷手。
趙高隻好召集諸大臣及諸公子說:“秦本王國,始皇統一天下,故稱皇帝。現在六國複出,天下分裂,秦地比前更小,不可虛稱帝號,應仍稱王。二世的兄子子嬰秉性仁儉,百姓歸服,應立為秦王。”眾人聞言不敢異議。趙高便令公子嬰齋戒,擇日祭告宗廟受取玉璽。又下令以黔首之禮葬二世於杜南宜春苑中。
公子嬰為人聰明仁厚,且有智略,與二世大不相同。今被推立為王,明知趙高不懷好意,卻又不敢推辭,隻得依言前往齋宮齋戒。過了五日,告廟之期已近,子嬰心生一計,密召二子及心腹宦者韓談囑道:“趙高殺死二世,本欲謀篡,因恐群臣誅之,立我為王。我探聞趙高實與楚人立約,盡滅秦之宗室後自己稱王。今使我齋戒告廟,一定是想在廟中殺我。不如將計就計,如此這般,方可免禍。”三人答應,各自預備去了。
到了告廟之日,趙高先至廟中,遣人來請子嬰,子嬰推病不行,一連數次都是如此。趙高見子嬰屢請不來,隻得親自來請。到得齋官,韓談與子嬰二子早巳身藏利刃伏在壁廂等候,趙高全不在意,安然進宮。見過子嬰說道:“即位告廟乃是大典,大王何故不行?”話猶未完,他三人已從壁廂而出,手持利刃一齊向趙高奔來。趙高措手不及,早被韓談一刀殺死,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趙高可能至死也沒有想到,原來公子子嬰才是藏得最深的一個,如果他看起來有大誌的話,可能早就被除掉了。
子嬰見趙高既死,大事已定,遂麵見群臣即了王位。
子嬰下令將趙高屍首車裂示眾,並滅其三族,時人無不稱快。子嬰探得沛公將由武關進兵,急遣將領韓榮固守嶢關拒之。
閻樂最終的結局無人知曉。不過閻樂是趙高的“乘龍快婿”,屬於趙高三族的範圍,按照正常情況推測,閻樂應該也死在子嬰的手裏。
卻說沛公自破武關,趙高遣人來報已將二世殺死,要求與沛公平分關中之地。沛公現成之功豈肯讓與他人?便拒絕其請求。不過數日探馬來報:“子嬰殺死趙高,現在嶢關有兵把守,我兵不得前進。”沛公便欲發兵二萬人前往攻關,張良獻計道:“現在秦兵尚強不可輕敵。臣聞秦將韓榮乃屠家之子,無甚大誌,容易為利所動。今宜遣人持金銀寶貨往獻韓榮,說其歸降方可取勝。”沛公依言行事。
韓榮閉關固守。忽報沛公遣使到來,韓榮喚之入見。酈生見了韓榮後說道:“今秦無道苦虐百姓,天下合兵共伐之,非獨沛公一人也。若將軍肯惜天下百萬生靈之苦,開關納降沛公,沛公保奏義帝,必賞千金、封萬戶侯,以酬將軍之功也。”韓榮曰:“吾食秦祿久矣,背之不義。”酈食其曰:“將軍雖不歸降,沛公亦深感厚德,願以千金與將軍為酬德之資。”韓榮曰:“我與沛公為敵國,豈有受金之理?”酈食其曰:“公今不受此劄,是與沛公絕情。他日天下諸侯到關兼力攻打,料此關終是難保,公等那時如何見麵?不若今日且受此禮,以為後日之情,公等思之!”韓榮曰:“且權收此禮,仍望沛公與眾諸侯講和罷兵,免致生靈塗炭。此則先生之盛德也。”酈食其曰:“某與沛公轉達此意,沛公長者,必能見從也。”
酈食其說完獻上許多寶物。韓榮見了果然大喜。
酈食其迴見沛公,備道前情。張良曰:“此時韓榮與我講和,軍中必不設備,我兵乘其懈怠突出擊之,可獲全勝。”沛公稱善。遂悄悄引兵直襲秦營。
卻說韓榮受金之後,終日飲酒毫無準備,樊噲等搶上關來大殺秦兵,韓榮敗迴鹹陽入奏前事,子嬰聞知大驚,謂群臣曰:“此事如何?”有上大夫畢革出班奏曰:“事已危矣!陛下欲救一城生靈,隻有出宮至軹道傍迎候沛公,庶免自身夷族之禍。”子嬰大哭應允。遂乘坐素車白馬,用紐帶係在頸上,奉著天子符璽立於軹道之旁。沛公一見大喜。子嬰曰:“嬰在位無德,聞將軍車駕西征,情願拜降以安萬民。”言訖將玉璽送與沛公。沛公曰:“爾等既降,吾奏義帝不害汝等之命。”子嬰聽畢去訖。可憐子嬰身為秦王僅得四十六日,秦國由此滅亡。
關於傳國玉璽再補充幾句:
卻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命令丞相李斯雕刻一枚玉璽,上麵寫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小篆文字。“受命於天”是君權神授思想的體現,意味著皇帝得到了老天爺的認可,他統治老百姓是合情合理的,有權威認證。“既壽永昌”是兩層意思,指黎民百姓能夠健康長壽,王朝的國運可以永遠昌盛。傳國玉璽能夠得到曆代帝王的追捧,一部分原因它是中國首任皇帝秦始皇用過的權力信物,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它本身的材質,以及背後傳奇的經曆。
在高中語文課本中,節選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部分內容,其中就有完璧歸趙的故事。秦王聽說奇世珍寶和氏璧為趙王所有,想拿出十五座城池交換,藺相如帶著寶物出使秦國,發現秦王並沒有誠意,最終將和氏璧偷偷送迴,自己也免遭殺身之禍。和氏璧原來並非趙國之物,產地是楚國。楚人卞和在荊山砍柴時,發現有隻鳳凰停在石頭上,沒多久便消逝的無影無蹤。按理說鳳凰這麽高貴的物種,尋常地方肯定看不上,不棲無寶之地,它停留駐足的石頭,必然是塊寶玉,
卞和將璞玉帶迴,主動上交國家,想要升職加薪,贏取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楚厲王得知消息,交給權威玉工鑒定,這位專家水平不咋地,根本不識貨,對楚王說這隻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卞和的左腳。過了若幹年,楚武王繼位了,卞和又把璞玉交出來獻給國家。武王也派專家鑒定,得到的答案和之前一樣,又把卞和的右腳砍斷了。五十多年後,楚文王即位,卞和聽說新領導上台了,改變了套路,他沒有主動找官府,害怕文王也不識貨,把雙手也給砍了,於是抱著寶物在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甚至哭出了鮮血。
楚文王趕緊派人了解情況,卞和說自己的腿斷了也沒啥,主要是有冤屈,明明上好的璞玉,非要說成是石頭。楚文王趕緊派專家鑒定,這迴總算不是磚家,給出結果:的確是世間少有的璞玉。因為是卞和發現的,所以這個寶貝命名為“和氏璧”,楚王將他收為己有,後來又作為寶物賞賜給了相國昭陽。熟料和氏璧沒多久便不翼而飛,昭陽懷疑是張儀偷的,張儀被打了幾百鞭都沒承認。從此銷聲匿跡了五十多年,突然出現在了趙國,趙王用五百金購買,視為掌上明珠,也被其他國家的君王虎視眈眈。
秦王沒有從藺相如手裏騙來和氏璧,卻使用強大的武力打垮了趙國,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前,他就已經得到和氏璧了,因為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有明確說法:“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隨和之寶正是和氏璧。這塊玉有多神奇呢?夏天溫度特別低,能散發出陣陣涼意;冬天溫度又比較高,可以拿來取暖。等到夜晚吧,還會散發出亮光。不得不說,這個產品實在是太強大了,一塊和氏璧相當於空調、暖手寶加上照明燈,怪不得楚王、趙王、秦王都愛不釋手。
秦始皇為了更好地使用和氏璧,命令李斯刻成了傳國玉璽。有一年嬴政視察地方,乘船經過洞庭湖,突然狂風大作、驚濤拍岸,慌亂之下,秦始皇將傳國玉璽拋入水中,希望得到神靈庇佑。突然間風平浪靜,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令人嘖嘖稱奇。秦始皇問博士,這附近的神仙湘君是誰呀?博士告訴他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秦始皇大怒,認為湘君有意為難他,驚擾了聖駕,下令三千囚徒把湘山上的樹全部砍掉以示懲戒。
八年後的一個夜晚,秦朝使者從關東出差迴來,路過華陰平舒道,突然有人拿著寶物要求使者帶給皇帝,還說:“今年祖龍死”,使者正要問個明白,那人好像人間蒸發一般。無奈之下,使者把寶物交給秦始皇,並將所見所聞一並告知。秦始皇一看,正是八年前在洞庭湖拋下的傳國玉璽。雖然寶物失而複得,嬴政卻怎麽都高興不起來,今年祖龍死呀!祖就是第一、源頭、開始的意思;龍指的是皇帝,今年祖龍死就是說始皇帝今年要駕崩了,神靈為了報複他砍伐湘山樹木的行為,決定將傳國玉璽歸還,從此不再庇佑其本人與大秦江山了。始皇帝不願接受這個事實,隻好說:“祖龍者,人之先也!”祖龍指的是祖先,不是我!你們不要胡亂理解!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他又找來巫師占卜,看看如何逢兇化吉。卦象顯示出遊、遷徙比較吉利,遂下令遷徙三萬百姓,自己再度出遊。可惜神靈終究沒有放過他,最終在沙丘駕崩。
傳國玉璽不能保佑秦朝既壽永昌,僅僅幾年時間,劉邦就率領軍隊打進鹹陽。子嬰沒有辦法,乖乖地把傳國玉璽送給了沛公。
沛公既受子嬰之降,諸將曰:“秦王苦虐萬民,罪不容誅,沛公何故縱之?”沛公曰:“懷王以我能寬容,故使我西略至此;且人家已降服,殺之不祥也。”於是入城安民,犒賞三軍。
wap.
/135/135143/3172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