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謝禮
除了我,全家都穿越了 作者:我就愛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都讓程素錦好好休息。
平時不太幹活的兩個小輩主動搶著幹活。
倒不是他們不願意幹活,主要是家中長輩總是以抓緊學習為由,不讓他們幹這些家務。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這些生活常識,兩個孩子都要抓起來了。
於是他倆開始在老太太的指導下,分揀和整理今天收獲的蔬菜,清理上麵的泥土。
胡蘿卜耐儲存,可以先放在陰涼處;小辣椒耐放,既可以曬幹還能做醃菜;小水蘿卜也能醃菜,蘿卜纓子還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小白菜得最先吃,不耐放……
古代位麵。
迴去的路上,騾車上拉的東西有些多,反而顯得不那麽顛簸了。
劉大福擔心向建國感到不適,還刻意放慢了一些速度。
用了兩個多時辰趕路,迴到村裏時,已經到了晚飯的時候。
許多農人都從田裏迴到家中。
因此有不少村民都看見了劉大福和向建國他們的騾車。
眼見著二人似是從城裏迴來,還裝了滿滿一車的東西,村民們紛紛露出羨慕的神色。
麵對村裏人的眼光,劉大福有些不好意思,隻好強自鎮定的將騾車趕迴了家。
院子裏,劉村長正蹲在屋簷下抽著旱煙。
吧嗒吐出了一口煙霧,就影影綽綽的看見了自家騾車。
他伸出手揮了揮,驅散了煙霧。
看清了,那的確是自家騾車!
他噌的一下從地上站起來。
他看見了,車上不僅裝著滿滿當當的物品,而且他那個新認的富貴兄弟也跟著一起迴來了!
劉村長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
劉大福將騾車停進了自家院子裏。
劉村長上前和向建國寒暄道:“向老弟,沒想到你竟跟著一起迴來了?可是這些……”他看向滿當當的騾車。
“劉老哥呀,感謝你昨天收留我,這是我給老哥一家的謝禮。”向建國一臉笑容的拱拱手說道。
劉村長看到車上有三匹布,兩石糧食,兩壇美酒,還有半扇豬肉、豬頭以及零零雜雜的大包小包,心中驚喜,但嘴上還是說道:“這可使不得,這禮也太重了!”
還對著自己兒子劉大福嗬斥道:“你就眼睜睜的看著你叔破費?!也不知道阻攔一下?”
劉大福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向建國連忙擺手說道:“莫要訓斥孩子,這些都是我堅持要買的!”
“劉兄,你且先聽我說,我今日迴來,是有一些打算。
昨日愚弟宿在村中,深覺此地民風淳樸,風景甚美,充滿野趣,心之向往。
於是便想在此地盤桓幾日,體會一下這山村生活。
因此這些日子便想要借宿在老哥家裏,不知如此,老哥可願行個方便?”
向建國咬文嚼字的說完這些話,感覺自己汗都要出來了。
“哎呀,向老弟你這就太客氣了!”劉村長聽了連忙說道。“不過是小住幾日,哪裏用得著這麽破費!”
“在老哥家裏,隻要你想,住多久都成!”劉村長拍拍胸脯說道。
這是好事,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他以為今日向建國離開後,隻會派個仆人前來迴話。
卻沒想到他買了這麽多的禮物,並且親自送迴來了。
還說想要在他家中多住幾日,這麽好的拉近感情的機會,他豈能不高興?
能看出來,向老弟是個大方的。
結交這樣的富貴人,何愁以後沒有好處呢?
這時候,村長的媳婦王氏從外邊兒串門迴來。
她見到這些東西,麵上掩不住的喜色。
劉村長招唿了家人幫著從車上卸貨。
見到那匹朱紅色棉布的時候,王氏喜的不行。
今年冬天,他家長子劉大福就會娶鄰村的小娘子過門。
這匹布可以說來得正是時候!
這些東西裏,向建國除了拿走了自己的衣服和鞋外,又從中拿了要給劉鐵柱和孫老六的謝禮,一人一包點心和兩雙鞋。
剩下的都由劉家人自行處置了。
這些東西在農家人看來,那都是豐盛又實用的。
劉家人個個喜滋滋的。
那兩石糧食由劉家三個兒子抬著送到了屋子裏。
這都是些精貴糧食,農戶人家自己也舍不得隨便吃的。他們都明白,這應該算是向建國住在這裏的口糧了。
王氏將三匹布都抱迴屋中,那些鞋子每人先分了一雙,剩下的她都收了起來。
那兩壇酒被劉村長當寶貝一樣抱到了堂屋裏。
那些果脯點心什麽的,就拿出來待客了。
豬肉自是放到了灶間,多的先用木桶裝起來吊到井裏。
向建國是記得村長家院裏有一口井的。
他突然想起來,自己應該再買兩隻木桶放進空間裏,這樣可以在夜裏偷偷從井裏打了水收進空間。
隻能明日再打聽一下村裏是否有木匠做木桶了。
向建國拿著要送給劉鐵柱和孫老六的謝禮,將自己想要上門感謝的事情說給劉村長聽了。
劉村長當即就讓劉大福帶著向建國去村裏劉鐵柱和孫老六家。
向建國由劉大福引著在村中行走,不時會遇到一些村裏人的打量。
見他望過來的時候,有些人會不好意思的躲閃,有些人會迴以善意的笑容。
見此向建國也點頭微笑,算是打了招唿。
最先來到了劉鐵柱家,劉鐵柱家比村長家小了不少,屋子隻有一間,院子也小很多。
劉鐵柱正好在家,他的妻子靦腆的躲在院子中沒出來,一個五六歲大的光腚小娃,扒著劉鐵柱的腿,偷偷瞅著向建國。
向建國隻在門口送了點心和布鞋,表明了謝意。
劉鐵柱漲紅了臉,隻知道連連擺手推拒。
最後向建國硬把東西塞進他懷裏告辭離去,他才抱著這些東西傻笑著迴到院子裏。
接下來向建國又跟著劉大福去了孫老六家。
孫老六家住的靠近村外。
院子比劉鐵柱家大一些,房間也多,院中有幾個人探頭探腦,看來應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了一起。
向建國同樣是將點心和布鞋奉上,以示感謝。
孫老六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接過了謝禮。
他家的媳婦兒看起來是個有些爽利的,一個勁兒的邀請向建國進他家院子一起吃晚飯。
向建國以還要迴到村長家婉拒了。
他離開的時候,孫老六還說道:“向兄弟,日後若是有什麽差遣,隻管開口。”
向建國點點頭,笑著應了。
他這一番舉動,就是想要增添一下他在村裏人眼中的好感度。
至少劉鐵柱和孫老六就被他拉攏了,若是以後他在村中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這也算多了兩條人脈。
平時不太幹活的兩個小輩主動搶著幹活。
倒不是他們不願意幹活,主要是家中長輩總是以抓緊學習為由,不讓他們幹這些家務。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這些生活常識,兩個孩子都要抓起來了。
於是他倆開始在老太太的指導下,分揀和整理今天收獲的蔬菜,清理上麵的泥土。
胡蘿卜耐儲存,可以先放在陰涼處;小辣椒耐放,既可以曬幹還能做醃菜;小水蘿卜也能醃菜,蘿卜纓子還是一道很好吃的菜;小白菜得最先吃,不耐放……
古代位麵。
迴去的路上,騾車上拉的東西有些多,反而顯得不那麽顛簸了。
劉大福擔心向建國感到不適,還刻意放慢了一些速度。
用了兩個多時辰趕路,迴到村裏時,已經到了晚飯的時候。
許多農人都從田裏迴到家中。
因此有不少村民都看見了劉大福和向建國他們的騾車。
眼見著二人似是從城裏迴來,還裝了滿滿一車的東西,村民們紛紛露出羨慕的神色。
麵對村裏人的眼光,劉大福有些不好意思,隻好強自鎮定的將騾車趕迴了家。
院子裏,劉村長正蹲在屋簷下抽著旱煙。
吧嗒吐出了一口煙霧,就影影綽綽的看見了自家騾車。
他伸出手揮了揮,驅散了煙霧。
看清了,那的確是自家騾車!
他噌的一下從地上站起來。
他看見了,車上不僅裝著滿滿當當的物品,而且他那個新認的富貴兄弟也跟著一起迴來了!
劉村長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
劉大福將騾車停進了自家院子裏。
劉村長上前和向建國寒暄道:“向老弟,沒想到你竟跟著一起迴來了?可是這些……”他看向滿當當的騾車。
“劉老哥呀,感謝你昨天收留我,這是我給老哥一家的謝禮。”向建國一臉笑容的拱拱手說道。
劉村長看到車上有三匹布,兩石糧食,兩壇美酒,還有半扇豬肉、豬頭以及零零雜雜的大包小包,心中驚喜,但嘴上還是說道:“這可使不得,這禮也太重了!”
還對著自己兒子劉大福嗬斥道:“你就眼睜睜的看著你叔破費?!也不知道阻攔一下?”
劉大福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向建國連忙擺手說道:“莫要訓斥孩子,這些都是我堅持要買的!”
“劉兄,你且先聽我說,我今日迴來,是有一些打算。
昨日愚弟宿在村中,深覺此地民風淳樸,風景甚美,充滿野趣,心之向往。
於是便想在此地盤桓幾日,體會一下這山村生活。
因此這些日子便想要借宿在老哥家裏,不知如此,老哥可願行個方便?”
向建國咬文嚼字的說完這些話,感覺自己汗都要出來了。
“哎呀,向老弟你這就太客氣了!”劉村長聽了連忙說道。“不過是小住幾日,哪裏用得著這麽破費!”
“在老哥家裏,隻要你想,住多久都成!”劉村長拍拍胸脯說道。
這是好事,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他以為今日向建國離開後,隻會派個仆人前來迴話。
卻沒想到他買了這麽多的禮物,並且親自送迴來了。
還說想要在他家中多住幾日,這麽好的拉近感情的機會,他豈能不高興?
能看出來,向老弟是個大方的。
結交這樣的富貴人,何愁以後沒有好處呢?
這時候,村長的媳婦王氏從外邊兒串門迴來。
她見到這些東西,麵上掩不住的喜色。
劉村長招唿了家人幫著從車上卸貨。
見到那匹朱紅色棉布的時候,王氏喜的不行。
今年冬天,他家長子劉大福就會娶鄰村的小娘子過門。
這匹布可以說來得正是時候!
這些東西裏,向建國除了拿走了自己的衣服和鞋外,又從中拿了要給劉鐵柱和孫老六的謝禮,一人一包點心和兩雙鞋。
剩下的都由劉家人自行處置了。
這些東西在農家人看來,那都是豐盛又實用的。
劉家人個個喜滋滋的。
那兩石糧食由劉家三個兒子抬著送到了屋子裏。
這都是些精貴糧食,農戶人家自己也舍不得隨便吃的。他們都明白,這應該算是向建國住在這裏的口糧了。
王氏將三匹布都抱迴屋中,那些鞋子每人先分了一雙,剩下的她都收了起來。
那兩壇酒被劉村長當寶貝一樣抱到了堂屋裏。
那些果脯點心什麽的,就拿出來待客了。
豬肉自是放到了灶間,多的先用木桶裝起來吊到井裏。
向建國是記得村長家院裏有一口井的。
他突然想起來,自己應該再買兩隻木桶放進空間裏,這樣可以在夜裏偷偷從井裏打了水收進空間。
隻能明日再打聽一下村裏是否有木匠做木桶了。
向建國拿著要送給劉鐵柱和孫老六的謝禮,將自己想要上門感謝的事情說給劉村長聽了。
劉村長當即就讓劉大福帶著向建國去村裏劉鐵柱和孫老六家。
向建國由劉大福引著在村中行走,不時會遇到一些村裏人的打量。
見他望過來的時候,有些人會不好意思的躲閃,有些人會迴以善意的笑容。
見此向建國也點頭微笑,算是打了招唿。
最先來到了劉鐵柱家,劉鐵柱家比村長家小了不少,屋子隻有一間,院子也小很多。
劉鐵柱正好在家,他的妻子靦腆的躲在院子中沒出來,一個五六歲大的光腚小娃,扒著劉鐵柱的腿,偷偷瞅著向建國。
向建國隻在門口送了點心和布鞋,表明了謝意。
劉鐵柱漲紅了臉,隻知道連連擺手推拒。
最後向建國硬把東西塞進他懷裏告辭離去,他才抱著這些東西傻笑著迴到院子裏。
接下來向建國又跟著劉大福去了孫老六家。
孫老六家住的靠近村外。
院子比劉鐵柱家大一些,房間也多,院中有幾個人探頭探腦,看來應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了一起。
向建國同樣是將點心和布鞋奉上,以示感謝。
孫老六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接過了謝禮。
他家的媳婦兒看起來是個有些爽利的,一個勁兒的邀請向建國進他家院子一起吃晚飯。
向建國以還要迴到村長家婉拒了。
他離開的時候,孫老六還說道:“向兄弟,日後若是有什麽差遣,隻管開口。”
向建國點點頭,笑著應了。
他這一番舉動,就是想要增添一下他在村裏人眼中的好感度。
至少劉鐵柱和孫老六就被他拉攏了,若是以後他在村中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這也算多了兩條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