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了一趟迴來還是在這裏正在與曾經在這裏逗留過的一個人告別,如今在這裏的仍還是自己一個人。都說命裏沒有不強求,難道是還真得是這樣?此時此刻迴想起來了更多的過往……


    他自己一個人也隻能是無奈地搖了搖頭,孤零零轉身走進屋裏。屋內的擺設依舊如故,隻是少了些生氣。他坐下來,凝視著窗外的這片海,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憂傷……


    突然,門鈴響起。他疑惑地起身去開門,門口站著一個陌生的女孩,眼神清澈如水。


    “請問你找誰?”他問道。


    女孩微笑著遞上一封信,“這是給你的。”


    他接過信,信封上沒有署名。拆開一看,裏麵隻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緣分未盡,終會再相遇。”


    他看著紙條,嘴角微微上揚,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孤獨的命卻又舍不得離開!有的時候就好像是那雞肋一樣的日子過得磕磕絆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今又恢複了自己一個人的單身,那個時候的自己一個人還在這裏想著能有機會找個家口兒。


    曾經擁有過的憧憬就在這裏的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的輪迴裏不停的徘徊,不適中這才不得已而為之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就想著出來走走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姻緣緣分。局限於自己家鄉那裏的一畝三分地兒,總是覺得機會渺茫。


    要是自己一個人也是能有機會走出來還說不定哪天就會有一次美麗的邂逅……


    曆經長途跋涉到處漂泊如今仍還是自己一個人。幾經轉輾反側遇到的多是一些大老爺們兒,指望著他們又能解決什麽問題?能幫著介紹女朋友?


    每一個人所在的環境不一樣,所處在的背景同樣也是。


    如今在這裏的孤島,又好不容易救撈上來一位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個國家的船員,在這裏的居住條件稍微好一點兒他自己一個人就在這裏待不下去了!


    也許是看著咱同樣也是一個大老爺們兒並不能替他解決想家的問題。同樣在咱這裏同樣也需要有些物質精神需求比如幫著自己改造小島或者是陪伴著自己說說話哪怕是真的因為不同的思想衝突吵一架這樣苛刻的條件也認了!


    既然是這樣,不管怎麽說還是比那孤獨一人還要強一點兒。


    因此也就想著實心實意的留下他幫著自己一起修建小島,沒想到人家自己因為掛念著家裏還有老婆孩子,他自己一個人也是這麽著急上火的說明自己的情況身份難道還以為自己一個人在這邊還有什麽過分固執的要求還奢望他也給咱長期留下來?或者是彼此彼此之間有個陪伴說說話打發寂寞無聊的日子,既然是咱自己一個人也是無法給他解決鄉愁之苦,那就現實一點兒迴家去吧!


    不管怎麽說,家裏的一切總比現在在這裏的更接近地氣更有效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了這樣的想法自然也就留不住他!歸心似箭說的就是這位吧?


    其實自己一個人也是早就想著離開這裏,隻不過是一時還在這裏貪圖自己辛辛苦苦的小有收獲的收成。要不早就已經離開了這裏……


    可是現在在這裏的自己一個人又有什麽辦法呢?留又留不下,走又走不了,爭又爭不來外邊的一切!哪怕是微不足道還僅僅隻是滿足於自己一個人的需要,還僅僅隻能是就這麽眼睜睜都看著自己一個人在這裏苦苦地熬著,一日三餐自給自足。


    既然是走不了,那就是還得好好的生活。自己養活自己還是沒有問題的,來迴折騰五六裏去往附近的小漁村海岱、辛莊、灰埠購買一些日用品。


    這還是最近的,稍微遠一點兒的寧州鎮以及附近的陳塘、七裏海等星星點點分布著的漁村。隻要是夠吃夠用的自己一個人也是用不著出去的。


    就在這裏的一開始自己一個人還在這裏等著救助,有的時候遭遇這天氣不好就索性出去走走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萬一哪天就是有人自己想著過來還是沒法過來呢?


    一個大活人還能讓尿給憋死?瞅著沒事兒就想著就近出去溜達溜達,茶澱、海甸子、曹妃甸等一個又一個的島嶼和小漁村留在這裏的印象記憶裏。


    隨著自己一個人在這裏的時間越來越長,因此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增添了新的見識。日積月累的儲蓄和自己辛辛苦苦的種植還能多少換些錢,一個人吃飽喝足還是沒有問題。


    就在這裏的“棲霞島”自己一個人也是閑得無聊,修補一下小路打發時間。沒過多久就有一條看上去還不錯的小路從這裏通往海邊,自己一個人還學著城裏給予這條小路起了一個名字:濱海道。


    這條路修得差不多了就想著修十字路,橫過來的這條小路就以這座島起名叫“棲霞路”。


    十字路口那裏的周邊還給栽培著花花草草好適宜生長著的小樹苗,還不一定就能長好!因此也就隻能是避開有些貴重品種,專挑有些好擺弄的。


    沒過多久在這裏的也就有了一些新的鮮活碧綠。從這裏自己一個人也是看到了希望,就想著怎麽才能把在這裏的小島給打扮得更是好看!


    有的時候還想著挑揀一些碎石嚐試著壘砌新房子,還沒有忘了使用貝殼裝飾一下!學著規劃,住處和種植各就各位。


    房子的框架搭建起來了,就是有些房頂成了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找人打聽或者是找人過來幫著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人力。如果不想著再怎麽麻煩人家,那麽在這裏的自己一個人能蓋起來嗎?


    眾人拾柴火焰高,更何況還是在這裏的蓋房子。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能老是這樣自己一個人,怎麽也得找個女人還能互相有個照應。一個大男人如今卻是連這樣的最基本的要求都還沒有達到。


    有了一些新的住處,也就想到了最好還是一個家。一個不大點兒的地方,清水灣漱玉新苑。一個人,一座島。還有在這裏的十字路口那裏的交通廣場,有人先有路,有路也就有了希望。


    從在這裏的濱海道走到頭兒還可以修一座木棧道,還要搭建一個小亭子提供遊人過來休息。


    在這裏的小島最高點還有一座得月亭,與在這裏下邊的十字路口交通廣場遙相唿應。


    道路的兩邊還要陸陸續續栽上花花草草還有樹,不能老是讓在這裏的小島就這麽眼睜睜都看著光禿禿的。


    就是在這裏的有些光禿禿的地方也要想方設法鋪草種樹,下雨天還要避免泥濘。


    因此在這裏的也就提前鋪設小石塊兒,遠離泥土。自己一個人也是站在這裏的可不是怎麽去排斥泥土,還僅僅隻是覺得自己的體驗總是泥濘體驗著還有些“不舒服”……曾經擁有過的不適還在這裏一股腦兒的簇擁著過來湊熱鬧,在這裏的修建可不能馬馬虎虎。


    盡力而為,為所欲為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在這裏的有限條件。還好還能就地取材可以充分利用在這裏的資源,根據自己的打聽(這一次不同於以往的經曆)更多的還是因為自己一個人的需求。


    需求就這麽引領著自己的一言一行,計劃著自己的未來。這也是一種鋪路,先見之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切都是一樣的需要自己的精心安排,鋪墊和托舉影響著自己一個人在這裏的一行一動言談舉止……


    從這裏開始,直到自己的意識模糊消退。在這期間還要繼續努力去做好自己的規劃,這樣做還能提前有個鋪墊又能幫助後來人傳承其中值得擁有和推薦的精髓。


    這樣對於誰也好,不這麽做還說不定哪天就會有人因為自己的一時還沒有理解而在這裏多走一些彎路……


    有了自己的鋪墊和支撐就能相應減負,還能騰出來時間和精力去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這也就是自己一個人的存在意義吧?不能替代人家做事卻能相應減負,因此也就還能讓他人有機會去做好更多的事情。


    即使是自己一個人,哪怕是還僅僅隻是自己一個人在這裏的改造修建小島的工作仍還是在堅持。增磚添瓦,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還能讓更多的過來人看到:這個人並沒有在這裏白住,多多少少的還是幫著做過一些事情的。


    一座看上去光禿禿的小島,如今在這裏有了一些鬱鬱蔥蔥,有樹有花有草有房有人有莊稼。看上去還不錯的一個住處,人間煙火氣。


    想想自己一個人的小有收獲,還要憧憬著自己的未來。即使是從此以後自己一個人就這麽生活下去,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道理是這麽個道理,需要的還是自己的完善補充。


    人無完人,同樣在這裏的小島也是這樣!同樣也是有過成長發展的過程,從第一次的發現和初來乍到的適應。萌芽狀態托舉著發展中,直到現在的初具雛形小有規模。


    一個人,一個地方,一段或長或短的故事傳說。


    在這裏的自己有了船就能走得更遠,偶爾一次竟然跑出去打破了以往的經曆記錄。還有一次機會登上觀光直升機這才後知後覺意識到,自己所在的哪裏是一個小島啊?隻不過還是一座大型水庫,這座水庫緊挨著一條知名的大河。


    顛覆了自己認識上的局限,從小島到水庫的轉折。這也算是跟著漲了見識開了眼界,這個時候的視野和認知相應還是跟著水漲船高的。並沒有自己的錯覺而否定自己,相反還會因為自己的轉折有幸提升了自己一個人的閱曆。


    自以為是的小島,其實還是大型水庫裏的一小部分。要不是登高望遠,自己一個人如今豈不是仍還是給蒙在鼓裏?


    要不怎麽說還是自己的旅行更有意義,要是自己一個人也是正在那裏懶得動,哪裏還能有這樣的機會?


    吃一塹,長一智。要不怎麽說這人還是高級動物哩!動物,顧名思義還是因為自己的擅長活動。不勞而獲的同樣也是喜歡活動的,人挪活樹挪死。


    這一次的大開眼界更是顛覆了自己一個人的認知,這與自己的過往大相徑庭。那個時候的自己一個人還是懵懵懂懂的青澀,一切還是鮮活新鮮的樣子。


    年少輕狂的自以為是,“初學三天走遍天下,再學三天寸步難行。”


    就好像是這樣的在這裏的以前,還自以為是小島一樣。隨著自己一個人的見識也就相應有了一些新的長進,旅行也是最好的老師。


    說是旅行看上去還不錯,其實我覺得還是有人趁著現在這樣的機會僥幸想著鑽空子。得心應手,也就想著怎麽才能再接再厲。


    如今在這裏的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還需要你自己一個人自始至終幫著。就好像是自己的父輩祖輩正在那裏觀察著自己的一言一行呢?


    好自為之的以身作則,首先想到的還是自己的努力。不管在哪裏?此時此刻,此時彼刻總有一些聲音不斷的這樣提醒著自己:不敢辜負任何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就好像是自己一個人正在這裏想到的應該怎麽才能更好的搭建平台,經濟搭台文化唱戲。同樣也是需要時間的承載鋪墊和人為自己的參與,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也正是這樣的養育,這才意識到什麽時候需要反哺。看似施舍,其實還不是滿足一下自己因為成功所帶來顧此失彼患得患失的空缺疏漏。當自己一個人所能想象得到意識得到的時候,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一步。


    因此也就顯得自己一個人也是正在這裏步入後塵了!至於那裏的所謂的小島還有沒有必要再迴去?隨著自己一個人見識到了的改善,是否還有必要迴去守望?不再是小島了的那個地方是否還有生存下去的意義?


    曾經擁有過的和一時正在那裏投入的是否還有意義?是否還會因為自己的認知並因此發生轉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象底色:許亦斌文藝活動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亦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亦斌並收藏印象底色:許亦斌文藝活動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