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有病亂投醫”,是說這人若是饑餓到了極點,便不會再去計較食物的好壞;天氣寒冷的受不了了也就隻能是想著保暖而顧不上這衣服的樣式是否好看;同樣地,如果一個人心慌意亂、驚恐失措,往往也會顧不得選擇道路,隻能盲目亂跑;還有一旦有病了一時著急上火隻要是聽到那裏能治就會主動跑過去哪裏還顧得上能否對症下藥?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人們處於極端困境時,例如極度饑餓或恐慌,采取一些看似荒謬甚至危險的行為來尋求幫助或者解決問題,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在生死關頭,為了活下去,人們可能會做出各種超乎尋常的舉動。


    然而,這種有病亂投醫的做法雖然有時能帶來一線生機,但更多時候可能隻會增添更多的麻煩和困擾。就像河流自然地流淌比強行攔截要順暢許多一樣,如果我們總是試圖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去刻意幹預、阻攔,反而容易適得其反,導致更多的不適和混亂。


    相比之下,有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順其自然,接受現實,然後努力去適應環境,尋找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可能更注重結果,隻關心最終能否達成目標;但還有些人,則始終堅守內心的信念,真誠地陪伴著自己,享受整個過程中的點滴經曆。


    事實上,真正有價值的並非那些流於形式、缺乏內涵的儀式感,而是過程中的真實體驗。如果沒有實質性的內容作為支撐,所謂的儀式感不過是徒有其表的浮華罷了。我們在旅行中所見到的風景,以及對當地人和事物的感受,往往與當地人自身的印象大相徑庭。初來乍到者或許會因一時的新奇而感動不已,但對於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而言,這些早已習以為常。


    這就是彼此之間的相處差距,也可以說是所處在的簡單不同!出發點不一樣每一個人所處在的看到的體驗內容也就不同,從小到大成長過程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見識裏日積月累的醞釀和鋪墊托舉起來的理想。現實生活中的曖昧無情的擊碎了曾經擁有過的過往理想卻是不堪一擊!偏偏還要跟著融入新的有一點兒還是相像的,那就是理想和給予自己第一印象未來的憧憬或者是向往著更高的過法畫大餅總是圓的。


    給予自己第一印象的理想的圓滿,還有那畫的大餅總是覺得有些圓的。還沒有見過誰烙的餅不是圓的而是四方、三角或者是菱形的。除非還是在有些模子裏攤開著的,這才後知後覺有了跟著自己的主人隨心所欲“俺說雞是扁扁嘴,俺就說是讓俺自己給踩的!”


    不過能有機會扁扁嘴的可不是那雞,鴨子自己倒是扁扁嘴這才後知後覺有了“扁嘴子”的昵稱。除了自己的嘴硬,其實做為一種肉類美食口感還是不錯的!


    口感還是不錯的,就是在這裏的現在自己再嘴硬又有什麽意義呢?跟人家自己相比,就是想著怎麽再嘴硬還能有機會跟著強過人的嘴?自己的嘴倒是用不著太硬,一瓶紅星二鍋頭就著照樣飽餐一頓!就是想著怎麽再硬還能有機會跟著強過人的嘴?


    這人的嘴還是嘴硬鴨子的克星,可別再“嘎嘎”了!有什麽用?鴨子嘎嘎拾掇一頓放在那鍋裏一燉還不是消停兒的?嘴硬還是沒有強過“嘴大吃四方”的人,地方特色美味佳肴走到哪裏吃到哪裏?那鴨子嘎嘎的嘴再硬還能比嗎?還有那雞也用不著在那裏“咯噠咯噠”的樂,不說你扁扁嘴了還是好不到哪裏去!還不是一樣的拾掇一頓放在鍋裏一燉跟著消停兒的,其他的豬啊牛啊兔啊!


    就不能來一鍋亂燉,還有的說什麽什麽年家裏就養什麽!豬年喂豬,牛年養牛,鼠年養鼠?能行嗎?不用養都到處亂跑?誰還養那玩意兒?蛇年喂蛇,誰還想著能有機會怎麽去喂怪嚇人的。自己一個人也是從小到大成長過程中看見了鼠啊蛇啊的總是覺得有些本能的排斥,一看到自己就覺得瘮得慌!一個大家夥兒正在這裏衝著這小玩意兒打怵!


    每當就在這裏的日常自己的跟前進進出出遇到了這樣的,當時的自己還想著等著將來有了媳婦兒就好了!自己一個人打怵那就讓她自己出頭露麵替咱去嚇唬走了那些小玩意兒!“這個辦法好!我看行!”還有那喂馬的放羊的龍倒還是有些少見,至於其它的這些猴啦虎啦貓啦……哦,就在這裏的十二生肖裏還沒有鼠貓的。


    說說誰誰的媳婦兒是鼠貓的,那也隻不過是玩笑話!對付有些打破沙鍋問到底跟著打聽還沒有成名彼此之間的相處確定關係的一種應酬如此而已,給予還沒有確定目標的過多打聽是不會令人滿意的即使是小有收獲。


    出去了一趟迴來的,還迴去不迴去了?等等看看吧!這都快要二月二了,還要看到什麽時候?是啊,眼看著就要到了二月二了,那龍都要抬頭了!自己一個人也是還窩在這家裏,“要不就跟著俺混吧!”一個放羊的跟著他混,究竟是放羊還是在那裏溜人放風?就是在那裏旁邊上的牧羊犬都還比咱自己一個人強,遇見到處亂跑的還能有機會跟著攔截阻擋。自己一個人誰又能聽咱的呢?


    “苗澤林一個人也是在這裏放這麽多!多少隻啊?”“也就一百二十多隻吧!”又有一個想法給冒了出來:這羊自己究竟是論隻呢還是在那裏論頭?縣國營肉聯廠幹到了退休迴到了自己的家鄉,不擅長種地還想著吃飯也就弄了一些羊先放著!好在還有這裏的自己還有一定的關係,等著到了時候自己還能有機會跟著想方設法打算著的給讓人家自己迴收過去。主要的還是自己的管理,其實在這裏的管理羊群跟職工也差不多少!


    也就隻能是差在一個會說話,一個不會說話上!從眾心理一個看車間裏的當官的,一個還要看就在這裏的一路上的領頭羊。一個進廠退休迴家,一個進鍋飽人口福。想想還是自己人的幸運!


    煙濰公路兩旁低垂著的樹木看見了總有這麽一個人,日月穿梭其中一位上了歲數的人可以趕著羊群從這頭兒走到那頭兒。如今的自己也是在這裏的一路上曆經風風雨雨,所在的肉聯廠早就已經習慣了由國營改製為民營。這一切早就已經跟著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國營單位的品牌意識還曾經擁有過的過往成為那個時候的自己鐵飯碗,炫耀一時如今的自己也是在這裏的平民百姓其中的一員。每月多多少少還能有些退休金補貼家用……


    膠萊古運河的旁邊上的牧羊犬正在那裏跑來跑去,一大片的鹽堿灘塗去過了一遭也就不想著再去第二迴!就像是自己的曾經擁有過的過往一樣有過那麽一段時間的輝煌如今的自己也是沉浸在這裏的一路上曆經中的平平淡淡裏……


    這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了,那個時候的自己一個人從在那裏的肉聯廠退休了以後,有自己的孩子在那裏接他的班。如今的自己迴來了也就想著怎麽才能幹點兒什麽?車間主任的活兒不比這樣的營生感到輕鬆,百十來號的人跟百十來號的羊群管理起來也差不了多少?總是不能讓自己一個人省心,河的那邊也是自己戰鬥過的地方。


    河邊附近的三合山,那裏還長眠著自己一部分的戰友。當時的他們一個一個的都還那麽小,還有河那邊的飲馬河自己一個人也是曾經去過。不過這些年是過不去了,也就隻能是遠遠的望著那邊想象著曾經擁有過的歲月和當時在那裏的自己。


    他不是這個地方的人,來自貴州。苗族人,由於自己的父母早早地就沒了!他自己一個人到處溜達,還有一次機會也就跟著革命的隊伍走南闖北來到了這裏。後來轉業到了地方,自己的老家早就已經沒有什麽人了!跟著自己的媳婦兒定居在了這裏,他的媳婦兒的娘家就在這裏的附近。


    就在前些年,他的媳婦兒不在了!閃下來了他自己,唯一的兒子正在那裏的城裏頂替著他上班。守在那裏他的老丈人留下來了的老房子裏,每天隻要是這天氣正常總是早出晚歸的成天家不在家!


    他的身份總是一個謎,名字還是自己當兵以後組織上幫著給他起的。他的身世就是連他自己一個人也是模模糊糊的沒有多少印象,隻知道自己是貴州人苗族人的後裔。


    如今的自己跟隨著羊群,其實正在這裏的羊群還是聽他的指揮。彼此之間的陪伴著近距離的走南闖北,現在是走不動了!他想,能有機會去的地方總是有限!還僅僅隻能是就在這裏的周邊附近轉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有草長得茂盛又對口味兒的地方。不光是那些羊群就是他自己同樣是喜歡這樣的地方,還能在這裏多待上一會兒。


    看著在這裏的這些羊群悠閑自在的吃草,他自己一個人也是覺得愜意。畢竟是將近八十歲的人了,總是這麽跟著它們這麽跑。誰也受不了!好在自己以前還有過長途跋涉的機會,早就已經習慣了鍛煉出來了一副好的身板。那要是換做旁人早就給累得趴下了!


    就在這裏的公路兩旁旁邊上的老人,有的時候自己還能趁著車輛稀少衝鋒陷陣似的越過公路。有一輛交警的車從這裏路過,還特意下來做著他的思想工作。聽說他的曾經擁有過的過往,那位交警其中的一位同樣也是一位當兵的出身。除了向自己的這位老前輩表示敬意的同時還向他說明在公路上放羊的危險,在這裏的不同於打仗!在這裏的額外付出並沒有什麽意義?除了給組織上增添不必要的麻煩,他自己一個人也是一名軍人出身的老兵自然也就理解了這位晚輩的用心良苦。主動承認錯誤,並表示沒有下一次了!他們這才互致敬禮,離開了這裏!


    他自己一個人還在那裏不住地搖頭,“眼看著都要多大歲數了,自己還在那裏就跟個孩子似的!”多危險啊!


    公路兩旁邊上的麥田散發著成熟了的香氣,這麽熱的天還是個熟麥子的天。盡管在這裏的他自己一個人沒有機會去種地,但是那個時候還有自己的老丈人那位吳姓老人自己可是種了將近一輩子的地。


    車輛唿嘯而過,不時閃出金黃色。鬱鬱蔥蔥的樹木張揚著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綠油油的與在那裏的花花草草爭奇鬥豔。那個時候的自己經常這樣去往濰坊,這條公路也就成為了自己的圓夢之旅其中的一條有效溝通渠道之一。


    在那裏的濰坊藝術學校曾經也是自己的追求夢想,去往長春還在那裏中轉由汽車換乘火車就從那裏的學校門口兒路過。坐在車上還能聽見鄰座有人說話,“去往哪裏?”“吉林通化。”“我去東方紅農場。”浮煙山,虞河路,東風路,健康東路,人民公園,汽車站火車站彼此之間的距離不算太遠,走過了一條馬路往南走也就到了濰坊火車站。


    從在這裏的匯聚著南來北往的遊客,每一個人也是總有自己的旅行目的地吧?還有那位牧羊人,一位來自南方貴州的老人。即使是一直沒有機會迴去,也會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希望吧?在這裏的還承載著許許多多人的希望,就好像是這樣的一位老人一樣的外地人。


    另外還有成千上萬的天南地北家是這裏周邊的人迴歸著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外出的迴歸的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傳說……每一個人也是都有可能成為傳說故事裏的主人公,與此同時也是正能量的傳播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象底色:許亦斌文藝活動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亦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亦斌並收藏印象底色:許亦斌文藝活動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