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傳承經典勵誌創新(一百六十四)中篇小說:在旅途(十)
印象底色:許亦斌文藝活動筆記 作者:許亦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的眼裏究竟是看到了不一樣的光景,還是變得就是連我自己一時也認不出來?光看到人家了,那麽自己一個人也是什麽樣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不斷的有人從這裏的身邊路過,隻有我倆兒還在那裏不動保持著靜止;當我倆兒還在這裏對話的時候,身邊路過人在那裏一動不動了!就像是被定在那裏似的……
古槐底下躲著的兩個人就是在這裏的現在這場雨,他們倆兒還有傘。自己卻沒有就這麽被雨淋,適者生存看起來還是人有辦法!沒傘的孩子快跑,那自己該怎麽辦?早就已經習慣了紮根,哪裏還能跑?就是想跑又能跑到哪裏去?
在這裏的還能不能雨過天晴啊?有人說:能!等著吧!還有人說:迴家吧,好吃飯了!地瓜爛了!下雨了向路人借傘,能借的能給支撐起來的總是好心人;有些不想借的就這麽路過了,借是情麵不借是公道!這也可以理解;還有一些一開始是拒絕著的,忽然又陡然想借了,這樣的可就注意了!因為他自己從借傘這種現象中發現了商機:借你傘不是不可以,不過那還得繳納一定數額的押金。用過了不用還了,條件就是押金不退!
還有人從這裏看到了自己的希望趁著有前途的時候把握好機會,傘咱不是沒有!不過還得繳納一定數額的現金,用過了善待這把傘,這把傘就是你的了,繳納的現金還可以給你當做保養這傘的資金和想法賺錢工作創業保養這傘的本金。還覺得這年輕人還可以,還有長期合作共贏未來的希望成全歸屬。
而我自己一個人也是在這裏的經曆又是怎麽迴事兒?屬於上述內容裏的哪一種呢?自己一個人也是從家裏攜帶著傘出來與到處流浪著借傘還是不一樣!從一個人的表麵裝束就能看出來自己所在的背景和所在的團隊的實力能力水平。一家大的有實力的公司就是連那最底層的保安總是穿著幹淨整潔的製服,領帶和白手套,皮鞋總是擦得錚明瓦亮。在這裏的代表著自己所在的企業形象,與此同時也一種廣告形式為了自己和所在的公司的發展。
動與靜是相對獨立兼容並蓄又具有對立統一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除了自己一個人也是個人要求上進還有這地球的引力。那麽自己一個人也是剛才過來出門在外的一時的任性或者是不適與那鄉愁霧靄糾纏不清又該怎麽說?是不是也有某種吸引力和磁性?
還有在這裏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遠或近或多或少或深或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婆媳之間的關係早在戀愛階段就已經初露端倪,隻不過那個時候的自己一時的任性或者是還沉溺於憧憬向往自我感覺良好總是屏蔽了自己的有些舍不得的東西!這樣的提醒如果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可是又有誰能接受呢?
除了在這裏的工作人員,誰也不想也不能就這麽住在這裏。附近公園範圍之外任何住處也可以,隻要自己住著舒服能住的下!還沒有一個人也是在這裏能陪伴著自己旅行,有的不想有的不敢!還有的不敢卻又不得不去麵對想的現實,現在在這裏的自己不敢等著到了時候自己也是拖家帶口的就是想著出去溜達溜達也就沒有機會了!
現在在這裏的自己還行,直到現在在這裏的自己仍還是自己一個人“船小好調頭”,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兒,想著往哪兒就往哪兒?隻要是還想著讓咱過去,有需要的地方!“還有的人說他自己也是一個人怎麽迴來了?還不是那頭兒不想著要他了?說得好聽是迴來發展,那還不是找借口不這麽說還能怎麽說!”也是啊,要是那頭兒要他早就找他了!還用得著這樣遮遮掩掩的?這也是傳說和原話。
“你在哪裏呀?”“我在……”你不是不出去了嗎?誰說我自己一個人也是這不出來了嗎?出來了就要好好的幹!哎……
你在哪裏呀?我在北京和平裏這一塊兒溜達溜達,快要走到地壇了!你呢?我在家裏呢?哪兒也去不了!拖家帶口的……
你在哪裏呀?我在濰坊青州範公亭公園這裏呢?你不過來看看?我哪裏還能出的去?現在是哪裏也走不了了!拖家帶口的……
拖家帶口的不好嗎?好不好你不試試?等著哪天你也叫我這樣還能有機會跟著出去溜達溜達?現在不是還沒有嗎?自己一個人也是先這那裏想方設法挽留住這好時候,使勁兒溜達溜達等著到了時候像我這樣就是想著溜達也出不去了!自己在家裏不是挺好的嗎?守著老婆孩子過小日子,多姿!哎呀,你是沒試出來啊?你自己一個人試試也就知道了!
自己,一個人,試試?那怎麽試?
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一個想象著哪一天能進去還有另一個想象著哪一天能有機會再出來?這是一個恐婚症患者和一個恐婚症患者家屬之間的對話:
這樣的對話不比自己一個人也是正在那裏想方設法躲避著遠遠的自己跟一位看上去還是有些差距太大的老人之間的對話,關鍵是那位老太太正在那裏叫我“哥”……這茬兒自己一個人也是一直沒忘!
現在在這裏的自己又想起來了這麽一件鬧心事兒,“哥!”我是該叫你妹妹呢?還是該叫你一聲奶奶?那邊的那麽多青春靚麗的小姐姐自己過去找她們對話,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就會有所好轉?“哎呀!怎麽說你自己才能相信呢?給你支撐起傘粉紅色的傘粉紅色的迴憶……”一個老太太她自己一個人也是就在這裏的跟我談什麽粉紅色的迴憶?“哥,這歌可流行啦!就怪我沒有搭理直到現在還生我的氣……”青春靚麗的不想搭理我,白發蒼蒼的攆著追求為我,一口兒一聲“哥”的叫著惹得路人紛紛駐足……
“老太太不會有什麽衰老症吧?怎麽在這裏管一個小年輕的叫哥,”“要不是就是在這裏的這個小年輕的欺負了人家讓人家給堵在這路上了!”“都各迴各家各找各媽吧!算了吧,算了吧!”“嘻嘻……他還想算了吧!”“便宜了那個小老太太還能有機會跟著這麽一個帥哥混,這讓有些大齡剩女怨男情何以堪?”都便宜這小子了,就是連這老太太都不放過……
眾人拾柴火焰高,就在這裏的古槐樹下本來還是想著演繹一段天仙配沒想到卻讓這位給成了替身,相差懸殊太大了!
山不轉水轉,我不轉你轉。難道還真的是某種神奇的力量把自己給鎖住了,就這麽一直努力執著守望和追求於佛係仍還是堅持著原地轉圈……變的是人家,不變的還是自己。要是這樣這位老人她自己一個人也是還真的是我的妹妹。究竟是出門在外的客套她的實際年齡比我還要大,還是出於她的直覺:我就是她的哥!要是就在這裏的這麽認了一個妹妹帶迴家去,又讓自己的父母為難不是?到底該叫她什麽呢?究竟是該叫妹妹——我的妹妹怎麽辦?叫她侄女兒看著她又不怎麽像?“看著比咱都大,還得叫咱?”
這是一個正在這裏想方設法跨越世紀的難題,甚至比那跨越世紀的印象還要刻骨銘心!唉……這人啊,出門在外的不一定就能跟著遇到什麽事兒?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變的是人家,不變的還是咱自己人。“等著你呢?”“等著我?”“快點兒吧,就等著你下鍋啦!”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就等著米下鍋了?
還有的一切工作準備有序,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哪一陣風兒把你給刮過來了?”“哥……”怎麽還是你啊?你不迴家啊?你家裏的老頭兒還有孩子他們不找你啊?這位老人一聽,樂了:“我都還沒有結婚,哪來的老頭兒孩子……”“哦!”望著這位老人那就要掉光了牙齒看上去有些黑咕隆咚的嘴,讓自己想到了自己的一位奶奶。“要不,要不咱倆兒過得了!”“請問您哪一年生人?”“1973年,你呢?”“1971……”老人一聽更是樂得眉開眼笑,“還真是我哥……”你怎麽變成這樣啦?“我也不知道啊?一天一天的過著也就成了這副奶奶樣兒啦!”這話怎麽聽著有些耳熟?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聽著年齡還是比較般配,可是模樣長得也太著急了!搶什麽搶,又不是在搶紅包兒?
這位聽著比較般配模樣有些著急的老人如果是路人那麽自己還真想著一切辦法把他給送迴家裏去!可是現在的一句“哥”不由得讓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人家都在那裏變,隻有自己一個人還在這裏原地轉圈兒……再下去幾年還說不定就是連這位老人也看不著了!
不過自己一個人也不是沒有變化,這不還從自己的家裏出來了嗎?胡須也跟著長出來了,一根兒一根兒爭先恐後有的時候還在那裏拐了個彎兒,“那叫山羊胡兒!”心想:要是再找地方燙一下會不會更有效果?
再想想就在這裏的美術班裏還有一個女學員正在那裏跟她的小夥伴兒鬧別扭,一賭氣自己還把眉毛給剃了一邊。剃完了她就後悔了!還是一邊一個好看啊?多新鮮呐!“你迴家去說說,讓你媳婦兒也跟著他學去!”“讓你自己的媳婦兒跟著去學吧,俺媳婦兒嫌這樣不好看!”究竟是他自己嫌不好看,還是他的媳婦兒嫌不好看?還說什麽讓我自己的媳婦兒跟著去學吧,我和我的媳婦兒就不嫌不好看了?
一個隨著歲月相應變化,一個老是反應遲鈍。就是這樣的年齡相差不大模樣拚命拉開距離的兩個人就在這裏一個雨後的下午正在這裏如此不協調的對話,就是連這雨自己都不好意思再下了!風也有些不忍心躲到一邊兒去了!
“唉……要不請這位喝幾杯?來他個一醉方休探聽一下她自己到底是什麽來曆?都說酒後吐真言……要不就去重慶蹦極,這人在關鍵時候往往就會脫口而出自己的來曆。就是讓咱請她的客也行!”
自己一個人也是怎麽也得把她給支走,總不能老是這樣陪著一個老太太逛公園啊?自己的心裏多少還在這裏有點數,可是正在這裏的路人人家自己又該怎麽理解?
我剛想轉身活動一下,她卻拽住我的襖領勒得開始窒息,“哥,你別走……”這是想玩兒命挽留我,可是也不能玩兒我的命啊!就算是拚命想著留住我,也不能跟我拚命啊!自己一個人也隻不過是躲在有人的傘下躲過了一會兒,對了還想著表示感謝沒有搭理就沒有搭理吧,可也不至於就該活活勒死啊!
這麽一說老人她自己使出了吃奶的勁兒這麽形容似乎是有些不恰當,可是現在正在這裏被勒得喘不上氣來更是找不到準確的詞兒來,就先湊、湊合著用,用吧!哎呀,這是在要哥哥的命啊!我也認了可不想就這麽在這裏被勒得好歹,手好像有了一些鬆懈我趁機擺脫了她的手。
還好自己還活著,我自己活動自如舒展一下被勒得難受的脖子!躲得遠遠的不光是那棵古槐樹、風和雨,還有一個躲得遠遠的我。我想抽身卻又不敢,就衝著剛才那勒我的勁兒再活五十年沒有問題!我跳上了水裏的一艘船,船在這裏的水裏。
我自己一個人衝著那邊岸上的老人說: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啊,往前走……突然覺得就在這時候眼前有人影一晃,一位剛剛離開不久的人出現在了我的跟前還在這裏衝著我樂:哥哥你別走啊,說著又要伸手勒脖。這我可不幹了!再一再二,不再三四。吃慣了這一口兒了是不是,你自己一個人樂意我自己還不幹哩!勒得怪疼得慌的……
不斷的有人從這裏的身邊路過,隻有我倆兒還在那裏不動保持著靜止;當我倆兒還在這裏對話的時候,身邊路過人在那裏一動不動了!就像是被定在那裏似的……
古槐底下躲著的兩個人就是在這裏的現在這場雨,他們倆兒還有傘。自己卻沒有就這麽被雨淋,適者生存看起來還是人有辦法!沒傘的孩子快跑,那自己該怎麽辦?早就已經習慣了紮根,哪裏還能跑?就是想跑又能跑到哪裏去?
在這裏的還能不能雨過天晴啊?有人說:能!等著吧!還有人說:迴家吧,好吃飯了!地瓜爛了!下雨了向路人借傘,能借的能給支撐起來的總是好心人;有些不想借的就這麽路過了,借是情麵不借是公道!這也可以理解;還有一些一開始是拒絕著的,忽然又陡然想借了,這樣的可就注意了!因為他自己從借傘這種現象中發現了商機:借你傘不是不可以,不過那還得繳納一定數額的押金。用過了不用還了,條件就是押金不退!
還有人從這裏看到了自己的希望趁著有前途的時候把握好機會,傘咱不是沒有!不過還得繳納一定數額的現金,用過了善待這把傘,這把傘就是你的了,繳納的現金還可以給你當做保養這傘的資金和想法賺錢工作創業保養這傘的本金。還覺得這年輕人還可以,還有長期合作共贏未來的希望成全歸屬。
而我自己一個人也是在這裏的經曆又是怎麽迴事兒?屬於上述內容裏的哪一種呢?自己一個人也是從家裏攜帶著傘出來與到處流浪著借傘還是不一樣!從一個人的表麵裝束就能看出來自己所在的背景和所在的團隊的實力能力水平。一家大的有實力的公司就是連那最底層的保安總是穿著幹淨整潔的製服,領帶和白手套,皮鞋總是擦得錚明瓦亮。在這裏的代表著自己所在的企業形象,與此同時也一種廣告形式為了自己和所在的公司的發展。
動與靜是相對獨立兼容並蓄又具有對立統一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除了自己一個人也是個人要求上進還有這地球的引力。那麽自己一個人也是剛才過來出門在外的一時的任性或者是不適與那鄉愁霧靄糾纏不清又該怎麽說?是不是也有某種吸引力和磁性?
還有在這裏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遠或近或多或少或深或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婆媳之間的關係早在戀愛階段就已經初露端倪,隻不過那個時候的自己一時的任性或者是還沉溺於憧憬向往自我感覺良好總是屏蔽了自己的有些舍不得的東西!這樣的提醒如果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可是又有誰能接受呢?
除了在這裏的工作人員,誰也不想也不能就這麽住在這裏。附近公園範圍之外任何住處也可以,隻要自己住著舒服能住的下!還沒有一個人也是在這裏能陪伴著自己旅行,有的不想有的不敢!還有的不敢卻又不得不去麵對想的現實,現在在這裏的自己不敢等著到了時候自己也是拖家帶口的就是想著出去溜達溜達也就沒有機會了!
現在在這裏的自己還行,直到現在在這裏的自己仍還是自己一個人“船小好調頭”,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兒,想著往哪兒就往哪兒?隻要是還想著讓咱過去,有需要的地方!“還有的人說他自己也是一個人怎麽迴來了?還不是那頭兒不想著要他了?說得好聽是迴來發展,那還不是找借口不這麽說還能怎麽說!”也是啊,要是那頭兒要他早就找他了!還用得著這樣遮遮掩掩的?這也是傳說和原話。
“你在哪裏呀?”“我在……”你不是不出去了嗎?誰說我自己一個人也是這不出來了嗎?出來了就要好好的幹!哎……
你在哪裏呀?我在北京和平裏這一塊兒溜達溜達,快要走到地壇了!你呢?我在家裏呢?哪兒也去不了!拖家帶口的……
你在哪裏呀?我在濰坊青州範公亭公園這裏呢?你不過來看看?我哪裏還能出的去?現在是哪裏也走不了了!拖家帶口的……
拖家帶口的不好嗎?好不好你不試試?等著哪天你也叫我這樣還能有機會跟著出去溜達溜達?現在不是還沒有嗎?自己一個人也是先這那裏想方設法挽留住這好時候,使勁兒溜達溜達等著到了時候像我這樣就是想著溜達也出不去了!自己在家裏不是挺好的嗎?守著老婆孩子過小日子,多姿!哎呀,你是沒試出來啊?你自己一個人試試也就知道了!
自己,一個人,試試?那怎麽試?
一個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一個想象著哪一天能進去還有另一個想象著哪一天能有機會再出來?這是一個恐婚症患者和一個恐婚症患者家屬之間的對話:
這樣的對話不比自己一個人也是正在那裏想方設法躲避著遠遠的自己跟一位看上去還是有些差距太大的老人之間的對話,關鍵是那位老太太正在那裏叫我“哥”……這茬兒自己一個人也是一直沒忘!
現在在這裏的自己又想起來了這麽一件鬧心事兒,“哥!”我是該叫你妹妹呢?還是該叫你一聲奶奶?那邊的那麽多青春靚麗的小姐姐自己過去找她們對話,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就會有所好轉?“哎呀!怎麽說你自己才能相信呢?給你支撐起傘粉紅色的傘粉紅色的迴憶……”一個老太太她自己一個人也是就在這裏的跟我談什麽粉紅色的迴憶?“哥,這歌可流行啦!就怪我沒有搭理直到現在還生我的氣……”青春靚麗的不想搭理我,白發蒼蒼的攆著追求為我,一口兒一聲“哥”的叫著惹得路人紛紛駐足……
“老太太不會有什麽衰老症吧?怎麽在這裏管一個小年輕的叫哥,”“要不是就是在這裏的這個小年輕的欺負了人家讓人家給堵在這路上了!”“都各迴各家各找各媽吧!算了吧,算了吧!”“嘻嘻……他還想算了吧!”“便宜了那個小老太太還能有機會跟著這麽一個帥哥混,這讓有些大齡剩女怨男情何以堪?”都便宜這小子了,就是連這老太太都不放過……
眾人拾柴火焰高,就在這裏的古槐樹下本來還是想著演繹一段天仙配沒想到卻讓這位給成了替身,相差懸殊太大了!
山不轉水轉,我不轉你轉。難道還真的是某種神奇的力量把自己給鎖住了,就這麽一直努力執著守望和追求於佛係仍還是堅持著原地轉圈……變的是人家,不變的還是自己。要是這樣這位老人她自己一個人也是還真的是我的妹妹。究竟是出門在外的客套她的實際年齡比我還要大,還是出於她的直覺:我就是她的哥!要是就在這裏的這麽認了一個妹妹帶迴家去,又讓自己的父母為難不是?到底該叫她什麽呢?究竟是該叫妹妹——我的妹妹怎麽辦?叫她侄女兒看著她又不怎麽像?“看著比咱都大,還得叫咱?”
這是一個正在這裏想方設法跨越世紀的難題,甚至比那跨越世紀的印象還要刻骨銘心!唉……這人啊,出門在外的不一定就能跟著遇到什麽事兒?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變的是人家,不變的還是咱自己人。“等著你呢?”“等著我?”“快點兒吧,就等著你下鍋啦!”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就等著米下鍋了?
還有的一切工作準備有序,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哪一陣風兒把你給刮過來了?”“哥……”怎麽還是你啊?你不迴家啊?你家裏的老頭兒還有孩子他們不找你啊?這位老人一聽,樂了:“我都還沒有結婚,哪來的老頭兒孩子……”“哦!”望著這位老人那就要掉光了牙齒看上去有些黑咕隆咚的嘴,讓自己想到了自己的一位奶奶。“要不,要不咱倆兒過得了!”“請問您哪一年生人?”“1973年,你呢?”“1971……”老人一聽更是樂得眉開眼笑,“還真是我哥……”你怎麽變成這樣啦?“我也不知道啊?一天一天的過著也就成了這副奶奶樣兒啦!”這話怎麽聽著有些耳熟?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聽著年齡還是比較般配,可是模樣長得也太著急了!搶什麽搶,又不是在搶紅包兒?
這位聽著比較般配模樣有些著急的老人如果是路人那麽自己還真想著一切辦法把他給送迴家裏去!可是現在的一句“哥”不由得讓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人家都在那裏變,隻有自己一個人還在這裏原地轉圈兒……再下去幾年還說不定就是連這位老人也看不著了!
不過自己一個人也不是沒有變化,這不還從自己的家裏出來了嗎?胡須也跟著長出來了,一根兒一根兒爭先恐後有的時候還在那裏拐了個彎兒,“那叫山羊胡兒!”心想:要是再找地方燙一下會不會更有效果?
再想想就在這裏的美術班裏還有一個女學員正在那裏跟她的小夥伴兒鬧別扭,一賭氣自己還把眉毛給剃了一邊。剃完了她就後悔了!還是一邊一個好看啊?多新鮮呐!“你迴家去說說,讓你媳婦兒也跟著他學去!”“讓你自己的媳婦兒跟著去學吧,俺媳婦兒嫌這樣不好看!”究竟是他自己嫌不好看,還是他的媳婦兒嫌不好看?還說什麽讓我自己的媳婦兒跟著去學吧,我和我的媳婦兒就不嫌不好看了?
一個隨著歲月相應變化,一個老是反應遲鈍。就是這樣的年齡相差不大模樣拚命拉開距離的兩個人就在這裏一個雨後的下午正在這裏如此不協調的對話,就是連這雨自己都不好意思再下了!風也有些不忍心躲到一邊兒去了!
“唉……要不請這位喝幾杯?來他個一醉方休探聽一下她自己到底是什麽來曆?都說酒後吐真言……要不就去重慶蹦極,這人在關鍵時候往往就會脫口而出自己的來曆。就是讓咱請她的客也行!”
自己一個人也是怎麽也得把她給支走,總不能老是這樣陪著一個老太太逛公園啊?自己的心裏多少還在這裏有點數,可是正在這裏的路人人家自己又該怎麽理解?
我剛想轉身活動一下,她卻拽住我的襖領勒得開始窒息,“哥,你別走……”這是想玩兒命挽留我,可是也不能玩兒我的命啊!就算是拚命想著留住我,也不能跟我拚命啊!自己一個人也隻不過是躲在有人的傘下躲過了一會兒,對了還想著表示感謝沒有搭理就沒有搭理吧,可也不至於就該活活勒死啊!
這麽一說老人她自己使出了吃奶的勁兒這麽形容似乎是有些不恰當,可是現在正在這裏被勒得喘不上氣來更是找不到準確的詞兒來,就先湊、湊合著用,用吧!哎呀,這是在要哥哥的命啊!我也認了可不想就這麽在這裏被勒得好歹,手好像有了一些鬆懈我趁機擺脫了她的手。
還好自己還活著,我自己活動自如舒展一下被勒得難受的脖子!躲得遠遠的不光是那棵古槐樹、風和雨,還有一個躲得遠遠的我。我想抽身卻又不敢,就衝著剛才那勒我的勁兒再活五十年沒有問題!我跳上了水裏的一艘船,船在這裏的水裏。
我自己一個人衝著那邊岸上的老人說: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啊,往前走……突然覺得就在這時候眼前有人影一晃,一位剛剛離開不久的人出現在了我的跟前還在這裏衝著我樂:哥哥你別走啊,說著又要伸手勒脖。這我可不幹了!再一再二,不再三四。吃慣了這一口兒了是不是,你自己一個人樂意我自己還不幹哩!勒得怪疼得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