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腳下的南門觀一片安靜,甚至感覺有些寂清,道人道姑們斂聲靜氣行走,偶爾抬頭看一眼站在殿外那名年輕道人,又迅速低下頭去。

    年輕道人腋下夾著一把黃油低傘,臉上神情平靜溫和,正是大唐國師首徒何明池。南門觀裏所有人都知道何明池是一個溫厚純良的人,然而能讓他這等身份的人親自看門,可以想見殿內的那場談話何其重要,誰也不敢出聲打擾。

    道殿深處,烏黑色的木板上有兩個錦繡棉墊。國師李青山看著對麵的顏瑟大師緩聲說道:

    “師兄,那人應該是往長安城來了。”

    在皇帝陛下和尊敬的師兄麵前,李青山經常會習慣性地迴到當年憊賴調笑的模樣,然而今天他的神情異常嚴肅,臉上還掛著幾分認真的探詢意味。

    顏瑟大師深深看了他一眼,深陷的眼窩裏也沒有慣常的猥瑣意味,隻是淡然加上幾抹隱藏極深的傷感:

    “神座好不容易從那個不見天日的地方逃出來,來長安城做什麽?他想找誰還是想找死?”

    李青山微澀一笑說道:

    “神殿光明大神官,桃山第二人,這樣的人物。。。就算是來長安城找死,想必死之前也會讓整個天下震動不安一場。”

    顏瑟大師沉默片刻後說道:

    “原因,我要知道他為什麽要來。”

    李青山從懷中取出一封極薄的書信,放在烏黑色的地板上,說道:

    “按照掌教大人的推測,應該還是與十四年前那件事情有關。”

    顏瑟大師花眉微蹙,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看來十四年前那件事情,即便是他們這對師兄弟,也不想多加談論。

    “這封信是怎麽說的?”

    “他逃出神殿時不知用了什麽手段,竟是輕鬆推倒了樊籠。裁決大神官道心牽絲在樊籠之上,受到反噬受了不輕的傷,別的神官道人更是死傷無數。神殿方麵推斷他會來帝國,所以希望我們能不惜一切代價抓住或者是殺死他。”

    李青山注意到師兄聽到這句話後,眼窩似乎比先前陷的更深了一些,稍一停頓後繼續沉聲說道:

    “信中還說,天諭大神官帶著天諭院書閣高手,已經提前趕赴邊境,隻要朝廷同意,他們願意前來長安城協助我們的行動。”

    “如果不是裁決傷了,裁決司絕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在荒原上,這件事情怎麽也輪不到天諭院出麵,不過我真沒有想到,那位老友被禁多年,居然沒有油盡燈枯,反而似乎愈發有光明大盛之跡,若不是現在這等局麵,以他之能若親赴荒原,說不定還真有希望替神殿把天書明字卷找出來。”

    顏瑟大師的表情也不知道是讚歎還是喟歎。

    李青山聽著天書二字,眉梢微挑說道:

    “荒原之上已然風起雲動,然則明字卷失落已久,或許根本不在荒人部落中,所以各方都隻派出年輕一代去嚐試找找,而師兄你那位老友若重現人世,份量比那邊可是要重多了。”

    顏瑟大師搖搖頭,沒有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問道:

    “陛下又怎麽說?”

    “當年那人趁著陛下登基之初,朝廷舊新交接之時政令不暢,硬是在長安城裏做出那等事來,陛下早就想讓他死了。但陛下的態度很明確,就算是要殺,也隻能由帝國方麵自己殺,絕對不允許神殿的人入境插手。”

    李青山看著顏瑟大師沉默片刻後說道:

    “師兄,當年你與他相交莫逆情誼極深,這件事情,還是交給我來處理吧。”

    顏瑟大師搖了搖頭,麵無表情說道:

    “既然是道門之事,自然也沒有請書院幫助的道理,但單憑南門和天樞處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殺死他。”

    李青山說道:

    “世間的事情總不能單以印象去判斷,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能的。”

    顏瑟大師看著他直接說道:

    “他以前就比你強,我相信現在的他比以前的他更強。”

    李青山微笑說道:

    “南門華陽集裏曾經記錄過幾個很有趣的故事,曾經有一名南晉的知命大修行者,遊曆大河國,結果被一名小流氓見財起意,一悶棍打死。”

    顏瑟大師知道他想表達什麽意思,忍不住皺了皺眉。

    李青山替師兄把麵前的茶杯斟滿,笑著說道:

    “師兄我雖然不才,但多年前也入了知命,身為大唐國師,總要比那個小流氓強上不少。”

    “神座之上,天穹之下。”

    顏瑟大師看著李青山,緩聲說道:

    “師弟,你要記住這句話。”

    “但凡能坐上桃山那三方神座的人,都是有資格屹立天穹之下俯瞰俗世的人物。道門之中掌教位階最尊最貴,但單以道心修行論,掌教並不見得會比那三位神座強大多少,但何況你絕意撲殺的那人是以智慧明道心著稱的光明大神官。”

    李青山帶著強烈的不安,堅定的道:

    “既然衛光明這麽厲害,那就更不能放任他不管,哪怕是出動帝國軍,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他。”

    顏瑟搖搖頭,歎息道:

    “哪怕是長安城五十萬的護國軍全部出動,把長安城翻過來,也難看到他的影子,他畢竟是衛光明啊,被譽為最偉大的光明大神官。”

    李青山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

    在整個長安城因為一個老人忙的不可開膠的時候,這個老人跟著小姑娘到了一條叫臨四十七巷的巷子,看見了一家叫老筆齋的小鋪子,看著那個小姑娘在鋪子裏勤勞忙碌了整整一天。

    老人越看越覺得這個小姑娘清新可喜,說不出的可人,從外貌到氣質幹淨到了極點,仿佛是一顆絕對透明的琉璃珠,隻要有一點陽光,便定然會大放光明。

    小姑娘的膚色有些黑。

    但黑也黑的如此幹淨,如此光明。

    所以這位來自西陵的光明大神官,癡癡站在臨四十七巷裏,不盡歡喜讚歎。

    光明不滅,昊天永存。

    在這個小姑娘的身上,他看到了光明延續希望,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長安城有冥王之子,誰能想到光明之女也在長安。

    這個女孩一定要傳承他的衣缽,成為下一任的光明大神官,讓昊天的光輝繼續普照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世界中的劍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豆芽的爸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豆芽的爸爸並收藏無限世界中的劍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