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李元徽就聽說右龍驤將軍裴敏之的女兒裴五娘子,染了惡疾,臉上都是紅疹。


    換了很多疾醫都沒看出結果來。


    隨後裴敏之上奏,請求聖人取消婚約。


    劉玄機倒是來打聽了,一聽說那天的事情,也是十分的無語。


    “百密一疏啊,沒想到卻被裴家的小娘子知曉了,這事真無礙嗎?”


    李元徽搖搖頭道:“沒什麽,晾這位也不敢多說什麽,這事傳出去了,第一個沒臉可是梁王殿下。不過這次出征卻是個好機會,或者可以暗中聯絡齊郡秦家兄弟,請他們幫忙把這個麻煩給解決了。”


    劉玄機眉毛一挑:“這會不會?”


    李元徽道:“放心,我知道輕重,對於齊郡那幾個故人,不能隨便聯絡,不然一個通敵的罪名就夠咱們掉腦袋了。”


    劉玄機點點頭,李元徽雖然年輕,但行事一貫是穩中求勝,極少弄險。


    幾日後,慕容英正式下詔,出兵平叛。


    讓李元徽有些驚訝的是,以往出行非常講究排場的老丈人慕容英,這次親征,居然沒有帶太多人,連那輛如同移動宮殿的巨大攆車都沒有乘坐,而是輕車簡從。隨行人員也大大減少。


    出征的大軍包括,前後左右軍,左右龍驤軍,左右羽林軍,驍果軍以及金吾衛。


    其中前後左右軍在經過補充後,人數達到了兩萬人,左右龍驤軍合計兩萬五千餘人,左右羽林軍加起來三萬餘人,驍果軍四萬餘人,金吾衛有六千人。


    共計十餘萬中軍,此外此戰青州、兗州、冀州、豫州、徐州也會派遣州郡兵參加平叛。


    行軍總管還是齊王慕容據。


    驍果軍是前軍,由吳王慕容鞅督領。


    大軍從關中出阿,經過半個月的連續行軍,才走完了崤函道,過了洛陽在偃師上船,沿著黃河南下。


    驍果軍在六月底,才到達濟南郡,


    此時整個青州,除了濟南郡,都已經被慕容選占據。


    並且慕容選還擁有了原青州水師的大部分兵力和艦船,直接將黃河封鎖。


    驍果軍進軍到曆城之後,慕容鞅采納了幾位郎將和長史薛吉的建議,並沒有冒進,而是廣派斥候,偵明濟南方麵的敵情。


    在得知郡治東平陵尚在,且被重重圍困之後,立即提出,想要在大軍到來之前先解東平陵之圍。


    曆城外驍果軍聯營十數裏,十郎將,長史,加上作為前部大督的吳王慕容鞅和他的參軍、護軍、司馬等幕僚齊聚中軍大帳。


    “殿下,驍果軍行軍一月有餘,初到青州,還需要稍作修整,且東平陵城外叛軍人數眾多,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請殿下稍等幾日,等斥候將詳細情況探明之後,在做計較。”


    “叛軍雖然號稱二十萬眾,但不過是倉促征召的亂民,有何可懼?驍果軍是中軍精銳,大軍一到賊寇必定望風而逃,東平陵之圍可自解。”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今前路未名,就要倉促出兵,豈非是將國之大事兒戲視之?”


    驍果軍的長史薛吉直接跟慕容鞅心腹,參軍梁崇禮爭論起來。


    慕容鞅則掃視著眾人一言不發,見自己的表兄,妹夫,好友都不支持立即出兵的決議,隻能出言道:“薛長史所言甚是,是孤有些急切了。不如這樣,先修整兩日,等到斥候將東平陵的敵情探聽清楚,在做計較?”


    “謹遵殿下之命。”


    驍果軍眾將全都各自迴道本部營中,中軍大帳這裏隻剩下慕容鞅和他的幾個幕僚。


    “梁參軍,驍果軍長史是聖人心腹,日後即便是議事,也是要給他幾分顏麵的。”


    慕容鞅對於梁崇禮還是比較倚重的,不然這位梁參軍也沒膽子跟薛吉爭辯。


    梁崇禮拱手迴道:“殿下,剛才是我有些激動,但時不我待啊,聖人和其他各部尚在路上,要在半個月內陸續到達,若是我們趁機取得首勝,殿下在聖人麵前自然是水漲船高啊。”


    慕容鞅點點頭:“梁先生所言孤明白,但眼下就連表兄和李四郎都沒有站出來支持出兵,可見驍果軍現在果真是不宜出戰。”


    梁崇禮道:“殿下,重點在於薛吉,薛吉反對出兵,就代表了驍果軍的意見,韋將軍和李將軍即便想要支持殿下,也要顧忌同僚的想法。”


    這位梁參軍其實也算有些本事,出身寒門,做了十年小吏,後來被出身京兆韋氏的現任兵部尚書韋端看中,得以授官,並推薦給外甥吳王慕容鞅為參軍。


    這幾年梁崇禮一直為慕容鞅出謀劃策,頗得重用,所以對他的意見慕容鞅還是很重視的。


    “那梁參軍的意思是?”


    梁崇禮道:“殿下剛才說的是,我的確不該與薛長史爭辯,不過殿下可以繞過薛長史,直接下令出兵,殿下為前部大督,節製諸軍,令出如山,誰敢不從?”


    慕容鞅因為沒有領兵經驗,所以臨行之前皇帝還特意讓他多跟薛吉討教,多聽意見。


    這也是為什麽慕容鞅沒有獨斷,而是召集諸將商議,所以現在梁崇禮勸他直接出兵解圍,這事不是不能做,而是他對出兵能否取勝的懷有疑慮。


    “好,我想一想。梁先生稍安勿躁。”


    “是,那梁某就先退先了。”


    “先生慢走。”


    等到梁崇禮走了之後,慕容鞅想了想,就命人擺下酒宴,並派人去請李元徽、段武臣、韋孝矩三人。


    三人前後腳到了,慕容鞅勸了幾杯酒之後,才道明來意。


    “四郎,表兄,段兄,梁參軍和薛長史都是文官,不曾親自征戰,我不知如何作出決斷,還請你們幾位與我解惑一番。”


    三人對視了一眼,韋孝矩開口道:“殿下,這次你為前部大督,統率驍果軍四萬餘人,而敵軍號稱二十萬,此必是詐稱,但十餘萬人還是有的,四萬打十萬,即便是以驍果軍的精銳,這場仗想贏也並不容易,一來是驍果軍連續行軍月餘,體力尚未恢複。二來是曆城與東平陵相距不過百餘裏,此時東平陵的叛軍肯定知道我等已經到了曆城,想要出其不意,奇兵製勝,已經失了先機,而此戰即便能勝,驍果軍也必將損失不小,若戰損過高,即便取勝,也未必是聖人想要的...所以殿下可以派遣小股騎兵襲擾叛軍,伺機而動,卻不可發動全軍立即出戰,得不償失啊。”


    慕容鞅這會才算明白了,梁崇禮力主出兵,就是為了讓他搶個頭彩,好在聖人麵前把大皇子二皇子兩個壓下去,但是他的建議完全忽視了驍果軍的情況,並且是不在意傷亡的。


    薛吉主張暫緩,是顧念驍果軍尚且處於疲憊轉態,強行出戰勢必影響戰鬥力,並會增加傷亡。


    兩人意見相左,而驍果軍的十郎將自然知道自己所部是什麽情況,所以都不出言,也是默認的站隊薛吉這邊。


    而當然其中還有一個緣由,韋孝矩沒說,那就是現在的驍果軍精銳,並沒有太大的戰心。


    因為聖人在廣武圍城之時,對拚死作戰的中軍各部許下的獎賞,可都沒兌現。


    但卻重賞了勤王大軍之中的各部。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原本被稱為國之肺腑的中軍將士,麵對這樣的不公,為國朝廷為聖人征戰的熱情,正在慢慢消散。


    但這層窗戶紙,卻沒人敢去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隻想混個從龍之功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粱河車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粱河車神並收藏我真的隻想混個從龍之功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