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步。


    烘幹殺菌完成後,陳叔收好工具。


    他對張易說。


    “小易,來,借你的好運,親手揭開下邊這幅畫的神秘麵紗!”


    張易一笑,微微點頭。


    然後。


    他走過去。


    小心翼翼的捏著上層的那幅畫,一點點掀開。


    而裏邊藏珍的那幅古畫,也漸漸地出現在他們三個人的視線之內。


    唐大元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幅畫,臉上的表情,從一開始的好奇,到後來,看到畫麵內容的時候,變成了震驚。


    咕咚……


    他咽了口水。


    這一瞬間,他嗅到了漫天鈔票飛舞的味道。


    而陳叔,則一樣認真的盯著下邊的那幅畫。


    即便是穩如陳叔,在張易的身邊,見識過種種不可思議的陳叔,見到這幅畫,也還是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臥槽!小易,你……你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這句話,張易聽過無數遍,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聽陳叔這麽說,他自然是笑而不語。


    這一幕。


    早在張易的腦海中預料到了。


    得到這幅畫,運氣的成分,的確是有,否則,張易去找王昶的時候,那陳潤發也不會剛好就去找王昶賣畫。


    對於這幅畫。


    張易的關注的點,與陳叔和唐大元都不同,他關注的,是這幅畫的內容。


    入眼一瞬。


    是非常熟悉的感覺。


    因為,整個畫幅從構圖,到具體的景物和人物,以及邊角部位的題字,都與外邊的那幅仿作基本上是一樣的。


    果然。


    正如張易的猜測。


    如此藏珍的畫中畫,因為在古代,工程量非常複雜,所以,內部所藏的畫,果然也不是一般的畫作。


    是唐伯虎的又一幅大作《秋山訪友圖》,倒是合理。


    而這幅畫,也是《明書畫記》之中,有著明確記載的一幅畫。


    張易大概記得,《明書畫記》之中記載,《秋山訪友圖》於明末戰亂時期,流落民間。《明書畫記》清代注解本之中,也有過記載,此畫曾入宮廷,後因賞賜再流出宮外,後流落民間,最後,又由北城桐廬堂,以藏珍之法,藏於未知之處。自此,此唐伯虎《秋山訪友圖》真跡,消逝於世人視野之內。


    既然出自桐廬堂。


    那麽,《秋山訪友圖》以畫中畫的方式,再次出現在世人眼前,確實是正確的方式。


    張易伸手,輕撫畫麵。


    此宣紙,如同溫潤的皮膚一般,確為上品。


    這本就是真跡的一大特征,既然是佳作,絕對不會隨隨便便用一張劣質的宣紙。若真的是隨隨便便之作,即便出自唐伯虎之手,是真跡,但也隻是傳世普品真跡而已。


    藝術性,以及相對應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當然。


    桐廬堂藏珍,所藏的應該不是普品。


    隨之。


    張易腦海之中,聲音傳來。


    “請問,是否鑒定?”


    “鑒定!”


    張易心中,暗道此二字。


    隨即。


    腦海中聲音繼續。


    “明代唐寅《秋山訪友圖》。”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蘇州府吳中人士。傳說中,說他是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生的,所以,有唐寅之名。當然,此事並無史料記載。”


    “一生之中,唐伯虎玩世不恭,憤世嫉俗,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和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就是吳門四才子。同時,他的畫更負盛名,與沈周、文征明、仇英並稱為吳門四家。”


    “在明代書畫曆史上,唐寅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一幅《秋山訪友圖》,上有款識,為一首詩。槿花籬下吠獨兒,喚取山童看是誰。報是漁郎知客到,自劃檝子送魟鰤。後有落款,蘇台唐寅。”


    “畫的內容,便是詩句所寫,意境悠遠。”


    “而最後落款,為蘇台唐寅,所謂蘇台,古代稱姑蘇台,姑蘇台遺址即今靈岩山。公元前505年,始建於吳王闔閭,後來,又經過夫差續建,經曆五年的時間才建成。建築極華麗,規模極宏大,耗資龐大,用來供吳王夫差奢靡,娛樂。而唐寅,就是南州直隸蘇州吳縣人,所以,此落款蘇台唐寅,是唐寅經常用的落款之法。”


    “此外,從畫法上來說,山岩以小斧劈皴法為主,人物生動,且生動而富有隱士高人自然之姿態。整幅畫畫風純屬,且富有幾分暮氣,隱世之氣,因此,是為唐寅晚年之作。”


    “經曆清末藏珍,有外層畫幅的保護,因此,其氧化的程度較輕,而且,保存的狀態也非常完好。所以,無論從化工技巧,還是品相上來看,這幅畫,都是唐伯虎傳世畫作之中的精品之作,確為真跡無疑!”


    這一步的鑒定結果,張易並不意外。


    因為。


    藏珍之外的仿作是古代真品,這幅畫是真跡的可能性,就已經非常大了。


    不過。


    陳叔和唐大元就不一樣了。


    他們兩個的激動之情,遠遠超過張易。


    唐大元看著這幅畫,不由得說。


    “哎呀……真不愧是我們老唐家的人才,這畫畫的可真好看,你看,這上邊的老頭,畫的多像人啊,還有這樹,還長著葉子呢……”


    陳叔不由得挑眉。


    他說。


    “唐先生,您的鑒定角度,還真是別出心裁啊!”


    唐大元嗬嗬一笑,不多說什麽,而是看向張易。


    “張大師,問你一件事!”


    “什麽事?”


    張易問。


    唐大元那雙眼睛,溜溜一轉。


    他笑著問。


    “張大師,我賣給您的那一幅瑤光真人自畫像,你覺得怎麽樣,畫工挺不錯的吧?”


    張易點頭,唐大元說的倒也不假。


    “是啊,畫工還算不錯,怎麽了?”


    然後。


    唐大元又笑著說。


    “張大師,其實,這幅畫,我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我老唐家祖上的東西啊!我看著特別眼熟,特別有親切感!”


    “張大師,要不然……你看這樣行嗎?這古代的東西,咱們該認祖歸宗的時候,就得讓它認祖歸宗,落葉歸根嘛!既然是我們老唐家的東西,您張大師又是淡泊名利的人,就應該讓我把這幅畫給帶迴去,拿到我們唐氏祠堂裏,給好好的供起來,這畢竟是我老唐家祖上的東西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是撿漏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異13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異13號並收藏我真的是撿漏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