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見不遠處更夫的燈火越來越近,知曉此地不宜久留,連忙拉住那大漢,並小聲道:“換個地方說話。”
石秀與那大漢趁著天黑來到一處低矮的城牆邊,石秀學著夜梟“咕咕”叫了兩聲,城牆外接應的人拋過勾索,二人攀牆而過,順利出城。
行了約兩三裏路,來到延安府城外的山神廟裏,湯隆在此已等候多時,見石秀背著包袱拿著金瓜錘,麵露喜色,問道:“東西都帶出來了?”
石秀點了點頭,又對湯隆使了個眼色道:“這漢子是尋你的,我見他不似歹人,便帶了過來。”
湯隆此時哪顧得上其他,隻道石秀多事,先確定包裹裏的傳家之物都在後,假裝隨意的問道:“祖宅前沒衙役搜查?”
石秀知道湯隆在擔憂何事,便寬慰道:“你打的那人沒死,你現在迴城也無事了。”
湯隆聞言先是一喜,後又麵色悲苦,此次就算沒出人命,他也無臉留在延安府了,便咬了咬牙低沉道:“不迴了,我隨你去柴大官人處,不混出個名堂,一輩子都不迴來。”
那九尺大漢見半天無人搭理自己,尷尬的輕咳了一聲,石秀這才反應過來,知是冷落了此人,便笑著致歉道:“讓好漢久等了,你要尋的‘金錢豹子’是這位。”說完指了指席地而坐的湯隆。
湯隆聞言抬頭上下打量了一番那尋他的漢子,隻見此人身高九尺,腰大八圍,軒昂魁偉,一表非俗。湯隆暗自思量往日裏好似沒得罪過此等人物,便略有底氣的衝他問道:“好漢是何人,尋我何事?”
“我乃涇原孫安,尋你是為了打造兩口镔鐵劍。”孫安抱拳答道。
湯隆聞言詫異道:“打造兵器的鐵匠多的是,為何山遙路遠的來延安府尋我?”
孫安鄭重地解釋道:“我在慶州學藝,如今藝成下山,家師曾與你祖上有舊,吩咐我下山尋湯家打造兵器,並說若用湯家祖傳神鐵最佳。”
湯隆神色突變,緊了緊懷裏的包裹,他家祖產神鐵本是天降隕石,提煉而成,後仿造擂鼓甕金錘用去大半,如今隻剩拳頭大小,異常珍貴,又盤算著若是孫安強搶恐也攔不住,暗自叫苦,遂拖延道:“你需要的雙劍有何特殊之處,竟需神鐵才可鑄造?”
孫安神色傲然地答道:“劍長四尺有餘,左手劍三十斤,右手劍四十斤,合計七十斤。”
眾人皆愕然,似這般沉重的兵器非猛將不可用啊。
湯隆亦是眼神一亮,問道:“你這是按雙鐧的尺重打造吧?”
孫安讚許的點了點頭,隨即對這個其貌不揚的漢子刮目相看。
石秀知孫安能使動七十斤的兵器,料他應武藝高強,身手不凡,心中狂喜:若將此人帶到柴進麵前,哥哥定能對他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思及此處,石秀對孫安抱拳道:“此處也沒個安穩之處,好漢不如隨我們同行,待到了滄州,為湯隆兄弟備好器具,再安心為你打造神兵,如此,可好?”說完又不經意間輕踢了下湯隆,暗示他先穩住眼前此人。
湯隆雖然平時甚為機敏,但隻要涉及到他本職時,竟如同變了個人一般。隻見他也不顧一旁石秀的瘋狂暗示,歪著頭思索了片刻,鄭重地對孫安說道:“光神鐵就需熔煉七七四九日,再經澆鑄、刮削琢磨直至砥礪開刃,沒有數月時間是不成的。”
孫安當然知道神兵是可遇不可求的,數月時間他還是等得起的,遂說道:“我可以等。”
話落,湯隆突然直起身子,衝孫安抱拳行了一禮,承諾道:“半年後你到滄州柴大官人府上取兵刃即可。”
石秀見本是貪滑狡詐的湯隆,突然這般爽利起來,不解地問道:“兄弟怎突然如此...”
湯隆知曉石秀的意思,笑著歎道:“神兵都是靠它的主人得以揚名,我隻願他不會辱沒了我祖傳的神鐵。”說完意味不明的望了一眼孫安。
孫安見狀自信的許諾道:“我定教你打造的兵器名傳天下。”
石秀見事已至此,再糾纏孫安反顯得他小人,又懶得與湯隆置氣,便尋了處空地準備休息。怎料孫安未曾離去,竟上前主動搭話道:“敢問你們口中的柴大官人是何人物?”
石秀見有此好機會,連忙將柴進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的事說與孫安聽,孫安配合著讚歎不已,心裏卻是百轉千迴,若柴進真是光明磊落、憂公忘私之人,為何不遠千裏請一鐵匠,恐其所圖不小。孫安此次藝成下山,一方麵想打造合手的兵器,另一方麵想尋得明主,建功立業。想那柴進闖下如此聲望,料有些手段,隻是不知此人誌向如何。思緒轉的飛快,孫安似下定了決心,對湯隆、石秀說道:“我觀北地亂象已生,多是剪徑強盜,一路不大太平,既然湯兄答應為我鑄造神兵,我便護送你們返迴以報此恩,順便見見你們口中那位‘小孟嚐’柴大官人。”
眾人聞言自是亦無不可,有此高手同行,便是睡在荒郊野外也可安心。
一夜無話,第二日眾人收拾好行囊,便朝滄州行去。
北風卷地,歲暮天寒,因崎嶇泥雪,石秀等人行的極慢,另一邊的阮小五、阮小七也因天氣惡劣延誤了歸期。柴進自是等的心急如焚,坐立難安,周興那邊也緊接著傳來錢糧告磬的消息,每日光是安撫嘍囉們便已焦頭爛額。已到如此境地,柴進隻好變賣了些古董字畫,暫時周轉。又見天氣漸寒,往日此時柴進早已安排施粥捐衣,如今若是半途而廢,恐讚譽變怨望,畢竟許多其他州府的難民是聽聞柴進的名聲後逃往滄州謀一條生路。柴進見狀隻好又變賣了百畝良田,方湊夠錢糧,救濟貧苦。
滄州城內上到官員、下到百姓,對柴進的善舉無不交口稱讚,“小孟嚐”之名婦孺皆知,當然背地裏嘲諷柴進敗家子的也不在少數。
又過了月餘,柴進收到周興的來信,得知阮小五、阮小七已抵達梁山,金國之行頗為圓滿,這才鬆了口氣。信中還叮囑柴進,讓他速派高手前往梁山押送黃金,想必周興也知柴進已捉襟見肘,朝不圖夕。
不到一日,段景住、石秀等人也相繼而歸,更是為即將到來的元旦增添了幾分喜氣。
石秀與那大漢趁著天黑來到一處低矮的城牆邊,石秀學著夜梟“咕咕”叫了兩聲,城牆外接應的人拋過勾索,二人攀牆而過,順利出城。
行了約兩三裏路,來到延安府城外的山神廟裏,湯隆在此已等候多時,見石秀背著包袱拿著金瓜錘,麵露喜色,問道:“東西都帶出來了?”
石秀點了點頭,又對湯隆使了個眼色道:“這漢子是尋你的,我見他不似歹人,便帶了過來。”
湯隆此時哪顧得上其他,隻道石秀多事,先確定包裹裏的傳家之物都在後,假裝隨意的問道:“祖宅前沒衙役搜查?”
石秀知道湯隆在擔憂何事,便寬慰道:“你打的那人沒死,你現在迴城也無事了。”
湯隆聞言先是一喜,後又麵色悲苦,此次就算沒出人命,他也無臉留在延安府了,便咬了咬牙低沉道:“不迴了,我隨你去柴大官人處,不混出個名堂,一輩子都不迴來。”
那九尺大漢見半天無人搭理自己,尷尬的輕咳了一聲,石秀這才反應過來,知是冷落了此人,便笑著致歉道:“讓好漢久等了,你要尋的‘金錢豹子’是這位。”說完指了指席地而坐的湯隆。
湯隆聞言抬頭上下打量了一番那尋他的漢子,隻見此人身高九尺,腰大八圍,軒昂魁偉,一表非俗。湯隆暗自思量往日裏好似沒得罪過此等人物,便略有底氣的衝他問道:“好漢是何人,尋我何事?”
“我乃涇原孫安,尋你是為了打造兩口镔鐵劍。”孫安抱拳答道。
湯隆聞言詫異道:“打造兵器的鐵匠多的是,為何山遙路遠的來延安府尋我?”
孫安鄭重地解釋道:“我在慶州學藝,如今藝成下山,家師曾與你祖上有舊,吩咐我下山尋湯家打造兵器,並說若用湯家祖傳神鐵最佳。”
湯隆神色突變,緊了緊懷裏的包裹,他家祖產神鐵本是天降隕石,提煉而成,後仿造擂鼓甕金錘用去大半,如今隻剩拳頭大小,異常珍貴,又盤算著若是孫安強搶恐也攔不住,暗自叫苦,遂拖延道:“你需要的雙劍有何特殊之處,竟需神鐵才可鑄造?”
孫安神色傲然地答道:“劍長四尺有餘,左手劍三十斤,右手劍四十斤,合計七十斤。”
眾人皆愕然,似這般沉重的兵器非猛將不可用啊。
湯隆亦是眼神一亮,問道:“你這是按雙鐧的尺重打造吧?”
孫安讚許的點了點頭,隨即對這個其貌不揚的漢子刮目相看。
石秀知孫安能使動七十斤的兵器,料他應武藝高強,身手不凡,心中狂喜:若將此人帶到柴進麵前,哥哥定能對他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思及此處,石秀對孫安抱拳道:“此處也沒個安穩之處,好漢不如隨我們同行,待到了滄州,為湯隆兄弟備好器具,再安心為你打造神兵,如此,可好?”說完又不經意間輕踢了下湯隆,暗示他先穩住眼前此人。
湯隆雖然平時甚為機敏,但隻要涉及到他本職時,竟如同變了個人一般。隻見他也不顧一旁石秀的瘋狂暗示,歪著頭思索了片刻,鄭重地對孫安說道:“光神鐵就需熔煉七七四九日,再經澆鑄、刮削琢磨直至砥礪開刃,沒有數月時間是不成的。”
孫安當然知道神兵是可遇不可求的,數月時間他還是等得起的,遂說道:“我可以等。”
話落,湯隆突然直起身子,衝孫安抱拳行了一禮,承諾道:“半年後你到滄州柴大官人府上取兵刃即可。”
石秀見本是貪滑狡詐的湯隆,突然這般爽利起來,不解地問道:“兄弟怎突然如此...”
湯隆知曉石秀的意思,笑著歎道:“神兵都是靠它的主人得以揚名,我隻願他不會辱沒了我祖傳的神鐵。”說完意味不明的望了一眼孫安。
孫安見狀自信的許諾道:“我定教你打造的兵器名傳天下。”
石秀見事已至此,再糾纏孫安反顯得他小人,又懶得與湯隆置氣,便尋了處空地準備休息。怎料孫安未曾離去,竟上前主動搭話道:“敢問你們口中的柴大官人是何人物?”
石秀見有此好機會,連忙將柴進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的事說與孫安聽,孫安配合著讚歎不已,心裏卻是百轉千迴,若柴進真是光明磊落、憂公忘私之人,為何不遠千裏請一鐵匠,恐其所圖不小。孫安此次藝成下山,一方麵想打造合手的兵器,另一方麵想尋得明主,建功立業。想那柴進闖下如此聲望,料有些手段,隻是不知此人誌向如何。思緒轉的飛快,孫安似下定了決心,對湯隆、石秀說道:“我觀北地亂象已生,多是剪徑強盜,一路不大太平,既然湯兄答應為我鑄造神兵,我便護送你們返迴以報此恩,順便見見你們口中那位‘小孟嚐’柴大官人。”
眾人聞言自是亦無不可,有此高手同行,便是睡在荒郊野外也可安心。
一夜無話,第二日眾人收拾好行囊,便朝滄州行去。
北風卷地,歲暮天寒,因崎嶇泥雪,石秀等人行的極慢,另一邊的阮小五、阮小七也因天氣惡劣延誤了歸期。柴進自是等的心急如焚,坐立難安,周興那邊也緊接著傳來錢糧告磬的消息,每日光是安撫嘍囉們便已焦頭爛額。已到如此境地,柴進隻好變賣了些古董字畫,暫時周轉。又見天氣漸寒,往日此時柴進早已安排施粥捐衣,如今若是半途而廢,恐讚譽變怨望,畢竟許多其他州府的難民是聽聞柴進的名聲後逃往滄州謀一條生路。柴進見狀隻好又變賣了百畝良田,方湊夠錢糧,救濟貧苦。
滄州城內上到官員、下到百姓,對柴進的善舉無不交口稱讚,“小孟嚐”之名婦孺皆知,當然背地裏嘲諷柴進敗家子的也不在少數。
又過了月餘,柴進收到周興的來信,得知阮小五、阮小七已抵達梁山,金國之行頗為圓滿,這才鬆了口氣。信中還叮囑柴進,讓他速派高手前往梁山押送黃金,想必周興也知柴進已捉襟見肘,朝不圖夕。
不到一日,段景住、石秀等人也相繼而歸,更是為即將到來的元旦增添了幾分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