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數量仍舊是之前的四十門,但是,一旁則多出了四門飛雷炮。


    雖然僅僅隻有四門,可是它們發射一次所消耗的火藥,就是四十門火炮都比不過。


    重要的是那玩意的威力,之前曾經在一座高句麗的城池前嚐試過一迴齊射。


    那聲勢,真可謂是天崩地裂方能形容,而且那齊射之威後,發現了大量身上沒有任何傷口,卻被活生生嚇死的高句麗將士。


    當然也許是被衝擊波震死的,不過去檢點死者的士卒又不是醫生,他們自然隻能把那些沒有外傷卻已經咽氣的敵人當成是被嚇死的。


    也正是因為這飛雷炮的爆炸威力過於巨大,所以,每一門飛雷炮之間的間隔距離都超過了十二丈。


    以此來保證,當有一門飛雷炮出事故障或者是意外之時,不會波及到戰友。


    所以,四十門火炮,外加那四門飛雷炮所形成的火炮陣地,形成了一片占據了超過裏許方圓的空白地帶。


    那裏隻允許火炮營的將士們行動,嚴禁任何人擅自闖入,違者格殺勿論。


    此刻,那些火炮營的將士們正在忙碌不停,將一桶桶的火藥,搬運到各自的炮位上。


    還有一些將士正在清理著火炮,神色都顯得相當的輕鬆,同時,一個二個的表情又顯得很傲氣。


    畢竟,相比起大唐的其他兵種而言,他們這些原本隸屬於登州水師的水師將士。


    怎麽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們會成為大唐征討高句麗的重要攻堅力量和功臣。


    至於薛仁貴如今正立身李世民身後不遠處,仍舊負責統率那隻火槍營保衛大唐天子的安全。


    畢竟這隻火槍騎兵營,在經曆了無名小城一戰之後,業已成名。


    以區區五百之數,生生憑著那把近十萬大軍折騰得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吸血蚊戰術。


    不論是在大唐軍中還是在高句麗那邊,已經惡名遠揚。


    而他這位喜著白袍的大唐未來名將,也搏得了一個白衣無常的渾號。


    #####


    一想到這個名號,李世民不禁嘴角一揚,話說迴來,程三郎這小子還是很有眼光的。


    但凡是他舉薦或者是他看中的才俊,就沒有一個是歪瓜裂棗。


    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就聽到了身邊傳來了一聲甚是幽怨的滴咕聲。


    “陛下,一會是不是還是老規矩?”


    李世民一扭頭,就看到了那薛萬徹猶如深閨怨婦般的表情和眼神。


    不光是他,還有那一票立身於後方的大唐武勳重將的神情也一般無二。


    饒是李世民身邊大唐天子見慣了大風大浪,可是看到了一票糙老爺們那種表情,還是心中一季。


    “諸位卿家,可是覺得朕的做法有什麽問題?”


    尉遲恭這位功勳之臣朝著陛下一禮之後,抬起手朝著那遠處的鴨綠水一指言道。


    “陛下,臣倒不覺得有什麽問題,隻是高句麗大軍主力已然退過了鴨綠水。”


    “而今若是能拿下了這白汋口城,那就等於是隔斷了那高句麗與遼東之地的聯係。”


    “臣等方才還在這裏商議,倘若能夠取了白汋口城之後,還請陛下恩準臣等領軍,以定鴨綠水之西,盡早將遼東全境拿下……”


    看到那幫子武勳重臣們紛紛開口應和,李世民不禁有些蛋疼地揉了揉眉心。


    哪裏還不清楚,分明就是這幫子武勳重臣,已經閑得怕是膽上都快要長毛了。


    畢竟至打之前搞掉了高惠真部,算是打了一迴大仗之外,之後的所有攻城戰。


    幾乎就變成了炮兵的表演,而大唐的諸軍,似乎都變成了吃瓜群眾一般。


    全都眼巴巴地看著那幫子炮兵逍遙自在地在距離對方的城池兩裏之外,慢條斯理,說說笑笑間在那裏完成了裝填炮彈,然後,對著敵城開火。


    一般而言,就這麽來來迴迴地折騰上幾個迴合,敵軍要麽繳械而降,要麽就四散而逃。


    可以說,這樣的戰鬥,讓一幹大唐武勳重將們,都恨不得仰天長嘯,老子要這根大棒有何用?


    呃……大棒代指武器,懂的都懂,不懂的應該都是眉清目秀的小姐姐。


    按下閑話不表,且說大唐天子看到了這幫子武勳重臣們那一張張仿佛好久都沒能得到發泄機會而顯得很憋悶很幽怨的表情之後。


    李世民隻得出言解釋道。


    “列位愛卿,自打有了這等破城利器,我大唐破高句麗之堅城,易若反掌。”


    “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大唐破了諸多城池,可如今為了安撫住那麽多的城池中的百姓,亦分派出去了大量的兵馬。”


    “朕也很清楚諸位卿家想要為國建功立業的心情,但是還請列位卿家先等上一段時間。”


    “朕經過慎重的考慮,已經決定再調兩萬人馬北上進入遼東……”


    隨著這位大唐天子擺事實講道理,總算是安撫住了這一幹大唐武勳重將,看到他們開始為白汋口城被破而去作準備,李世民也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不得不說,這真是幸福的煩惱啊,李世民一開始決定親征高句麗之時就有些舉棋不定。


    畢竟,前朝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倘若大唐也因為高句麗而令如今國泰民安的大唐鬧出大問題,那就太過得不嚐失。


    可征高句麗,又勢在必行,所以內心相當舉棋不定的李世民最終決定以少量府兵精銳以及募兵為主力。


    再加上大唐營州的兵馬,再用錢糧驅使那些胡兵為大唐作戰。


    總兵力號稱二十萬大軍,但實際上,大唐精銳才不過六萬。剩下的那些胡兵戰鬥力也就那樣。


    為什麽?就是因為舉棋不定的大唐天子,決定嚐試一下,若是能夠搞下幾座城池什麽的,那就再繼續。


    倘若萬一戰事受挫,那麽從容撤走,問題也不大,不至於像前朝那般,百萬之師歸隋者,十不存一。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自打大唐多了個程三郎,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過去,攻城戰之慘烈簡直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往往攻打一座城池。


    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打造攻城器械,而且還得進行日以繼夜慘烈的城牆爭奪肉搏戰。


    可隨著程三郎抄起火炮還有飛雷炮以及手雷等火藥武器往大唐軍中一撂。


    攻城戰,反倒變成了一種最為輕鬆的,幾乎無損的戰爭方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了並收藏大唐第一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