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與權萬紀都不約而同臉色大變,趙昆是誰,不就是陛下身邊寸步不離旳侍衛頭子嗎?
他居然出現在這裏,難不成自己親爹李世民也趕來了?
腦子還沒有完全轉過彎來的當口,李恪再一次聽到了自己手下李敏興奮地吆喝聲。
“殿下,快點開門,陛下率大軍過來平叛來了”
趙昆都沒提陛下,李敏自然也不敢提,畢竟誰也不知道陛下心裏邊到底在盤算啥。這特娘的是什麽意思,老子進了蜀地之後,之前一路都是官方接待也。
吃的那些都是跟在長安吃的差不多也就罷了。
好不容易躥到了這邊,在瀘州,仍舊吃的還是北方的口味,本想自己來一了長寧州。
可以嚐點家鄉菜,結果,這種讓自己如同迴到長安的待遇,實在是讓程處弼心中大惡。
莫丹聽聞程大將軍的三兒子要來之後。
急惶惶地派出了人手在長寧州城內找了好半天,總算是找到了長寧州唯一一位會做關中菜的廚師,花了大錢請他過來烹飪飯菜。
看著那些隨行的工部官員們,都開始拚命的吞咽口水,莫丹不禁暗鬆了口氣。
看來不枉自己費盡心思,讓人去請來了那位大廚師,這錢沒白花。
不過當莫丹的目光落在了程三郎身上後,就覺得這位程三郎的表情似乎很不樂意。
不由得心中打起了鼓來,戰戰兢兢地上前一禮。
“程長史,可是食物不合口胃?”
程處弼砸了砸嘴,看到這位莫丹那小心翼翼的模樣,心裏邊猶記得親爹對於一幹獠人首領的分析。
這位莫丹對大唐態度是較為親厚,而且,莫要看莫丹性格謹慎喜歡學漢人動腦子。
但是長寧獠的三千獠兵,卻算得上是瀘州諸獠之中實力中上者。
自己到長寧州來,一個原因是因為自己對這裏十分的熟悉,第二個原因,就有親爹的指點在。
程處弼自然不可能為了對方煞費苦心的招待翻臉,對方也是擔心自己吃不習慣大西南的美食。
程處弼控製住自己的情緒,朝著莫丹頷首一笑言道。
“看來莫刺史也是費了苦功的, 有心了。”
程處弼一邊用著飯, 一邊端起那葡萄釀跟莫丹對飲, 順便詢問起了長寧州的山川地貌。
#####
“對了莫刺史,我觀這長寧州城內的建築,不少都是竹子搭建的, 想必這長寧州的竹子不少吧?”
莫丹撫著臉上的短須點頭笑道。“我們這長寧州啊,到處都可以看到有竹子, 而且竹子長得快。”
“且又輕便易用, 不論是用來搭建房舍還是用來製作器具都可以。”
程處弼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自己現在屁股下麵的席子,用是用竹片編的。
隻是這個時代的工藝, 實在是讓人覺得有點糙,不像後世,竹子不但已經進入到了千家萬戶, 甚至已經步入了藝術品的殿堂。
而現如今, 對於竹子的利用, 完全還屬於是最原始的應用階段。
幸好, 老子來了程處弼不禁內心生起了一股自豪感,沒有人比我更懂得竹製品。
雖然我不太懂得製作, 隻是見過趕場天的時候那些老頭們在路邊修理竹製器具,編織椅子,筐子。
當然也見過紮紙人, 還有製作竹花圈啥的。
程處弼記得自己還去參觀過竹子博物館,更是在裏邊欣賞過無數利用竹子製作的生活用器和竹藝術品。
“這倒也是, 有句老話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古人誠不欺我也。”
“對了莫刺史,不知道長寧州的哪個方向, 竹子最多也最為茂密。”
莫丹抹了抹嘴角的油漬,抬起了手擺了擺道。
“有啊,向南行約十多裏地,就可以看到,而且是很大的一大片,幾乎連綿近百裏地,全都是那茂密的竹林子。”
得到了這樣的迴答, 程處弼心中一喜。哎喲沒有想到,後世的蜀南竹海,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經存在。
不過這倒也正常,在四川大部份地區, 竹子都數不勝數,這個時代可沒有人工栽培,完全都是自生自滅。
“那敢問莫刺史,竹海南邊,可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莫丹想了想,搖頭笑道。
“那一大片竹林繼續向南,行上數十裏地,那就是淯州獠的地盤,若是西南方,則是思峨獠人的地盤。沒什麽不一樣的。”
程處弼猶不死心地反複追問之下,莫丹終於想到了一件事。
“程長史你這麽一句,我倒真想起一事。南邊的竹林深處。
那邊有片黑穀,那裏的黑石很臭,下官記得那種石頭有人說可以拿來燒火。”
“不過啊,那玩意燒起來,冒出來的煙子能把人給嗆個半死,大家都不樂意燒那東西。”
#####
程處弼總算是鬆了口氣,自己來長寧州,不就是為了那長寧煤礦嗎?
看到程長史如釋重負的表情,莫丹不禁有些好奇。
“程長史這是怎麽了, 莫非那些黑石頭是好東西?”
程處弼打了個飽呃, 擱下了手中的筷子,緩緩地搖了搖頭道。
“也算不是上好東西,但是,的確跟莫刺史你所言一般,那是燃料。”
“黑穀是吧,不知道長寧州可有人去過,可有道路通往那裏?”
“有,可以先順著通往淯州的路南行約二十來裏地,然後往東邊走走,莫非程長史想要去看看?莫昆!”
“大哥,什麽事?”一位與莫丹長得差不多模樣的中年敦實獠人從外麵大步而入,朝著莫昆一禮。
“我記得你知道黑穀在哪,你帶上兩百個人,我要親自陪程長史到黑穀去看看。”
莫昆點了點頭,大步而去。
程處弼等人用罷了飯,等那幾位工部官員稍事休息之後,便與莫丹一同離開了長寧州,徑直往南而行。
隻是這條道路雖然頗為崎嶇,但是卻格外的繁忙,因為淯州有鹽井。
而這鹽井,則是由朝庭控製,唐代井鹽產地有山南道、隴右道、江南道、劍南道四道。
而在這四道之中鹽井近百,而單劍南道最多,足有六十餘處。
而這淯井鹽在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媽產鹽,蜀漢將領李恢率軍南征,就是為了淯井鹽。
而且淯井鹽的產量極大,曾有雲安、淯井路不通,民間乏鹽的曆史記載。
他居然出現在這裏,難不成自己親爹李世民也趕來了?
腦子還沒有完全轉過彎來的當口,李恪再一次聽到了自己手下李敏興奮地吆喝聲。
“殿下,快點開門,陛下率大軍過來平叛來了”
趙昆都沒提陛下,李敏自然也不敢提,畢竟誰也不知道陛下心裏邊到底在盤算啥。這特娘的是什麽意思,老子進了蜀地之後,之前一路都是官方接待也。
吃的那些都是跟在長安吃的差不多也就罷了。
好不容易躥到了這邊,在瀘州,仍舊吃的還是北方的口味,本想自己來一了長寧州。
可以嚐點家鄉菜,結果,這種讓自己如同迴到長安的待遇,實在是讓程處弼心中大惡。
莫丹聽聞程大將軍的三兒子要來之後。
急惶惶地派出了人手在長寧州城內找了好半天,總算是找到了長寧州唯一一位會做關中菜的廚師,花了大錢請他過來烹飪飯菜。
看著那些隨行的工部官員們,都開始拚命的吞咽口水,莫丹不禁暗鬆了口氣。
看來不枉自己費盡心思,讓人去請來了那位大廚師,這錢沒白花。
不過當莫丹的目光落在了程三郎身上後,就覺得這位程三郎的表情似乎很不樂意。
不由得心中打起了鼓來,戰戰兢兢地上前一禮。
“程長史,可是食物不合口胃?”
程處弼砸了砸嘴,看到這位莫丹那小心翼翼的模樣,心裏邊猶記得親爹對於一幹獠人首領的分析。
這位莫丹對大唐態度是較為親厚,而且,莫要看莫丹性格謹慎喜歡學漢人動腦子。
但是長寧獠的三千獠兵,卻算得上是瀘州諸獠之中實力中上者。
自己到長寧州來,一個原因是因為自己對這裏十分的熟悉,第二個原因,就有親爹的指點在。
程處弼自然不可能為了對方煞費苦心的招待翻臉,對方也是擔心自己吃不習慣大西南的美食。
程處弼控製住自己的情緒,朝著莫丹頷首一笑言道。
“看來莫刺史也是費了苦功的, 有心了。”
程處弼一邊用著飯, 一邊端起那葡萄釀跟莫丹對飲, 順便詢問起了長寧州的山川地貌。
#####
“對了莫刺史,我觀這長寧州城內的建築,不少都是竹子搭建的, 想必這長寧州的竹子不少吧?”
莫丹撫著臉上的短須點頭笑道。“我們這長寧州啊,到處都可以看到有竹子, 而且竹子長得快。”
“且又輕便易用, 不論是用來搭建房舍還是用來製作器具都可以。”
程處弼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自己現在屁股下麵的席子,用是用竹片編的。
隻是這個時代的工藝, 實在是讓人覺得有點糙,不像後世,竹子不但已經進入到了千家萬戶, 甚至已經步入了藝術品的殿堂。
而現如今, 對於竹子的利用, 完全還屬於是最原始的應用階段。
幸好, 老子來了程處弼不禁內心生起了一股自豪感,沒有人比我更懂得竹製品。
雖然我不太懂得製作, 隻是見過趕場天的時候那些老頭們在路邊修理竹製器具,編織椅子,筐子。
當然也見過紮紙人, 還有製作竹花圈啥的。
程處弼記得自己還去參觀過竹子博物館,更是在裏邊欣賞過無數利用竹子製作的生活用器和竹藝術品。
“這倒也是, 有句老話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古人誠不欺我也。”
“對了莫刺史,不知道長寧州的哪個方向, 竹子最多也最為茂密。”
莫丹抹了抹嘴角的油漬,抬起了手擺了擺道。
“有啊,向南行約十多裏地,就可以看到,而且是很大的一大片,幾乎連綿近百裏地,全都是那茂密的竹林子。”
得到了這樣的迴答, 程處弼心中一喜。哎喲沒有想到,後世的蜀南竹海,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經存在。
不過這倒也正常,在四川大部份地區, 竹子都數不勝數,這個時代可沒有人工栽培,完全都是自生自滅。
“那敢問莫刺史,竹海南邊,可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莫丹想了想,搖頭笑道。
“那一大片竹林繼續向南,行上數十裏地,那就是淯州獠的地盤,若是西南方,則是思峨獠人的地盤。沒什麽不一樣的。”
程處弼猶不死心地反複追問之下,莫丹終於想到了一件事。
“程長史你這麽一句,我倒真想起一事。南邊的竹林深處。
那邊有片黑穀,那裏的黑石很臭,下官記得那種石頭有人說可以拿來燒火。”
“不過啊,那玩意燒起來,冒出來的煙子能把人給嗆個半死,大家都不樂意燒那東西。”
#####
程處弼總算是鬆了口氣,自己來長寧州,不就是為了那長寧煤礦嗎?
看到程長史如釋重負的表情,莫丹不禁有些好奇。
“程長史這是怎麽了, 莫非那些黑石頭是好東西?”
程處弼打了個飽呃, 擱下了手中的筷子,緩緩地搖了搖頭道。
“也算不是上好東西,但是,的確跟莫刺史你所言一般,那是燃料。”
“黑穀是吧,不知道長寧州可有人去過,可有道路通往那裏?”
“有,可以先順著通往淯州的路南行約二十來裏地,然後往東邊走走,莫非程長史想要去看看?莫昆!”
“大哥,什麽事?”一位與莫丹長得差不多模樣的中年敦實獠人從外麵大步而入,朝著莫昆一禮。
“我記得你知道黑穀在哪,你帶上兩百個人,我要親自陪程長史到黑穀去看看。”
莫昆點了點頭,大步而去。
程處弼等人用罷了飯,等那幾位工部官員稍事休息之後,便與莫丹一同離開了長寧州,徑直往南而行。
隻是這條道路雖然頗為崎嶇,但是卻格外的繁忙,因為淯州有鹽井。
而這鹽井,則是由朝庭控製,唐代井鹽產地有山南道、隴右道、江南道、劍南道四道。
而在這四道之中鹽井近百,而單劍南道最多,足有六十餘處。
而這淯井鹽在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媽產鹽,蜀漢將領李恢率軍南征,就是為了淯井鹽。
而且淯井鹽的產量極大,曾有雲安、淯井路不通,民間乏鹽的曆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