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是,最不濟,就養個飯桶,反正糧食多著。
如今看來,這倒不是一個隻會吃糧食的飯桶。
不管是誰,在聽到閔縣要製鹽,都會嚇一大跳,覺得這是無稽之談。
可經過一段日子的發酵,才知道,不是什麽無稽之談,是真的讓人嚇了一大跳。
沒有海,沒有湖,憑空的,就能從地下變成鹽來。
這是什麽法術嗎,是神仙下凡了嗎。
了解過後,才知道,這不是什麽法術,也不是什麽神仙下凡,是真的有這麽一迴事。
這就讓人好奇了,這是怎麽做到的。
而最想要知道的人,莫過於是製鹽的同行。
要知道,同行是冤家。
以往製鹽隻能靠海靠湖,有海有湖還能製鹽的地方,就那麽多,都是處於壟斷狀態。
而這些被壟斷的製鹽產地,朝廷隻占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則在士族手裏。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士族的能耐,連鹽這麽重要的東西,都能插一手。
也因此,鹽價隻高不低。
即便朝廷想出麵調控鹽價,還得問士族答應不答應。
當然,根本的原因還是,鹽的產量的確是不足。
可如今,閔縣能製鹽了。
一個不靠海不靠湖的地方,竟能製鹽,這意味著所謂的壟斷被打破了。
當前階段,閔縣是個例,但往後呢,誰知道這樣的個例會不會更多。
再一個。
本來市麵上製出來的鹽是固定的,如今有了新鹽的加入,這勢必對原有的格局造成影響。
而製鹽者還是異軍突起,認人難以預料事態會怎麽發展。
在朝廷層麵,閔縣本就是京都下發的製鹽特權,朝廷是支持閔縣製鹽的。
而在士族層麵,則不一樣了。
考慮的是,自己在這裏麵會失去什麽,自己在這裏麵又能獲得什麽。
對方是同行,卻不是士族,和自己不是一夥的,嚴格意義上並不隸屬朝廷,是一個有封地的子爵大人。
這就是一個異類,也屬於異軍突起,這也就讓人難以預料事態會怎麽發展。
更要知道,對方掌握的是一種其他人都不會的製鹽之法。
異軍突起的異類,有著其他人不會的製鹽之法,不是士族,並不隸屬朝廷。
把這些總結在一起,總是讓覺得心不安。
朝廷是承認了閔縣的製鹽特權,士族可不這樣認為。
在麵對失去什麽,獲得什麽的問題上。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毀了它,把它占為己有。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先了解閔縣到底是怎麽製鹽的。
士族是盯上了閔縣,而在閔縣則有一個本土士族,那就是劉府。
其他士族難以伸手進入閔縣,本土士族則沒有這方麵的困惑。
因此,關於閔縣是怎麽製鹽的,這個問題就交給劉府去解決了。
而這個時候,本當吃糧食養著的飯桶,就發揮出了作用。
這說的就是羅文慶。
有民謠是這樣記載的。
“三牛對馬嶺,不出貴人出鹽井”、“兩溪夾一梢,晝夜十八包”……
這說的是如何尋找適合開鹽井的地形。
解釋的說就是,通過對礦鹽帶的地理形勢、山脈構造、河流走向的觀察,總結出了礦鹽在地形上的一些特征。
“三牛”與“馬嶺”相對,是說山勢奇峻,斷裂構造的特征比較明顯。
“兩溪夾一梢”是地勢起伏,褶皺構造的某些跡象。
這兩種構造都是天然鹵水富集的地方。
這些認識又概括為帶有規律性的見解
“凡匠氏相井地,多於兩河夾岸,山形險急,得沙勢處,鴻工立石圈。”
“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
依山可作井……
開鹽井宜擇山坳旁有井者居中度地焉……
近河之井,水多而淡。山間之井,水少而鹹……
山高大者,須擇其低處平原,山低者,須擇其曲折凸起處,開井乃有效也……
這樣一條條知識,都是古人智慧的積累。
這一片山叫做不老山。
說也湊巧,瓦匪曾經的寨子就在這不老山中。
製鹽的地點就依了一句依山可作井。
想要製鹽,必備的東西必須要有,畢竟是涉及上千人的工程。
其中就包括了鑽井的工具,鹵水進行解析、蒸發、幹燥的工具,還有供上千人起居幹活的場所。
若是這些事情讓齊相如來處理,齊相如不知道要讓人忙活多久。
專業的事情,就要專業的人來做。
最後,這些事情是由裴雲出手幫忙完成的。
裴雲從南山村調來了人手,把關於打造工具,建造場所的事情都包了。
這些人手裏就包括了牛有力、小愣子、莫大川、俞灝重……
其他的人手一樣都是擅長幹活的,他們有的在山上搭過寨子,有的在村裏建過房屋。
這個時候就是各顯神通了。
比如木匠用到的榫卯結構、切割工具、打磨工具、測繪工具……
比如專門運輸來到,建造房屋需要用到的磚頭水泥……
是各顯神通,也是互幫互助。
土木工程本就是一家人,搭配起來幹活才是一個整體。
這樣一些人,大約有幾十個人,其中不少還是些女人。
又有一句話叫做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這樣一支隊伍,臨時就取名叫做南山工程隊。
當外人看到南山工程隊幹活時,都是大吃一驚的。
從來沒有想過能這樣幹活,這是施了什麽法術,或者這些人是神仙下凡嗎。
就連齊相如看了都大受震撼。
為此,他還專門研究了榫卯結構、切割工具、打磨工具、測繪工具……研究了磚頭水泥……
最後,他得知了一個答案,這些東西都是出自裴雲的手。
齊相如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是不夠了解裴雲的。
他必須得重複一句,他真的不夠了解裴雲。
就他親眼目睹的,就幾十個人,幹活的效率能比得上幾百個人,而且幹的活要更加的好。
就他們使用的知識工具材料,這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
就那榫卯……就那水泥……
齊相如忍不住有想法,要是讓南山工程隊在別的地方發揮光彩,比如在閔縣,那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134/134712/32120676.html
如今看來,這倒不是一個隻會吃糧食的飯桶。
不管是誰,在聽到閔縣要製鹽,都會嚇一大跳,覺得這是無稽之談。
可經過一段日子的發酵,才知道,不是什麽無稽之談,是真的讓人嚇了一大跳。
沒有海,沒有湖,憑空的,就能從地下變成鹽來。
這是什麽法術嗎,是神仙下凡了嗎。
了解過後,才知道,這不是什麽法術,也不是什麽神仙下凡,是真的有這麽一迴事。
這就讓人好奇了,這是怎麽做到的。
而最想要知道的人,莫過於是製鹽的同行。
要知道,同行是冤家。
以往製鹽隻能靠海靠湖,有海有湖還能製鹽的地方,就那麽多,都是處於壟斷狀態。
而這些被壟斷的製鹽產地,朝廷隻占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則在士族手裏。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士族的能耐,連鹽這麽重要的東西,都能插一手。
也因此,鹽價隻高不低。
即便朝廷想出麵調控鹽價,還得問士族答應不答應。
當然,根本的原因還是,鹽的產量的確是不足。
可如今,閔縣能製鹽了。
一個不靠海不靠湖的地方,竟能製鹽,這意味著所謂的壟斷被打破了。
當前階段,閔縣是個例,但往後呢,誰知道這樣的個例會不會更多。
再一個。
本來市麵上製出來的鹽是固定的,如今有了新鹽的加入,這勢必對原有的格局造成影響。
而製鹽者還是異軍突起,認人難以預料事態會怎麽發展。
在朝廷層麵,閔縣本就是京都下發的製鹽特權,朝廷是支持閔縣製鹽的。
而在士族層麵,則不一樣了。
考慮的是,自己在這裏麵會失去什麽,自己在這裏麵又能獲得什麽。
對方是同行,卻不是士族,和自己不是一夥的,嚴格意義上並不隸屬朝廷,是一個有封地的子爵大人。
這就是一個異類,也屬於異軍突起,這也就讓人難以預料事態會怎麽發展。
更要知道,對方掌握的是一種其他人都不會的製鹽之法。
異軍突起的異類,有著其他人不會的製鹽之法,不是士族,並不隸屬朝廷。
把這些總結在一起,總是讓覺得心不安。
朝廷是承認了閔縣的製鹽特權,士族可不這樣認為。
在麵對失去什麽,獲得什麽的問題上。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毀了它,把它占為己有。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先了解閔縣到底是怎麽製鹽的。
士族是盯上了閔縣,而在閔縣則有一個本土士族,那就是劉府。
其他士族難以伸手進入閔縣,本土士族則沒有這方麵的困惑。
因此,關於閔縣是怎麽製鹽的,這個問題就交給劉府去解決了。
而這個時候,本當吃糧食養著的飯桶,就發揮出了作用。
這說的就是羅文慶。
有民謠是這樣記載的。
“三牛對馬嶺,不出貴人出鹽井”、“兩溪夾一梢,晝夜十八包”……
這說的是如何尋找適合開鹽井的地形。
解釋的說就是,通過對礦鹽帶的地理形勢、山脈構造、河流走向的觀察,總結出了礦鹽在地形上的一些特征。
“三牛”與“馬嶺”相對,是說山勢奇峻,斷裂構造的特征比較明顯。
“兩溪夾一梢”是地勢起伏,褶皺構造的某些跡象。
這兩種構造都是天然鹵水富集的地方。
這些認識又概括為帶有規律性的見解
“凡匠氏相井地,多於兩河夾岸,山形險急,得沙勢處,鴻工立石圈。”
“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
依山可作井……
開鹽井宜擇山坳旁有井者居中度地焉……
近河之井,水多而淡。山間之井,水少而鹹……
山高大者,須擇其低處平原,山低者,須擇其曲折凸起處,開井乃有效也……
這樣一條條知識,都是古人智慧的積累。
這一片山叫做不老山。
說也湊巧,瓦匪曾經的寨子就在這不老山中。
製鹽的地點就依了一句依山可作井。
想要製鹽,必備的東西必須要有,畢竟是涉及上千人的工程。
其中就包括了鑽井的工具,鹵水進行解析、蒸發、幹燥的工具,還有供上千人起居幹活的場所。
若是這些事情讓齊相如來處理,齊相如不知道要讓人忙活多久。
專業的事情,就要專業的人來做。
最後,這些事情是由裴雲出手幫忙完成的。
裴雲從南山村調來了人手,把關於打造工具,建造場所的事情都包了。
這些人手裏就包括了牛有力、小愣子、莫大川、俞灝重……
其他的人手一樣都是擅長幹活的,他們有的在山上搭過寨子,有的在村裏建過房屋。
這個時候就是各顯神通了。
比如木匠用到的榫卯結構、切割工具、打磨工具、測繪工具……
比如專門運輸來到,建造房屋需要用到的磚頭水泥……
是各顯神通,也是互幫互助。
土木工程本就是一家人,搭配起來幹活才是一個整體。
這樣一些人,大約有幾十個人,其中不少還是些女人。
又有一句話叫做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這樣一支隊伍,臨時就取名叫做南山工程隊。
當外人看到南山工程隊幹活時,都是大吃一驚的。
從來沒有想過能這樣幹活,這是施了什麽法術,或者這些人是神仙下凡嗎。
就連齊相如看了都大受震撼。
為此,他還專門研究了榫卯結構、切割工具、打磨工具、測繪工具……研究了磚頭水泥……
最後,他得知了一個答案,這些東西都是出自裴雲的手。
齊相如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是不夠了解裴雲的。
他必須得重複一句,他真的不夠了解裴雲。
就他親眼目睹的,就幾十個人,幹活的效率能比得上幾百個人,而且幹的活要更加的好。
就他們使用的知識工具材料,這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
就那榫卯……就那水泥……
齊相如忍不住有想法,要是讓南山工程隊在別的地方發揮光彩,比如在閔縣,那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134/134712/3212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