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市早間新聞播出之後,莫氏一家之人也是看到了的,當鏡頭裏看到糜文博、糜天荒的狼狽畫麵時,驚呆了。

    “真是被那個姓什麽的烏鴉嘴說中了。”秦英文很是驚訝。

    “怎麽迴事,那麽大個集團公司,說垮就垮了?幸好桂音沒有和他定親。不然她的前途也毀了。”莫問天歎了口氣,有對著莫昌輝罵道:“以後桂音的事你少操心。”

    “完了完了,希望不要牽連到我們才好。”莫清音膽戰心驚地說道。

    莫昌輝此時頭暈腦脹了,他最擔心的事,收了糜文博50萬,到時別受真的會牽連啊。

    就在莫昌輝提心吊膽的時候,蒲江俊帶著葉子楣、倪青青、莫桂音來到了他家,向他出示了軍人證件,嚴厲的說道:“莫昌輝,你涉嫌勾結黑社會人物恐嚇軍人莫桂音,該當何罪?”蒲江俊知道,如果不徹底把莫昌輝一家人搞服氣,難免這次是糜氏家族,下次就可能會是趙氏家族,在下次又是什麽少爺,總會麻煩不斷。

    “不是,領導,我們不知道糜文博是黑社會的,我們隻是想幫侄女找個婆家啊。”莫昌輝極力辯解。

    “不同意和糜家結婚就要被趕出家族,那叫做幫助?”葉子楣冷聲道。

    “沒沒沒有,隻是嚇唬一下而已,並不是真心的。”秦英文狡辯道。

    “糜文博給了你們多少好處?現在他們自己都交代了,你們還想狡辯。你們再不老實交代,我會將你們送上軍事法庭。現在是給你們主動交代的機會。”葉子楣敲擊著茶幾。

    “我們真的沒有拿過他們的好處啊。”秦英文申辯道。

    “那你呢,你不要說沒拿過你糜文博的好處哦。”蒲江俊麵對莫昌輝冷冷地說道,蒲江俊說話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每個都像有無窮的穿透力和威懾力,“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

    “我我我,我隻拿了糜文博50萬元。”莫昌輝禁不住那股猶如來自大氣的威壓,終於承認了收受糜文博資金的事實。

    “你你你,你這個畜生,你竟然做出這樣的事。為了幾十萬塊錢,就出賣自己的親人。你不配當這個家主。我今天宣布,解除你的家主職務和家族企業董事長職務,交給莫昌煌擔任。”老爺子莫問天聽到莫昌輝收受了糜文博的錢,勃然大怒,當場解除了莫昌輝的所有職務。同時對在場的家族成員說道,“以後莫桂音的個人婚姻問題,全憑她自己作主,任何人不得幹涉,我再聽到誰還要無事生非,拿這個做文章,我就將他逐出家族。”

    ......

    “謝謝蒲哥,謝謝姐妹們!”解決了家族之事,最開心的事莫桂音了。

    “好啦,我們可以去遊覽一下荊州古城啦。”在眾女心目中,莫桂音的事就是她們的事,因為誰也難以預料到自家的未來會遇到什麽問題。現在莫桂音的事解決了,眾女也跟著開心起來,遊覽荊州城的議程便被沒心沒肺的武紅英提了出來。

    “對,我帶你們看荊州古城去。”莫桂音開朗起來。

    還是莫桂音開車,直奔西城。

    七年前,蒲江俊曾經來過一次荊州城,不過那次是和縣裏組織的一個考察團大隊伍來的,隻在城裏呆了一個晚上,次日上午就離開了,基本上留下什麽印象。

    這次不同,時間由自己支配,滿足女人們的願望,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莫桂音生於斯長於斯,對荊州古城自然最清楚不過。她對此做了詳細的介紹:荊州古城是天朝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牆,城內東西直徑3.75公裏,南北直徑1.2公裏,麵積4.5平方公裏,城牆周長10.5公裏,高8.83米,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荊州古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後成為江陵縣治所,出現了最初城廓。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

    荊州城又稱江陵城,現隸屬江陵市,在秦破郢後置江陵縣,作為縣城而得名。其後兩千多年裏,江陵作為地名,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

    荊州城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遷都郢(今荊州城北5公裏的紀南城)後,這裏就是楚國的官船碼頭。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還在此修築了別宮,取名渚宮。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占郢都,這裏成為江陵縣的治所。西漢初年,封臨江王於此地。其後有東晉安帝、南齊和帝、梁元帝、後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荊南國等在此建都。楚、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於此地。荊州城的城郭,在戰國末年形成。

    漢代已有城牆。蜀將關羽、吳太守朱然,東晉桓溫、梁元帝、南平王高季興等,都對荊州進行修葺。

    北宋末年,城毀。

    南宋淳熙年間重修城牆,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挖城壕。

    元初,忽必烈下令拆除荊州城。

    元末,朱無璋稱吳王時,派員依舊基重建荊州城。

    明末,張南忠率義軍攻占荊州城,將城牆拆毀多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築荊州城,並重新命名城門:東門曰寅賓門,東南門(小東門)曰公安門,西門曰安瀾門,南門曰南紀門,大北門曰拱極門,小北門曰遠安門。

    因此,荊州城現存磚城為明末清初建築。

    整座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3.75公裏,南北寬1.2公裏,城垣周長10.5公裏,城內麵積4.5平方公裏。

    1970年後,隨著交通事業發展的需要,經**政務院批準,城垣上新開3座三孔城門,原有的6座城門,共有9座城門。磚城內有土築城牆,與磚城相依,城上可通行。磚城外有外環道與水城環繞。水城俗稱護城河。荊州城牆高9米左右,城牆厚10米左右,城牆上有3座藏兵洞,24座炮台。原有城樓6棟,其中5棟毀於戰亂,僅存拱極門(大北門)城樓朝宗樓。

    八十年代,政府撥款重建寅賓門城樓,沿用舊名,曰賓陽樓。

    荊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後一次修複以來,已有350年曆史,至今保存完好,是天朝現存為數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較完好的一座,是長江中遊地區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真正讓荊州名揚四海的,是《三國演義》故事的廣泛流傳。現在,荊州城已成為**三國旅遊線上的一個重要的旅遊區,三國遺蹤和文化景點有30多處,可供遊客探尋。

    荊州又是三國文化誕生和繁衍的曆史勝地。魏、蜀、吳三國時代,這裏曾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二十迴《三國演義》,就有七十二迴的內容涉及荊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站在城牆之上,放眼散發著厚重曆史氣息的城垣,一首張九齡的《登荊州城樓》古詩映入蒲江俊腦海,忍不住張口吟誦出來: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層樓百餘尺,迢遞在西隅。

    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

    古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

    幾代傳荊國,當時敵陝郛。上流空有處,中土複何虞。

    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

    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戇,非如寧武愚。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關於荊州城,留下了無數千古名篇。古靈精怪的司徒靜聽到蒲江俊吟誦了張九齡的詩,便媚眼一眨,提出了一個鬼點子:

    “蒲哥,今天我們邊走邊搶讀關於荊州城主題的古詩,每吟讀出一首,算作是對宗門的貢獻10分,比一比,看誰搶讀的最多。好嗎?”

    姚虹是學中文的老師出身,自然不怕,馬上接應道:“這個主意好,我讚成。”

    楊鬆葵、鍾秀都是搞文字工作的,也不服輸,舉手表示同意:“這個好。”

    周芳芳、劉雅靜、冉蘭蘭都是學中文的,心裏都裝著很多古詩,也表示了讚同。

    但也有好些女孩感到了為難,表示抗議:

    “這不是欺負我們學理科的嗎?”彭琴、何梅等女孩都這最說道。

    “是啊,我們隻好棄權啦。”閔連霞、葉慧敏等女孩也是滿臉不高興的神色。

    “不記得沒關係啊,主要是看誰搶答得快而已,大家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啊。”司徒靜笑著說。現在大家的手機都已經統一更新換代了了,網上搜索已經十分方便了。真可謂是一機在手,應有盡有。

    “這也行?”熊巧巧說。

    “這樣才公平,有誰記得那麽多詩啊?”楊鬆葵笑道。

    “可以搞舞弊?”方菲菲來勁了。

    “行,就按你們說的辦。”蒲江俊笑道,“不過,獎勵稍微改一下,每讀一首詩,當場獎勵一塊靈石。”雖說蒲江俊都是滿足供應大家的靈石,但誰又嫌靈石多呢。

    “歐耶!”一片興奮的讚同聲響起。

    “好,五分鍾後開始,我來當裁判。”張月霞自告奮勇道。

    “我也算一個,副裁判。”許冪跟著說。

    馬上,女人們站住不動,開始拿出手機上網搜索。

    李雪、魏玉玨、許冪、張月霞等幾個年齡大一點的則不打算參與,走在城牆邊上,房子姑娘們走路不注意摔倒。

    五分鍾後,剛好到了東門曰寅賓門。

    張月霞揚手道:“準備好了麽有?要開始啦!”

    “好啦!”眾女異口同聲的迴答,頗有點向小學生的情景。

    “誰來第一個?”

    “我。”“我。”“......”

    司徒靜、宋子英、冉蘭蘭三人率先舉手喊了起來。

    “好,司徒靜、宋子英、冉蘭蘭按秩序來。不能重複哦。”張月霞笑著製定了首輪朗誦者。

    司徒靜大方地走在眾女的前麵轉過身來,麵對眾女,“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有模有樣地朗誦起來。

    先生們,女士們,朋友們,我給大家朗誦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一首詩,題目叫《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

    修蛇橫洞庭,吞象臨江島。積骨成巴陵,遺言聞楚老。

    水窮三苗國,地窄三湘道。歲晏天崢嶸,時危人枯槁。

    思歸陰喪亂,去國傷懷抱。郢路方丘墟,章華亦傾倒。

    風悲猿嘯苦,木落鴻飛早。日隱西赤沙,月明東城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河望已絕,氛霧行當掃。長叫天可聞,吾將問蒼昊。

    司徒靜抑揚頓挫、情感悠揚的誦讀,不僅獲得了眾姐妹的熱烈掌聲,也迎來了一個旅遊團隊的喝彩。當然這個旅遊團隊大都是年輕男子,不知他們是喝彩司徒靜的精彩朗誦,還是她的靚麗美貌。

    不過司徒靜到時被這掌聲激勵的暈暈乎乎,找不著北了。

    接下來是宋子英和冉蘭蘭朗誦。

    宋子英朗誦的事唐代詩人韓翃的《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

    主人持節拜荊州,走馬應從一路遊。

    斑竹岡連山雨暗,枇杷門向楚天秋。

    佳期笑把齋中酒,遠意閑登城上樓。

    文體此時看又別,吾知小庾甚風流。

    冉蘭蘭朗誦的是唐詩人羅隱的《宿荊州江陵驛》:

    西遊象闕愧知音,東下荊溪稱越吟。

    風動芰荷香四散,月明樓閣影相侵。

    閑欹別枕千般夢,醉送征帆萬裏心。

    薜荔衣裳木蘭楫,異時煙雨好追尋。

    雖然宋子英和冉蘭蘭的聲音都很好聽,但她們朗誦的都是首七言詩,比較短,因此,掌聲沒有司徒靜的熱烈。

    司徒靜得意地望了她們倆一樣,笑笑地傲嬌了一下。

    看到蒲江俊這支隊伍是清一色的絕色美女,那支旅遊團還想繼續跟著一起走,但導遊吆喝起來:“親人們,抓緊時間,還有更好看的下一站,別掉隊啦。”隻得怏怏地快步離開。

    “我來了。”秋水的桃花眼一眨,接著邊走邊朗誦起來:

    明明赫赫中興主,動納諸隍冠前古。

    四海英雄盡戢兵,皆如圪圪天金柱。

    萬姓多論政與德,請樹豐碑似山嶽。

    一從寇滅二十年,琬琰雕鐫賜重疊。

    荊州化風何卓異,寡欲無為合天地。

    雖立貞碑與眾殊,字字皆是吾皇意。

    君侯捧碑西拜泣,臣且何人恩洊及。

    鳳凰銜下雕龍文,德昧政虛爭敢立。

    函封三奏心匍匐,堅讓此碑聲蓋國。

    我恐江淹五色筆,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秋水朗誦的這首《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是唐代詩人貫休所作。秋水喜歡爭強好勝,想到司徒靜朗誦時,掌聲異常熱烈,可能是朗誦長詩的緣故,便也選了這首長詩。果然,也贏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就連前麵快步離開的那支團隊,也禁不住踞足而聽,還拍了很多照片。

    秋水也昂了昂小腦袋,心道:“哼,怎麽樣?”

    楊鬆葵笑著看了秋水一眼,接口朗誦了南宋詩人陳人傑寫的一首詞《沁園春》,並將詞前小序一並誦讀了出來。

    石城之勝,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橫陳樽俎間。既而北曆淮山,自齊安溯江泛湖,薄遊巴陵,又得登嶽陽樓,以盡荊州之偉觀,孫劉虎視遺跡依然,山川草木,差強人意。洎迴京師,日詣豐樂樓以觀西湖。因誦友人“東南嫵媚,雌了男兒”之句,歎息者久之。酒酣,大書東壁,以寫胸中之勃鬱。時嘉熙庚子秋季下浣也。

    記上層樓,與嶽陽樓,釃酒賦詩。望長山遠水,荊州形勝,夕陽枯木,六代興衰。扶起仲謀,喚迴玄德,笑殺景升豚犬兒。歸來也,對西湖歎息,是夢耶非。

    諸君傅粉塗脂。問南北戰爭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葉,平堤雨急,柳泣殘絲。玉壘騰煙,珠淮飛浪,萬裏腥風吹鼓鼙。原夫輩,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錐。

    掌聲過後,姚虹走到魏玉玨麵前,輕聲說了幾句後,魏玉玨也站到姐妹們對麵,笑了笑後大聲說道,“剛才鬆葵妹妹誦讀了這首沁園春,大家說她讀得好不好?”

    “讀得好!”姐妹們同聲應和。

    “那麽大家想不想知道坐著為什麽要寫這首詞?”

    “想!”

    “那麽我們歡迎姚虹妹妹來給大家說說這首詞的故事,好不好!”

    於是又響起一片掌聲。

    姚虹不愧是當老師出身的,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說了起來:

    她先介紹了作者陳人傑。陳人傑是南宋年間的詞人,今福建福州人,同時也是宋代詞壇上壽命最短的詞人,年僅26歲。

    這首詞題於南宋京城臨安豐樂樓東壁之上,寫於公元1240年(宋理宗嘉熙四年)9月下旬。當時南宋政權日益衰敗,如風中殘蝕,而蒙古正當勃興,虎視眈眈。

    到了嘉熙4年,蒙古侵略軍正從東西兩麵對南宋發起進攻,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南宋當局卻依然沉酣於湖山之樂,士大夫們“傅粉塗脂”,窮奢極侈,連南北之間正在進行生死存亡的激戰都不知道。作者生逢此時,難免心中憤鬱不平,這首詞的主旨就是抒發這種心情而作的。詞前那段小序則詳述了他自20歲到江東槽參加“牒試”時起至作此詞止,先後遊曆江淮一帶山川名勝和曆史古跡的經曆。從小序到詞文,氣魄宏大,直抒胸襟,酣暢恣意,很有特色。

    姚虹的解讀,讓大家對這首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所以,同樣贏得了陣陣掌聲。張月霞裁判道:“姚虹妹妹的講解也可以抵得上朗誦的詩詞,應該獲得獎勵。”

    “同意!”姐妹們異口同聲地表示了讚成。本來就是娛樂,沒有誰會出來唱反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夜郎古國小神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郎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郎哥並收藏夜郎古國小神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