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留守府,同時也是留守這裏的越國王王府,可謂是這座城裏最為戒備森嚴的地方。
後院裏的正廳之處,是越國王、東京留守事耶律淳為新任的兵馬副都總管、統軍使的到來而擺下的接風宴。
雖然徐副都總管已經被他們輪番灌得不省人事,而被扶到了旁邊的廂房裏去醒酒休息了。可是宴席上的人都喝得酒興不止,哪管其它事宜,繼續開始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拚酒。其間也時不時會有些女伎們的歌舞助興。
而就在旁邊徐副都總管休息的廂房裏,漸漸地隻剩下了他越來越清晰的鼾聲。
房內原先的幾支長燭漸漸地燒完,立即有人上前續上了新燭。一直等到這一輪的燭火將盡時,後堂大廳卻是到了宴席的最高潮時,不時便有撐到此時的將官們在最後的對拚中醉倒。
耶律淳也是興致到了極點,大聲說道:“喝喝喝!喝倒了,有人接迴去的接迴去,接不迴去的都由本王安排住下!今天我等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
喧鬧之聲漸漸平息,郭嘯的酒量雖然不錯,但是徐三已經提前被喝倒,而眾人的火力就集中在他這裏,也逃脫不了大醉的結局,同樣被人扶到了另一處廂房歇息。
而徐三休息的這間廂房,在這一次的燈燭燃盡熄滅之後,不知為何卻無人前來更換,而房中原先的兩名使女此時也不知去了哪裏。
躺在床上的徐三,其實並沒有醉倒。就在酒宴之上,他明顯感受到了有人一心想灌倒他的企圖之後,便借著自然而起的酒勁,在已有七分醉意、但自己尚能把控的程度時,選擇了裝醉躺倒——好戲重在七分實,然後的三分表演才會有最好的效果!
隻是這個越國王爺的耐心顯然足夠地長,徐三此時躺在這張舒適得近似於宋人的床榻上,努力地保持著頭腦裏的警惕與清醒。
在長達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裏,隻有那兩名使女輪流時不時地過來,用幹淨的手巾幫他進行頭臉處的擦拭,雖然雙眼一直閉著,但他敏銳的耳力也在盡量收集著不遠處宴席上的各種動靜,卻發現,這份警惕有點白用,因為一直都沒有異常現象發生。
直到那裏人醉樂止、此處燭盡聲息,而他本身的酒意也在不斷地侵襲著他。
徐三突然發現,有一股無法控製的濃烈倦意,開始不斷侵襲他試圖保持清醒的意識。而敏感著的警覺終於在最後一刻提醒到他:此時房間內的空氣裏,似乎多了一絲比較詭異的香氣,而它,似乎就應該出現在第二次所更換的蠟燭之時,而也是從那時之後,房間裏的使女們就悄悄地離開這間房裏了。
隻是,在明白了這點後,徐三已經無法再控製住神誌,雖然反複告誡自己千萬不可睡去,但是無法抵擋的睡意終於讓他進入了迷迷糊糊的昏睡狀態中。
而再強烈的警覺意識,一旦進入睡夢中,也將無法控製。
徐三感覺到自己的思緒開始離開了這個他已經說不上是哪裏的地方,正在迅速地越過了此前平息不久的戰場,一眨眼之間,便就迴到了目前為止最為熟悉的上京郡王府。他急切地在府中穿行著,顧不上和一旁的任何人去打招唿。
他越過了前廳、越過了中院,急急地來到了小王子金哥的院子,就在中間作為書房的那裏,他看到了正在認真坐著學習的金哥,那種專心致致的樣子,還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想叫一聲金哥,但是看到眼前的情況便忍住了。而且他發現,就在金哥的對麵,此時背對著他坐著的,是一位長發垂腰的女夫子,正在教著新的功課。
女夫子?對!不正是南仙公主寫信中說過的麽?專門給金哥請來了一位很有本事的女夫子!
徐三想認識一下這位女夫子,於是他想看到對麵的臉。但是,那位女夫子卻是一直都背朝著他,讓他看不清對方的長相。
“在下徐三,乃是金哥的三舅,敢問這位女夫子如何稱唿?”在他恭恭敬敬地行禮之後,對方竟然沒有任何的迴應。
於是,他便想法轉到對方的正麵。但是不知為何,自己的身體突然間變得極其地笨拙,不管他如何地努力,卻也怎麽都轉不到女夫子的正麵。
徐三有點著急,這時正好看見了金哥的手裏拿著一柄銅鏡,於是靈機一動,便使勁地連喊帶比劃地讓金哥舉起來。
幸好金哥聽了,更是聽話地舉起了銅鏡。
“對對,把鏡子轉一下!對,再轉一下……再轉……”隨著金哥的配合,鏡麵終於轉動到了合適的角度。於是,他終於能從銅鏡中看到了一張非常清晰的臉龐。
很熟悉的五官,但是臉上的表情卻又似乎有著一層朦朧不清的感覺,讓他特別想去打一聲招唿,但是又不知道該叫她什麽。
於是,女夫子似乎生氣了,站起身就要走。
“別走!別走!”徐三有點著急,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留下她,卻從直覺上感覺不能讓她走,要留住她。
但是,對方顯然沒有理他,毫不猶豫地起身就走,越走越快。
徐三趕緊快速地跟上,但是對方的速度顯然很快,一下子就走出了王府,走到了街上。街上的人很多,徐三卻怎麽也想不起對方叫什麽,於是也不知該如何叫她,隻是幹著急地走在後麵。隨著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他與對方之間的距離也逐漸拉遠,幾乎就眼睜睜地看著對方迅速地消失在自己的眼前。
還沒等到他想到什麽更好的辦法時,就聽到身後傳來了一陣很急速的腳步聲,迴頭一看,似乎是一些與他很熟又或者不熟的人,於是他便向他們打聽,能不能幫他叫住那位女夫子。
但是那幾人不但都隻搖頭拒絕,其中還有一個女子卻是溫柔對他說道:
“秦龍製!跟我們迴去吧!”
“誰?你在叫誰?是不是認錯了人了?”
“沒有啊,你不就是秦剛秦龍製嗎?!”
秦剛?秦龍製?好奇怪,好陌生的名字,不過,他在心底裏將這個稱唿反複地記了好幾遍後,才十分抱歉地向對方說道:
“你們真是認錯人了,這個秦剛真的不是我。在下姓徐。”徐三斷然拒絕。
“沒有錯的,你好好地想一想,你不姓徐,你姓秦,叫秦剛,你的表字才叫徐之。”那個女人的聲音好溫柔,也好有說服力,讓他開始有點昏昏沉沉,並且似乎覺得對方說的話挺有道理。
“那你們為什麽又叫我秦龍製?”
“這是你的官職稱唿啊!”那名女人笑眯眯地說道,“你是大宋的重臣,是龍圖閣待製,所以我們才會叫你秦龍製!”
“大宋?”徐三搖了搖頭,“那你們肯定是認錯人了。我不是宋人,我是大遼國的臣子。”
而且他似乎也想起來了,這個說話的女人雖然不熟悉,但是她的聲音卻有印象,像是誰呢?是不是今天越國王爺的妃子,叫姚哥娘子的那位?
可是,她為何會出現在這裏?她又為何會叫自己為秦剛呢?
徐三不想再理會她們,轉頭繼續去人群中尋找那位女夫子的下落。但是沒想到後麵的人依舊是緊緊地跟上來,繼續要和他說話。
他感覺到很是煩心,又是覺得極其地困乏,兩隻眼睛開始難以睜開,不受控製地合在了一起。這樣一來,他都無法看清周圍的情況了,他感覺很是混亂,更是疲倦,慢慢地也就隻能就近找了個地方躺了下來。
慢慢地,他繼續發出了深度的酣睡之聲。
遼陽留守府,後院,待客廂房外。
越國王、東京留守事耶律淳,此刻雖然是滿臉的酒氣,但是卻不影響他清醒無比的頭腦,正問著剛從廂房裏出來的王妃:“如何?他可曾是應了?”
蕭菩賢女搖了搖頭:“怪了,我反複詢問了好幾次,他不僅不應,甚至也看不出任何會有關聯的樣子。”
“會不會他有了防備?”
“不可能,這次我用的可是醉魂香,受此香而昏睡過去的人,是無法控製隱瞞自己知道的任何內容的!”
“那就是我們的情報有誤!這個徐三跟那個南朝的秦剛並不是同一個人!”耶律淳提出自己否定的觀點,“我本來就說,南朝的秦剛隻是個文臣,雖然聽說他指揮過幾次戰鬥,但卻從未聽說他會親上戰場。而這個徐三,前有西北擒殺阻卜人的戰績,今天本王還在軍營裏親眼見過他驚人的行軍體力,除了長相之外,卻是更像一個勇猛過人的武夫!”
“醉魂香之下都問不出,要麽就是真的不是,要麽就是此人對於自己的意識有著超乎常人的控製力!”蕭菩賢女卻不是想輕易放棄原選擇的猜測。
而今天在留守府中的這場接風酒宴,正是兩人悄悄謀劃、並精心準備多時的一場陰謀,而這場陰謀的針對對象,則是目前還在昏睡不醒的徐三。
因為,像耶律寧這樣突然躥起的朝堂力量,不可能不受到以耶律淳為代表的皇室正統貴族的警惕。而他在上京開始就已經四處提攜的一個漢人徐三,自然也會是在重點關注之列。
對於耶律寧這次的西征,遠在東京道的耶律淳原本是想看他笑話的,因為畢竟在這幾年中,遼人與阻卜人之間的較量,是少有勝績的。更何況這耶律寧也並無什麽曾經有過的驕人戰績可以背書。
但是,隨著耶律寧的這次西征馬蹄踏過,無數阻卜人的人頭滾滾落地,一些才剛開始有點異心的草原部落,終於在強盛的軍姿、雷霆的行動麵前盡數被震懾住了。最後,這次的西征行為不僅獲得了大勝,還真正地讓朝中的所有正統派皇室而驚訝。
不過,還是蕭菩賢女眼光獨到,立即提醒耶律淳,讓他注意,此次西征中最大的功臣,卻是耶律寧那個便宜小舅子漢人徐三!而且這是一個無緣無故就在大遼國冒出來的人物。
蕭菩賢女不僅是越國王最鍾愛的正妃,而且還是他不可或缺的事業賢內助。
先前的權臣耶律乙辛在拉攏並力推他的時候,就是蕭菩賢女反複提醒他,一定要保持距離,從未刻意接近。所以在耶律乙辛倒台之時,他才能幾乎沒有牽扯地全身而退。
耶律淳被派到東京遼陽府這裏來之後,蕭菩賢女一方麵幫他理清了遼東地區的各種複雜局麵,無論是渤海人的反叛、還是高麗人的挑釁、以及女真人反複不斷地擴張,總是能夠讓耶律淳在這些漩渦之中全身而退。另一方麵,蕭菩賢女還關注到了渤海人、高麗人之間的新興商貿機會,她也極具眼光地投入了兩三家商社,參與到這場利潤豐厚的交易之中,也是為她的王爺賺到了充足的利潤。
之前得到消息,這個徐三是從南京析津府過去的漢人,蕭菩賢女便派人去南京調查,結果迴來的信息卻令他們非常疑惑: 這個徐三在南京幾乎沒有任何有用的線索!甚至關於他那個給耶律寧生了便宜兒子的阿姊,也幾乎找不到什麽存在的信息。
“莫非這徐三是南京漢人的身份是假的?”蕭菩賢女決定換個方向,開始調查耶律寧。
這件事看起來複雜,可一旦要上心去查了,卻發覺裏麵竟然關聯著一個極其簡單清晰的脈絡線索:因為耶律寧無論是在前往西夏、去南京任職,還是最後出使大宋,在迴程路上帶迴了自己的私生子與小舅子徐三的時間,都與一個赫赫有名的漢臣有著極其吻合的時間重合線——前大宋龍圖閣待製、中大夫、東南海事院巡閱使、穎縣開國子秦剛。
因為耶律寧與這個大宋政治新星之間的交往並不是什麽保密的事情,也是他能得到小皇帝重用的一個因素。而且最後這徐三在上京出現的時間,居然就發生在秦剛因宋朝皇宮突發夜變、皇子趙茂被其劫持之後又莫名失蹤的時間之後。
“王爺,這耶律寧的膽子也太大了吧?你看看大宋失蹤的皇子的年歲,再看看他帶迴來的所謂私生子金哥……”
“有意思,耶律寧這小子,比我想像得還要有趣,收留秦剛,可以說他重義氣,但收留了大宋的皇子,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王爺聖明,一下子就看到了關鍵!”蕭菩賢女若有所思地說道,“這個秦剛,也是南朝近年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陝西時不過是一地知軍,卻能以鄜延大戰而一戰成名,再與那章楶聯手力壓西夏、奪迴了橫山;之後他在河北先後任知滄州、高陽關路安撫使,看似無甚手段,但妾身卻有消息說渤海人的反叛背後就有他的手段支持;再之後,他升了那東南海事院的巡閱使,不過兩年,就在南洋滅了浡泥、打服了交趾。據說南朝的哲宗皇帝是想留著他,等到自己兒子繼位這後再提拔當宰相的,否則早就進了宰執。”
“姚哥娘子之意,是想讓本王招攬此人?”
“不僅如此。而且王爺您想想,我們大遼與南朝之間雖然承平已久,但是關鍵就看是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如今已經有人在腹誹南邊的新帝趙佶得位不正,據說當時皇宮夜變之中,這個秦剛就是堅決的反對者,所以最終他不惜挾持了小皇子出逃。眼下妾身猜測,這位皇子年齡偏小,耶律寧將其與秦剛都控製在手上,但凡機會合適,說不定就能引發南朝的皇室震蕩,到那時,他對我大遼立下的功勞就難以述說了!”
一席話分析得讓耶律淳頻頻點頭,卻又皺緊了眉頭。
“不過,妾身卻是感覺。這秦剛才是關鍵之人,誰掌握住他,誰就能掌握到這個天大的機會資源!”蕭菩賢女卻是安慰耶律淳,“王爺可以先行做些布局……”
於是,耶律淳就瞅準了耶律寧帶著徐三在西北征戰立功之際,非常及時的向皇帝那裏連遞了好幾份的“東京遼陽缺兵少將”的奏章,這也就最終順水推舟地促成了耶律延禧的最終決定,將徐三派了到東京道這裏的任職。
當然,耶律淳對於徐三的所有拉攏與看重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可能的秦剛身份,以及更可能的小皇子的秘密。
首要急務,便就是對其真實身份的認定,所以才有了這次接風宴,以及蕭菩賢女剛才刻意安排的迷香輔助下的試探。
當然,他們所沒有想到的是,徐三倒不是意誌控製力強,而隻是根本忘了從前的記憶。
“王爺不必擔心,這徐副都總管我們都已見過了,的確也非一常人。不管他是不是南朝的那位秦龍製,王爺如能將其絡攏為己所用,也是一個極好的助力之人。”蕭菩賢女安慰道。
正在這時,突然王妃的一位貼身使女過來,遞給她一封加了火漆的信件,蕭菩賢女立即拆開信件一看,轉而喜道:“派去南京的人卻是查到一條意外的消息,說是析津府妝紅樓的頭牌顧莫娘曾有一次酒醉之後大罵過南朝的秦剛,但在醒來之後卻又矢口否認。他們之後查過,這若娘來南京的時間,也正與這秦剛知滄州的時間吻合。如此看來,這個顧莫娘,至少是與秦剛是有過聯係的人。”
耶律淳點頭道:“女人醉後大罵,醒來否認,這愛恨情仇自然是逃不脫的,此女可為一用。”
“妾身這就迴信,讓他們找妝紅樓的老鴇談談,看看能不能把這顧莫娘請到王府來作客,然後再設法讓她認一認這個徐副都總管!”蕭菩賢女說完後,轉而眼珠一轉,又嬌嗔道,“隻是王爺論及男女之情,卻是如此老於世道,實在是讓妾身欽佩啊!”
“是嗎?哈哈哈!!”
後院裏的正廳之處,是越國王、東京留守事耶律淳為新任的兵馬副都總管、統軍使的到來而擺下的接風宴。
雖然徐副都總管已經被他們輪番灌得不省人事,而被扶到了旁邊的廂房裏去醒酒休息了。可是宴席上的人都喝得酒興不止,哪管其它事宜,繼續開始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拚酒。其間也時不時會有些女伎們的歌舞助興。
而就在旁邊徐副都總管休息的廂房裏,漸漸地隻剩下了他越來越清晰的鼾聲。
房內原先的幾支長燭漸漸地燒完,立即有人上前續上了新燭。一直等到這一輪的燭火將盡時,後堂大廳卻是到了宴席的最高潮時,不時便有撐到此時的將官們在最後的對拚中醉倒。
耶律淳也是興致到了極點,大聲說道:“喝喝喝!喝倒了,有人接迴去的接迴去,接不迴去的都由本王安排住下!今天我等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
喧鬧之聲漸漸平息,郭嘯的酒量雖然不錯,但是徐三已經提前被喝倒,而眾人的火力就集中在他這裏,也逃脫不了大醉的結局,同樣被人扶到了另一處廂房歇息。
而徐三休息的這間廂房,在這一次的燈燭燃盡熄滅之後,不知為何卻無人前來更換,而房中原先的兩名使女此時也不知去了哪裏。
躺在床上的徐三,其實並沒有醉倒。就在酒宴之上,他明顯感受到了有人一心想灌倒他的企圖之後,便借著自然而起的酒勁,在已有七分醉意、但自己尚能把控的程度時,選擇了裝醉躺倒——好戲重在七分實,然後的三分表演才會有最好的效果!
隻是這個越國王爺的耐心顯然足夠地長,徐三此時躺在這張舒適得近似於宋人的床榻上,努力地保持著頭腦裏的警惕與清醒。
在長達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裏,隻有那兩名使女輪流時不時地過來,用幹淨的手巾幫他進行頭臉處的擦拭,雖然雙眼一直閉著,但他敏銳的耳力也在盡量收集著不遠處宴席上的各種動靜,卻發現,這份警惕有點白用,因為一直都沒有異常現象發生。
直到那裏人醉樂止、此處燭盡聲息,而他本身的酒意也在不斷地侵襲著他。
徐三突然發現,有一股無法控製的濃烈倦意,開始不斷侵襲他試圖保持清醒的意識。而敏感著的警覺終於在最後一刻提醒到他:此時房間內的空氣裏,似乎多了一絲比較詭異的香氣,而它,似乎就應該出現在第二次所更換的蠟燭之時,而也是從那時之後,房間裏的使女們就悄悄地離開這間房裏了。
隻是,在明白了這點後,徐三已經無法再控製住神誌,雖然反複告誡自己千萬不可睡去,但是無法抵擋的睡意終於讓他進入了迷迷糊糊的昏睡狀態中。
而再強烈的警覺意識,一旦進入睡夢中,也將無法控製。
徐三感覺到自己的思緒開始離開了這個他已經說不上是哪裏的地方,正在迅速地越過了此前平息不久的戰場,一眨眼之間,便就迴到了目前為止最為熟悉的上京郡王府。他急切地在府中穿行著,顧不上和一旁的任何人去打招唿。
他越過了前廳、越過了中院,急急地來到了小王子金哥的院子,就在中間作為書房的那裏,他看到了正在認真坐著學習的金哥,那種專心致致的樣子,還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想叫一聲金哥,但是看到眼前的情況便忍住了。而且他發現,就在金哥的對麵,此時背對著他坐著的,是一位長發垂腰的女夫子,正在教著新的功課。
女夫子?對!不正是南仙公主寫信中說過的麽?專門給金哥請來了一位很有本事的女夫子!
徐三想認識一下這位女夫子,於是他想看到對麵的臉。但是,那位女夫子卻是一直都背朝著他,讓他看不清對方的長相。
“在下徐三,乃是金哥的三舅,敢問這位女夫子如何稱唿?”在他恭恭敬敬地行禮之後,對方竟然沒有任何的迴應。
於是,他便想法轉到對方的正麵。但是不知為何,自己的身體突然間變得極其地笨拙,不管他如何地努力,卻也怎麽都轉不到女夫子的正麵。
徐三有點著急,這時正好看見了金哥的手裏拿著一柄銅鏡,於是靈機一動,便使勁地連喊帶比劃地讓金哥舉起來。
幸好金哥聽了,更是聽話地舉起了銅鏡。
“對對,把鏡子轉一下!對,再轉一下……再轉……”隨著金哥的配合,鏡麵終於轉動到了合適的角度。於是,他終於能從銅鏡中看到了一張非常清晰的臉龐。
很熟悉的五官,但是臉上的表情卻又似乎有著一層朦朧不清的感覺,讓他特別想去打一聲招唿,但是又不知道該叫她什麽。
於是,女夫子似乎生氣了,站起身就要走。
“別走!別走!”徐三有點著急,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為何要留下她,卻從直覺上感覺不能讓她走,要留住她。
但是,對方顯然沒有理他,毫不猶豫地起身就走,越走越快。
徐三趕緊快速地跟上,但是對方的速度顯然很快,一下子就走出了王府,走到了街上。街上的人很多,徐三卻怎麽也想不起對方叫什麽,於是也不知該如何叫她,隻是幹著急地走在後麵。隨著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他與對方之間的距離也逐漸拉遠,幾乎就眼睜睜地看著對方迅速地消失在自己的眼前。
還沒等到他想到什麽更好的辦法時,就聽到身後傳來了一陣很急速的腳步聲,迴頭一看,似乎是一些與他很熟又或者不熟的人,於是他便向他們打聽,能不能幫他叫住那位女夫子。
但是那幾人不但都隻搖頭拒絕,其中還有一個女子卻是溫柔對他說道:
“秦龍製!跟我們迴去吧!”
“誰?你在叫誰?是不是認錯了人了?”
“沒有啊,你不就是秦剛秦龍製嗎?!”
秦剛?秦龍製?好奇怪,好陌生的名字,不過,他在心底裏將這個稱唿反複地記了好幾遍後,才十分抱歉地向對方說道:
“你們真是認錯人了,這個秦剛真的不是我。在下姓徐。”徐三斷然拒絕。
“沒有錯的,你好好地想一想,你不姓徐,你姓秦,叫秦剛,你的表字才叫徐之。”那個女人的聲音好溫柔,也好有說服力,讓他開始有點昏昏沉沉,並且似乎覺得對方說的話挺有道理。
“那你們為什麽又叫我秦龍製?”
“這是你的官職稱唿啊!”那名女人笑眯眯地說道,“你是大宋的重臣,是龍圖閣待製,所以我們才會叫你秦龍製!”
“大宋?”徐三搖了搖頭,“那你們肯定是認錯人了。我不是宋人,我是大遼國的臣子。”
而且他似乎也想起來了,這個說話的女人雖然不熟悉,但是她的聲音卻有印象,像是誰呢?是不是今天越國王爺的妃子,叫姚哥娘子的那位?
可是,她為何會出現在這裏?她又為何會叫自己為秦剛呢?
徐三不想再理會她們,轉頭繼續去人群中尋找那位女夫子的下落。但是沒想到後麵的人依舊是緊緊地跟上來,繼續要和他說話。
他感覺到很是煩心,又是覺得極其地困乏,兩隻眼睛開始難以睜開,不受控製地合在了一起。這樣一來,他都無法看清周圍的情況了,他感覺很是混亂,更是疲倦,慢慢地也就隻能就近找了個地方躺了下來。
慢慢地,他繼續發出了深度的酣睡之聲。
遼陽留守府,後院,待客廂房外。
越國王、東京留守事耶律淳,此刻雖然是滿臉的酒氣,但是卻不影響他清醒無比的頭腦,正問著剛從廂房裏出來的王妃:“如何?他可曾是應了?”
蕭菩賢女搖了搖頭:“怪了,我反複詢問了好幾次,他不僅不應,甚至也看不出任何會有關聯的樣子。”
“會不會他有了防備?”
“不可能,這次我用的可是醉魂香,受此香而昏睡過去的人,是無法控製隱瞞自己知道的任何內容的!”
“那就是我們的情報有誤!這個徐三跟那個南朝的秦剛並不是同一個人!”耶律淳提出自己否定的觀點,“我本來就說,南朝的秦剛隻是個文臣,雖然聽說他指揮過幾次戰鬥,但卻從未聽說他會親上戰場。而這個徐三,前有西北擒殺阻卜人的戰績,今天本王還在軍營裏親眼見過他驚人的行軍體力,除了長相之外,卻是更像一個勇猛過人的武夫!”
“醉魂香之下都問不出,要麽就是真的不是,要麽就是此人對於自己的意識有著超乎常人的控製力!”蕭菩賢女卻不是想輕易放棄原選擇的猜測。
而今天在留守府中的這場接風酒宴,正是兩人悄悄謀劃、並精心準備多時的一場陰謀,而這場陰謀的針對對象,則是目前還在昏睡不醒的徐三。
因為,像耶律寧這樣突然躥起的朝堂力量,不可能不受到以耶律淳為代表的皇室正統貴族的警惕。而他在上京開始就已經四處提攜的一個漢人徐三,自然也會是在重點關注之列。
對於耶律寧這次的西征,遠在東京道的耶律淳原本是想看他笑話的,因為畢竟在這幾年中,遼人與阻卜人之間的較量,是少有勝績的。更何況這耶律寧也並無什麽曾經有過的驕人戰績可以背書。
但是,隨著耶律寧的這次西征馬蹄踏過,無數阻卜人的人頭滾滾落地,一些才剛開始有點異心的草原部落,終於在強盛的軍姿、雷霆的行動麵前盡數被震懾住了。最後,這次的西征行為不僅獲得了大勝,還真正地讓朝中的所有正統派皇室而驚訝。
不過,還是蕭菩賢女眼光獨到,立即提醒耶律淳,讓他注意,此次西征中最大的功臣,卻是耶律寧那個便宜小舅子漢人徐三!而且這是一個無緣無故就在大遼國冒出來的人物。
蕭菩賢女不僅是越國王最鍾愛的正妃,而且還是他不可或缺的事業賢內助。
先前的權臣耶律乙辛在拉攏並力推他的時候,就是蕭菩賢女反複提醒他,一定要保持距離,從未刻意接近。所以在耶律乙辛倒台之時,他才能幾乎沒有牽扯地全身而退。
耶律淳被派到東京遼陽府這裏來之後,蕭菩賢女一方麵幫他理清了遼東地區的各種複雜局麵,無論是渤海人的反叛、還是高麗人的挑釁、以及女真人反複不斷地擴張,總是能夠讓耶律淳在這些漩渦之中全身而退。另一方麵,蕭菩賢女還關注到了渤海人、高麗人之間的新興商貿機會,她也極具眼光地投入了兩三家商社,參與到這場利潤豐厚的交易之中,也是為她的王爺賺到了充足的利潤。
之前得到消息,這個徐三是從南京析津府過去的漢人,蕭菩賢女便派人去南京調查,結果迴來的信息卻令他們非常疑惑: 這個徐三在南京幾乎沒有任何有用的線索!甚至關於他那個給耶律寧生了便宜兒子的阿姊,也幾乎找不到什麽存在的信息。
“莫非這徐三是南京漢人的身份是假的?”蕭菩賢女決定換個方向,開始調查耶律寧。
這件事看起來複雜,可一旦要上心去查了,卻發覺裏麵竟然關聯著一個極其簡單清晰的脈絡線索:因為耶律寧無論是在前往西夏、去南京任職,還是最後出使大宋,在迴程路上帶迴了自己的私生子與小舅子徐三的時間,都與一個赫赫有名的漢臣有著極其吻合的時間重合線——前大宋龍圖閣待製、中大夫、東南海事院巡閱使、穎縣開國子秦剛。
因為耶律寧與這個大宋政治新星之間的交往並不是什麽保密的事情,也是他能得到小皇帝重用的一個因素。而且最後這徐三在上京出現的時間,居然就發生在秦剛因宋朝皇宮突發夜變、皇子趙茂被其劫持之後又莫名失蹤的時間之後。
“王爺,這耶律寧的膽子也太大了吧?你看看大宋失蹤的皇子的年歲,再看看他帶迴來的所謂私生子金哥……”
“有意思,耶律寧這小子,比我想像得還要有趣,收留秦剛,可以說他重義氣,但收留了大宋的皇子,他到底想要幹什麽?”
“王爺聖明,一下子就看到了關鍵!”蕭菩賢女若有所思地說道,“這個秦剛,也是南朝近年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陝西時不過是一地知軍,卻能以鄜延大戰而一戰成名,再與那章楶聯手力壓西夏、奪迴了橫山;之後他在河北先後任知滄州、高陽關路安撫使,看似無甚手段,但妾身卻有消息說渤海人的反叛背後就有他的手段支持;再之後,他升了那東南海事院的巡閱使,不過兩年,就在南洋滅了浡泥、打服了交趾。據說南朝的哲宗皇帝是想留著他,等到自己兒子繼位這後再提拔當宰相的,否則早就進了宰執。”
“姚哥娘子之意,是想讓本王招攬此人?”
“不僅如此。而且王爺您想想,我們大遼與南朝之間雖然承平已久,但是關鍵就看是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如今已經有人在腹誹南邊的新帝趙佶得位不正,據說當時皇宮夜變之中,這個秦剛就是堅決的反對者,所以最終他不惜挾持了小皇子出逃。眼下妾身猜測,這位皇子年齡偏小,耶律寧將其與秦剛都控製在手上,但凡機會合適,說不定就能引發南朝的皇室震蕩,到那時,他對我大遼立下的功勞就難以述說了!”
一席話分析得讓耶律淳頻頻點頭,卻又皺緊了眉頭。
“不過,妾身卻是感覺。這秦剛才是關鍵之人,誰掌握住他,誰就能掌握到這個天大的機會資源!”蕭菩賢女卻是安慰耶律淳,“王爺可以先行做些布局……”
於是,耶律淳就瞅準了耶律寧帶著徐三在西北征戰立功之際,非常及時的向皇帝那裏連遞了好幾份的“東京遼陽缺兵少將”的奏章,這也就最終順水推舟地促成了耶律延禧的最終決定,將徐三派了到東京道這裏的任職。
當然,耶律淳對於徐三的所有拉攏與看重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可能的秦剛身份,以及更可能的小皇子的秘密。
首要急務,便就是對其真實身份的認定,所以才有了這次接風宴,以及蕭菩賢女剛才刻意安排的迷香輔助下的試探。
當然,他們所沒有想到的是,徐三倒不是意誌控製力強,而隻是根本忘了從前的記憶。
“王爺不必擔心,這徐副都總管我們都已見過了,的確也非一常人。不管他是不是南朝的那位秦龍製,王爺如能將其絡攏為己所用,也是一個極好的助力之人。”蕭菩賢女安慰道。
正在這時,突然王妃的一位貼身使女過來,遞給她一封加了火漆的信件,蕭菩賢女立即拆開信件一看,轉而喜道:“派去南京的人卻是查到一條意外的消息,說是析津府妝紅樓的頭牌顧莫娘曾有一次酒醉之後大罵過南朝的秦剛,但在醒來之後卻又矢口否認。他們之後查過,這若娘來南京的時間,也正與這秦剛知滄州的時間吻合。如此看來,這個顧莫娘,至少是與秦剛是有過聯係的人。”
耶律淳點頭道:“女人醉後大罵,醒來否認,這愛恨情仇自然是逃不脫的,此女可為一用。”
“妾身這就迴信,讓他們找妝紅樓的老鴇談談,看看能不能把這顧莫娘請到王府來作客,然後再設法讓她認一認這個徐副都總管!”蕭菩賢女說完後,轉而眼珠一轉,又嬌嗔道,“隻是王爺論及男女之情,卻是如此老於世道,實在是讓妾身欽佩啊!”
“是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