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順此時對遼的姿態,並非簡單地隻用“要善待大舅爺”這個理由來解釋,而是他所遭遇的內憂外困之下不得已的做法。
橫山與青唐這兩地的戰略形勢一直沒有好轉。當初,李乾順剛掌大權時,以為自己對大宋轉入戰略防禦姿態隻是一個暫時的情況,卻不曾想到,這種姿態一旦成型,竟然再也無法轉迴來了。
即使是前一年,他下嫁了一個宗室之女給青唐那裏的趙懷德以示拉攏,但問題是現在的趙懷德也沒什麽作為,一直都隻是在宋人的鼻息下毫無想法。偶爾被一些羌人部落欺負了,還會跑到他這裏來討幫忙。
原本西夏全國的五十萬兵力中,就有六成多布置在東南與南麵,這些年來,壓到那一邊的更是超過了七成。一則李乾順根本就不敢想與北麵的大遼產生什麽紛爭,二則就算是有了矛盾,他現在也根本騰不出任何力量去對抗。
隻是,這卻讓想借機挑起遼夏邊釁的徐三等人沒有了發脾氣的理由:
他們追擊的阻卜人,已經被淩結訛遇盡數殲滅了,頭顱都壘成了京觀,此時就堆在他們的營寨之外呢!
西夏人的犒勞物資也都送了過來,甚至興慶府那裏還專門派出了特使,要真心實意地對這次阻卜人越境逃躥一事向他們表示最真誠的道歉。
現在怎麽辦?
繼續南下?沒有了任何理由!
就此迴師?如何向耶律寧當初交待的任務複命?
徐三此時站在營寨新修好的寨牆上,望著不遠處西夏人的營盤,緊緊地皺起了他的眉頭。
“大帥可是不甘心就此退兵?卻又找不到繼續留下的理由?”此時跟在一邊的秦虎找了機會上前說道。
“哦?你能看得出來?可是有什麽好主意?”徐三略略有點意外,卻是問道。
“其實南下並沒有什麽大的意義,就算往南多跑五十裏、一百裏,最後總是還得要迴師的。”秦虎彎腰致了一禮說道,“倒是咱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兀剌海西關口,正是從大遼向南走出峽穀的要道。這次是因為我們出兵突然,直接便殺到了這裏,但如果再有下次的話,西夏軍隊隻要吸取教訓,提前在此地築關據守,便就死死地卡住了我們南下的通道咽喉,那時再想拿下,所費的兵馬時日都不會太少。所以,屬下建議,既然不方便繼續前進,不如就趁著這一次的機會,直接把這裏改寨為關,再留下數百人據守,豈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好事!”
“改寨為關?”徐三眼眉一挑,卻是聽得心頭一動,“這是西蕃人的地方,就不怕他們翻臉麽?”
“大帥不正是希望和他們翻臉麽?”
“呔!你個小小親兵,出什麽餿主意?”旁邊卻是有別的漢軍將領表示反對,“徐將軍請看,剩餘的阻卜人都是極其兇殘之徒,我們追擊了近一個月也沒斬殺他們多少。而這一夜,就被對麵這個淩結統軍盡數殲滅,說明他們的戰鬥力不可小覷啊!”
“將軍若是怕了對麵的西蕃人就明說好了!”秦虎卻是絲毫不給對方留麵子。
“你!”若不是徐三站在那裏,那漢將就該向秦虎動手了,他怒道,“對方虎視眈眈,我們現在改寨築關,不就是給了對麵向我們動手的理由了麽?”
“我們從踏上這裏的第一個時辰起,他們就不缺動手的理由!可是有理由又怎麽樣?昨天我們紮寨了,他們還是不乖乖地在對麵看著嗎?”秦虎繼續說道。
“這裏遠懸山南,補給困難,就算築成關城,也駐紮不了多少兵馬,怎麽守得住?”
“關城若成,三四百兵馬即可守住!這些兵馬,三月一補就足矣。”
一直聽著他們爭論的徐三此時開了口,卻是先問向秦虎:“若要築關,我們可有說得過去的理由?”
“這很簡單,就說耶律王爺還在我大遼境內清剿反叛的其餘阻卜人,擔心他們還會從這裏竄逃,得要在此穀口駐兵把守。”秦虎隨口就編了一個,“大帥就說此關是防北邊不就行了?”
“如此拙劣的理由,那西蕃人會相信嗎?”立即有人質疑。
“拙劣是拙劣了點,但大帥要的隻是理由,至於西賊相不相信,重要麽?”
“好!傳本帥之令:第一隊、第三隊寨牆下戒備!其餘隊,全部進山采石,做好築牆前的所有準備!”徐三終於下達了指令。
令行禁止,徐三帶著的這支漢軍在這段時間裏,已經習慣了遵從他的任何命令,便不再有爭論,而是立即下去開始執行。
而與此同時,對於此舉之後,對麵的西夏軍隊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徐三還是召集了主要將官一同迴帳商議。
對麵淩結訛遇帶來的人馬已經查清楚了,總兵力有兩萬人,其中六百鐵鷂子,一萬擒生軍,六千步跋子,還有為數不多的強弩兵、潑喜兵以及相應的虞人雜役。
徐三手下隻有一萬人,如果要是能夠將關城修起來,憑借峽穀出口的險地而守,自然是不用太過於擔心。但是問題在於,現在遼軍所憑借的,隻是一個簡單的寨子。而對麵的西夏軍隊,自然明白關城一旦修成的意義。所以,肯定不會讓他們順利修城,這其間,必須要做好雙方有可能開戰的準備。
“我們追殺的那支阻卜人,戰力不弱,雖然是被偷襲加背刺,但是能夠讓他們在一夜之間盡數被殲,確實也說明對麵這支西蕃軍隊不弱啊!”有人指出這點,倒非是怯戰,而是希望要引起重視。
“我們先將築城的石頭以及材料全部準備好,然後突然行動,預計多長時間可以讓我們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徐三看著自己桌上草繪著的戰場形勢圖紙,出言問負責築城的將領。
“兀剌海西關口這裏的地形很有利於我們,眼下又已經有了木柵欄的營寨為基礎,一旦我們全力動工,估計兩天的時間,可以形成正麵的堅固防禦。接下來,其它地方的修築可以慢慢來了。”
“兩天?”徐三皺起了眉頭,“估計拖不了,淩結訛遇這個人,看著就不太好對付。估計隻要能發覺我們有修牆築城的意圖,他手下的軍隊就會直接衝過來了!”
“阻卜人的京觀壘在哪裏的?”還是那個郭司軍想到了一個主意,並湊到草畫的那張地圖前,看著指出的地方道,“我們不妨把前鋒軍推到這裏,就說要檢驗這幫阻卜人的人頭,查驗裏麵有沒有會遺漏了的叛軍將領。”
徐三看了郭司馬點出來的地方,這裏已經很接近西夏軍的營寨的正前方,這個理由,可以通過這些兵馬在前麵攔住西夏人的觀察視線,的確可以起到延緩他們發現自己營寨裏動靜的作用。
“這樣子的話,一則可以給我們修築關城多爭取一點時間。”郭司馬補充道,“另一方麵,我們的前鋒軍前推,對方即使是最終發現不對並想要進攻的話,看到我們的兵鋒在此,多少也會有些忌憚,更是給後方的營寨修建工作留下足緩多的空間。”
“第一波的人不能多,五百人最多了,還是派我們的重甲步兵吧。一是不至於驚動西夏人,二是步兵可以有較強的防禦能力。”
“隻怕那個淩結訛遇一旦看出了築城的動靜,曉得這事的輕重,直接就帶著他們的鐵鷂子衝過來,我們這五百人就算是重甲步兵也未必頂不住啊!”
的確,對麵的西夏軍可是有著貨真價實的六百鐵鷂子,即使是遼軍這裏的重甲步兵結陣,大概率也是擋不住一兩個迴合的衝鋒,那樣的話,前麵的這番算計可就全部都落了空。
“以屬下的建議,不要派重甲步兵,直接換成五百騎兵如何?”秦虎突然站出來開口道。
隻是他的這句話一說,一下子引得周圍眾人搖頭。騎兵攻擊力雖然強,但是畢竟隻派出五百,對麵的西夏兵擁有兵力上的優勢,一旦出營,兵力至少過萬。遼軍派出的五百騎兵,便如羊入虎口,幾乎構不成多少傷害。而一旦對方反擊,這五百名騎兵的防守能力,最多隻能是重甲步兵的三成左右,直接就等著防線潰散吧!
“不派步兵守住戰線,反而是派出騎兵,難道想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瘋了嗎?以為我們想要去強攻占領黑水鎮燕軍司嗎?”有不太看得起秦虎的一個將領站出來說,竟也引得幾聲附和。
“既然大家都認為屬下這個建議很荒謬且不可理解,那麽我相信,對方的想法也會差不多。其實,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爭取到更多的時間。我們一旦派出騎兵,擺出的是一副要進攻的姿勢,勢必引起對方主將的懷疑與猶豫,這一猶豫,我們的時間不就多了嗎?”
秦虎的話倒是先讓徐三明白了過來:“你的意思是,故意派出騎兵以布疑陣,哪怕明知這五百騎兵擋不住對麵西蕃的兵馬出擊?”
“正是!”秦虎點點頭道,“其實我們可以這樣子想:假如對麵的鐵鷂子真的發動了攻擊,那麽我們無論是騎兵、還是重步兵,都沒有什麽區別,因為都擋不住。但是,假如我們先行排開的是重甲步兵,就是明明白白的防禦姿態,對方一下子就會明白,果斷點的話,絕對會派出優勢兵力衝過來查看狀況。所以我們就索性放棄防守的想法,直接動用我們最強的黑甲重騎,這種情況下,對方肯定想不明白我們的真實用意,一定會采取相對保守的應對姿態,那麽也就遂我們想要盡可能拖延時間的想法了。”
這樣一解釋,中軍帳內的眾人就都明白了:
步兵主防,騎兵主攻。自己一旦擺出重甲步兵,那麽也就暴露出想要嚴防死守的意圖,表示在這防線後方一定會有大問題。對方就越是會急於打破這一防線,而在這種情況下,調動最強的鐵鷂子進攻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們的黑甲重騎並不是簡單地擺架子,一旦列陣,就嚴密監視西賊的動靜,但凡他們有所懷疑,想要陳兵出營的話,我們就要在第一時間立刻發動進攻,對他們進行迎頭痛擊,這樣的話,不僅攻擊效果最佳,而且絕對會出乎他們的意外。隻要感到意外,他們就一定會再有猶豫。不管猶豫的是什麽,隻要猶豫了,他們派出鐵鷂子的可能性就越低,我們就會有更大的勝機。”
秦虎的這一番推論與建議很有說服力,除了,這第一波出列的五百重騎兵的風險性極大。
“那,誰願意領這五百重騎?”徐三掃視了一下帳中的眾人。
“既是屬下提出的建議,屬下願領命!”秦虎不待其他人有什麽反應,第一個站了出來。
徐三的臉上倒是露出了一絲讚賞的神色,這個新選的親兵眼光不錯,隻是不知道勇猛如何,倘若這一戰能立下個功勞,倒也不枉他的賞識,是可以提拔起來做事的。
“好,本將軍就將這五百黑甲重騎交給你,到時隻需你帶兵衝殺一個來迴,全身而退便是首功。倘若再能攪亂對方部署更是大功,我們隻要能守出兩天築城的時間,你便是此役的第一功臣!”
“屬下定當全力以赴!”秦虎挺胸應下。
周圍卻有少數將領在暗地裏想到: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騎兵對衝,自己五百,對方卻是過萬,就算開始有個趁其不備的優勢,那衝進去之後也一定是兇多吉少,更不要說對方還有鐵鷂子這樣的大殺器隨時會發動啊!
這時,突然帳外有斥候來報,說是剛才在西夏軍營的後方,陸陸續續地趕來了一些黑水鎮燕軍司的地方軍,據說都是被淩結訛遇臨時征召過來的,雖然多是牧民與獵戶,但是數量也有大幾千人之多,預計很快就能超過萬人。
見到眾人的臉色略有些變化,秦虎卻是一抱拳道:“大帥無須在意。若是這批兵未到之前,屬下還在擔心西賊會不會先用鐵鷂子,現在看來,卻是絕對不要擔心了!”
“哦?此話怎講?”
“西賊原先兩萬人,與我軍不過二比一,雙方貿然交手,的確會有擔心他們會在一定情況下選擇動用主力。但是現在對方又多了這一萬的地方軍,估計後麵還會有新的增援,所以他們一定就會傾向於選擇保守的應對方法!”
凡有戰事,先消耗地方軍,然後是步跋子、擒生軍,最後逼急了再上鐵鷂子,這應該是大概率的事。
雖然如此,但是帶這五百騎兵去進行正麵衝擊,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於是還是有人用著憐憫的眼光看著秦虎。
“來人!端兩杯酒來!”徐三一揮手,讓人送了一杯給秦虎,自己端起麵前的一杯,說道,“虎兄弟但且奮勇廝殺,一旦撕開西賊缺口,本將軍將會親率兩千輕騎前往接應!”
“啊!”眾人大驚,就連秦虎也趕緊開口勸道,“大帥還是坐鎮中軍指揮為好,豈能親身冒險!不妥不妥!”
“哈哈!我徐三自領兵以來,又有哪一仗是縮在後麵的呢?!來,幹了這杯!”徐三不理會眾人的勸說,一口將奶酒飲盡。
秦虎也是豪氣頓起,大聲說道:“秦虎願護大帥左右,力逼西賊後退,以護關城建成!”
看到兩人共飲完誓酒,卻是要有人後悔沒去搶做這件事了,這先不表。
話說徐三手下的遼軍向營寨北邊的山中派出大批人手忙碌了一整天,已經開始有大批石料往寨中運迴,這時候的動靜便就有點遮掩不住了。
這支漢軍中的黑甲重騎共有八百人,秦虎持著徐三的將令從中調選了五百,特意還叫著正在軍中的豬奴兒一起同行。
徐三便帶了幾名親兵護衛,後麵跟著秦虎、豬奴兒這五百黑甲重騎,開出了營寨,前往阻卜人的首級京觀那裏,用的理由,自然是要仔細檢驗首級。
但是,遼兵從白天開始,就已將戰線不斷向前突出,還是引起了淩結訛遇的懷疑,他再三放出的幾批斥候,都被遼軍突前的斥候遠遠趕走,無法探察到遼軍營寨裏麵的具體動向,他的心中便已經開始有點不安。此時又聽說遼軍主將徐三帶了人來到陣前,於是便派出親兵前去詢問交涉。
結果交涉的親兵迴報:對方徐將軍答複是,他要親自檢驗阻卜人的首級,查找那裏有無漏網的頭領,並喝令西夏兵遠遠後退,不得幹擾。
這淩結訛遇原本就已經憋了一肚子的火:自己以大局為重,連夜斬殺了阻卜人,已經算是給了這支遼國漢軍很大的麵子,沒想到對方現在依然還是這種狂妄的態度。於是,立即帶了人來到自己營寨門前察看情況。
阻卜人的首級壘成京觀雖然是在兩軍營寨的中間,但還是要更偏向於西夏軍這邊。淩結訛遇站在寨前高牆上,看到對麵的遼軍倒是隻出了了幾百騎,看起來也不是太多,像是徐三的護衛軍樣子。因為此時他們已經不斷地靠近了西夏營寨,所以便幾乎是遮擋住了看向他們身後營寨的大部分視線。
淩結訛遇先是看著在首級京觀那裏指指點點的徐三以及其隨從,努力按捺著自己內心不斷增長的怒氣。同時也在有意無意地觀看並評估著跟隨他的這些鐵甲騎兵的戰鬥力。不管怎麽說,這支漢軍的陣仗實力還是要遠遠大於他之前接觸過的任意一支遼軍。
突然,淩結訛遇的心裏閃過了一絲不安,聯想到今天一早的斥候被阻,而現在他站在這裏,也幾乎看不清遠方遼軍營寨的情況,使得他不由地臉色大變,立即下令道:
“讓昨天趕到的地方軍立即出營列陣!試探一下這些遼軍當會如何?”
淩結訛遇此時雖然有所懷疑,但也不太敢肯定。所以,如果調動正軍出營的動靜顯得過大,而他正好可以讓昨天剛剛增援趕到的地方軍出營去活動活動,不但可以試探一下遼軍反應,還可以留有足夠的餘地再作定奪。
於是,西夏人的營寨之中號角聲聲,遠處塵土飛揚,最前方的營門迅速打開,大批的騎兵開始緩緩開出。
這些騎兵都沒有製式軍服,多是皮襖短裝,還有少量人會穿著規格不一的皮甲,明顯就是西夏的地方部族軍。而他們的出列也並不整齊,多是按照原先的部族所屬,打著雜亂不同的旗號,一批批地馳出列陣。
近萬人的規模,便在營寨之前黑壓壓地一大片,漸漸地布滿了整個西麵的視野,非常具有壓迫感。
橫山與青唐這兩地的戰略形勢一直沒有好轉。當初,李乾順剛掌大權時,以為自己對大宋轉入戰略防禦姿態隻是一個暫時的情況,卻不曾想到,這種姿態一旦成型,竟然再也無法轉迴來了。
即使是前一年,他下嫁了一個宗室之女給青唐那裏的趙懷德以示拉攏,但問題是現在的趙懷德也沒什麽作為,一直都隻是在宋人的鼻息下毫無想法。偶爾被一些羌人部落欺負了,還會跑到他這裏來討幫忙。
原本西夏全國的五十萬兵力中,就有六成多布置在東南與南麵,這些年來,壓到那一邊的更是超過了七成。一則李乾順根本就不敢想與北麵的大遼產生什麽紛爭,二則就算是有了矛盾,他現在也根本騰不出任何力量去對抗。
隻是,這卻讓想借機挑起遼夏邊釁的徐三等人沒有了發脾氣的理由:
他們追擊的阻卜人,已經被淩結訛遇盡數殲滅了,頭顱都壘成了京觀,此時就堆在他們的營寨之外呢!
西夏人的犒勞物資也都送了過來,甚至興慶府那裏還專門派出了特使,要真心實意地對這次阻卜人越境逃躥一事向他們表示最真誠的道歉。
現在怎麽辦?
繼續南下?沒有了任何理由!
就此迴師?如何向耶律寧當初交待的任務複命?
徐三此時站在營寨新修好的寨牆上,望著不遠處西夏人的營盤,緊緊地皺起了他的眉頭。
“大帥可是不甘心就此退兵?卻又找不到繼續留下的理由?”此時跟在一邊的秦虎找了機會上前說道。
“哦?你能看得出來?可是有什麽好主意?”徐三略略有點意外,卻是問道。
“其實南下並沒有什麽大的意義,就算往南多跑五十裏、一百裏,最後總是還得要迴師的。”秦虎彎腰致了一禮說道,“倒是咱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兀剌海西關口,正是從大遼向南走出峽穀的要道。這次是因為我們出兵突然,直接便殺到了這裏,但如果再有下次的話,西夏軍隊隻要吸取教訓,提前在此地築關據守,便就死死地卡住了我們南下的通道咽喉,那時再想拿下,所費的兵馬時日都不會太少。所以,屬下建議,既然不方便繼續前進,不如就趁著這一次的機會,直接把這裏改寨為關,再留下數百人據守,豈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好事!”
“改寨為關?”徐三眼眉一挑,卻是聽得心頭一動,“這是西蕃人的地方,就不怕他們翻臉麽?”
“大帥不正是希望和他們翻臉麽?”
“呔!你個小小親兵,出什麽餿主意?”旁邊卻是有別的漢軍將領表示反對,“徐將軍請看,剩餘的阻卜人都是極其兇殘之徒,我們追擊了近一個月也沒斬殺他們多少。而這一夜,就被對麵這個淩結統軍盡數殲滅,說明他們的戰鬥力不可小覷啊!”
“將軍若是怕了對麵的西蕃人就明說好了!”秦虎卻是絲毫不給對方留麵子。
“你!”若不是徐三站在那裏,那漢將就該向秦虎動手了,他怒道,“對方虎視眈眈,我們現在改寨築關,不就是給了對麵向我們動手的理由了麽?”
“我們從踏上這裏的第一個時辰起,他們就不缺動手的理由!可是有理由又怎麽樣?昨天我們紮寨了,他們還是不乖乖地在對麵看著嗎?”秦虎繼續說道。
“這裏遠懸山南,補給困難,就算築成關城,也駐紮不了多少兵馬,怎麽守得住?”
“關城若成,三四百兵馬即可守住!這些兵馬,三月一補就足矣。”
一直聽著他們爭論的徐三此時開了口,卻是先問向秦虎:“若要築關,我們可有說得過去的理由?”
“這很簡單,就說耶律王爺還在我大遼境內清剿反叛的其餘阻卜人,擔心他們還會從這裏竄逃,得要在此穀口駐兵把守。”秦虎隨口就編了一個,“大帥就說此關是防北邊不就行了?”
“如此拙劣的理由,那西蕃人會相信嗎?”立即有人質疑。
“拙劣是拙劣了點,但大帥要的隻是理由,至於西賊相不相信,重要麽?”
“好!傳本帥之令:第一隊、第三隊寨牆下戒備!其餘隊,全部進山采石,做好築牆前的所有準備!”徐三終於下達了指令。
令行禁止,徐三帶著的這支漢軍在這段時間裏,已經習慣了遵從他的任何命令,便不再有爭論,而是立即下去開始執行。
而與此同時,對於此舉之後,對麵的西夏軍隊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徐三還是召集了主要將官一同迴帳商議。
對麵淩結訛遇帶來的人馬已經查清楚了,總兵力有兩萬人,其中六百鐵鷂子,一萬擒生軍,六千步跋子,還有為數不多的強弩兵、潑喜兵以及相應的虞人雜役。
徐三手下隻有一萬人,如果要是能夠將關城修起來,憑借峽穀出口的險地而守,自然是不用太過於擔心。但是問題在於,現在遼軍所憑借的,隻是一個簡單的寨子。而對麵的西夏軍隊,自然明白關城一旦修成的意義。所以,肯定不會讓他們順利修城,這其間,必須要做好雙方有可能開戰的準備。
“我們追殺的那支阻卜人,戰力不弱,雖然是被偷襲加背刺,但是能夠讓他們在一夜之間盡數被殲,確實也說明對麵這支西蕃軍隊不弱啊!”有人指出這點,倒非是怯戰,而是希望要引起重視。
“我們先將築城的石頭以及材料全部準備好,然後突然行動,預計多長時間可以讓我們有足夠的防禦能力?”徐三看著自己桌上草繪著的戰場形勢圖紙,出言問負責築城的將領。
“兀剌海西關口這裏的地形很有利於我們,眼下又已經有了木柵欄的營寨為基礎,一旦我們全力動工,估計兩天的時間,可以形成正麵的堅固防禦。接下來,其它地方的修築可以慢慢來了。”
“兩天?”徐三皺起了眉頭,“估計拖不了,淩結訛遇這個人,看著就不太好對付。估計隻要能發覺我們有修牆築城的意圖,他手下的軍隊就會直接衝過來了!”
“阻卜人的京觀壘在哪裏的?”還是那個郭司軍想到了一個主意,並湊到草畫的那張地圖前,看著指出的地方道,“我們不妨把前鋒軍推到這裏,就說要檢驗這幫阻卜人的人頭,查驗裏麵有沒有會遺漏了的叛軍將領。”
徐三看了郭司馬點出來的地方,這裏已經很接近西夏軍的營寨的正前方,這個理由,可以通過這些兵馬在前麵攔住西夏人的觀察視線,的確可以起到延緩他們發現自己營寨裏動靜的作用。
“這樣子的話,一則可以給我們修築關城多爭取一點時間。”郭司馬補充道,“另一方麵,我們的前鋒軍前推,對方即使是最終發現不對並想要進攻的話,看到我們的兵鋒在此,多少也會有些忌憚,更是給後方的營寨修建工作留下足緩多的空間。”
“第一波的人不能多,五百人最多了,還是派我們的重甲步兵吧。一是不至於驚動西夏人,二是步兵可以有較強的防禦能力。”
“隻怕那個淩結訛遇一旦看出了築城的動靜,曉得這事的輕重,直接就帶著他們的鐵鷂子衝過來,我們這五百人就算是重甲步兵也未必頂不住啊!”
的確,對麵的西夏軍可是有著貨真價實的六百鐵鷂子,即使是遼軍這裏的重甲步兵結陣,大概率也是擋不住一兩個迴合的衝鋒,那樣的話,前麵的這番算計可就全部都落了空。
“以屬下的建議,不要派重甲步兵,直接換成五百騎兵如何?”秦虎突然站出來開口道。
隻是他的這句話一說,一下子引得周圍眾人搖頭。騎兵攻擊力雖然強,但是畢竟隻派出五百,對麵的西夏兵擁有兵力上的優勢,一旦出營,兵力至少過萬。遼軍派出的五百騎兵,便如羊入虎口,幾乎構不成多少傷害。而一旦對方反擊,這五百名騎兵的防守能力,最多隻能是重甲步兵的三成左右,直接就等著防線潰散吧!
“不派步兵守住戰線,反而是派出騎兵,難道想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瘋了嗎?以為我們想要去強攻占領黑水鎮燕軍司嗎?”有不太看得起秦虎的一個將領站出來說,竟也引得幾聲附和。
“既然大家都認為屬下這個建議很荒謬且不可理解,那麽我相信,對方的想法也會差不多。其實,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爭取到更多的時間。我們一旦派出騎兵,擺出的是一副要進攻的姿勢,勢必引起對方主將的懷疑與猶豫,這一猶豫,我們的時間不就多了嗎?”
秦虎的話倒是先讓徐三明白了過來:“你的意思是,故意派出騎兵以布疑陣,哪怕明知這五百騎兵擋不住對麵西蕃的兵馬出擊?”
“正是!”秦虎點點頭道,“其實我們可以這樣子想:假如對麵的鐵鷂子真的發動了攻擊,那麽我們無論是騎兵、還是重步兵,都沒有什麽區別,因為都擋不住。但是,假如我們先行排開的是重甲步兵,就是明明白白的防禦姿態,對方一下子就會明白,果斷點的話,絕對會派出優勢兵力衝過來查看狀況。所以我們就索性放棄防守的想法,直接動用我們最強的黑甲重騎,這種情況下,對方肯定想不明白我們的真實用意,一定會采取相對保守的應對姿態,那麽也就遂我們想要盡可能拖延時間的想法了。”
這樣一解釋,中軍帳內的眾人就都明白了:
步兵主防,騎兵主攻。自己一旦擺出重甲步兵,那麽也就暴露出想要嚴防死守的意圖,表示在這防線後方一定會有大問題。對方就越是會急於打破這一防線,而在這種情況下,調動最強的鐵鷂子進攻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們的黑甲重騎並不是簡單地擺架子,一旦列陣,就嚴密監視西賊的動靜,但凡他們有所懷疑,想要陳兵出營的話,我們就要在第一時間立刻發動進攻,對他們進行迎頭痛擊,這樣的話,不僅攻擊效果最佳,而且絕對會出乎他們的意外。隻要感到意外,他們就一定會再有猶豫。不管猶豫的是什麽,隻要猶豫了,他們派出鐵鷂子的可能性就越低,我們就會有更大的勝機。”
秦虎的這一番推論與建議很有說服力,除了,這第一波出列的五百重騎兵的風險性極大。
“那,誰願意領這五百重騎?”徐三掃視了一下帳中的眾人。
“既是屬下提出的建議,屬下願領命!”秦虎不待其他人有什麽反應,第一個站了出來。
徐三的臉上倒是露出了一絲讚賞的神色,這個新選的親兵眼光不錯,隻是不知道勇猛如何,倘若這一戰能立下個功勞,倒也不枉他的賞識,是可以提拔起來做事的。
“好,本將軍就將這五百黑甲重騎交給你,到時隻需你帶兵衝殺一個來迴,全身而退便是首功。倘若再能攪亂對方部署更是大功,我們隻要能守出兩天築城的時間,你便是此役的第一功臣!”
“屬下定當全力以赴!”秦虎挺胸應下。
周圍卻有少數將領在暗地裏想到:真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騎兵對衝,自己五百,對方卻是過萬,就算開始有個趁其不備的優勢,那衝進去之後也一定是兇多吉少,更不要說對方還有鐵鷂子這樣的大殺器隨時會發動啊!
這時,突然帳外有斥候來報,說是剛才在西夏軍營的後方,陸陸續續地趕來了一些黑水鎮燕軍司的地方軍,據說都是被淩結訛遇臨時征召過來的,雖然多是牧民與獵戶,但是數量也有大幾千人之多,預計很快就能超過萬人。
見到眾人的臉色略有些變化,秦虎卻是一抱拳道:“大帥無須在意。若是這批兵未到之前,屬下還在擔心西賊會不會先用鐵鷂子,現在看來,卻是絕對不要擔心了!”
“哦?此話怎講?”
“西賊原先兩萬人,與我軍不過二比一,雙方貿然交手,的確會有擔心他們會在一定情況下選擇動用主力。但是現在對方又多了這一萬的地方軍,估計後麵還會有新的增援,所以他們一定就會傾向於選擇保守的應對方法!”
凡有戰事,先消耗地方軍,然後是步跋子、擒生軍,最後逼急了再上鐵鷂子,這應該是大概率的事。
雖然如此,但是帶這五百騎兵去進行正麵衝擊,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於是還是有人用著憐憫的眼光看著秦虎。
“來人!端兩杯酒來!”徐三一揮手,讓人送了一杯給秦虎,自己端起麵前的一杯,說道,“虎兄弟但且奮勇廝殺,一旦撕開西賊缺口,本將軍將會親率兩千輕騎前往接應!”
“啊!”眾人大驚,就連秦虎也趕緊開口勸道,“大帥還是坐鎮中軍指揮為好,豈能親身冒險!不妥不妥!”
“哈哈!我徐三自領兵以來,又有哪一仗是縮在後麵的呢?!來,幹了這杯!”徐三不理會眾人的勸說,一口將奶酒飲盡。
秦虎也是豪氣頓起,大聲說道:“秦虎願護大帥左右,力逼西賊後退,以護關城建成!”
看到兩人共飲完誓酒,卻是要有人後悔沒去搶做這件事了,這先不表。
話說徐三手下的遼軍向營寨北邊的山中派出大批人手忙碌了一整天,已經開始有大批石料往寨中運迴,這時候的動靜便就有點遮掩不住了。
這支漢軍中的黑甲重騎共有八百人,秦虎持著徐三的將令從中調選了五百,特意還叫著正在軍中的豬奴兒一起同行。
徐三便帶了幾名親兵護衛,後麵跟著秦虎、豬奴兒這五百黑甲重騎,開出了營寨,前往阻卜人的首級京觀那裏,用的理由,自然是要仔細檢驗首級。
但是,遼兵從白天開始,就已將戰線不斷向前突出,還是引起了淩結訛遇的懷疑,他再三放出的幾批斥候,都被遼軍突前的斥候遠遠趕走,無法探察到遼軍營寨裏麵的具體動向,他的心中便已經開始有點不安。此時又聽說遼軍主將徐三帶了人來到陣前,於是便派出親兵前去詢問交涉。
結果交涉的親兵迴報:對方徐將軍答複是,他要親自檢驗阻卜人的首級,查找那裏有無漏網的頭領,並喝令西夏兵遠遠後退,不得幹擾。
這淩結訛遇原本就已經憋了一肚子的火:自己以大局為重,連夜斬殺了阻卜人,已經算是給了這支遼國漢軍很大的麵子,沒想到對方現在依然還是這種狂妄的態度。於是,立即帶了人來到自己營寨門前察看情況。
阻卜人的首級壘成京觀雖然是在兩軍營寨的中間,但還是要更偏向於西夏軍這邊。淩結訛遇站在寨前高牆上,看到對麵的遼軍倒是隻出了了幾百騎,看起來也不是太多,像是徐三的護衛軍樣子。因為此時他們已經不斷地靠近了西夏營寨,所以便幾乎是遮擋住了看向他們身後營寨的大部分視線。
淩結訛遇先是看著在首級京觀那裏指指點點的徐三以及其隨從,努力按捺著自己內心不斷增長的怒氣。同時也在有意無意地觀看並評估著跟隨他的這些鐵甲騎兵的戰鬥力。不管怎麽說,這支漢軍的陣仗實力還是要遠遠大於他之前接觸過的任意一支遼軍。
突然,淩結訛遇的心裏閃過了一絲不安,聯想到今天一早的斥候被阻,而現在他站在這裏,也幾乎看不清遠方遼軍營寨的情況,使得他不由地臉色大變,立即下令道:
“讓昨天趕到的地方軍立即出營列陣!試探一下這些遼軍當會如何?”
淩結訛遇此時雖然有所懷疑,但也不太敢肯定。所以,如果調動正軍出營的動靜顯得過大,而他正好可以讓昨天剛剛增援趕到的地方軍出營去活動活動,不但可以試探一下遼軍反應,還可以留有足夠的餘地再作定奪。
於是,西夏人的營寨之中號角聲聲,遠處塵土飛揚,最前方的營門迅速打開,大批的騎兵開始緩緩開出。
這些騎兵都沒有製式軍服,多是皮襖短裝,還有少量人會穿著規格不一的皮甲,明顯就是西夏的地方部族軍。而他們的出列也並不整齊,多是按照原先的部族所屬,打著雜亂不同的旗號,一批批地馳出列陣。
近萬人的規模,便在營寨之前黑壓壓地一大片,漸漸地布滿了整個西麵的視野,非常具有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