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靖國三年五月,這是一年中京城不多的多雨時節。
隻是雨水的頻繁到來,讓整個天氣也變得忽冷忽熱了起來。好在京城不比南方,也不會一直下個不停,隻不過以是陰天為主,間隔地會落幾場雨,對於此時的農事卻是極好。
從抱月樓迴來的第三天,京城裏的形勢變得有點微妙了起來。
原本已經與蘇軾達成共識的章惇那裏,似乎有了一點反複的跡象。原因大約是眼下的形勢過於順利,章惇開始有點擔心這番合作之下對於自身實力的影響。所以,原先他曾答應的要調整並清除一些明確是蔡京黨羽勢力的措施,竟然擱置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至少在表麵上,蔡京還是新黨陣營中的一員,打擊蔡京,無異於在削弱新黨的實力盤,章惇的身邊,不乏會有各種聲音在反複地提醒他。
而且這兩三年以來,身為右相的蘇軾雖然刻意壓製著原有蜀黨陣營裏的舊人起複,以身作則地以“不結黨”為政治表率。但是,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畢竟他已經是大權在握的右相,各種懷著不同目的、不同訴求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會投奔並聚集在他的身邊,以“不結黨”為特點,最終形成了一個被其他人稱之為“建中黨”的全新黨派。
這點像是後世的“不結盟運動”,為了更好地提倡並堅持這一政治原則,所以大家有必要加入一個圈子,結果最終共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國家加入,成為一個最龐大的國際組織。
“建中黨”雖非蘇軾的本意,但這個結果卻足以讓章惇警惕。
在此之前,彼此雖然在“端王謀位”的大局上達成了要嚴密防範的共識之外,到了具體的防範措施上卻終究還是有了分歧:章惇並不是真的相信蔡京及其黨羽會投向端王,他認為真正需要壓製與防範的,應該是抱舔向太後的滑頭精曾布。
秦剛因為自己目前特殊的身份與處境,隻能坐在家中,依靠秦湛的情報網、依靠與蘇軾相府中的來迴信息傳遞判斷當前局勢的推進與變化,自然在效率與反應上嚴重地不足。
“端王離京的時間定於明天巳時,今天午後依例將會入宮向皇帝辭行。”秦湛一早就來向秦剛匯報,“十八叔您預測過,端王離京一事,當是越快越對我們有利。我記得當時說的便以十日為安全時限。今天是第九日,明天就是第十日,還算是在安全時限以內!”
“所謂的安全時限,自然需要一個具體的數字,所以我才提了這十天的概念。如今卻是足足地走到了這個極限之處。”秦剛苦笑了一下,“就像一根最多可吊五百斤的繩子,可要真是足足吊滿了五百斤,你覺得它的安全性是個什麽樣的情況呢?”
“不過,最近幾天,京城裏的情況還算是平靜如常。”秦湛想了想,如此安慰秦剛。
“越是平常就越不正常啊!”秦剛皺著眉頭,不過他很快便覺得如此緊張不妥,還是故作輕鬆地反過來安慰秦湛,“興許是我杞人憂天了,正如你所言,明天一過,一切也就塵埃落定了!”
在淅淅瀝瀝地又下起來的小雨之中,李清照又雷打不動地過來了,有她過來作陪,秦湛也就安心地出去了。
李清照過來,照例是由弟弟李迒陪同,但這幾次過來的小夥子多少有點鬱悶,其實他的本意也是想和姐夫多說幾句話的,隻是前麵幾次,他已經明顯感覺到阿姊與姐夫兩人一定是在謀劃某件大事,關鍵是這件大事居然還不讓他參與,著實讓他很是生氣。
隻是這種生氣,在天然血脈壓製的阿姊麵前毫無作用。他在到了秦剛宅子之後,便化生氣為胃口,直接吩咐劉三,為他去附近的幾家鋪子多叫幾份美食外賣迴來。
是的,大宋朝就已經有外賣,而且非常發達。
隻是宋朝的外賣隻有條件富貴的家庭叫得起。首先你得要有家丁幫你跑腿去飯店或鋪子那裏點單,因為這個時代除了人腿,沒有任何可以傳遞你點單需求的工具。然後店裏便會立即製作,並在做好後,會有專程送到家裏去,所以這裏會有雙倍的配送成本。
當然,在秦剛這,再多的費用也不需要李迒考慮,等到這些美食送到了之後,他便在前院擺開了桌子,開始好好地享用。
不過,今天的秦剛與李清照兩人,卻沒有往日那般地神秘與忙碌,反倒顯得有點無事可做,兩人默不作聲地踱到了前院,又默不作聲地在桌前坐下,不約而同地直接嚐起了桌上的美食。
“你們……”李迒剛開口想抗議,轉念一想,這裏花的可都是秦剛的錢,便立即笑道,“……你們早說啊,我就直接幫你們多叫些了啊!沒關係,你們先吃,我讓劉三再去重新多叫一些。嘿嘿嘿!”
秦剛有點意外地看了看他道:“今天迒哥有進步啊!不護食了!”
李迒難得被秦剛肯定,有點小興奮,他說:“關鍵要看自己怎麽想的嘛!我要是一直糾集這桌東西都是我自己叫來的,肯定會不高興。可是,我卻可以這樣想:這桌好吃的都是姐夫你的錢會賬,我就當成自己還沒有點,現在重新再點一桌,說不定還能換些更好吃的呢!”
秦剛微笑著看著李迒,感覺到這個小吃貨有點成長了,但突然他又似乎被李迒的這一番話給觸動到了,他凝眉自語到:“是啊!凡事都可以換個方向來看,患得者必然更患失!”
在這段時間裏,他的憂心忡忡盡被李清照收入眼底,以至於今天過來的她看向他的眼神裏更多的是心疼,甚至會有一點刻意的小心,並默默地陪著他走到這裏來“搶奪”李迒的吃食。
其實,秦剛之前經曆過很多次比今天更加驚險與嚴峻的時刻,之所以他永遠會以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形象出現在身邊人麵前,表麵上的原因似乎是因為他是一個穿越者,深知曆史大勢的本來走向,以至於他會提前知曉可以影響走勢的一些關鍵點。
隻是,如今卻是真實曆史上並不存在的建中靖國三年,在從未有過的左右相平衡的朝堂局勢下,在甚至如今已經捉摸不透的端王趙佶本人的心思麵前,秦剛一直以為自己的焦慮來自於這種穿越者優勢的喪失——此時的他已經無法預知接下來有可能的局勢走向了。
但是今天,李迒無意中的一句話卻在一瞬間打開了他的心結:
真正讓人焦慮的隻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在此之前,他看待眼下所有事情的角度,都是在接受曆史本來事實的基礎上,再去謀求盡可能的改變。比如在鄜延大戰中,不管是與貝中撒辰的對殺,還是與小梁太後以及李乾順的博弈,雖然麵臨和局麵要比眼下的形勢兇險數倍數十倍,但是他的心態卻是:看著曆史的原點,能改變一些是一些。先是守住順寧寨、後是救出金明寨的將士、最後才是嚐試一下追著西夏退軍,能殺一點是一點,最終才會贏得土門寨前的大捷!
隻是之後,隨著他個人實力的不斷增長,影響朝政局勢的能力不斷提升。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麵對眼前形勢的判斷基礎,已經從站在曆史原點,變成了預設自己的目標。而他也漸漸地成為了“貪心版的李迒”,默認為桌上的美食就應該是自己已經擁有,任何他人對它們的索取都會被視為不友好的侵犯。
幸好,今天他卻受到了“清醒版的李迒”的提醒,兩句淺顯的道理,反倒是點撥到了秦剛,他這才發現:自己過於自負對曆史大勢的改變,並在潛意識裏把趙煦的皇位繼續、趙佶的避退出局,當成了理所應當的發展主線。
卻不知,曆史具有著常人難以徹底扭轉的巨大慣性,就在眼下的這個關口,在趙煦之後,繼位之人到底是趙佶還是趙茂?各種錯綜複雜的利益計算與勢力博弈終究讓人難以判斷。說一句最根本的話,誰把自己的想法視為理所當然,誰就必定陷入無邊的焦慮之中。
也就是說,秦剛一旦想明白,趙佶身為背負曆史慣性的未來之“宋徽宗”角色,即使他能在這一次的陰謀中得手成功,那也是自己把他繼位登基的時間已經向後硬生生地推遲了兩年,更不要說眼下還有一個對方繞不過去的正宗皇儲越王趙茂。
正所謂,站位不同,看到的事實也不一樣,假如視趙佶的繼位是順理成章的結果,那麽此時發現,真正焦慮的應該是蔡京、童貫他們一夥。因為他們必須要解決橫在這一結果麵前一個又一個的巨大障礙。
“哈哈哈!迒哥果然是我的小福星,你且讓劉三再叫些酒菜過來,我們三人可以好好地喝上一頓!”想通了的秦剛頓時覺得心境無比地舒暢,言語間又恢複了過去的那般意氣風發。
李清照雖然不知道剛才這短短一瞬間秦剛的心理活動,但對於他走出之前的那種焦慮狀態卻是心寬不已,此時斜眼瞧了一眼傻傻的阿弟,嘴上卻說:“他能有什麽福?無非是傻人有傻福罷了!”
在吃完了午飯之後,李迒因為難得有秦剛對他的搭理,於是便興趣盎然地要求拉著他與李清照一起玩打馬。
打馬是此時流行的一種博輸贏的棋藝遊戲,習慣上會把棋子叫做馬,桌子中間是棋盤,兩邊還有各種驛關之類的名號。然後大家按照一定的規則、格局和圖譜,用這馬棋來布陣、設局、還有進攻、防守、闖關等等。
秦剛表示驚訝,是因為他知道,李清照是整個大宋最精於此遊戲的高手,之後她還會寫出一本中國曆史上最經典的賭博“專著”——《打馬圖經》,詳細介紹這類遊戲的規則、玩法以及技巧。她就算不是“女賭神”,也應該是一位“女賭王”。
李迒居然想與“女賭王”一起玩這個遊戲?
“不是,不是!”李迒趕緊聲明,“我不和阿姊玩,是我和你玩,或者你和阿姊玩我觀戰也行。因為我從來沒有贏過她!”
哈哈!秦剛也想見識一下“女賭王”的技術,於是讓人拿出打馬棋,開始了遊戲。
秦湛派的人中間過來報告:“端王一行已經入宮!”
“哈哈哈!我過關了!姐夫你給錢,我贏了你一局!”李迒大唿小叫地慶祝。
很快,掌握了玩法關鍵的秦剛便迅速贏迴了兩局。
開始愁眉苦臉的李迒數了數手頭的錢,央求李清照出手,幫他教訓一下對麵過於得意的秦剛。
於是李清照上場,輕鬆地直下三局,輪到秦剛愁眉苦臉。
“這樣子,三人一起來!”秦剛下了決心,並鼓動李迒說,“我們兩人聯合,就不信對付不了她。”
於是,三人大戰,秦剛與李迒明著聯合在了一起,李清照雖然麵露正色,但依舊是應對自如,幾經纏戰,依舊是以一輸三贏的戰績,讓自己麵前的銅錢壘起來好高。
秦湛的人再來報告:“皇宮裏出來了人,讓守在宮門口的端王府人先迴去,說是官家留宴,讓這些人稍晚些再來迎候。”
秦剛聽了沒有什麽,倒是李清照的手一抖動,原先還在考慮的馬棋卻誤掉落在了棋盤之上。
“落子無悔!不準拿迴!”正看到了好機會的李迒叫嚷著,按在了棋盤之上,這一下子可以讓他有扳迴當前局麵的好機會。
“好吧!我輸了!”李清照卻是淡淡地收手,並從麵前的一摞銅錢中隨意劃撥了一小堆至李迒的麵前,這些錢數明顯遠遠多於他之前輸了的錢數。
“啊!你自己說的認輸啊!”李迒可不管這點,樂滋滋地抓迴這些錢,這樣一算,他今天總算是迴了本。
李清照沒有理會他,而是關切地看著秦剛:“徐之,情況有些不對啊!官家可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心軟啊!”
秦剛歎了一口氣道:“官家原本就重手足之情,之前章相的奏章他雖然批準了,隨後便一定會有對端王有些愧疚之心,所以對於今天的辭行,留以宴請,也是人之常情。”
“身為帝王者,哪能如此看重私情,必是有人事先對官家作了工作。”李清照卻是看得非常清楚,“想必對於端王來說,今晚的這次晚宴,也一定是他預謀之中的事情。”
“現在的這一局,我們的馬已經打完了,現在就看對方手頭還有哪些厲害的馬沒亮出來!”其實到了此刻,重新擺正自己位置的秦剛,差不多已經明白自己之前的錯誤在哪了:
他太想掌控局勢了!
以至於當李清照出了那個“至親祈福”的計策之後,再結合成功說服了章惇,還有本來就支持他的蘇軾,左右相聯手合作,他的手裏還有著最後能夠定心的密詔。所有這些王牌在自己手裏,他實在是想不出,趙佶這個王爺,還有什麽可能可以再進中國帝王名錄?
秦剛在這時便就像是最自信的考生,無論再怎麽仔細檢查自己的考卷,也會對那些可能是非常明顯的錯漏之處視而不見。
不過,現在開始,至少他的心態已經轉變過來了,不就是看一看趙佶他到底能夠使用什麽樣的手段來扭轉大局嘛!
天色已黑,京城由於間歇的落雨,上燈也不如平時那般地密集。李迒有點發困,被劉三直接帶到客房安排休息,秦剛與李清照便迴到後院房那裏守候消息。
在皇宮門口打探消息的人迴報了兩次,一直不見端王出宮的消息。
秦剛此時突然想到一點,便問:“今天輪值宿衛宮掖的宰輔是哪兩位?”
聽到是曾布與韓忠彥時,秦剛便知道這一要點之前被他忽視了。
“端王的確挑了一個好日子!”李清照也意識到了。
不過此時皇城四門都已落了鎖,內外消息都被隔絕,一切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李清照輕輕地走到了秦剛身邊,伸出右手握住了他的那隻略顯冰涼的大手,堅定地說:“沒關係,我陪你等。”
秦剛這才看向她,拍了拍她的手背,略帶歉意地說:“清娘,沒想到把你卷入其中,卻還要與我一起擔驚受怕。”
“秦郎,你我早就同心同想,卻又如何說出這番見外之話。”
三更過後,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雜之聲,隨即,一直在外居中調度的秦湛急急地衝入到了後院,一進房內,就喘著氣叫道:“宮中出事了!皇城裏突然派出了數匹快馬,去向竟然分別是朝中宰輔以及翰林知製誥之家,包括蘇相、章相,他們現在都應該是得到消息,要求連夜入宮!”
果然是出大事了!
隻是雨水的頻繁到來,讓整個天氣也變得忽冷忽熱了起來。好在京城不比南方,也不會一直下個不停,隻不過以是陰天為主,間隔地會落幾場雨,對於此時的農事卻是極好。
從抱月樓迴來的第三天,京城裏的形勢變得有點微妙了起來。
原本已經與蘇軾達成共識的章惇那裏,似乎有了一點反複的跡象。原因大約是眼下的形勢過於順利,章惇開始有點擔心這番合作之下對於自身實力的影響。所以,原先他曾答應的要調整並清除一些明確是蔡京黨羽勢力的措施,竟然擱置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至少在表麵上,蔡京還是新黨陣營中的一員,打擊蔡京,無異於在削弱新黨的實力盤,章惇的身邊,不乏會有各種聲音在反複地提醒他。
而且這兩三年以來,身為右相的蘇軾雖然刻意壓製著原有蜀黨陣營裏的舊人起複,以身作則地以“不結黨”為政治表率。但是,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畢竟他已經是大權在握的右相,各種懷著不同目的、不同訴求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會投奔並聚集在他的身邊,以“不結黨”為特點,最終形成了一個被其他人稱之為“建中黨”的全新黨派。
這點像是後世的“不結盟運動”,為了更好地提倡並堅持這一政治原則,所以大家有必要加入一個圈子,結果最終共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國家加入,成為一個最龐大的國際組織。
“建中黨”雖非蘇軾的本意,但這個結果卻足以讓章惇警惕。
在此之前,彼此雖然在“端王謀位”的大局上達成了要嚴密防範的共識之外,到了具體的防範措施上卻終究還是有了分歧:章惇並不是真的相信蔡京及其黨羽會投向端王,他認為真正需要壓製與防範的,應該是抱舔向太後的滑頭精曾布。
秦剛因為自己目前特殊的身份與處境,隻能坐在家中,依靠秦湛的情報網、依靠與蘇軾相府中的來迴信息傳遞判斷當前局勢的推進與變化,自然在效率與反應上嚴重地不足。
“端王離京的時間定於明天巳時,今天午後依例將會入宮向皇帝辭行。”秦湛一早就來向秦剛匯報,“十八叔您預測過,端王離京一事,當是越快越對我們有利。我記得當時說的便以十日為安全時限。今天是第九日,明天就是第十日,還算是在安全時限以內!”
“所謂的安全時限,自然需要一個具體的數字,所以我才提了這十天的概念。如今卻是足足地走到了這個極限之處。”秦剛苦笑了一下,“就像一根最多可吊五百斤的繩子,可要真是足足吊滿了五百斤,你覺得它的安全性是個什麽樣的情況呢?”
“不過,最近幾天,京城裏的情況還算是平靜如常。”秦湛想了想,如此安慰秦剛。
“越是平常就越不正常啊!”秦剛皺著眉頭,不過他很快便覺得如此緊張不妥,還是故作輕鬆地反過來安慰秦湛,“興許是我杞人憂天了,正如你所言,明天一過,一切也就塵埃落定了!”
在淅淅瀝瀝地又下起來的小雨之中,李清照又雷打不動地過來了,有她過來作陪,秦湛也就安心地出去了。
李清照過來,照例是由弟弟李迒陪同,但這幾次過來的小夥子多少有點鬱悶,其實他的本意也是想和姐夫多說幾句話的,隻是前麵幾次,他已經明顯感覺到阿姊與姐夫兩人一定是在謀劃某件大事,關鍵是這件大事居然還不讓他參與,著實讓他很是生氣。
隻是這種生氣,在天然血脈壓製的阿姊麵前毫無作用。他在到了秦剛宅子之後,便化生氣為胃口,直接吩咐劉三,為他去附近的幾家鋪子多叫幾份美食外賣迴來。
是的,大宋朝就已經有外賣,而且非常發達。
隻是宋朝的外賣隻有條件富貴的家庭叫得起。首先你得要有家丁幫你跑腿去飯店或鋪子那裏點單,因為這個時代除了人腿,沒有任何可以傳遞你點單需求的工具。然後店裏便會立即製作,並在做好後,會有專程送到家裏去,所以這裏會有雙倍的配送成本。
當然,在秦剛這,再多的費用也不需要李迒考慮,等到這些美食送到了之後,他便在前院擺開了桌子,開始好好地享用。
不過,今天的秦剛與李清照兩人,卻沒有往日那般地神秘與忙碌,反倒顯得有點無事可做,兩人默不作聲地踱到了前院,又默不作聲地在桌前坐下,不約而同地直接嚐起了桌上的美食。
“你們……”李迒剛開口想抗議,轉念一想,這裏花的可都是秦剛的錢,便立即笑道,“……你們早說啊,我就直接幫你們多叫些了啊!沒關係,你們先吃,我讓劉三再去重新多叫一些。嘿嘿嘿!”
秦剛有點意外地看了看他道:“今天迒哥有進步啊!不護食了!”
李迒難得被秦剛肯定,有點小興奮,他說:“關鍵要看自己怎麽想的嘛!我要是一直糾集這桌東西都是我自己叫來的,肯定會不高興。可是,我卻可以這樣想:這桌好吃的都是姐夫你的錢會賬,我就當成自己還沒有點,現在重新再點一桌,說不定還能換些更好吃的呢!”
秦剛微笑著看著李迒,感覺到這個小吃貨有點成長了,但突然他又似乎被李迒的這一番話給觸動到了,他凝眉自語到:“是啊!凡事都可以換個方向來看,患得者必然更患失!”
在這段時間裏,他的憂心忡忡盡被李清照收入眼底,以至於今天過來的她看向他的眼神裏更多的是心疼,甚至會有一點刻意的小心,並默默地陪著他走到這裏來“搶奪”李迒的吃食。
其實,秦剛之前經曆過很多次比今天更加驚險與嚴峻的時刻,之所以他永遠會以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形象出現在身邊人麵前,表麵上的原因似乎是因為他是一個穿越者,深知曆史大勢的本來走向,以至於他會提前知曉可以影響走勢的一些關鍵點。
隻是,如今卻是真實曆史上並不存在的建中靖國三年,在從未有過的左右相平衡的朝堂局勢下,在甚至如今已經捉摸不透的端王趙佶本人的心思麵前,秦剛一直以為自己的焦慮來自於這種穿越者優勢的喪失——此時的他已經無法預知接下來有可能的局勢走向了。
但是今天,李迒無意中的一句話卻在一瞬間打開了他的心結:
真正讓人焦慮的隻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
在此之前,他看待眼下所有事情的角度,都是在接受曆史本來事實的基礎上,再去謀求盡可能的改變。比如在鄜延大戰中,不管是與貝中撒辰的對殺,還是與小梁太後以及李乾順的博弈,雖然麵臨和局麵要比眼下的形勢兇險數倍數十倍,但是他的心態卻是:看著曆史的原點,能改變一些是一些。先是守住順寧寨、後是救出金明寨的將士、最後才是嚐試一下追著西夏退軍,能殺一點是一點,最終才會贏得土門寨前的大捷!
隻是之後,隨著他個人實力的不斷增長,影響朝政局勢的能力不斷提升。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麵對眼前形勢的判斷基礎,已經從站在曆史原點,變成了預設自己的目標。而他也漸漸地成為了“貪心版的李迒”,默認為桌上的美食就應該是自己已經擁有,任何他人對它們的索取都會被視為不友好的侵犯。
幸好,今天他卻受到了“清醒版的李迒”的提醒,兩句淺顯的道理,反倒是點撥到了秦剛,他這才發現:自己過於自負對曆史大勢的改變,並在潛意識裏把趙煦的皇位繼續、趙佶的避退出局,當成了理所應當的發展主線。
卻不知,曆史具有著常人難以徹底扭轉的巨大慣性,就在眼下的這個關口,在趙煦之後,繼位之人到底是趙佶還是趙茂?各種錯綜複雜的利益計算與勢力博弈終究讓人難以判斷。說一句最根本的話,誰把自己的想法視為理所當然,誰就必定陷入無邊的焦慮之中。
也就是說,秦剛一旦想明白,趙佶身為背負曆史慣性的未來之“宋徽宗”角色,即使他能在這一次的陰謀中得手成功,那也是自己把他繼位登基的時間已經向後硬生生地推遲了兩年,更不要說眼下還有一個對方繞不過去的正宗皇儲越王趙茂。
正所謂,站位不同,看到的事實也不一樣,假如視趙佶的繼位是順理成章的結果,那麽此時發現,真正焦慮的應該是蔡京、童貫他們一夥。因為他們必須要解決橫在這一結果麵前一個又一個的巨大障礙。
“哈哈哈!迒哥果然是我的小福星,你且讓劉三再叫些酒菜過來,我們三人可以好好地喝上一頓!”想通了的秦剛頓時覺得心境無比地舒暢,言語間又恢複了過去的那般意氣風發。
李清照雖然不知道剛才這短短一瞬間秦剛的心理活動,但對於他走出之前的那種焦慮狀態卻是心寬不已,此時斜眼瞧了一眼傻傻的阿弟,嘴上卻說:“他能有什麽福?無非是傻人有傻福罷了!”
在吃完了午飯之後,李迒因為難得有秦剛對他的搭理,於是便興趣盎然地要求拉著他與李清照一起玩打馬。
打馬是此時流行的一種博輸贏的棋藝遊戲,習慣上會把棋子叫做馬,桌子中間是棋盤,兩邊還有各種驛關之類的名號。然後大家按照一定的規則、格局和圖譜,用這馬棋來布陣、設局、還有進攻、防守、闖關等等。
秦剛表示驚訝,是因為他知道,李清照是整個大宋最精於此遊戲的高手,之後她還會寫出一本中國曆史上最經典的賭博“專著”——《打馬圖經》,詳細介紹這類遊戲的規則、玩法以及技巧。她就算不是“女賭神”,也應該是一位“女賭王”。
李迒居然想與“女賭王”一起玩這個遊戲?
“不是,不是!”李迒趕緊聲明,“我不和阿姊玩,是我和你玩,或者你和阿姊玩我觀戰也行。因為我從來沒有贏過她!”
哈哈!秦剛也想見識一下“女賭王”的技術,於是讓人拿出打馬棋,開始了遊戲。
秦湛派的人中間過來報告:“端王一行已經入宮!”
“哈哈哈!我過關了!姐夫你給錢,我贏了你一局!”李迒大唿小叫地慶祝。
很快,掌握了玩法關鍵的秦剛便迅速贏迴了兩局。
開始愁眉苦臉的李迒數了數手頭的錢,央求李清照出手,幫他教訓一下對麵過於得意的秦剛。
於是李清照上場,輕鬆地直下三局,輪到秦剛愁眉苦臉。
“這樣子,三人一起來!”秦剛下了決心,並鼓動李迒說,“我們兩人聯合,就不信對付不了她。”
於是,三人大戰,秦剛與李迒明著聯合在了一起,李清照雖然麵露正色,但依舊是應對自如,幾經纏戰,依舊是以一輸三贏的戰績,讓自己麵前的銅錢壘起來好高。
秦湛的人再來報告:“皇宮裏出來了人,讓守在宮門口的端王府人先迴去,說是官家留宴,讓這些人稍晚些再來迎候。”
秦剛聽了沒有什麽,倒是李清照的手一抖動,原先還在考慮的馬棋卻誤掉落在了棋盤之上。
“落子無悔!不準拿迴!”正看到了好機會的李迒叫嚷著,按在了棋盤之上,這一下子可以讓他有扳迴當前局麵的好機會。
“好吧!我輸了!”李清照卻是淡淡地收手,並從麵前的一摞銅錢中隨意劃撥了一小堆至李迒的麵前,這些錢數明顯遠遠多於他之前輸了的錢數。
“啊!你自己說的認輸啊!”李迒可不管這點,樂滋滋地抓迴這些錢,這樣一算,他今天總算是迴了本。
李清照沒有理會他,而是關切地看著秦剛:“徐之,情況有些不對啊!官家可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心軟啊!”
秦剛歎了一口氣道:“官家原本就重手足之情,之前章相的奏章他雖然批準了,隨後便一定會有對端王有些愧疚之心,所以對於今天的辭行,留以宴請,也是人之常情。”
“身為帝王者,哪能如此看重私情,必是有人事先對官家作了工作。”李清照卻是看得非常清楚,“想必對於端王來說,今晚的這次晚宴,也一定是他預謀之中的事情。”
“現在的這一局,我們的馬已經打完了,現在就看對方手頭還有哪些厲害的馬沒亮出來!”其實到了此刻,重新擺正自己位置的秦剛,差不多已經明白自己之前的錯誤在哪了:
他太想掌控局勢了!
以至於當李清照出了那個“至親祈福”的計策之後,再結合成功說服了章惇,還有本來就支持他的蘇軾,左右相聯手合作,他的手裏還有著最後能夠定心的密詔。所有這些王牌在自己手裏,他實在是想不出,趙佶這個王爺,還有什麽可能可以再進中國帝王名錄?
秦剛在這時便就像是最自信的考生,無論再怎麽仔細檢查自己的考卷,也會對那些可能是非常明顯的錯漏之處視而不見。
不過,現在開始,至少他的心態已經轉變過來了,不就是看一看趙佶他到底能夠使用什麽樣的手段來扭轉大局嘛!
天色已黑,京城由於間歇的落雨,上燈也不如平時那般地密集。李迒有點發困,被劉三直接帶到客房安排休息,秦剛與李清照便迴到後院房那裏守候消息。
在皇宮門口打探消息的人迴報了兩次,一直不見端王出宮的消息。
秦剛此時突然想到一點,便問:“今天輪值宿衛宮掖的宰輔是哪兩位?”
聽到是曾布與韓忠彥時,秦剛便知道這一要點之前被他忽視了。
“端王的確挑了一個好日子!”李清照也意識到了。
不過此時皇城四門都已落了鎖,內外消息都被隔絕,一切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李清照輕輕地走到了秦剛身邊,伸出右手握住了他的那隻略顯冰涼的大手,堅定地說:“沒關係,我陪你等。”
秦剛這才看向她,拍了拍她的手背,略帶歉意地說:“清娘,沒想到把你卷入其中,卻還要與我一起擔驚受怕。”
“秦郎,你我早就同心同想,卻又如何說出這番見外之話。”
三更過後,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雜之聲,隨即,一直在外居中調度的秦湛急急地衝入到了後院,一進房內,就喘著氣叫道:“宮中出事了!皇城裏突然派出了數匹快馬,去向竟然分別是朝中宰輔以及翰林知製誥之家,包括蘇相、章相,他們現在都應該是得到消息,要求連夜入宮!”
果然是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