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積累了太多案件之後,麵對再也無法被容忍的蕭海裏,上京留守司下定決心簽發了對他的緝捕令。
而蕭海裏又怎麽可能會束手就擒?
前後權衡了一番,他帶著眾多的門客公然拒捕,逃出了上京,迅速迴到了乾州老窩——在那裏,有他早已準備好的兩千軍隊。
蕭海裏便以這兩千軍隊為本錢,並在門客的建議下,亮出了“清君側”的大旗,正式掀起了叛亂。
起初,也是乾州這裏的遼軍實在是垃圾,蕭海裏本人以及手下的門客裏也有幾個頗有武力的家夥,帶著這些訓練多時的家丁軍隊,一下子就打了本地守軍的措手不及。並憑借著從李禠那裏采購來的精銳武器裝備,連戰連勝,基本控製了乾州的全境,一下子令蕭海裏的自信心爆棚,此時再想起之前蕭奉先說過的大遼如今地方軍隊的腐朽與不堪時,他便決定乘勝出擊,向東進軍,希望能夠拿下大遼的東京遼陽府。
不過,蕭海裏之前最多接觸過的大多都是街頭鬥毆,而不是真正的戰鬥。
首先,麵對高壘深溝的遼陽城牆,蕭海裏的軍隊缺乏任何有效的攻城手段與經驗,麵對城門緊閉的遼陽城,他們隻能在城外無計可施;
其次,鎮守遼陽府的軍隊,自然與乾州那裏的軍隊素質完全不一樣。在經曆過了最初的慌亂與不安之後,便就有將領在城牆上看出了圍攻他們的這支叛軍的弱點。於是,便有選擇性地找了幾次機會,派了騎兵出城與蕭海裏的人對戰了幾次。結果,在這種非常正規的列陣對戰中,遼陽軍隊居然都能盡數取勝。
於是,蕭海裏有點慌了,他意識到了眼頭的這塊骨頭的麻煩,於是,趁著對方還沒能完全醒悟過來,他便決定,盡快要帶著自己的隊伍進行“戰略轉移”!
往哪裏轉移?
蕭海裏讓自己的門客們來出主意。有人提出,我們現在是在反大遼,但是又打不過眼前的遼軍,那就去找找,去投靠能夠打得過這些遼人的人不就行了麽?
那麽,最近誰能夠打得過遼陽城裏的遼軍呢?一找,還真有,正是目前遼陽東麵的渤海人。
在之前的談判之後,渤海人也就是除了沒有光明正大地宣布複國之外,其實已經控製了大半個遼東半島,足有七八個州縣。現在,他們的頭領大辛青受封為遼東節度使,卻是對大遼聽封不聽宣,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割據勢力。
蕭海裏派人去聯係渤海人,雖然大辛青有點動心,但是高元伯卻是立即拒絕了:渤海人原本就痛恨契丹人,而且是所有的契丹人,自然包括如今野心勃勃的蕭海裏。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在這裏並不存在。而且,就以蕭海裏目前手底下人的戰鬥力,在如今陳武所訓練的渤海軍麵前,根本就沒有什麽有用的價值。
被拒絕後的蕭海裏東去不成,唯有向北逃竄。
因為有一個叫斡達剌的門客推薦了另一個可以投靠的對象:生女真人。
而且在極北的方向,遼國的兵力更顯單薄與孱弱。蕭海裏在北逃的過程中,對於前來攔截他們的遼軍,竟然又連勝了四場,中間還奪取了沈州附近的一個武備庫,加上中間搜羅與歸隊的人,他的叛軍規模不減反增,居然擴充到了三千多人。
驚聞叛亂有擴大跡象的耶律延禧大怒,這可是他登基以來的第一場叛亂,而且還是自己人起的兵,於是直接命令由北麵林牙郝家奴從上京領兵一萬,令其一定要將叛亂平定,將叛首蕭海裏捉拿迴京。
按理說,上京兵的主力,實力自然要強過遼陽那裏的部隊。想不到的是,兩軍相遇的第一仗,還是那個出謀劃策的斡達剌,讓蕭海裏提前設好伏軍,然後麵對氣勢洶洶而來的遼軍詐敗撤退,待其進入伏擊圈之後,卻一舉擊敗了對方。
郝家奴無奈,隻得再度增兵兩萬,以絕對的實力逼迫蕭海裏隻能繼續北逃進入了陪術水【注:今吉林東部渾江流域】一帶的女真阿典部。
不過,阿典部的實力太弱,斡達剌繼續向蕭海裏建議,就在更北麵的按出虎水一帶,正是實力最強大的生女真完顏部落,而且目前的部落首領完顏盈歌正任女真節度使,如果能與他達成合作,共同反遼,則一定會扭轉眼前的不利局麵。
蕭海裏聞聽後,大喜,隨即任命斡達剌為他的特別使者,前往完顏部落求見完顏盈歌。
而斡達剌到了會寧城之後,首先去的居然是完顏吳乞買那裏——原來,斡達剌竟然是黑龍閣的成員,是吳乞買安排在上京的一個探子。一個偶然的機會,被蕭海裏收為了門客,卻不想一下子就卷入到了這場叛亂之中。
而斡達剌之所以一直想方設法將蕭海裏引向北麵的完顏部,倒也不是希望女真部與他真的合作,而是希望能夠通過蕭海裏,更加準確地試探出如今大遼的真實實力。
完顏吳乞買高度讚揚了斡達剌的智慧,並帶他去見了首領盈歌,他們共同商定,對於蕭海裏的請求,自然是予以拒絕,同時借此機會向大遼表忠心,然後以自薦前去平叛為理由,向遼廷索要鐵甲裝備。
吳乞買說:“首領,這次郝家奴新敗,雖然又增兵前來,但卻是喪失了作戰信心的。所以一旦我們主動請戰,對方一定會應允,這便就是我們可以借機擴充兵力並向大遼索要一些裝備的最佳時機。”
原來,此前遼人是一直拚命限製女真人的實力發展:
第一是限製他們的鐵製武器數量。這方麵,完顏部隻能通過其他的手段與方式,悄悄地私下生產並積蓄,當然卻是一直不會對外表露;
第二是限製女真部的正規甲兵編製數量,不得超過兩百人。
換句話說,就算完顏部目前實際已經擁有了能裝備七八百人甲兵的實力,但也無法在明麵上對這些甲兵進行列編、以至於公開訓練並擴大對外擴張的舉動。
於是,完顏盈歌先是對外宣布扣留了蕭海裏的特使,並向遼將郝家奴表達了願為前鋒平叛的意願,同時也希望朝廷能夠同意他們再多招募一些正規甲兵。
郝家奴原本就分析過蕭海裏叛軍的動向,非常擔心他們會與女真人聯手,此時得到了完顏盈歌的請求,便大喜過望,便代表朝廷立即同意了這些請求。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能夠讓這些女真人一心一意為自己賣命,郝家奴還特意為他們送去了一百具精製鐵甲與一名專門負責修理的工匠隨行。
在接到這批鐵甲後,完顏部才發現,這些年來,他們為突破遼人的技術封鎖,自己雖然也打製了不少的鐵甲鐵器,但是與眼前的這批裝備相比,仍然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這批鐵甲雖然珍貴,而隨著裝備一同前來的匠人則更是珍貴。
完顏吳乞買則親自接見了這名匠人,並賜予他豐厚的財物甚至是女奴,邀請他在部落裏留下來,幫助部落現有的鐵匠快速提高打鐵與武器裝備工藝。
同時,完顏吳乞買強烈建議這次參加平叛的勇士,不必急於穿上這批精製鐵甲,他說:“我們獲得這批鐵甲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可以研究學習今後自已打製出如此精良的裝備方法。而這一次的戰鬥,僅僅隻是這一百具鐵甲,並不能帶來多大的優勢、而且,如果我們的勇士是因為披著遼人贈送的鎧甲打了勝仗,這場勝仗的功勞,又到底算是誰的呢?”
完顏阿骨打同樣支持自己四弟的看法,他看著身後已經整齊列隊的一千名女真士兵,不無感慨地說道:“我們能夠擁有這麽多的勇士,又有什麽事不能去圖謀呢?有甲無甲,又不在乎這一兩天的時間!”
在郝家奴的催促下,一千名女真士兵便由完顏阿骨打率領,沿著混同江邊南下,前往正在堵截蕭海裏遼軍大營會合增援。
女真士兵趕到時,遼軍大部隊正在對蕭海裏的叛軍對峙。
這處戰場的開闊麵不大,遼軍由於前麵輸了好幾場戰鬥,士氣普遍低落。而另一邊雖然人數偏少的叛軍,卻反倒鬥誌昂揚。
兩軍的前鋒先是接觸廝殺了一陣,卻是人數占優的遼軍陣腳率先出現了一些動搖。
站在後方山坡上的完顏阿骨打看到後,歎息道:“都說這大遼是征戰強國,但是眼前的這些士兵怎麽會是這般地軟弱無用呢?”
完顏阿骨不屑於與這樣的遼兵共同作戰,便帶人前去見過郝家奴後說:“稟林牙大將軍,阿骨打看到今天的戰事已經這樣,兩邊暫時難以分出勝負。不若請大將軍下令先行收兵,再由我女真戰士單獨前去挑戰!”
“哦?你等為何不現在直接前去增援啊?”
“讓林牙大將軍知曉,我女真戰士打仗向來喜歡獨來獨往,戰法也多有不同。末將現在看來,這蕭海裏若還敢上場,取其首級,當如探囊取物一般!”
郝家奴的手下後將已與蕭海裏纏鬥多時,根本就無取勝的把握,正好順著阿骨打的話,趕緊地召迴了兵馬,巴不得讓女真人單獨出戰,心想著,這也正好消耗消耗他們新募的兵力,等到兩敗俱傷之後,豈不正是他們遼軍可得漁翁得利之利麽?
這蕭海裏在戰場上也算是一條漢子,多半都會親自出戰,雖然未必衝在最前頭,但是身為主將參與衝鋒對戰,也是相當有利於己方士氣的提高。
之前畢竟麵臨的遼兵兵力眾多,他帶著手下人,也都是憑著一股氣硬頂著,此時看到遼兵退下去,他們也不由地鬆了一口氣。
隨即,戰場對麵便開始出現了列陣的女真人士兵,隻是人數要比遼兵少了許多。
蕭海裏提前做過功課,認得出女真人的裝束,他便在陣前大叫道:“吾之特使何在?”
完顏阿骨打一抖韁繩,縱馬上前,大聲喝道:“無知叛賊,膽敢蠱惑吾家首領!今日特取爾狗命,與爾那使者相聚!”
阿骨打體型彪悍、聲若洪鍾,幾句話後,將手中的镔鐵大刀迎風一舉,其身後所率的女真士兵立即便是氣勢如虹,騎著戰馬如同一陣斜刺裏卷起的狂風一般,唿嘯著便開始了衝鋒。
起初蕭海裏還能鎮定,因為對麵衝來的女真騎兵的數量明顯十分單薄,都不像是遼兵可以聚成大股的洪流。於是在他的指揮著,更多的叛軍騎兵迎了上去,以更加強大的數量優勢與女真人戰在了一起。
誰知,蕭海裏卻民輕視了這些女真戰士的實力,他們雖然隻是三兩匹馬聚在一起,卻更似是一支支銳利無比的利箭或尖刀,迅疾無比地刺入叛軍的隊伍之中,人馬到處,刀光劍影晃起,一陣衝殺,便就立刻殺得叛軍人仰馬翻、哭爹喊娘,而自己的隊型便開始不受控製地亂了起來。
蕭海裏立刻便就知道眼前的這支隊伍不是他所能敵得了的,他心裏慶幸自己剛才沒有魯莽地衝在最前麵,於是開始拉起手裏的韁繩,想著要趁著女真騎兵的攻擊還沒到自己麵前,先不聲不響地逃跑再說。
完顏阿骨打卻是一直盯著他,看到此景,立即催動座騎衝殺而來,手裏的一柄镔鐵大刀揮舞得獵獵生風,幾個嚐試想要擋在前麵攔住他的叛軍士兵,幾乎都是一個迴合沒能挺住就被砍落馬下,接下來,在他的麵前已經無人可擋,而他開始直奔蕭海裏而去。
蕭海裏此時才意識到,剛才的猶豫是最大的錯誤,此時再逃已經是來不及了,他隻得大喝一聲,硬著頭皮舉起手中的鐵槍,決定與迎麵而來的完顏阿骨打正麵相迎——畢竟他對自己的武力值還是有一點的信心的。
阿骨打見對方迎了上來,更是一陣冷笑,當下大刀拍向對方麵門,蕭海裏一個閃身避過,手中的鐵槍也進行了反擊,槍尖破空,也挑向對手幾處要害。
哪知完顏阿骨打根本就不擔心對手的進攻,他們女真人打仗的要訣就是: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他對於自己要害可能要遭到的攻擊一點也不在乎,也不作任何防禦動作,而是將手裏的大刀一轉,立刻以刀背砸向對方,招式兇猛而直接。
蕭海裏不得己,隻能撤槍迴擋,但是就在雙方兵器甫一接觸之後,立即感到一股大力傳來,雙手竟連鐵槍差點都握不住了。
阿骨打身材魁梧,肌肉虯結,他手中的镔鐵大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動,都帶著破風之聲,似有千斤之力。蕭海裏在阿骨打的攻擊下左支右絀,狼狽不堪。
阿骨打的刀法大開大合,如猛虎下山,又似蛟龍出海,氣勢磅礴,讓人不敢直視。那镔鐵大刀在他手中如若無物,時而劈砍,時而橫削,時而挑刺,每一招都蘊含著無盡的威能。
刀光閃爍間,阿骨打如戰神降臨,無人可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仿佛這世間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的腳步。即使是蕭海裏的身後先後跳出來三四個試圖救下他們主將的士兵,也在兩三招之下,被其直接劈死或擊傷,剩下來的人不禁一陣顫栗,哪個還敢上前?
蕭海裏此時,對於北上靠近女真人的決定無比地懊悔,隻是在這戰場上生死攸關之際,他還分心這點,已成致命之錯,一個閃念之前,刀鋒已至麵門,便是避無可避,蕭海裏慘叫一聲,翻身落馬。
完顏阿骨打飛身下馬,從容地割下蕭海裏的首級,旋即上馬,將其高高舉起,再度大喝道:“叛將蕭海裏已經伏誅,爾等還不俯首投降!”
這些叛軍原本就隻是蕭海裏的私人家丁,家主斃命,其餘人等再無主心骨,於是盡數繳械投降,轟動一時的蕭海裏叛亂,就這樣被完顏阿骨打所帶的一千名女真士兵輕鬆快速地平定。
隻是此次前來的郝家奴並沒有意識到問題背後的意義,隻是為這次平叛的順利完成而心懷歡喜,他不僅爽快地同意了此次叛軍的所有武器裝備都歸屬女真人的要求,同時也默認了完顏部由於此戰勝利後對於阿典部的吞並管理。最後他還答應要上書朝廷,要求對完顏部在這次平叛過程中的功勞進行嘉獎。
阿骨打帶著從蕭海裏叛軍中繳獲的大量裝備,其中就包括數量占有多數的從李禠那裏買來的流求鐵甲,卻是讓在家裏看到了吳乞買心裏暗驚:這蕭海裏還勾結上了流求人?
之後不久,完顏盈歌在耶律延禧北巡行宮時前往晉見,遼帝想起上次對方立的功勞,便大方地賜予了他升任侍中。
遼代學習並借鑒了不少大宋的官職體係,完顏盈歌原本就是女真節度使,此時再兼侍中之職,便就可以被稱為使相了——盡管遼代的這類高官一不給錢、二不給俸祿,就隻是一個虛名而已,但是有了虛名後的完顏部,在遼北地區的威名漸盛,其影響力也就日漸強大了起來。
誰也沒有意識到,強盛大遼的關鍵轉折點,竟是由於一個小人物的不起眼反叛。
更沒有人關注到,在完顏部裏,完顏吳乞買默默運作的巨大作用。
【卷八 完】
而蕭海裏又怎麽可能會束手就擒?
前後權衡了一番,他帶著眾多的門客公然拒捕,逃出了上京,迅速迴到了乾州老窩——在那裏,有他早已準備好的兩千軍隊。
蕭海裏便以這兩千軍隊為本錢,並在門客的建議下,亮出了“清君側”的大旗,正式掀起了叛亂。
起初,也是乾州這裏的遼軍實在是垃圾,蕭海裏本人以及手下的門客裏也有幾個頗有武力的家夥,帶著這些訓練多時的家丁軍隊,一下子就打了本地守軍的措手不及。並憑借著從李禠那裏采購來的精銳武器裝備,連戰連勝,基本控製了乾州的全境,一下子令蕭海裏的自信心爆棚,此時再想起之前蕭奉先說過的大遼如今地方軍隊的腐朽與不堪時,他便決定乘勝出擊,向東進軍,希望能夠拿下大遼的東京遼陽府。
不過,蕭海裏之前最多接觸過的大多都是街頭鬥毆,而不是真正的戰鬥。
首先,麵對高壘深溝的遼陽城牆,蕭海裏的軍隊缺乏任何有效的攻城手段與經驗,麵對城門緊閉的遼陽城,他們隻能在城外無計可施;
其次,鎮守遼陽府的軍隊,自然與乾州那裏的軍隊素質完全不一樣。在經曆過了最初的慌亂與不安之後,便就有將領在城牆上看出了圍攻他們的這支叛軍的弱點。於是,便有選擇性地找了幾次機會,派了騎兵出城與蕭海裏的人對戰了幾次。結果,在這種非常正規的列陣對戰中,遼陽軍隊居然都能盡數取勝。
於是,蕭海裏有點慌了,他意識到了眼頭的這塊骨頭的麻煩,於是,趁著對方還沒能完全醒悟過來,他便決定,盡快要帶著自己的隊伍進行“戰略轉移”!
往哪裏轉移?
蕭海裏讓自己的門客們來出主意。有人提出,我們現在是在反大遼,但是又打不過眼前的遼軍,那就去找找,去投靠能夠打得過這些遼人的人不就行了麽?
那麽,最近誰能夠打得過遼陽城裏的遼軍呢?一找,還真有,正是目前遼陽東麵的渤海人。
在之前的談判之後,渤海人也就是除了沒有光明正大地宣布複國之外,其實已經控製了大半個遼東半島,足有七八個州縣。現在,他們的頭領大辛青受封為遼東節度使,卻是對大遼聽封不聽宣,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割據勢力。
蕭海裏派人去聯係渤海人,雖然大辛青有點動心,但是高元伯卻是立即拒絕了:渤海人原本就痛恨契丹人,而且是所有的契丹人,自然包括如今野心勃勃的蕭海裏。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在這裏並不存在。而且,就以蕭海裏目前手底下人的戰鬥力,在如今陳武所訓練的渤海軍麵前,根本就沒有什麽有用的價值。
被拒絕後的蕭海裏東去不成,唯有向北逃竄。
因為有一個叫斡達剌的門客推薦了另一個可以投靠的對象:生女真人。
而且在極北的方向,遼國的兵力更顯單薄與孱弱。蕭海裏在北逃的過程中,對於前來攔截他們的遼軍,竟然又連勝了四場,中間還奪取了沈州附近的一個武備庫,加上中間搜羅與歸隊的人,他的叛軍規模不減反增,居然擴充到了三千多人。
驚聞叛亂有擴大跡象的耶律延禧大怒,這可是他登基以來的第一場叛亂,而且還是自己人起的兵,於是直接命令由北麵林牙郝家奴從上京領兵一萬,令其一定要將叛亂平定,將叛首蕭海裏捉拿迴京。
按理說,上京兵的主力,實力自然要強過遼陽那裏的部隊。想不到的是,兩軍相遇的第一仗,還是那個出謀劃策的斡達剌,讓蕭海裏提前設好伏軍,然後麵對氣勢洶洶而來的遼軍詐敗撤退,待其進入伏擊圈之後,卻一舉擊敗了對方。
郝家奴無奈,隻得再度增兵兩萬,以絕對的實力逼迫蕭海裏隻能繼續北逃進入了陪術水【注:今吉林東部渾江流域】一帶的女真阿典部。
不過,阿典部的實力太弱,斡達剌繼續向蕭海裏建議,就在更北麵的按出虎水一帶,正是實力最強大的生女真完顏部落,而且目前的部落首領完顏盈歌正任女真節度使,如果能與他達成合作,共同反遼,則一定會扭轉眼前的不利局麵。
蕭海裏聞聽後,大喜,隨即任命斡達剌為他的特別使者,前往完顏部落求見完顏盈歌。
而斡達剌到了會寧城之後,首先去的居然是完顏吳乞買那裏——原來,斡達剌竟然是黑龍閣的成員,是吳乞買安排在上京的一個探子。一個偶然的機會,被蕭海裏收為了門客,卻不想一下子就卷入到了這場叛亂之中。
而斡達剌之所以一直想方設法將蕭海裏引向北麵的完顏部,倒也不是希望女真部與他真的合作,而是希望能夠通過蕭海裏,更加準確地試探出如今大遼的真實實力。
完顏吳乞買高度讚揚了斡達剌的智慧,並帶他去見了首領盈歌,他們共同商定,對於蕭海裏的請求,自然是予以拒絕,同時借此機會向大遼表忠心,然後以自薦前去平叛為理由,向遼廷索要鐵甲裝備。
吳乞買說:“首領,這次郝家奴新敗,雖然又增兵前來,但卻是喪失了作戰信心的。所以一旦我們主動請戰,對方一定會應允,這便就是我們可以借機擴充兵力並向大遼索要一些裝備的最佳時機。”
原來,此前遼人是一直拚命限製女真人的實力發展:
第一是限製他們的鐵製武器數量。這方麵,完顏部隻能通過其他的手段與方式,悄悄地私下生產並積蓄,當然卻是一直不會對外表露;
第二是限製女真部的正規甲兵編製數量,不得超過兩百人。
換句話說,就算完顏部目前實際已經擁有了能裝備七八百人甲兵的實力,但也無法在明麵上對這些甲兵進行列編、以至於公開訓練並擴大對外擴張的舉動。
於是,完顏盈歌先是對外宣布扣留了蕭海裏的特使,並向遼將郝家奴表達了願為前鋒平叛的意願,同時也希望朝廷能夠同意他們再多招募一些正規甲兵。
郝家奴原本就分析過蕭海裏叛軍的動向,非常擔心他們會與女真人聯手,此時得到了完顏盈歌的請求,便大喜過望,便代表朝廷立即同意了這些請求。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能夠讓這些女真人一心一意為自己賣命,郝家奴還特意為他們送去了一百具精製鐵甲與一名專門負責修理的工匠隨行。
在接到這批鐵甲後,完顏部才發現,這些年來,他們為突破遼人的技術封鎖,自己雖然也打製了不少的鐵甲鐵器,但是與眼前的這批裝備相比,仍然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這批鐵甲雖然珍貴,而隨著裝備一同前來的匠人則更是珍貴。
完顏吳乞買則親自接見了這名匠人,並賜予他豐厚的財物甚至是女奴,邀請他在部落裏留下來,幫助部落現有的鐵匠快速提高打鐵與武器裝備工藝。
同時,完顏吳乞買強烈建議這次參加平叛的勇士,不必急於穿上這批精製鐵甲,他說:“我們獲得這批鐵甲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可以研究學習今後自已打製出如此精良的裝備方法。而這一次的戰鬥,僅僅隻是這一百具鐵甲,並不能帶來多大的優勢、而且,如果我們的勇士是因為披著遼人贈送的鎧甲打了勝仗,這場勝仗的功勞,又到底算是誰的呢?”
完顏阿骨打同樣支持自己四弟的看法,他看著身後已經整齊列隊的一千名女真士兵,不無感慨地說道:“我們能夠擁有這麽多的勇士,又有什麽事不能去圖謀呢?有甲無甲,又不在乎這一兩天的時間!”
在郝家奴的催促下,一千名女真士兵便由完顏阿骨打率領,沿著混同江邊南下,前往正在堵截蕭海裏遼軍大營會合增援。
女真士兵趕到時,遼軍大部隊正在對蕭海裏的叛軍對峙。
這處戰場的開闊麵不大,遼軍由於前麵輸了好幾場戰鬥,士氣普遍低落。而另一邊雖然人數偏少的叛軍,卻反倒鬥誌昂揚。
兩軍的前鋒先是接觸廝殺了一陣,卻是人數占優的遼軍陣腳率先出現了一些動搖。
站在後方山坡上的完顏阿骨打看到後,歎息道:“都說這大遼是征戰強國,但是眼前的這些士兵怎麽會是這般地軟弱無用呢?”
完顏阿骨不屑於與這樣的遼兵共同作戰,便帶人前去見過郝家奴後說:“稟林牙大將軍,阿骨打看到今天的戰事已經這樣,兩邊暫時難以分出勝負。不若請大將軍下令先行收兵,再由我女真戰士單獨前去挑戰!”
“哦?你等為何不現在直接前去增援啊?”
“讓林牙大將軍知曉,我女真戰士打仗向來喜歡獨來獨往,戰法也多有不同。末將現在看來,這蕭海裏若還敢上場,取其首級,當如探囊取物一般!”
郝家奴的手下後將已與蕭海裏纏鬥多時,根本就無取勝的把握,正好順著阿骨打的話,趕緊地召迴了兵馬,巴不得讓女真人單獨出戰,心想著,這也正好消耗消耗他們新募的兵力,等到兩敗俱傷之後,豈不正是他們遼軍可得漁翁得利之利麽?
這蕭海裏在戰場上也算是一條漢子,多半都會親自出戰,雖然未必衝在最前頭,但是身為主將參與衝鋒對戰,也是相當有利於己方士氣的提高。
之前畢竟麵臨的遼兵兵力眾多,他帶著手下人,也都是憑著一股氣硬頂著,此時看到遼兵退下去,他們也不由地鬆了一口氣。
隨即,戰場對麵便開始出現了列陣的女真人士兵,隻是人數要比遼兵少了許多。
蕭海裏提前做過功課,認得出女真人的裝束,他便在陣前大叫道:“吾之特使何在?”
完顏阿骨打一抖韁繩,縱馬上前,大聲喝道:“無知叛賊,膽敢蠱惑吾家首領!今日特取爾狗命,與爾那使者相聚!”
阿骨打體型彪悍、聲若洪鍾,幾句話後,將手中的镔鐵大刀迎風一舉,其身後所率的女真士兵立即便是氣勢如虹,騎著戰馬如同一陣斜刺裏卷起的狂風一般,唿嘯著便開始了衝鋒。
起初蕭海裏還能鎮定,因為對麵衝來的女真騎兵的數量明顯十分單薄,都不像是遼兵可以聚成大股的洪流。於是在他的指揮著,更多的叛軍騎兵迎了上去,以更加強大的數量優勢與女真人戰在了一起。
誰知,蕭海裏卻民輕視了這些女真戰士的實力,他們雖然隻是三兩匹馬聚在一起,卻更似是一支支銳利無比的利箭或尖刀,迅疾無比地刺入叛軍的隊伍之中,人馬到處,刀光劍影晃起,一陣衝殺,便就立刻殺得叛軍人仰馬翻、哭爹喊娘,而自己的隊型便開始不受控製地亂了起來。
蕭海裏立刻便就知道眼前的這支隊伍不是他所能敵得了的,他心裏慶幸自己剛才沒有魯莽地衝在最前麵,於是開始拉起手裏的韁繩,想著要趁著女真騎兵的攻擊還沒到自己麵前,先不聲不響地逃跑再說。
完顏阿骨打卻是一直盯著他,看到此景,立即催動座騎衝殺而來,手裏的一柄镔鐵大刀揮舞得獵獵生風,幾個嚐試想要擋在前麵攔住他的叛軍士兵,幾乎都是一個迴合沒能挺住就被砍落馬下,接下來,在他的麵前已經無人可擋,而他開始直奔蕭海裏而去。
蕭海裏此時才意識到,剛才的猶豫是最大的錯誤,此時再逃已經是來不及了,他隻得大喝一聲,硬著頭皮舉起手中的鐵槍,決定與迎麵而來的完顏阿骨打正麵相迎——畢竟他對自己的武力值還是有一點的信心的。
阿骨打見對方迎了上來,更是一陣冷笑,當下大刀拍向對方麵門,蕭海裏一個閃身避過,手中的鐵槍也進行了反擊,槍尖破空,也挑向對手幾處要害。
哪知完顏阿骨打根本就不擔心對手的進攻,他們女真人打仗的要訣就是: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他對於自己要害可能要遭到的攻擊一點也不在乎,也不作任何防禦動作,而是將手裏的大刀一轉,立刻以刀背砸向對方,招式兇猛而直接。
蕭海裏不得己,隻能撤槍迴擋,但是就在雙方兵器甫一接觸之後,立即感到一股大力傳來,雙手竟連鐵槍差點都握不住了。
阿骨打身材魁梧,肌肉虯結,他手中的镔鐵大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動,都帶著破風之聲,似有千斤之力。蕭海裏在阿骨打的攻擊下左支右絀,狼狽不堪。
阿骨打的刀法大開大合,如猛虎下山,又似蛟龍出海,氣勢磅礴,讓人不敢直視。那镔鐵大刀在他手中如若無物,時而劈砍,時而橫削,時而挑刺,每一招都蘊含著無盡的威能。
刀光閃爍間,阿骨打如戰神降臨,無人可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仿佛這世間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的腳步。即使是蕭海裏的身後先後跳出來三四個試圖救下他們主將的士兵,也在兩三招之下,被其直接劈死或擊傷,剩下來的人不禁一陣顫栗,哪個還敢上前?
蕭海裏此時,對於北上靠近女真人的決定無比地懊悔,隻是在這戰場上生死攸關之際,他還分心這點,已成致命之錯,一個閃念之前,刀鋒已至麵門,便是避無可避,蕭海裏慘叫一聲,翻身落馬。
完顏阿骨打飛身下馬,從容地割下蕭海裏的首級,旋即上馬,將其高高舉起,再度大喝道:“叛將蕭海裏已經伏誅,爾等還不俯首投降!”
這些叛軍原本就隻是蕭海裏的私人家丁,家主斃命,其餘人等再無主心骨,於是盡數繳械投降,轟動一時的蕭海裏叛亂,就這樣被完顏阿骨打所帶的一千名女真士兵輕鬆快速地平定。
隻是此次前來的郝家奴並沒有意識到問題背後的意義,隻是為這次平叛的順利完成而心懷歡喜,他不僅爽快地同意了此次叛軍的所有武器裝備都歸屬女真人的要求,同時也默認了完顏部由於此戰勝利後對於阿典部的吞並管理。最後他還答應要上書朝廷,要求對完顏部在這次平叛過程中的功勞進行嘉獎。
阿骨打帶著從蕭海裏叛軍中繳獲的大量裝備,其中就包括數量占有多數的從李禠那裏買來的流求鐵甲,卻是讓在家裏看到了吳乞買心裏暗驚:這蕭海裏還勾結上了流求人?
之後不久,完顏盈歌在耶律延禧北巡行宮時前往晉見,遼帝想起上次對方立的功勞,便大方地賜予了他升任侍中。
遼代學習並借鑒了不少大宋的官職體係,完顏盈歌原本就是女真節度使,此時再兼侍中之職,便就可以被稱為使相了——盡管遼代的這類高官一不給錢、二不給俸祿,就隻是一個虛名而已,但是有了虛名後的完顏部,在遼北地區的威名漸盛,其影響力也就日漸強大了起來。
誰也沒有意識到,強盛大遼的關鍵轉折點,竟是由於一個小人物的不起眼反叛。
更沒有人關注到,在完顏部裏,完顏吳乞買默默運作的巨大作用。
【卷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