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家隆雖然站在地方很遠,但是由於在了望樓上,他看得非常地清楚,包括前麵三輪神臂弓的攻擊力量,甚至中間曾經亮出來的長槍陣,他都覺得,就算是沒有後麵那四輪聲同霹靂巨響的神秘武器助陣,他手底的這些兵力到底能不能衝破前麵流求賊的防線,都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靠嗖!”藤原家隆惡狠狠地怒罵道,並且立即下令,讓最後麵的督戰隊壓上去,收攏退迴的部隊士兵,對於迴到陣中還繼續亂叫以及亂跑的,一律斬殺。
督戰隊得令後,連續斬殺了好幾個人後,才總算穩定住了陣腳。
但是接下來怎麽辦?尤其是他們視為自己長勝軍的騎兵隻剩下了四五十騎,而且在經受過如此恐怖的打擊之後,剩餘的這些人是說什麽也不敢再去衝鋒了。
現在,敵人的陣形並未有過一絲地被扯開,如果直接讓步兵前去衝鋒,根本就是送死。
藤原家隆第一次在現場指揮作戰的時候猶豫了。
遠遠的旗艦上宰號用旗語指示,命令岸上的流求軍保持防禦陣形往前穩步推移、壓迫對麵的倭軍與他們進行對戰!
李俊立即下令,三排長槍兵在指令官的號令下先前了五步,然後迅速停下,平槍結陣;而後麵的三排弓弩兵早已收拾好刀盾跟著也是上前了五步再停下,張弓警戒;最後便是六組火炮手推著不輕的虎蹲炮同樣上前五步,停好並安放炮身。
指令官這時才發出下一輪的“前進”指令,這時便再一次繼續重複“先是長槍兵、然後是弓弩兵、最後是火炮兵”這樣的推進模式,雖然非常地緩慢,但是就這麽五步五步地向前推進,整個流求兵的龐大陣形卻沒有發生一絲地混亂。
這種情形讓藤原家隆看得是目瞪口呆,他失神地抓了抓手中的戰刀:這些流求賊到底是什麽地方的人,為何會有如此之高的軍事素養?
他的確是看明白了對方的行動方式,隻是如果要讓他自己手下的軍隊完成這樣的複雜調動動作,他也不知道訓練半年之後是否能夠完成。
藤原家隆開始心虛了,他開始猶豫著想:要不要下達撤退的指令?
流求軍緩慢的推進速度,給了他足夠的思考時間。
最終,藤原家隆還是匆匆地下了了望樓,手下人給他拉來了一匹馬,他先翻身上馬,再迴頭對著手下的傳令兵,艱難地從牙縫裏擠出了他極不願說出的最後指令:“命令督戰隊殿後,後軍變前軍,撤迴大宰府城!”
殊不知,現在整個倭軍陣地上的眼光,除了看著不斷迫近的流求兵之外,就是緊盯著他這裏的主帥位置。在看到他下樓上馬之後,就已經引起了一陣地騷動,再看見他的手裏打出了撤退的手勢,還不待傳令兵正式發出指令,從騎兵到步兵、甚至包括督戰隊自己,都在一瞬間開啟了逃亡模式,像炸了營一樣,沒命地開始了奔跑。
但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奔跑的出口方向,已經下錨停穩許久的兩艘戰艦上的四門巨大的青銅艦首炮,早已經完成了調校蓄勢以待。
當最先的倭兵逃跑到了營地出口時,旗艦上高高舉起了指示開炮的旗幟。
青銅艦首炮立即開火了,而且是在所有人都認為絕不可能開火的遠方海麵上開火了!
除了在開炮時所發出的更加巨大的聲響,還有從炮膛唿嘯而出的炮彈所帶出的、從未聽過的恐怖唿嘯聲。
而這個距離上的準確性卻精準得令人發指:第一炮直接橫貫擊中了跑在最前麵的倭兵,一時間,擊中的地方血肉橫飛,慘叫不斷,關鍵是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這些天降的傷害及巨大的攻擊力來自何處?
緊接著兩三炮又迅速而至,其中一發炮彈擊中了阻擋營寨出口方向的一座木屋,倭人這種用薄木板建成的房屋根本就起不到任何阻擋的效果,炮彈的速度幾乎沒有多少減慢,而是帶著飛濺而起的木屑與碎片擊中了更多逃跑中的倭兵,直接擊中的人數沒有增加,可是附帶傷害的麵積卻變得極大。
第一輪的炮擊結束,這也是秦剛第一次檢驗青銅炮的性能。
果然,由於青銅本身可鑄性的提高,與炮膛受壓能力的提高,再加上更長的炮身帶給炮彈以更加精準的射擊能力。這樣的艦首炮用在戰艦身上,的確可以為下一步的海戰增加全新的戰術內容。
就在火炮兵們進行炮膛清理的過程中,秦剛看了看岸上的倭人,他們先是被炮聲所驚得停住了腳步,雖然是目睹了眼前巨大的的傷亡,但的確是出於不清楚這種攻擊來自於何方,稍稍慌亂之後,又開始了奔跑。
“改霰彈吧!”
於是火炮兵更換了霰彈,重新開始了第二輪的炮擊。
巨大的炮聲再次響起時,這些倭兵終於可以確認威脅來自於那些正在冒著火光的流求戰艦,隻是絕大多數明白過來的倭兵已經無法將這條用生命換來的寶貴認知傳遞出去了:
這次的傷害麵變得非常地大,幾乎跑在開頭的所有倭兵、以及那些在前麵殘存活下來的騎兵與戰馬,幾乎全部喪生於這一輪的霰彈洗地。
而那些幸存下來的木屋殘骸也在這輪炮擊中增添了密密麻麻的一片洞眼。
後麵的倭兵全部停下了腳步,驚訝地看著眼前一片血肉模糊的殘酷景像,兩次血淋淋的現實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們:不能繼續前進了,前麵就是進入則死的禁地!
而有幸沒有走在最前麵的藤原家隆在內心慶幸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身後不斷逼近的危險,他果斷地下令,命令一名倭兵單獨一人向前行走試探。
雖然極其恐懼,但這個倭兵卻不敢違背指令,隻能拿了一麵盾牌護住身體,一邊膽戰心驚地關注著遠處港口海麵上停著的那兩艘曾經噴火的戰艦,一邊小心避開地上倒斃的屍體與殘肢斷臂。
雖然他走得很慢,但是那兩艘戰艦卻並沒有繼續開炮。慢慢地,他幾乎要走到這片血肉覆蓋麵積的最前沿線了,這名倭兵的心逐漸開始放下來,並迴頭用著勝利的手勢向著後麵的戰友與主帥揮手,意思是現在安全、可以通行了。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這次較長的間隔,隻是因為炮身需要再多一些的降溫時間,以免燙壞包裹霰彈用的絲綢包裹。
而似乎是隨著他舉起的手指揮的一樣,第三輪炮擊之聲震天動地地繼續響起。
那名走在最前麵的倭兵臉上的笑容迅速凝固,又幾乎在一瞬間被一片彈雨所包裹、然後又是一陣,四發霰彈炮中,居然有兩炮完全命中了他。
於是,他整個身體、包括那麵盾牌、手上的短刀,都被密集的霰彈徹底撕碎!
彈雨過後,原先那名倭兵站立的地方,隻剩下一些零碎的血肉塊與遍地的血跡。
倭兵裏一片寂靜。隨後,其中一名倭兵發出了絕望的嚎叫:“是天神的懲罰!”喊完之後便扔掉了手中的武器,接著便五體伏地趴在了地上。
在這一聲的帶動下,更多的倭兵也叫著“天神罰!”並扔掉了武器,跟著趴在了地上。
而剩餘的倭兵則將猶豫的目光轉向了騎著馬在他們中間的藤原家隆。
而他每多猶豫一秒鍾,就會增加五六名放棄抵抗、並趴在地上的手下。
“牙白!”藤原家隆恨恨地自語道,他在心裏清楚,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拔出了腰間的長刀,伸向了自己身邊的親衛兵,並低聲地說了一句話。
結果那名親兵立刻麵露喜色,轉身將自己後背上的一隻鬥笠解下來,遞了上去。
藤原家隆用長刀將這隻鬥笠挑起,緩緩地舉向天空。
遠處上宰號上的秦剛遠遠地用千裏鏡看見後,正疑惑地說道:“他想幹什麽?還想最後拚一把嗎?”
緊接著,隻見剩下站著的倭兵看到了藤原家隆的這個動作後,竟然都是欣喜異常,全部丟下了手裏的武器,並非常迅速地解開了自己身上的各種皮甲或竹甲,之後與那些先前伏在地上的倭兵一起,全部拜伏於地。
“哦!倭人挑鬥笠的意思就是投降!”秦剛迅速明白了,立即用旗語通知岸上的李俊上前接受投降,看管俘虜,然後吩咐兩艘青銅炮戰艦繼續警戒封鎖營寨出口,而上宰號旗艦現在就去靠向碼頭棧橋。
秦剛一行人下了戰艦,走到了投降的倭兵陣地前沿。
這時,幾乎所有的倭兵都已經被解除了武裝,軍官與士兵分成兩部分,已經押向旁邊看管了起來。而李俊帶了二十幾名士兵現在團團圍住的藤原家隆與五六名親兵卻依舊拿著武器。
李俊趕緊向秦剛匯報:“報主公,這倭將會說我們宋語,他堅持要向您當麵投降!”
一身華麗鎧甲裝扮的藤原家隆,見到了秦剛的氣度與裝扮,立刻意識到:這就是流求賊、哦,不,流求兵此戰的首領,他立刻將手中的長刀橫過,刀刃對著自己,雙腿並攏,腰部完全地折下,並將腰刀恭敬地舉起,並用著不太標準的宋語道:“大宰府權太宰帥藤原家隆率所有士兵,向將軍投降!並恭問將軍名諱!”
這時,他身邊的親兵這時才盡數將手裏的武器扔下,並解下各自的鎧甲。他的親兵穿的倒都是鐵甲,乒乒乓乓地一陣子倒是挺熱鬧。
秦剛點點頭後,一旁的林劍則站出來宣道:“此為我大流求秦執政,現在正式接管此處,你等前麵帶路,前往大宰府城!”
藤原家隆等人先在李俊他們前來繳械時,就已發現流求兵皆穿著他們從未見過的板甲,極其紮眼。這時再見到秦剛及其身邊護衛全身更為精良的披掛亮甲時,不由地暗自心驚:
如此豪華的裝備,估計就算是與要傳說中的大宋禁軍相比也是不相上下。還有他們那種聲如霹靂、摧枯拉朽式毀滅一切的可怕武器,恐怕就是京都那裏的天皇禦師出動,估計也難以匹敵。算了,反正現在的上皇並不待見自己的家族,現在投降了對方,倒還可以看看有沒有機會抱上這根大腿呢?說不定這還是對自己的一個天賜良機呢!
心下想到這裏,藤原家隆顯得更加順從與殷勤,立即點頭哈腰地走在隊伍最前麵。
這大宰港與府城之間隔得不遠,也就五六裏地,走到高大的府城城牆時,李俊等人看著也極有感觸:幸好有秦執政的策略,將藤原家隆的主力留在了港口一舉擊敗,否則這三千人一旦逃迴這城裏,就算是把青銅炮都搬到城下,要想攻下來,也是極不容易。
現在有了藤原家隆帶路,城牆上的守兵沒有任何反應,城門大開,浩浩蕩蕩的流求部隊,直接入城,並四下開始對城裏守軍進行繳械看押,接管城防。
進了大宰府政廳,秦剛坐在主座之上,在聽取了手下接管後的一些情況之後,威嚴地對廳下站著的藤原家隆問道:“你可知罪?”
藤原家隆此時也沒有任何僥幸心理,撲通一聲跪伏在地:“罪臣藤原家隆,不該勾結海盜,冒犯流求天兵,實在是罪該萬死。隻求秦執政,大人有大量,罪臣願意從此聽從流求號令,誓死追從,萬死不辭!”
“嗯!”秦剛倒是有點高看這藤原家隆幾眼,“你倒是個識時務之人,倒也省了我費口舌。隻是,如何讓我相信你的誠心呢?”
藤原家隆一聽這話裏有戲,立刻毫不猶豫地說道:“實不相瞞,日本國當下被上皇掌權,藤原家族曆來都是支持天皇陛下,家隆到大宰府也是被排擠而來,但卻始終不忘振興家族之夙願。今日得見流求天兵的強大實力,便知隻有依附效忠秦執政,才是藤原家的最好出路。家隆願意立下三世之契,從此奉秦執政為家主,忠心不二,願為驅遣!”
“你既然已經投降了,那這個大宰府也就都是本執政的了,那你現在所說的效忠本執政,又有何特別的意義呢?”
“不敢隱瞞秦執政。”聽了秦剛的反問後,藤原家隆反倒定心了下來,一板一眼地迴答道:“這九州島上,一共有九個獨立的封國,目前的大宰府,隻是掌管了所在的築前國一地。在此戰之前,罪臣鬥膽,已經向其它八國發出調兵令,此時恐怕都在趕來的路上。雖然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立性,但罪臣至少可以號令其中西邊的肥前與南邊的築後這兩國,直接投降並聽從主公的號令,然後願為前鋒,平定其它六國。”
“哦?”秦剛看了看他,其實他在此次出發前,對於此次出征九州島就已經有所規劃。
九州島位於倭國最南端,是離高麗、大宋以及流求最近的地方,如果能夠完全控製住,自然有著無比的戰略意義。
但是,這個地方,也被倭人治理了數百年,比不上流求。而且目前他的手下人才奇缺,要想依靠自身力量完全控製九州島並不現實。所以,扶植一個聽從指令的傀儡力量便是最優解。
藤原家隆雖然沒有直接得到秦剛的肯定迴答,但沒有被駁斥,便從中看到了希望,又趕緊進一步說:“罪臣深知流求天兵的實力,全部占領九州島不費吹灰之力。隻是,九州島乃是天皇治下之土,他可允許封國自立,但絕對不會坐視外敵強占。所以,一定會調兵討伐,九州島便會陷入不休的戰火,想必這也不會是秦執政所想得到的結果。”
“你繼續說。”
“如果留下名義上的大宰府,家隆便是主公的馬前卒,繼續發布政令,統領九州,但凡有誰不服,便可以大宰府的名義出兵征討。這樣的話,即使如今的白河上皇再有不滿,一時也未必能找到理由發難。”
不得不說,藤原家隆的這些想法,與秦剛來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也的確就是秦剛在九州島的最佳代理人。
秦剛緩緩開口道:“要想確保你的忠心,本執政還須立下幾條規矩。”
“罪臣願聽主公吩咐!”
“大宰府宰帥仍然由你擔任,隻是本執政會在此設總督一名,港口由其率流求水軍掌管,並在府城留駐一百流求兵協助防禦與平叛,大宰府所有決策,須與駐府總督協商。”
“皆無問題,罪臣還願每年向主公上交大宰府所有的收益兩成!”
“你很聰明!哈哈!”
網上找不到合適的,此為作者君自己手繪加注的宋時九州圖
“靠嗖!”藤原家隆惡狠狠地怒罵道,並且立即下令,讓最後麵的督戰隊壓上去,收攏退迴的部隊士兵,對於迴到陣中還繼續亂叫以及亂跑的,一律斬殺。
督戰隊得令後,連續斬殺了好幾個人後,才總算穩定住了陣腳。
但是接下來怎麽辦?尤其是他們視為自己長勝軍的騎兵隻剩下了四五十騎,而且在經受過如此恐怖的打擊之後,剩餘的這些人是說什麽也不敢再去衝鋒了。
現在,敵人的陣形並未有過一絲地被扯開,如果直接讓步兵前去衝鋒,根本就是送死。
藤原家隆第一次在現場指揮作戰的時候猶豫了。
遠遠的旗艦上宰號用旗語指示,命令岸上的流求軍保持防禦陣形往前穩步推移、壓迫對麵的倭軍與他們進行對戰!
李俊立即下令,三排長槍兵在指令官的號令下先前了五步,然後迅速停下,平槍結陣;而後麵的三排弓弩兵早已收拾好刀盾跟著也是上前了五步再停下,張弓警戒;最後便是六組火炮手推著不輕的虎蹲炮同樣上前五步,停好並安放炮身。
指令官這時才發出下一輪的“前進”指令,這時便再一次繼續重複“先是長槍兵、然後是弓弩兵、最後是火炮兵”這樣的推進模式,雖然非常地緩慢,但是就這麽五步五步地向前推進,整個流求兵的龐大陣形卻沒有發生一絲地混亂。
這種情形讓藤原家隆看得是目瞪口呆,他失神地抓了抓手中的戰刀:這些流求賊到底是什麽地方的人,為何會有如此之高的軍事素養?
他的確是看明白了對方的行動方式,隻是如果要讓他自己手下的軍隊完成這樣的複雜調動動作,他也不知道訓練半年之後是否能夠完成。
藤原家隆開始心虛了,他開始猶豫著想:要不要下達撤退的指令?
流求軍緩慢的推進速度,給了他足夠的思考時間。
最終,藤原家隆還是匆匆地下了了望樓,手下人給他拉來了一匹馬,他先翻身上馬,再迴頭對著手下的傳令兵,艱難地從牙縫裏擠出了他極不願說出的最後指令:“命令督戰隊殿後,後軍變前軍,撤迴大宰府城!”
殊不知,現在整個倭軍陣地上的眼光,除了看著不斷迫近的流求兵之外,就是緊盯著他這裏的主帥位置。在看到他下樓上馬之後,就已經引起了一陣地騷動,再看見他的手裏打出了撤退的手勢,還不待傳令兵正式發出指令,從騎兵到步兵、甚至包括督戰隊自己,都在一瞬間開啟了逃亡模式,像炸了營一樣,沒命地開始了奔跑。
但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奔跑的出口方向,已經下錨停穩許久的兩艘戰艦上的四門巨大的青銅艦首炮,早已經完成了調校蓄勢以待。
當最先的倭兵逃跑到了營地出口時,旗艦上高高舉起了指示開炮的旗幟。
青銅艦首炮立即開火了,而且是在所有人都認為絕不可能開火的遠方海麵上開火了!
除了在開炮時所發出的更加巨大的聲響,還有從炮膛唿嘯而出的炮彈所帶出的、從未聽過的恐怖唿嘯聲。
而這個距離上的準確性卻精準得令人發指:第一炮直接橫貫擊中了跑在最前麵的倭兵,一時間,擊中的地方血肉橫飛,慘叫不斷,關鍵是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這些天降的傷害及巨大的攻擊力來自何處?
緊接著兩三炮又迅速而至,其中一發炮彈擊中了阻擋營寨出口方向的一座木屋,倭人這種用薄木板建成的房屋根本就起不到任何阻擋的效果,炮彈的速度幾乎沒有多少減慢,而是帶著飛濺而起的木屑與碎片擊中了更多逃跑中的倭兵,直接擊中的人數沒有增加,可是附帶傷害的麵積卻變得極大。
第一輪的炮擊結束,這也是秦剛第一次檢驗青銅炮的性能。
果然,由於青銅本身可鑄性的提高,與炮膛受壓能力的提高,再加上更長的炮身帶給炮彈以更加精準的射擊能力。這樣的艦首炮用在戰艦身上,的確可以為下一步的海戰增加全新的戰術內容。
就在火炮兵們進行炮膛清理的過程中,秦剛看了看岸上的倭人,他們先是被炮聲所驚得停住了腳步,雖然是目睹了眼前巨大的的傷亡,但的確是出於不清楚這種攻擊來自於何方,稍稍慌亂之後,又開始了奔跑。
“改霰彈吧!”
於是火炮兵更換了霰彈,重新開始了第二輪的炮擊。
巨大的炮聲再次響起時,這些倭兵終於可以確認威脅來自於那些正在冒著火光的流求戰艦,隻是絕大多數明白過來的倭兵已經無法將這條用生命換來的寶貴認知傳遞出去了:
這次的傷害麵變得非常地大,幾乎跑在開頭的所有倭兵、以及那些在前麵殘存活下來的騎兵與戰馬,幾乎全部喪生於這一輪的霰彈洗地。
而那些幸存下來的木屋殘骸也在這輪炮擊中增添了密密麻麻的一片洞眼。
後麵的倭兵全部停下了腳步,驚訝地看著眼前一片血肉模糊的殘酷景像,兩次血淋淋的現實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們:不能繼續前進了,前麵就是進入則死的禁地!
而有幸沒有走在最前麵的藤原家隆在內心慶幸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身後不斷逼近的危險,他果斷地下令,命令一名倭兵單獨一人向前行走試探。
雖然極其恐懼,但這個倭兵卻不敢違背指令,隻能拿了一麵盾牌護住身體,一邊膽戰心驚地關注著遠處港口海麵上停著的那兩艘曾經噴火的戰艦,一邊小心避開地上倒斃的屍體與殘肢斷臂。
雖然他走得很慢,但是那兩艘戰艦卻並沒有繼續開炮。慢慢地,他幾乎要走到這片血肉覆蓋麵積的最前沿線了,這名倭兵的心逐漸開始放下來,並迴頭用著勝利的手勢向著後麵的戰友與主帥揮手,意思是現在安全、可以通行了。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這次較長的間隔,隻是因為炮身需要再多一些的降溫時間,以免燙壞包裹霰彈用的絲綢包裹。
而似乎是隨著他舉起的手指揮的一樣,第三輪炮擊之聲震天動地地繼續響起。
那名走在最前麵的倭兵臉上的笑容迅速凝固,又幾乎在一瞬間被一片彈雨所包裹、然後又是一陣,四發霰彈炮中,居然有兩炮完全命中了他。
於是,他整個身體、包括那麵盾牌、手上的短刀,都被密集的霰彈徹底撕碎!
彈雨過後,原先那名倭兵站立的地方,隻剩下一些零碎的血肉塊與遍地的血跡。
倭兵裏一片寂靜。隨後,其中一名倭兵發出了絕望的嚎叫:“是天神的懲罰!”喊完之後便扔掉了手中的武器,接著便五體伏地趴在了地上。
在這一聲的帶動下,更多的倭兵也叫著“天神罰!”並扔掉了武器,跟著趴在了地上。
而剩餘的倭兵則將猶豫的目光轉向了騎著馬在他們中間的藤原家隆。
而他每多猶豫一秒鍾,就會增加五六名放棄抵抗、並趴在地上的手下。
“牙白!”藤原家隆恨恨地自語道,他在心裏清楚,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拔出了腰間的長刀,伸向了自己身邊的親衛兵,並低聲地說了一句話。
結果那名親兵立刻麵露喜色,轉身將自己後背上的一隻鬥笠解下來,遞了上去。
藤原家隆用長刀將這隻鬥笠挑起,緩緩地舉向天空。
遠處上宰號上的秦剛遠遠地用千裏鏡看見後,正疑惑地說道:“他想幹什麽?還想最後拚一把嗎?”
緊接著,隻見剩下站著的倭兵看到了藤原家隆的這個動作後,竟然都是欣喜異常,全部丟下了手裏的武器,並非常迅速地解開了自己身上的各種皮甲或竹甲,之後與那些先前伏在地上的倭兵一起,全部拜伏於地。
“哦!倭人挑鬥笠的意思就是投降!”秦剛迅速明白了,立即用旗語通知岸上的李俊上前接受投降,看管俘虜,然後吩咐兩艘青銅炮戰艦繼續警戒封鎖營寨出口,而上宰號旗艦現在就去靠向碼頭棧橋。
秦剛一行人下了戰艦,走到了投降的倭兵陣地前沿。
這時,幾乎所有的倭兵都已經被解除了武裝,軍官與士兵分成兩部分,已經押向旁邊看管了起來。而李俊帶了二十幾名士兵現在團團圍住的藤原家隆與五六名親兵卻依舊拿著武器。
李俊趕緊向秦剛匯報:“報主公,這倭將會說我們宋語,他堅持要向您當麵投降!”
一身華麗鎧甲裝扮的藤原家隆,見到了秦剛的氣度與裝扮,立刻意識到:這就是流求賊、哦,不,流求兵此戰的首領,他立刻將手中的長刀橫過,刀刃對著自己,雙腿並攏,腰部完全地折下,並將腰刀恭敬地舉起,並用著不太標準的宋語道:“大宰府權太宰帥藤原家隆率所有士兵,向將軍投降!並恭問將軍名諱!”
這時,他身邊的親兵這時才盡數將手裏的武器扔下,並解下各自的鎧甲。他的親兵穿的倒都是鐵甲,乒乒乓乓地一陣子倒是挺熱鬧。
秦剛點點頭後,一旁的林劍則站出來宣道:“此為我大流求秦執政,現在正式接管此處,你等前麵帶路,前往大宰府城!”
藤原家隆等人先在李俊他們前來繳械時,就已發現流求兵皆穿著他們從未見過的板甲,極其紮眼。這時再見到秦剛及其身邊護衛全身更為精良的披掛亮甲時,不由地暗自心驚:
如此豪華的裝備,估計就算是與要傳說中的大宋禁軍相比也是不相上下。還有他們那種聲如霹靂、摧枯拉朽式毀滅一切的可怕武器,恐怕就是京都那裏的天皇禦師出動,估計也難以匹敵。算了,反正現在的上皇並不待見自己的家族,現在投降了對方,倒還可以看看有沒有機會抱上這根大腿呢?說不定這還是對自己的一個天賜良機呢!
心下想到這裏,藤原家隆顯得更加順從與殷勤,立即點頭哈腰地走在隊伍最前麵。
這大宰港與府城之間隔得不遠,也就五六裏地,走到高大的府城城牆時,李俊等人看著也極有感觸:幸好有秦執政的策略,將藤原家隆的主力留在了港口一舉擊敗,否則這三千人一旦逃迴這城裏,就算是把青銅炮都搬到城下,要想攻下來,也是極不容易。
現在有了藤原家隆帶路,城牆上的守兵沒有任何反應,城門大開,浩浩蕩蕩的流求部隊,直接入城,並四下開始對城裏守軍進行繳械看押,接管城防。
進了大宰府政廳,秦剛坐在主座之上,在聽取了手下接管後的一些情況之後,威嚴地對廳下站著的藤原家隆問道:“你可知罪?”
藤原家隆此時也沒有任何僥幸心理,撲通一聲跪伏在地:“罪臣藤原家隆,不該勾結海盜,冒犯流求天兵,實在是罪該萬死。隻求秦執政,大人有大量,罪臣願意從此聽從流求號令,誓死追從,萬死不辭!”
“嗯!”秦剛倒是有點高看這藤原家隆幾眼,“你倒是個識時務之人,倒也省了我費口舌。隻是,如何讓我相信你的誠心呢?”
藤原家隆一聽這話裏有戲,立刻毫不猶豫地說道:“實不相瞞,日本國當下被上皇掌權,藤原家族曆來都是支持天皇陛下,家隆到大宰府也是被排擠而來,但卻始終不忘振興家族之夙願。今日得見流求天兵的強大實力,便知隻有依附效忠秦執政,才是藤原家的最好出路。家隆願意立下三世之契,從此奉秦執政為家主,忠心不二,願為驅遣!”
“你既然已經投降了,那這個大宰府也就都是本執政的了,那你現在所說的效忠本執政,又有何特別的意義呢?”
“不敢隱瞞秦執政。”聽了秦剛的反問後,藤原家隆反倒定心了下來,一板一眼地迴答道:“這九州島上,一共有九個獨立的封國,目前的大宰府,隻是掌管了所在的築前國一地。在此戰之前,罪臣鬥膽,已經向其它八國發出調兵令,此時恐怕都在趕來的路上。雖然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立性,但罪臣至少可以號令其中西邊的肥前與南邊的築後這兩國,直接投降並聽從主公的號令,然後願為前鋒,平定其它六國。”
“哦?”秦剛看了看他,其實他在此次出發前,對於此次出征九州島就已經有所規劃。
九州島位於倭國最南端,是離高麗、大宋以及流求最近的地方,如果能夠完全控製住,自然有著無比的戰略意義。
但是,這個地方,也被倭人治理了數百年,比不上流求。而且目前他的手下人才奇缺,要想依靠自身力量完全控製九州島並不現實。所以,扶植一個聽從指令的傀儡力量便是最優解。
藤原家隆雖然沒有直接得到秦剛的肯定迴答,但沒有被駁斥,便從中看到了希望,又趕緊進一步說:“罪臣深知流求天兵的實力,全部占領九州島不費吹灰之力。隻是,九州島乃是天皇治下之土,他可允許封國自立,但絕對不會坐視外敵強占。所以,一定會調兵討伐,九州島便會陷入不休的戰火,想必這也不會是秦執政所想得到的結果。”
“你繼續說。”
“如果留下名義上的大宰府,家隆便是主公的馬前卒,繼續發布政令,統領九州,但凡有誰不服,便可以大宰府的名義出兵征討。這樣的話,即使如今的白河上皇再有不滿,一時也未必能找到理由發難。”
不得不說,藤原家隆的這些想法,與秦剛來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也的確就是秦剛在九州島的最佳代理人。
秦剛緩緩開口道:“要想確保你的忠心,本執政還須立下幾條規矩。”
“罪臣願聽主公吩咐!”
“大宰府宰帥仍然由你擔任,隻是本執政會在此設總督一名,港口由其率流求水軍掌管,並在府城留駐一百流求兵協助防禦與平叛,大宰府所有決策,須與駐府總督協商。”
“皆無問題,罪臣還願每年向主公上交大宰府所有的收益兩成!”
“你很聰明!哈哈!”
網上找不到合適的,此為作者君自己手繪加注的宋時九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