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道的統軍使耶律郭三失蹤並確信已死,營州水軍因全軍覆沒而導致營州那裏的官員也要處理掉一大堆,所以這些缺了位的官員, 都急需盡快地委派並補足。
可是,在上京的皇帝耶律洪基,除了在白天忙於轉悠於各處佛寺之間拜佛進香,晚上便是沉浸於後宮之中與諸位妃嬪之間的各類互動活動,對於朝臣遞上來的各種奏折充耳不聞。
好不容易吏部尚書被召進宮去,還以為前一段時間報上去的官員任何建議被皇上批閱下來了,卻沒想到隻是要他去補發一個對上京白陀寺住持慈雲法師的門下兼職任命。
這個荒唐的皇帝,從來不會為正兒八經處理政務的官員而去著急,當吏部尚書問了其他官員的安排時,卻被耶律洪基一句堵了迴去:“朕在南京道都安排了那麽多的官員,隨便找個人去頂了不就行了麽?”
所以,最後正在南京道的耶律寧就被抓了差,他雖然是個文官,但因是宗室子弟,先前又是被耶律郭三從南大王院請過來的,所以統軍司眼下群龍無首,也就隻能由他留在了析津府來臨時做個代統軍使了。
不過,他在天津寨的調查也不是全無自己發現的結果。至少能夠檢查出,這李寧一得了蕭得裏底的授意,通過在那裏的交易獲取了大量的糧食。但是南京道卻因為春旱夏蝗的影響,糧價飛漲,民不聊生。
而南京道下麵的各地官員將賑災所需要的糧食數目報上去後,留守府卻以一句“手頭沒有糧食”就駁迴去了,而三司使司也稱自己手中沒有足夠的錢去按市場價買糧。
於是,他整理了一下自己手頭已經掌握的資料,正好利用剛得到南大王府讓他暫時代理統軍使之職的機會,單獨去拜見了留守使蕭得裏底。
這場沒有對外公開的會談進行了很久,留守司府的侍衛記得,走出大門口的代理統軍使臉上的笑容是燦爛的,而內府侍候的下人們卻是大氣不敢出地任著蕭留守狂躁地砸了好多的瓷器與花瓶,並不住地咆哮:“耶律寧你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居然敢敲詐你家蕭爺爺!”
不久之後,李寧一得到消息,趕緊進了留守府。
他倒是過來勸導蕭得裏底的:“稟留守使知道,這個耶律寧好歹也是南大王院派下來的,而且他現在又得了一個暫領南京道統軍使的差事,我們不宜正麵與他對著幹。屬下倒是覺得,要是按照先前耶律郭三那樣的搞的話,咱們的損失還會更大得很。如今不妨就按照這毛頭小子說的,咱們無非就意思意思,開倉放一點糧食下去得了。”
“眼看著這糧價已經距離咱們商量的那個標準差不多了,到時候咱們再去賣,那可以多賺多少錢啊!”這蕭得裏底卻是心疼著眼見就要賺到手的財富卻要損失了不少。
“其實下官這次來,還是有其他的想法和留守使匯報的。”李寧一試圖轉移一下蕭得裏底的注意點,“其實我們一直把賺錢的點都放在糧食上麵並不是很妥當。一是糧食之事很容易被別人盯著,比如這次就是耶律寧,下次還不知道會是誰!”
“那糧食不就是最容易賺錢的麽?”
“下官這次就帶了賬冊過來,給留守事過目。”李寧一此時便遞給蕭得裏底一本賬冊,裏麵記載的便是最近幾個月他幫著留守府做的若幹生意的進出款項記錄。
前麵的都是一筆筆的流水記錄,看不出什麽。最後他卻是有心地將所有的生意按照交易內容重新作了一次匯總,結果就立刻顯現出來了:
糧食的數量與交易筆數雖然最大,但是卻因為交易單價不高,最後的獲利數反而不是最高。
最高的現在卻是一品天醇,往中京、上京以及東京賣出了不少,而且已經開始有著供不應求的局麵。這種好東西由於稀罕,別的地方得不到,價格可以隨他們去定,利潤就變得最大。
其次就是香水,遼人一輩子都與牛馬打交道,再加上飲食習慣,導致他們的體味很大,而進入了貴族生活中的遼人在發現了香水這一好東西,哪裏能放得下?
再下麵就是最近才開從天津寨進口的糖霜,這種糖霜真是好東西,光是其雪白的外形,再加上非常純正的甜味,這可以給冰天雪地裏生活的契丹人極好地補充大量的熱量,這要比原先他們吃的黑糖、紅糖好一百倍,市麵上自然也是非常地暢銷。
在蕭得裏底看到這裏時,李寧一又適時地進言道:“香水與糖霜的生意還沒有做大,做大了之後,決不亞於天醇白酒。所以下官以為,與其在做糧食生意時被那些人牽著鼻子走,不如我們索性就不去掙糧食這塊錢。以後盡量用我們的馬去換白酒、香水、糖霜,還有最近他們運到天津寨裏的許多南方的珊瑚、海螺、貝殼的稀罕東西。”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盡量把手裏的糧食發掉、賣掉,到了最後,那幫子賤民們沒東西吃,關我們什麽事?總不成朝廷裏的救災,非要拿我們的白酒、香水去吧?”
“是啊!”蕭得裏底越聽越覺得有道理,“李使司你說得相當有道理啊!那正好,待會兒你就去找一下那個耶律寧,就說本留守想通了,要以南京道的民生民本為重,那個這次賑災所需要的糧食,本留守就捐贈個……捐贈個三成吧!剩餘的平價提供總行了吧?!”
“蕭留守事簡直是太仁義了,下官認為耶律代軍使一定是會感動的。”
耶律寧在雖然出生在王室家庭,卻因為早年家裏並無權勢,一直都能看到許多民生疾苦之處,隻恨自己一直不能執掌權力,無力去為他們做些什麽。
這次來到南京道,不僅機緣巧合地遇上了秦剛,掌握到了蕭得裏底與李寧一非法交易的一些證據,如今又得以可以處理地方政務,於是他便拿著證據去威脅了蕭得裏底,逼他要捐出一部分來救濟南京道上的災民,最後還給了他三天的時間考慮考慮。
沒想到當天晚上李寧一就過來了,不僅告訴他,蕭留守事已經答應了個人捐出這次南京道計劃賑災糧食的三成,餘下的七成,他也答應按災前的平價出讓,這樣子的話,他李寧一作為三司使,也就可以動用不多的府庫費用,把賑災糧食買全了。
雖然很意外,但是總算是解決了眼下的救災大事,耶律寧對於李寧一的態度也好轉了不少。
而李寧一也趁機勸說耶律寧:“大家都是同朝為官的同僚,這遼朝比不得南邊的宋朝富足,官員們若是隻靠那一點點的俸祿,哪裏能應付得了各種各樣的開銷壓力呢?”
耶律寧卻正色道:“李司使此言差矣,你也是讀得聖賢書科舉為官,當要明白我等官俸,皆是來自於民脂民膏,又得朝廷重用,怎麽能夠貪得無厭,欲求不足呢?”
“唉!耶律老弟你還年輕啊!”李寧一便換了一個說法來勸說道,“其實官員做點小生意也是難免的事情,甚至於國於民都是有好處的。不然請老弟想一想,要不是蕭留守事平時不去利用自家祖上的畜馬產業,去賺取了這麽一點錢財,這次的大災之下,老弟你又能到哪裏去尋得願意捐出這三成之多的賑災糧食呢?這全析津府的各個大小商人,又能有誰願意用平價補足這剩餘的份額呢?”
耶律寧一時語塞。實際上,這段時間,他的確是帶著負責賑災的官員跑了一家家的米商與大戶,卻都是眾中一辭地聲稱自己也是受了災,糧價上漲,他們自己都虧了大筆的錢,實在捐不出來、更沒法壓低價格出售。
最終他拿著所謂的證據去要脅蕭得裏底,也實在是出於無奈。
李寧一見狀趁機進一步說:“蕭留守事也是相當地欣賞老弟,認為你也是一個年輕才俊,將來一定是前途無量。所以你看啊,他答應的這些條件,還不都是看在老弟你才來到南京道,交予你手的第一件事就處理不好,多難向上交待啊?他老人家可是完全看在你的麵子上,才作出了這麽大的犧牲啊!”
耶律寧明白,這就是官場上赤裸裸地拉攏:我這次給了你麵子,下次的你,給不給我麵子?
李寧一走後,已在後麵都聽到的耶律南仙走了出來,不無憂慮地問道:“阿哈,他們現在怎麽會這麽聽話,說捐贈就捐贈了,說平價賣糧就平價賣糧了,這裏麵可是有陰謀?”
“他們就是想拉攏我啊!”耶律寧搖搖頭說,“我把這官場裏的是非看得太簡單的!”
“可是這賑災也好、賣糧也罷,都是為了朝廷做的事,你又沒有拿他們的好處,犯不著為這事而糟心。”
“你不懂。他們捐的東西看起來隻是給了百姓,但是政績卻是實實在在地落在我頭上的啊!”耶律寧卻是非常無奈地說道,“所以,這還是行賄!我一點頭,也就是受賄,與他們站到了同一條船上。”
“阿哈,我相信你,你即使是被迫接受這樣的條件,那也是為了南京道的百姓,也是為了大遼的江山穩定!”耶律南仙看出了哥哥的疲憊,卻是出言鼓勵他。
“說的也是,還是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耶律寧點點頭道。
“也不知道秦兄接下來與長公主能不能繼續走下去?”耶律南仙突然提起了另一件擔憂的事情。
“他們的事情,還輪不著你去擔心吧?”耶律寧笑著揶揄自己的妹妹,“你不會還想著秦剛吧?”
“不會了。”耶律南仙卻毫不猶豫地說道,“長公主長得那麽美,又那麽地有才華,的確隻有她,才能配得上像秦兄那樣的才俊。不說我現在的身上有皇上的賜婚,就算是沒有那些,我又能拿什麽去配得上他呢?”
“唉!我就是擔心你念念不忘,所以這次才帶你來南京道。”耶律寧憐惜地看看妹妹,又道,“其實你也不必把自己看得那麽低。那麽多的宗室旁支,為何皇上獨獨就選中了你?還不是說明我們家南仙優秀嘛!我是聽說過那西夏的國主李乾順也算是個少年英雄,不會比秦剛他差多少的!”
“他若是英雄,又怎麽會在鄜延大戰中以二十萬敗於對方不足萬餘人的兵力?”南仙卻是不以為然地撇撇嘴。
“啊喲啊喲!這可不行啊!哪有幫著外人來編排起自家夫婿的不是呢?”耶律寧假裝責備地說道。
“哼!這可不是我編排,我說的隻是事實!”耶律南仙根本不去理會。
過了一會兒,她又幽幽地開了口:“我們大遼國,怎麽就不會出現像他這樣的奇男子呢?聽說南朝的皇帝非常地重用他,他那麽年輕,就做到六品的大官,據說還特賜了紫服官袍,加戴金色魚袋,許以殿前行走。如果他要生在我們大遼,我們的皇帝會不會也同樣封賜於他呢?”
“嗯,會的,會封他做大林牙【注:遼朝的林牙即等同於宋朝的翰林】,之後可能還會封宰相。至於賞賜嘛!”耶律寧突然開起了玩笑,“賞他一個成安駙馬如何?”
“阿哈!”耶律南仙聽了這個笑話之後卻笑不起來,惱怒地跺了跺腳,“你是知道我的心思,卻還拿這個話來紮我!”
“對不起對不起,是我說錯了話!”耶律寧也意識到玩笑開過了火,趕緊向妹妹道歉,然後更是真誠地說道,“其實我也隻是希望你能看得清楚。正是因為他不是我們大遼的人,將來甚至我們還有可能會在戰場上兵刃相見,所以我們最多在這裏開開玩笑,可不能往真了裏想!”
“南仙知道!所以今天也是想告訴阿哈,南仙計劃明天就迴上京了。”
“啊?你真是下得了決心?”
“下得了。其實這次來南京,也算是見了他一麵,更是見到了與他那麽般配的長公主。我也沒有什麽遺憾的了。”耶律南仙毅然地抹了一把無法忍住的淚水,決然地說道,“草原上的女子,耶律家的後代,一定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可是,在上京的皇帝耶律洪基,除了在白天忙於轉悠於各處佛寺之間拜佛進香,晚上便是沉浸於後宮之中與諸位妃嬪之間的各類互動活動,對於朝臣遞上來的各種奏折充耳不聞。
好不容易吏部尚書被召進宮去,還以為前一段時間報上去的官員任何建議被皇上批閱下來了,卻沒想到隻是要他去補發一個對上京白陀寺住持慈雲法師的門下兼職任命。
這個荒唐的皇帝,從來不會為正兒八經處理政務的官員而去著急,當吏部尚書問了其他官員的安排時,卻被耶律洪基一句堵了迴去:“朕在南京道都安排了那麽多的官員,隨便找個人去頂了不就行了麽?”
所以,最後正在南京道的耶律寧就被抓了差,他雖然是個文官,但因是宗室子弟,先前又是被耶律郭三從南大王院請過來的,所以統軍司眼下群龍無首,也就隻能由他留在了析津府來臨時做個代統軍使了。
不過,他在天津寨的調查也不是全無自己發現的結果。至少能夠檢查出,這李寧一得了蕭得裏底的授意,通過在那裏的交易獲取了大量的糧食。但是南京道卻因為春旱夏蝗的影響,糧價飛漲,民不聊生。
而南京道下麵的各地官員將賑災所需要的糧食數目報上去後,留守府卻以一句“手頭沒有糧食”就駁迴去了,而三司使司也稱自己手中沒有足夠的錢去按市場價買糧。
於是,他整理了一下自己手頭已經掌握的資料,正好利用剛得到南大王府讓他暫時代理統軍使之職的機會,單獨去拜見了留守使蕭得裏底。
這場沒有對外公開的會談進行了很久,留守司府的侍衛記得,走出大門口的代理統軍使臉上的笑容是燦爛的,而內府侍候的下人們卻是大氣不敢出地任著蕭留守狂躁地砸了好多的瓷器與花瓶,並不住地咆哮:“耶律寧你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居然敢敲詐你家蕭爺爺!”
不久之後,李寧一得到消息,趕緊進了留守府。
他倒是過來勸導蕭得裏底的:“稟留守使知道,這個耶律寧好歹也是南大王院派下來的,而且他現在又得了一個暫領南京道統軍使的差事,我們不宜正麵與他對著幹。屬下倒是覺得,要是按照先前耶律郭三那樣的搞的話,咱們的損失還會更大得很。如今不妨就按照這毛頭小子說的,咱們無非就意思意思,開倉放一點糧食下去得了。”
“眼看著這糧價已經距離咱們商量的那個標準差不多了,到時候咱們再去賣,那可以多賺多少錢啊!”這蕭得裏底卻是心疼著眼見就要賺到手的財富卻要損失了不少。
“其實下官這次來,還是有其他的想法和留守使匯報的。”李寧一試圖轉移一下蕭得裏底的注意點,“其實我們一直把賺錢的點都放在糧食上麵並不是很妥當。一是糧食之事很容易被別人盯著,比如這次就是耶律寧,下次還不知道會是誰!”
“那糧食不就是最容易賺錢的麽?”
“下官這次就帶了賬冊過來,給留守事過目。”李寧一此時便遞給蕭得裏底一本賬冊,裏麵記載的便是最近幾個月他幫著留守府做的若幹生意的進出款項記錄。
前麵的都是一筆筆的流水記錄,看不出什麽。最後他卻是有心地將所有的生意按照交易內容重新作了一次匯總,結果就立刻顯現出來了:
糧食的數量與交易筆數雖然最大,但是卻因為交易單價不高,最後的獲利數反而不是最高。
最高的現在卻是一品天醇,往中京、上京以及東京賣出了不少,而且已經開始有著供不應求的局麵。這種好東西由於稀罕,別的地方得不到,價格可以隨他們去定,利潤就變得最大。
其次就是香水,遼人一輩子都與牛馬打交道,再加上飲食習慣,導致他們的體味很大,而進入了貴族生活中的遼人在發現了香水這一好東西,哪裏能放得下?
再下麵就是最近才開從天津寨進口的糖霜,這種糖霜真是好東西,光是其雪白的外形,再加上非常純正的甜味,這可以給冰天雪地裏生活的契丹人極好地補充大量的熱量,這要比原先他們吃的黑糖、紅糖好一百倍,市麵上自然也是非常地暢銷。
在蕭得裏底看到這裏時,李寧一又適時地進言道:“香水與糖霜的生意還沒有做大,做大了之後,決不亞於天醇白酒。所以下官以為,與其在做糧食生意時被那些人牽著鼻子走,不如我們索性就不去掙糧食這塊錢。以後盡量用我們的馬去換白酒、香水、糖霜,還有最近他們運到天津寨裏的許多南方的珊瑚、海螺、貝殼的稀罕東西。”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盡量把手裏的糧食發掉、賣掉,到了最後,那幫子賤民們沒東西吃,關我們什麽事?總不成朝廷裏的救災,非要拿我們的白酒、香水去吧?”
“是啊!”蕭得裏底越聽越覺得有道理,“李使司你說得相當有道理啊!那正好,待會兒你就去找一下那個耶律寧,就說本留守想通了,要以南京道的民生民本為重,那個這次賑災所需要的糧食,本留守就捐贈個……捐贈個三成吧!剩餘的平價提供總行了吧?!”
“蕭留守事簡直是太仁義了,下官認為耶律代軍使一定是會感動的。”
耶律寧在雖然出生在王室家庭,卻因為早年家裏並無權勢,一直都能看到許多民生疾苦之處,隻恨自己一直不能執掌權力,無力去為他們做些什麽。
這次來到南京道,不僅機緣巧合地遇上了秦剛,掌握到了蕭得裏底與李寧一非法交易的一些證據,如今又得以可以處理地方政務,於是他便拿著證據去威脅了蕭得裏底,逼他要捐出一部分來救濟南京道上的災民,最後還給了他三天的時間考慮考慮。
沒想到當天晚上李寧一就過來了,不僅告訴他,蕭留守事已經答應了個人捐出這次南京道計劃賑災糧食的三成,餘下的七成,他也答應按災前的平價出讓,這樣子的話,他李寧一作為三司使,也就可以動用不多的府庫費用,把賑災糧食買全了。
雖然很意外,但是總算是解決了眼下的救災大事,耶律寧對於李寧一的態度也好轉了不少。
而李寧一也趁機勸說耶律寧:“大家都是同朝為官的同僚,這遼朝比不得南邊的宋朝富足,官員們若是隻靠那一點點的俸祿,哪裏能應付得了各種各樣的開銷壓力呢?”
耶律寧卻正色道:“李司使此言差矣,你也是讀得聖賢書科舉為官,當要明白我等官俸,皆是來自於民脂民膏,又得朝廷重用,怎麽能夠貪得無厭,欲求不足呢?”
“唉!耶律老弟你還年輕啊!”李寧一便換了一個說法來勸說道,“其實官員做點小生意也是難免的事情,甚至於國於民都是有好處的。不然請老弟想一想,要不是蕭留守事平時不去利用自家祖上的畜馬產業,去賺取了這麽一點錢財,這次的大災之下,老弟你又能到哪裏去尋得願意捐出這三成之多的賑災糧食呢?這全析津府的各個大小商人,又能有誰願意用平價補足這剩餘的份額呢?”
耶律寧一時語塞。實際上,這段時間,他的確是帶著負責賑災的官員跑了一家家的米商與大戶,卻都是眾中一辭地聲稱自己也是受了災,糧價上漲,他們自己都虧了大筆的錢,實在捐不出來、更沒法壓低價格出售。
最終他拿著所謂的證據去要脅蕭得裏底,也實在是出於無奈。
李寧一見狀趁機進一步說:“蕭留守事也是相當地欣賞老弟,認為你也是一個年輕才俊,將來一定是前途無量。所以你看啊,他答應的這些條件,還不都是看在老弟你才來到南京道,交予你手的第一件事就處理不好,多難向上交待啊?他老人家可是完全看在你的麵子上,才作出了這麽大的犧牲啊!”
耶律寧明白,這就是官場上赤裸裸地拉攏:我這次給了你麵子,下次的你,給不給我麵子?
李寧一走後,已在後麵都聽到的耶律南仙走了出來,不無憂慮地問道:“阿哈,他們現在怎麽會這麽聽話,說捐贈就捐贈了,說平價賣糧就平價賣糧了,這裏麵可是有陰謀?”
“他們就是想拉攏我啊!”耶律寧搖搖頭說,“我把這官場裏的是非看得太簡單的!”
“可是這賑災也好、賣糧也罷,都是為了朝廷做的事,你又沒有拿他們的好處,犯不著為這事而糟心。”
“你不懂。他們捐的東西看起來隻是給了百姓,但是政績卻是實實在在地落在我頭上的啊!”耶律寧卻是非常無奈地說道,“所以,這還是行賄!我一點頭,也就是受賄,與他們站到了同一條船上。”
“阿哈,我相信你,你即使是被迫接受這樣的條件,那也是為了南京道的百姓,也是為了大遼的江山穩定!”耶律南仙看出了哥哥的疲憊,卻是出言鼓勵他。
“說的也是,還是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耶律寧點點頭道。
“也不知道秦兄接下來與長公主能不能繼續走下去?”耶律南仙突然提起了另一件擔憂的事情。
“他們的事情,還輪不著你去擔心吧?”耶律寧笑著揶揄自己的妹妹,“你不會還想著秦剛吧?”
“不會了。”耶律南仙卻毫不猶豫地說道,“長公主長得那麽美,又那麽地有才華,的確隻有她,才能配得上像秦兄那樣的才俊。不說我現在的身上有皇上的賜婚,就算是沒有那些,我又能拿什麽去配得上他呢?”
“唉!我就是擔心你念念不忘,所以這次才帶你來南京道。”耶律寧憐惜地看看妹妹,又道,“其實你也不必把自己看得那麽低。那麽多的宗室旁支,為何皇上獨獨就選中了你?還不是說明我們家南仙優秀嘛!我是聽說過那西夏的國主李乾順也算是個少年英雄,不會比秦剛他差多少的!”
“他若是英雄,又怎麽會在鄜延大戰中以二十萬敗於對方不足萬餘人的兵力?”南仙卻是不以為然地撇撇嘴。
“啊喲啊喲!這可不行啊!哪有幫著外人來編排起自家夫婿的不是呢?”耶律寧假裝責備地說道。
“哼!這可不是我編排,我說的隻是事實!”耶律南仙根本不去理會。
過了一會兒,她又幽幽地開了口:“我們大遼國,怎麽就不會出現像他這樣的奇男子呢?聽說南朝的皇帝非常地重用他,他那麽年輕,就做到六品的大官,據說還特賜了紫服官袍,加戴金色魚袋,許以殿前行走。如果他要生在我們大遼,我們的皇帝會不會也同樣封賜於他呢?”
“嗯,會的,會封他做大林牙【注:遼朝的林牙即等同於宋朝的翰林】,之後可能還會封宰相。至於賞賜嘛!”耶律寧突然開起了玩笑,“賞他一個成安駙馬如何?”
“阿哈!”耶律南仙聽了這個笑話之後卻笑不起來,惱怒地跺了跺腳,“你是知道我的心思,卻還拿這個話來紮我!”
“對不起對不起,是我說錯了話!”耶律寧也意識到玩笑開過了火,趕緊向妹妹道歉,然後更是真誠地說道,“其實我也隻是希望你能看得清楚。正是因為他不是我們大遼的人,將來甚至我們還有可能會在戰場上兵刃相見,所以我們最多在這裏開開玩笑,可不能往真了裏想!”
“南仙知道!所以今天也是想告訴阿哈,南仙計劃明天就迴上京了。”
“啊?你真是下得了決心?”
“下得了。其實這次來南京,也算是見了他一麵,更是見到了與他那麽般配的長公主。我也沒有什麽遺憾的了。”耶律南仙毅然地抹了一把無法忍住的淚水,決然地說道,“草原上的女子,耶律家的後代,一定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