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被人請過來的時候,秦察與秦規正對著那張任務清單而愁眉不展。
秦剛接過清單,細細看了一下,先是有些愕然,他指著清單末尾落款吏員姓名問道:
“這個張盛富,可是與城中張盛財有關係?”
秦規道:“正是張盛財之胞弟。”
秦剛點點頭道:“那我就明白了,應該是我連累了莊上。他們這是為了先前鴨蛋采購一事而進行的報複。”
秦規擺擺手道:“哪裏說的事,這張家控製鴨蛋收購,也是危及我莊的鹹鴨蛋生意。我們也是為了自保而必須要進行反擊的,這根本就不是剛哥一家的事情。隻是眼下,官府已經下了這告示,我們也隻能硬著頭皮去籌錢應下這等差事了。”
秦剛在心裏算了一下道:“按照這上麵的要求,我們的大致耗費大約會在六百貫上下。所以減去官府撥款的兩百貫錢,我們差不多會虧上四百貫。”
“雖說這四百貫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這段時間莊上也賺了一點錢,再四下裏湊湊,倒也能應付得過去?”
秦剛便搖搖頭道:“所以我們絕不能以為,這件事隻是讓我們破費四百貫。這張家人不會太簡單,一定還會有其它的陰險招術在等著我們。”
“剛哥以為還會有什麽危險呢?”
秦剛細想了一會兒,才道:“修城牆的消耗,無非是人力與材料。人力我們自己人,材料中唯一有可能緊張的,就會是糯米了。所以我現在猜想的可能是:他們會提前去囤積糯米。”
“囤積糯米?”
“對!糯米產量低,也容易囤積。一旦他們提前把周邊地方的糯米都控製住。我們便買不到糯米,到那個時候,他們隻需要把糯米的價格漲上去,這虧損的就遠遠不是幾百貫的事情了。”
秦規一聽,臉上神情大變。
“要想這工程按質量完成,就必須要高價買他們的糯米。如果糯米不夠,這砂漿標準不足,又隻能賄賂他們以通過檢驗,一旦賄賂不成,以’不合格‘之由就想怎麽處罰就怎麽處罰了!”
秦規越聽越急,正待詢問,卻被秦察抬手止住了,老人微微地笑道:“我瞧剛哥分析這些時頗為輕鬆了然,可是早有解決方策在手中?”
秦剛哈哈一笑,道:“還是秦老太爺看得仔細。原來這事的確多有麻煩。可這解決之策恰恰就在我們秦家莊這幾日所做的事情裏麵,卻是令這張家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的……”
“對對對!”秦規一下子醒悟了過來,“我們現在有了水泥啊!這水泥,不僅成本隻有那糯米砂漿的一成不到,而且就我們現在修的防水牆來看,牢固程度遠超以往。”
秦剛點頭道:“我看這清單上的最後檢驗的標準,我們用了水泥之後,隻會效果更好,無須擔心他們到時候使壞。隻是,也沒有道理讓這張家為所欲為、卻又置身事外。所以……”
良久,會客廳裏傳出了三人開心的笑聲。
卻說張盛富離開了秦家莊之後,一路哼著小曲,心情十分地舒暢,轉而對兩個隨行的衙役說:“今天這事做得十分順利,你們兩人也都有功。等會兒隨我去我兄長那裏好好地喝上一頓。”
兩名衙役自然是眉開眼笑地奉承了起來。
三人迴城便直接去了張府。
張盛財看見兄弟過來了,一邊讓人安排兩位隨行的衙役去吃飯,另一邊趕緊把盛富帶入後院廂房。
“事情可曾順利?”
“沒有問題,蓋了知縣官印的清單,借他秦家莊一百個膽子也不敢不從。隻是我先前叮囑你的糯米收購的事做得怎樣?”
“放心放心,高郵、還有興化、寶應,這一帶的糯米應該都被我們全收上來了。隻是揚州那裏,可是有著商貿碼頭,又是江南漕運的中轉地,那裏糯米可是沒有辦法都收完的。”
“無妨無妨。”張盛富奸笑道,“也不能完全收光嘛。這次修城牆,我這裏可是順便給高郵城上的所有大戶都派了活。這些大戶隻要都去買,揚州那裏的糯米價格一定上漲,咱們再去推一把。他們真要是多出點錢,咱們的糯米就加點錢賣給他們,也是能大賺一筆的。”
“也是,就是這秦家莊的,一粒糯米也不賣他們!哈哈!”
“哈哈哈哈!”
沒幾天,伴隨著高郵城的幾家大戶都接到了縣衙下派的修城牆任務的同時,周邊地區的糯米價格很快就漲上去了。
先是本地的糯米幾乎就買不到,然後從揚州碼頭運來的糯米價格也開始一日三變。先是每鬥兩百文,緊接著三百文,甚至還牽連到稍微好一點的大米價格都有了幾十文錢的上漲。
有的人家咬牙先以高價買了一些,有的還想等等看是否價格能迴落,卻不料這糯米的價格卻是一路上漲。
原本想著這次官府派的差事,差不多稍稍貼補一點費用就能應付的,哪料到最後每一家都要在這方麵吃大虧了。
普通百姓家關心的,則是這次的役夫十抽一會不會抽到自己家。雖然說修城的主要人手都是廂軍,但是人家畢竟還是官兵,不幸被抽幹去幹活的少量役夫,往往都會承擔最沉重的事情。
這一趟修城牆的活幹完,一個人瘦個十斤八斤,那還算是最好的結果,中途斷個胳膊瘸條腿,出個傷殘離出個病,都是往年十分常見的事。
秦剛早在幾天前就已經迴到了家裏,按照他與秦察秦規商議的那樣,先裝作什麽事也沒有,就恢複了去學堂上課。每天和盼兮準時過去,也準時迴家。
而且北窯莊這裏的抽丁結果,也萬幸沒有抽到他與父親,一切似乎正在和他一家脫離了聯係。
而對於張徠來說,也暫時先放下了秦剛,因為先行計劃解決掉秦家莊,也就相當於切斷了秦剛背後的依賴,接下來再怎麽收拾秦剛,就變成了非常簡單的事情。
這天放學迴家的路上,胡衍有點鬱悶地告訴大家,他要去參加修城牆了。秦剛有點驚訝,前一天不還是說抽丁並沒有抽到他啊。
胡衍說是因為舅舅在夏家手下做事,這次夏家派的城牆段雖然不長,但還是被抽到了幾個役夫。舅舅為了討好主家,主動去領了一個名額,而胡衍如今一直都是舅舅照顧,哪能自己不懂事,於是硬是把這修城牆的事情攬到自己頭上了。
談建咂了咂舌頭:“聽說這修牆的活真是體力活啊!”
“誰說不是呢!但畢竟我年輕啊,總比我舅舅去要強些吧!”
“夏家。”秦剛心裏默默念了念,這是他在秦家莊商議對策時確定的優先合作對象,於是他把胡衍拉到一旁問:“真的決定了,要去工地上賣力氣?”
“決定啦!不然還能怎麽地?我總不能讓我舅去吧!”
“那要這樣的話,我給你想一個辦法,到時候不會完全幹體力活,你聽不聽?”
“聽啊!我就知道剛哥你會有辦法的,你說,我一定聽!”
秦剛點點頭道:“那你先去秦家莊找掌事的規叔,就說是我叫你過去學新的築牆技術的。他會給你安排好的,隻需要一兩天時間,隻要你學會了後,等到修城時,你就隻需要做一些安排人、指揮方麵的活了。”
胡衍聽了後大喜,說:“真的能這樣啊!不過……我可是代夏家那邊出工的,我們家主那邊可以嗎?”
“沒關係,我正要說呢,在去秦家莊之前,你帶我去拜訪一下夏家家主。”
於是,秦剛迴家取了先前準備好的一份鹹鴨蛋禮品,就與胡衍一同去了夏家。
夏家也是高郵幾家望族中相對稍弱的一家,主要原因還是和秦家莊相似,主要都依賴於田地租種,涉及到經商的生意也大多是以農產品為主。
胡衍的舅舅雖然也姓夏,但與主家並沒有直接的親緣,也就是粘了點本家的名義,做著夏家的老佃戶,能夠比其它佃戶多一點照顧而已。
而這次出於感恩之情,就主動幫主家去出一個役夫的差事。
胡衍帶著秦剛到夏家門口通報了拜訪的來意,報的是秦家莊的名頭,好在門口的家丁也認識胡衍,也就客氣地讓他們在那裏稍等片刻。
一會兒,說是家主夏立言有請。
於是,二人便被帶了進去。
夏立言看了看兩人,胡衍是其佃戶的外甥,這次又承擔了一名勞役,他還是有點印象的。
而秦剛卻是第一迴見到,聽了傳報說是秦家莊的,也就不由地多看了幾眼,見其個頭雖然不高,但其雙眼有神,口鼻方正,眉宇之間透出幾分似乎不該是這個年齡的自信與神采。
“夏老爺好,這就是我先前和您說過的秦小郎秦剛。”
“見過夏家主,今日學生冒昧來訪,是想為夏家主來解憂的。”秦剛一開口就直入主題。
“哦?”夏立言不禁笑了,“老夫有何憂需解啊?”
“縣衙派了工,要各家大戶去修城。但是修城包磚少不了糯米熬汁,可這糯米這次卻不知被誰預先囤了貨,如今價格一日三漲,要是論實價去買,恐要虧上的銀錢真心不是一個小數;可如果要是不買,又怕耽誤修城大事,被官府追責。家主對此憂心忡忡,學生所言,可有出入?”
夏立言兩眼一亮,他這兩日正為此事發愁。如今聽得秦剛一番話就講得明明白白,便接口問道:“秦小郎既然為此事而來,可有什麽良策可教老夫?”
“糯米漲價,自然是與官府關係密切之人提前知道了消息有關,否則正常情況下,怎麽會有人去囤糯米呢?”秦剛一語道破,“而大量的糯米隻會用在修城牆上麵,所以也就注定了這城牆的工程不結束之前,高郵的糯米價格隻會上漲不會下跌。”
夏立言的眉頭皺了起來,其實這個道理並不難想明白,隻是身處其中的人往往心底不願接受,就像他,到這句話之前,內心還存有“萬一糯米會降價”的幻想。
“想一想,我們為什麽咬著牙也要買這高價糯米呢?無非就是因為我們這次修城牆中,如果不去用它,就沒法通得過最後的質量檢驗。”秦剛的分析很令夏立言認同。
“但是,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發。買不買糯米其實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我們修城牆時,能不能最終通過官府的檢驗,對不對?”秦剛停頓了一下,看到夏立言眼睛裏對這個觀點的認可後,繼續說道,“所以,如果說,我這裏找到了一種可以完全替代糯米汁、成本又低、最終效果又好的東西呢?”
“能替代糯米汁?還比它成本低效果好?秦小郎可曾在說笑?老夫也算見多識廣,隻是不知此物叫何名字?”
“千真萬確!此物名曰水泥。它的花費隻有同等用量糯米的一成不到,而且其粘合磚塊的效果卻堅如石板,就在我們秦家莊便有所出。”
看到秦剛說得言之鑿鑿,夏立言此時倒也平靜了下來,緩緩說道:“秦家莊我是信得過的,更相信你不會沒事來此消遣老夫。既然如此,那需要老夫做什麽?”
“很簡單,我隻想讓算計我們的人,最後倒在他們自己算計的地方!”
“…… ……”
…… ……
從夏家出來後,胡衍在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開口說過一個字,當然他也說不出一個字。一則驚訝於張家的野心與陰險,居然會算計到全縣各大望族的頭上,二則更驚訝於秦剛在夏家主麵前表現出的那種超然的氣度與氣場。
他對秦剛說:“我就像是從前不認識你一樣,或者應該這麽說,我今天才像是真正認識到你。你怎麽能做到在夏家主麵前如此鎮定自若呢?”
秦剛微微一笑,道:“你可別忘了,我今天代表的,可是秦家莊呢!”
“嗯,也是。”胡衍又想到了剛才最後談論到的那些事情,“你覺得夏家主真的願意去說服其它的幾家望族加入到我們這個計劃裏嗎?”
“他會的,尤其是當他們過兩天去秦家莊看到了水泥之後的話。”
“對的啊,你讓我去秦家莊,就是學習怎麽用水泥吧?這個水泥真的會有你說得那麽神奇嗎?”
秦剛點點頭說:“你去學了就知道它將會有多重要。雖然我也相信他們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但是畢竟還是得做好必要的準備。修城的工程開始後,就需要給這幾家同時供應大量的水泥了,秦家莊的那些人,我就隻讓他們去負責水泥的具體生產情況,而一旦涉及到原料的產品的進出、統計還有核算,這些都是需要讀過書的人來管理,我讓你來做,沒問題吧?!”
胡衍立即一挺胸脯表示:“這個,你就放一百個心好了。”
注:高郵城的大姓望族,明清時代,有“孫王賈夏”一說;宋元一代,有“崔喬孫秦”一說,總體曆史上大約又有“賈、馬、王、夏、楊、孫、李、趙”這八姓之說。本小說裏進行了一下綜合,擬了賈、馬、夏、孫、崔、秦這六家。
秦剛接過清單,細細看了一下,先是有些愕然,他指著清單末尾落款吏員姓名問道:
“這個張盛富,可是與城中張盛財有關係?”
秦規道:“正是張盛財之胞弟。”
秦剛點點頭道:“那我就明白了,應該是我連累了莊上。他們這是為了先前鴨蛋采購一事而進行的報複。”
秦規擺擺手道:“哪裏說的事,這張家控製鴨蛋收購,也是危及我莊的鹹鴨蛋生意。我們也是為了自保而必須要進行反擊的,這根本就不是剛哥一家的事情。隻是眼下,官府已經下了這告示,我們也隻能硬著頭皮去籌錢應下這等差事了。”
秦剛在心裏算了一下道:“按照這上麵的要求,我們的大致耗費大約會在六百貫上下。所以減去官府撥款的兩百貫錢,我們差不多會虧上四百貫。”
“雖說這四百貫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這段時間莊上也賺了一點錢,再四下裏湊湊,倒也能應付得過去?”
秦剛便搖搖頭道:“所以我們絕不能以為,這件事隻是讓我們破費四百貫。這張家人不會太簡單,一定還會有其它的陰險招術在等著我們。”
“剛哥以為還會有什麽危險呢?”
秦剛細想了一會兒,才道:“修城牆的消耗,無非是人力與材料。人力我們自己人,材料中唯一有可能緊張的,就會是糯米了。所以我現在猜想的可能是:他們會提前去囤積糯米。”
“囤積糯米?”
“對!糯米產量低,也容易囤積。一旦他們提前把周邊地方的糯米都控製住。我們便買不到糯米,到那個時候,他們隻需要把糯米的價格漲上去,這虧損的就遠遠不是幾百貫的事情了。”
秦規一聽,臉上神情大變。
“要想這工程按質量完成,就必須要高價買他們的糯米。如果糯米不夠,這砂漿標準不足,又隻能賄賂他們以通過檢驗,一旦賄賂不成,以’不合格‘之由就想怎麽處罰就怎麽處罰了!”
秦規越聽越急,正待詢問,卻被秦察抬手止住了,老人微微地笑道:“我瞧剛哥分析這些時頗為輕鬆了然,可是早有解決方策在手中?”
秦剛哈哈一笑,道:“還是秦老太爺看得仔細。原來這事的確多有麻煩。可這解決之策恰恰就在我們秦家莊這幾日所做的事情裏麵,卻是令這張家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的……”
“對對對!”秦規一下子醒悟了過來,“我們現在有了水泥啊!這水泥,不僅成本隻有那糯米砂漿的一成不到,而且就我們現在修的防水牆來看,牢固程度遠超以往。”
秦剛點頭道:“我看這清單上的最後檢驗的標準,我們用了水泥之後,隻會效果更好,無須擔心他們到時候使壞。隻是,也沒有道理讓這張家為所欲為、卻又置身事外。所以……”
良久,會客廳裏傳出了三人開心的笑聲。
卻說張盛富離開了秦家莊之後,一路哼著小曲,心情十分地舒暢,轉而對兩個隨行的衙役說:“今天這事做得十分順利,你們兩人也都有功。等會兒隨我去我兄長那裏好好地喝上一頓。”
兩名衙役自然是眉開眼笑地奉承了起來。
三人迴城便直接去了張府。
張盛財看見兄弟過來了,一邊讓人安排兩位隨行的衙役去吃飯,另一邊趕緊把盛富帶入後院廂房。
“事情可曾順利?”
“沒有問題,蓋了知縣官印的清單,借他秦家莊一百個膽子也不敢不從。隻是我先前叮囑你的糯米收購的事做得怎樣?”
“放心放心,高郵、還有興化、寶應,這一帶的糯米應該都被我們全收上來了。隻是揚州那裏,可是有著商貿碼頭,又是江南漕運的中轉地,那裏糯米可是沒有辦法都收完的。”
“無妨無妨。”張盛富奸笑道,“也不能完全收光嘛。這次修城牆,我這裏可是順便給高郵城上的所有大戶都派了活。這些大戶隻要都去買,揚州那裏的糯米價格一定上漲,咱們再去推一把。他們真要是多出點錢,咱們的糯米就加點錢賣給他們,也是能大賺一筆的。”
“也是,就是這秦家莊的,一粒糯米也不賣他們!哈哈!”
“哈哈哈哈!”
沒幾天,伴隨著高郵城的幾家大戶都接到了縣衙下派的修城牆任務的同時,周邊地區的糯米價格很快就漲上去了。
先是本地的糯米幾乎就買不到,然後從揚州碼頭運來的糯米價格也開始一日三變。先是每鬥兩百文,緊接著三百文,甚至還牽連到稍微好一點的大米價格都有了幾十文錢的上漲。
有的人家咬牙先以高價買了一些,有的還想等等看是否價格能迴落,卻不料這糯米的價格卻是一路上漲。
原本想著這次官府派的差事,差不多稍稍貼補一點費用就能應付的,哪料到最後每一家都要在這方麵吃大虧了。
普通百姓家關心的,則是這次的役夫十抽一會不會抽到自己家。雖然說修城的主要人手都是廂軍,但是人家畢竟還是官兵,不幸被抽幹去幹活的少量役夫,往往都會承擔最沉重的事情。
這一趟修城牆的活幹完,一個人瘦個十斤八斤,那還算是最好的結果,中途斷個胳膊瘸條腿,出個傷殘離出個病,都是往年十分常見的事。
秦剛早在幾天前就已經迴到了家裏,按照他與秦察秦規商議的那樣,先裝作什麽事也沒有,就恢複了去學堂上課。每天和盼兮準時過去,也準時迴家。
而且北窯莊這裏的抽丁結果,也萬幸沒有抽到他與父親,一切似乎正在和他一家脫離了聯係。
而對於張徠來說,也暫時先放下了秦剛,因為先行計劃解決掉秦家莊,也就相當於切斷了秦剛背後的依賴,接下來再怎麽收拾秦剛,就變成了非常簡單的事情。
這天放學迴家的路上,胡衍有點鬱悶地告訴大家,他要去參加修城牆了。秦剛有點驚訝,前一天不還是說抽丁並沒有抽到他啊。
胡衍說是因為舅舅在夏家手下做事,這次夏家派的城牆段雖然不長,但還是被抽到了幾個役夫。舅舅為了討好主家,主動去領了一個名額,而胡衍如今一直都是舅舅照顧,哪能自己不懂事,於是硬是把這修城牆的事情攬到自己頭上了。
談建咂了咂舌頭:“聽說這修牆的活真是體力活啊!”
“誰說不是呢!但畢竟我年輕啊,總比我舅舅去要強些吧!”
“夏家。”秦剛心裏默默念了念,這是他在秦家莊商議對策時確定的優先合作對象,於是他把胡衍拉到一旁問:“真的決定了,要去工地上賣力氣?”
“決定啦!不然還能怎麽地?我總不能讓我舅去吧!”
“那要這樣的話,我給你想一個辦法,到時候不會完全幹體力活,你聽不聽?”
“聽啊!我就知道剛哥你會有辦法的,你說,我一定聽!”
秦剛點點頭道:“那你先去秦家莊找掌事的規叔,就說是我叫你過去學新的築牆技術的。他會給你安排好的,隻需要一兩天時間,隻要你學會了後,等到修城時,你就隻需要做一些安排人、指揮方麵的活了。”
胡衍聽了後大喜,說:“真的能這樣啊!不過……我可是代夏家那邊出工的,我們家主那邊可以嗎?”
“沒關係,我正要說呢,在去秦家莊之前,你帶我去拜訪一下夏家家主。”
於是,秦剛迴家取了先前準備好的一份鹹鴨蛋禮品,就與胡衍一同去了夏家。
夏家也是高郵幾家望族中相對稍弱的一家,主要原因還是和秦家莊相似,主要都依賴於田地租種,涉及到經商的生意也大多是以農產品為主。
胡衍的舅舅雖然也姓夏,但與主家並沒有直接的親緣,也就是粘了點本家的名義,做著夏家的老佃戶,能夠比其它佃戶多一點照顧而已。
而這次出於感恩之情,就主動幫主家去出一個役夫的差事。
胡衍帶著秦剛到夏家門口通報了拜訪的來意,報的是秦家莊的名頭,好在門口的家丁也認識胡衍,也就客氣地讓他們在那裏稍等片刻。
一會兒,說是家主夏立言有請。
於是,二人便被帶了進去。
夏立言看了看兩人,胡衍是其佃戶的外甥,這次又承擔了一名勞役,他還是有點印象的。
而秦剛卻是第一迴見到,聽了傳報說是秦家莊的,也就不由地多看了幾眼,見其個頭雖然不高,但其雙眼有神,口鼻方正,眉宇之間透出幾分似乎不該是這個年齡的自信與神采。
“夏老爺好,這就是我先前和您說過的秦小郎秦剛。”
“見過夏家主,今日學生冒昧來訪,是想為夏家主來解憂的。”秦剛一開口就直入主題。
“哦?”夏立言不禁笑了,“老夫有何憂需解啊?”
“縣衙派了工,要各家大戶去修城。但是修城包磚少不了糯米熬汁,可這糯米這次卻不知被誰預先囤了貨,如今價格一日三漲,要是論實價去買,恐要虧上的銀錢真心不是一個小數;可如果要是不買,又怕耽誤修城大事,被官府追責。家主對此憂心忡忡,學生所言,可有出入?”
夏立言兩眼一亮,他這兩日正為此事發愁。如今聽得秦剛一番話就講得明明白白,便接口問道:“秦小郎既然為此事而來,可有什麽良策可教老夫?”
“糯米漲價,自然是與官府關係密切之人提前知道了消息有關,否則正常情況下,怎麽會有人去囤糯米呢?”秦剛一語道破,“而大量的糯米隻會用在修城牆上麵,所以也就注定了這城牆的工程不結束之前,高郵的糯米價格隻會上漲不會下跌。”
夏立言的眉頭皺了起來,其實這個道理並不難想明白,隻是身處其中的人往往心底不願接受,就像他,到這句話之前,內心還存有“萬一糯米會降價”的幻想。
“想一想,我們為什麽咬著牙也要買這高價糯米呢?無非就是因為我們這次修城牆中,如果不去用它,就沒法通得過最後的質量檢驗。”秦剛的分析很令夏立言認同。
“但是,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發。買不買糯米其實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我們修城牆時,能不能最終通過官府的檢驗,對不對?”秦剛停頓了一下,看到夏立言眼睛裏對這個觀點的認可後,繼續說道,“所以,如果說,我這裏找到了一種可以完全替代糯米汁、成本又低、最終效果又好的東西呢?”
“能替代糯米汁?還比它成本低效果好?秦小郎可曾在說笑?老夫也算見多識廣,隻是不知此物叫何名字?”
“千真萬確!此物名曰水泥。它的花費隻有同等用量糯米的一成不到,而且其粘合磚塊的效果卻堅如石板,就在我們秦家莊便有所出。”
看到秦剛說得言之鑿鑿,夏立言此時倒也平靜了下來,緩緩說道:“秦家莊我是信得過的,更相信你不會沒事來此消遣老夫。既然如此,那需要老夫做什麽?”
“很簡單,我隻想讓算計我們的人,最後倒在他們自己算計的地方!”
“…… ……”
…… ……
從夏家出來後,胡衍在整個過程中幾乎沒有開口說過一個字,當然他也說不出一個字。一則驚訝於張家的野心與陰險,居然會算計到全縣各大望族的頭上,二則更驚訝於秦剛在夏家主麵前表現出的那種超然的氣度與氣場。
他對秦剛說:“我就像是從前不認識你一樣,或者應該這麽說,我今天才像是真正認識到你。你怎麽能做到在夏家主麵前如此鎮定自若呢?”
秦剛微微一笑,道:“你可別忘了,我今天代表的,可是秦家莊呢!”
“嗯,也是。”胡衍又想到了剛才最後談論到的那些事情,“你覺得夏家主真的願意去說服其它的幾家望族加入到我們這個計劃裏嗎?”
“他會的,尤其是當他們過兩天去秦家莊看到了水泥之後的話。”
“對的啊,你讓我去秦家莊,就是學習怎麽用水泥吧?這個水泥真的會有你說得那麽神奇嗎?”
秦剛點點頭說:“你去學了就知道它將會有多重要。雖然我也相信他們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但是畢竟還是得做好必要的準備。修城的工程開始後,就需要給這幾家同時供應大量的水泥了,秦家莊的那些人,我就隻讓他們去負責水泥的具體生產情況,而一旦涉及到原料的產品的進出、統計還有核算,這些都是需要讀過書的人來管理,我讓你來做,沒問題吧?!”
胡衍立即一挺胸脯表示:“這個,你就放一百個心好了。”
注:高郵城的大姓望族,明清時代,有“孫王賈夏”一說;宋元一代,有“崔喬孫秦”一說,總體曆史上大約又有“賈、馬、王、夏、楊、孫、李、趙”這八姓之說。本小說裏進行了一下綜合,擬了賈、馬、夏、孫、崔、秦這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