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默坐在寶座之上,俯視眾人,頓時心潮湧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位置越高,責任越大,以後要牽絆的不在隻有自己的親人與朋友,這天下的百姓都將是自己的牽掛。
迴過心神,蕭默開口道“各位愛卿,可有事商議?”
一位儒生氣的年輕官吏站了出來,向著寶座之上的蕭默躬身道“大王,禮部尚書俞世名有事要奏!”
蕭默看了看俞世名,麵帶微笑“我與你似乎相識,卻忘記在哪裏見過!!!”
俞世名臉色微紅“大王,微臣與大王曾在七日前的秦、宋攻防戰中見過。”
經俞世名提起,蕭默似乎想了起來。“哦,對,應該是那日。好你有什麽事情要說!”其實蕭默已記起那日俞世名是“主張求和”幾個人中的一個,但他並不想在這裏將此事戳破,便差開了話題。
俞世名以為蕭默要舊事重提,所以待蕭默說與他似乎相識時,早已臉色通紅,等著蕭默的奚落,隻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蕭默竟然對當日他主張與宋帝王求和之事是隻字不提,心中對蕭默多了幾分敬佩。
“是,大王。微臣要說的是現在您已是我地府新任之主,依照慣例,應著禮部,擇吉日行登基大典,以昭告天下,保我地府千秋基業。”
“哦,這事啊,這樣吧,現在地府上下百廢待興,哪兒哪兒都要用錢,眾愛卿可知我為何要在這廢墟之上建這議事大廳,為的便是要讓所有人都記得我們遭受的恥辱。雖然這恥辱是別人帶給我們的,可為什麽,有人可曾想過。”
蕭默環視眾官員,無一人作聲“那我告訴你們,那是因為我們實力弱,所以我們才被欺負,如果我們現在府富民強,誰還敢來此挑釁?”
俞世名有些不知如何接話,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問道“那大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其實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一,切,從,簡。隻發詔書昭告天下,讓老百姓知道現在誰在管理秦地府便可,至於那些繁文縟節,能簡就簡,不過就是個儀式,選個日子我去燒個香磕個頭,這事就算是了了。”
一眾大臣聽得幾乎下巴要掉下來,想不到蕭默對待這件事會如此的隨便,那些個守舊大臣直是搖頭,底下議論紛紛。
“臣也有事要奏!”此時溫良玉站了出來
蕭默看到判官站出來,也是不解,心想難道他也主張大肆操辦,於是應道“哦?溫愛卿有何事要說?”
“起稟大王,現在大王已然是地府之主,眾鬼之王。但地府後宮卻一直不能無主,既然大王在先王生前已與公主定下親事,隻是因事耽擱而一直未能成婚。微臣以為,大王應責欽天監擇良辰吉日與公主完婚,以定後宮之主,地府之母,穩定朝綱為好。”
蕭默聽罷後覺得哭笑不得,這都是什麽跟什麽,難道國家穩不穩定與有無妻室還能有關,隻是這些人太過陳腐,隻要關係到領袖的事情,都能與社會穩定扯上關係。雖然溫良玉說的合情入理,符合地府規矩,但其私心還是不小,隻要自己與秦依蓮結為連理,那他還是皇親國戚,所以才會如此上心。
蕭默也不反對,畢竟這已是事實,隻是辦個儀式罷了,但凡女人一輩子都需要一個儀式才會安心。“好,這件事便由溫愛卿去辦,有何事與禮部商議便可。但有一點,一切從簡,切不可驚擾了百姓。”
“是大王,微臣領命!”
蕭默見溫良玉退下後又看了下眾人道“其它人可還有要說?”
此時牛大海虎步一跨,走出隊列“起奏大王,臣有事要奏!”
蕭默點頭“愛卿盡管說來!”
“是,大王。臣近幾日將地府所有將士經過梳理造冊,此次在與宋軍一役中我軍死傷一萬三千餘人,而宋軍死傷近三萬餘人,這一仗可謂大獲全勝。但因為軍隊減員嚴重,兵力匱乏,於我地府防務恐有不利,臣請大王張貼告示,招募兵馬,擴充軍備,以安防備。”
“愛卿所言極是,此事我已有計較,防備確是我地府重中之重,此事不能耽擱,著兵部尚書蔣翰軍辦理此事,作一份詳細計劃給我!”
兵部尚書聽聞急忙從隊列中走出“微臣領命!”
“牛愛卿你還有事嗎?”
牛大海牛眼一翻,臉上露出憤憤之色“大王,臣還有一事!”
“哦?那你說來!”
“是,大王,秦宋之戰,因書生一黨主和,讓宋軍有了可趁之機,所以才造成了我軍處處被動,秦王慘死,所以,請大王將這一幹人等治罪下獄,方能以效後人。因書生已殃,應將書生屍首鞭屍十日,投入野狗嶺,喂食野狗。”
蕭默本不願再提起此事,不曾想這牛大腦袋卻似愣頭青般,又將此事重提,不論處不處理這些人,都會有人說出不是。如果真將這些人定罪,那自己就得落得個排除異己的名聲,這也是現在不能將小地獄中的一幹人等分配到地府中為官的原因。可如果不處理,自己也會留下個昏庸的名聲。反正是不論怎麽做,都會被人詬病。這個讓人又愛又恨渾不吝的家夥怎麽就又想起了這件事,實是給蕭默出了個難題。
蕭默輕皺眉頭思索片刻後,對牛大海道“愛卿這樣可好?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那書生已慘死於宋兵箭下,算是因果輪迴,自取其報。而其他的這些人,我們暫且留用,以觀後效,如果今後不能為地府百姓兢兢業業,還要生出二心,那新賬舊賬一起算,任憑愛卿發落可好。現在就讓他們戴罪立功,罰俸半年。”
牛大海牛眼一瞪“這?”再看蕭默已是臉色凝重,顯然是給了他牛大海麵子,便不好再過較真“是,大王英名!”
蕭默見牛大海終於不再追究,心中巨石落地,而那些個主和的官員早已嚇出一身冷汗,都“恨”透了牛大海,不過蕭默的懲罰也讓他們心生感恩,半年就半年,總比沒有命要好。
迴過心神,蕭默開口道“各位愛卿,可有事商議?”
一位儒生氣的年輕官吏站了出來,向著寶座之上的蕭默躬身道“大王,禮部尚書俞世名有事要奏!”
蕭默看了看俞世名,麵帶微笑“我與你似乎相識,卻忘記在哪裏見過!!!”
俞世名臉色微紅“大王,微臣與大王曾在七日前的秦、宋攻防戰中見過。”
經俞世名提起,蕭默似乎想了起來。“哦,對,應該是那日。好你有什麽事情要說!”其實蕭默已記起那日俞世名是“主張求和”幾個人中的一個,但他並不想在這裏將此事戳破,便差開了話題。
俞世名以為蕭默要舊事重提,所以待蕭默說與他似乎相識時,早已臉色通紅,等著蕭默的奚落,隻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蕭默竟然對當日他主張與宋帝王求和之事是隻字不提,心中對蕭默多了幾分敬佩。
“是,大王。微臣要說的是現在您已是我地府新任之主,依照慣例,應著禮部,擇吉日行登基大典,以昭告天下,保我地府千秋基業。”
“哦,這事啊,這樣吧,現在地府上下百廢待興,哪兒哪兒都要用錢,眾愛卿可知我為何要在這廢墟之上建這議事大廳,為的便是要讓所有人都記得我們遭受的恥辱。雖然這恥辱是別人帶給我們的,可為什麽,有人可曾想過。”
蕭默環視眾官員,無一人作聲“那我告訴你們,那是因為我們實力弱,所以我們才被欺負,如果我們現在府富民強,誰還敢來此挑釁?”
俞世名有些不知如何接話,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問道“那大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其實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一,切,從,簡。隻發詔書昭告天下,讓老百姓知道現在誰在管理秦地府便可,至於那些繁文縟節,能簡就簡,不過就是個儀式,選個日子我去燒個香磕個頭,這事就算是了了。”
一眾大臣聽得幾乎下巴要掉下來,想不到蕭默對待這件事會如此的隨便,那些個守舊大臣直是搖頭,底下議論紛紛。
“臣也有事要奏!”此時溫良玉站了出來
蕭默看到判官站出來,也是不解,心想難道他也主張大肆操辦,於是應道“哦?溫愛卿有何事要說?”
“起稟大王,現在大王已然是地府之主,眾鬼之王。但地府後宮卻一直不能無主,既然大王在先王生前已與公主定下親事,隻是因事耽擱而一直未能成婚。微臣以為,大王應責欽天監擇良辰吉日與公主完婚,以定後宮之主,地府之母,穩定朝綱為好。”
蕭默聽罷後覺得哭笑不得,這都是什麽跟什麽,難道國家穩不穩定與有無妻室還能有關,隻是這些人太過陳腐,隻要關係到領袖的事情,都能與社會穩定扯上關係。雖然溫良玉說的合情入理,符合地府規矩,但其私心還是不小,隻要自己與秦依蓮結為連理,那他還是皇親國戚,所以才會如此上心。
蕭默也不反對,畢竟這已是事實,隻是辦個儀式罷了,但凡女人一輩子都需要一個儀式才會安心。“好,這件事便由溫愛卿去辦,有何事與禮部商議便可。但有一點,一切從簡,切不可驚擾了百姓。”
“是大王,微臣領命!”
蕭默見溫良玉退下後又看了下眾人道“其它人可還有要說?”
此時牛大海虎步一跨,走出隊列“起奏大王,臣有事要奏!”
蕭默點頭“愛卿盡管說來!”
“是,大王。臣近幾日將地府所有將士經過梳理造冊,此次在與宋軍一役中我軍死傷一萬三千餘人,而宋軍死傷近三萬餘人,這一仗可謂大獲全勝。但因為軍隊減員嚴重,兵力匱乏,於我地府防務恐有不利,臣請大王張貼告示,招募兵馬,擴充軍備,以安防備。”
“愛卿所言極是,此事我已有計較,防備確是我地府重中之重,此事不能耽擱,著兵部尚書蔣翰軍辦理此事,作一份詳細計劃給我!”
兵部尚書聽聞急忙從隊列中走出“微臣領命!”
“牛愛卿你還有事嗎?”
牛大海牛眼一翻,臉上露出憤憤之色“大王,臣還有一事!”
“哦?那你說來!”
“是,大王,秦宋之戰,因書生一黨主和,讓宋軍有了可趁之機,所以才造成了我軍處處被動,秦王慘死,所以,請大王將這一幹人等治罪下獄,方能以效後人。因書生已殃,應將書生屍首鞭屍十日,投入野狗嶺,喂食野狗。”
蕭默本不願再提起此事,不曾想這牛大腦袋卻似愣頭青般,又將此事重提,不論處不處理這些人,都會有人說出不是。如果真將這些人定罪,那自己就得落得個排除異己的名聲,這也是現在不能將小地獄中的一幹人等分配到地府中為官的原因。可如果不處理,自己也會留下個昏庸的名聲。反正是不論怎麽做,都會被人詬病。這個讓人又愛又恨渾不吝的家夥怎麽就又想起了這件事,實是給蕭默出了個難題。
蕭默輕皺眉頭思索片刻後,對牛大海道“愛卿這樣可好?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那書生已慘死於宋兵箭下,算是因果輪迴,自取其報。而其他的這些人,我們暫且留用,以觀後效,如果今後不能為地府百姓兢兢業業,還要生出二心,那新賬舊賬一起算,任憑愛卿發落可好。現在就讓他們戴罪立功,罰俸半年。”
牛大海牛眼一瞪“這?”再看蕭默已是臉色凝重,顯然是給了他牛大海麵子,便不好再過較真“是,大王英名!”
蕭默見牛大海終於不再追究,心中巨石落地,而那些個主和的官員早已嚇出一身冷汗,都“恨”透了牛大海,不過蕭默的懲罰也讓他們心生感恩,半年就半年,總比沒有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