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墨在洵陽城呆了五天,等著陳太昌和尉遲大川將山南西軍的俘虜變成了朝廷的大軍之後,他就離開了洵陽城。
他原本是想著帶著河西軍一直把山南西軍的地盤全部拿下來再迴長安。
但是在他來洵陽城的路上,皇帝就叫人送來旨意,要他盡快迴長安,參加皇帝的登基大典。
皇帝李誦在商州城匆匆登基,連個像樣的典禮都沒有,因此皇帝準備迴到長安之後,就正式的登基,同時也要更改李諶公布的年號。
李諶當了一個月二十三天的皇帝,但是他這個皇帝是不能進到史冊中的,隻能被定位叛亂。
也就是說,皇家的史冊中不會記載李諶這個皇帝,隻會在史冊中有一句話而已,那就是某某年某某月,李諶叛亂,某某年某某月被平定,可能連殺父弑母的事情都不會記載。
十天之後,張墨帶著一千親兵迴到了長安。
皇帝派出了宰相李長安帶著朝中上百個大臣,出長安十裏之外迎接張墨。
給張墨派出的儀仗遠超親王應有的儀仗,達到了太子儀仗的級別。
張墨進到長安城,連迴家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就被帶到皇宮去了,隻能在城門處看看自己一幫妻兒。
聶隱娘和墨月兩個到了城門處就離開了大隊,去找李巧兒她們去了。
她們跟李巧兒也是很久沒有見了,先前李諶造反,大家差點連見麵的機會都沒有了,因此一見麵,一個個的就抱頭大哭。
聶隱娘到底是被張墨家的親情給感化了,沒有了以前那種高高在上的仙子姿態,淪落成了凡人,跟著李巧兒她們一起,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
而張墨跟著大隊到了皇城,皇帝居然帶著眾人在皇城處相迎。
張墨一見皇帝都來迎接了,忙下了禦輦,快行幾步,在皇帝的麵前單膝拜倒,施了一個軍禮,高聲說道:“陛下,臣張墨出征迴京,帶著叛臣赫連尚好的首級迴來向陛下交旨。”
皇帝上前親手扶起張墨,看著張墨好一會兒才笑道:“二郎,朕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李諶授首,天下重歸安穩,二郎居功甚偉,先帝的在天之靈見到二郎建下如此大功,也會極為欣慰的。”
既然皇帝提到了先帝,張墨便朝著皇城內再施了一個大禮。
施禮完畢,張墨便說道:“陛下,李諶造反,人人得而誅之,臣作為陛下的臣子,不過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點功勞實在是不值一提。”
皇帝哈哈笑道:“這樣的大功豈能不提?走,跟朕進宮。”
皇帝說著,伸手拉著張墨的手腕,就朝禦輦走去,笑道:“跟朕一起乘坐禦輦進宮,朕要好好的謝一下愛卿。”
張墨跟著皇帝到了延英殿,君臣兩個在殿中坐下來。
跟著二人一起到延英殿的還有李長山和尉遲恆以及許召三人,他們三個人是皇帝現在最為重用的朝臣。
聽著張墨將剿滅赫連尚好的事情簡單的講了一遍,皇帝便笑道:“山南西軍與河中軍以及鄜坊軍一旦收攏了軍權,長安城周遭再沒有了直接威脅長安的勢力,朕也能在長安城中睡得安穩了。”
張墨和李長山等人見皇帝這麽說,忙向皇帝稱賀。
皇帝笑道:“張愛卿,這次迴長安之後,就在長安呆上兩年吧,幫著朕把禁軍好好的梳理一遍。
禁軍中不知忠孝之人實在是太多了一些,否則李諶也沒有機會造反作亂。
如今軍中以你的威望最高,這禁軍真就交給你了,兩三年裏,給朕一個對大唐對朕忠心耿耿的禁軍。
二郎,你可能做到?”
張墨忙拜倒在地,叩首說道:“陛下,臣一定給陛下打造一個忠心耿耿的禁軍,而且讓他們成為陛下手中無敵的軍隊。”
皇帝笑道:“很好,很好,愛卿平身,過些時日,你給朕上個條陳,看看這禁軍如何調整才好。”
張墨應了一聲是,這才站起身來。他知道這是皇帝考驗他的時候了,將禁軍交到他手中梳理,那就很有說法了。
張墨覺得這個條陳寫起來要費一番工夫才行,既要皇帝滿意,也要把自己的親信之人都安排進去才行,更不能引起皇帝的警醒。
此番對奏不過就是走一個過場而已,當著這麽多的人,他們君臣兩個也不能說得太多。
因此隻是聊了半個時辰,皇帝就讓大家散去了,讓張墨先迴府中郝好歇息幾日,過幾天在召他進宮敘話。
張墨跟李長山和許召等人一起出了延英殿,李長山和尉遲恆跟張墨約好了過府敘話的時間,然後就先告辭了,就剩下張墨和許召一起朝皇城之外走去。
張墨進皇宮的時候是跟著皇帝一起乘坐禦輦進來的,但是出去的時候隻能安步當車了。
在皇宮裏若是沒有皇帝的特旨,不管是男女老少誰也別想乘坐交通工具,隻能靠著兩條腿進出。
等著李長山和尉遲恆走遠了,許召便對張墨說道:“這次你要留在長安一段時間了,河西那邊你怎麽打算?”
張墨說道:“河西之地就先放在那裏好了,該怎麽幹還是怎麽幹,皇帝不提,小婿就不提,大家就這麽稀裏糊塗的過就是了。
我相信皇帝也會裝糊塗的,至少這幾年之內他隻能裝糊塗,不然就寒了小婿的心了。
等著皇帝以後提起河西之事的時候,河西之地已經不是皇帝能夠掌控的。
河西之地是小婿的自留地,皇帝心裏應該有數的。”
許召看了看張墨,問道:“二郎,你到底有沒有自立之心?你跟老夫說實話?”
張墨看著許召笑道:“阿耶,小婿真的沒有自立之心,小婿隻是想有個自保之地。
您看看這次,要不是小婿全力經營河西之地,皇帝想要翻盤也是沒有那麽容易的。
小婿也想好了,隻要皇帝誠心待我,我張家就效忠於大唐,要是皇帝有了異心,嘿嘿,我張墨也不是任人宰割之人。
若是不能自保,小婿寧可帶著一家人遠遁海外,也不活得戰戰兢兢的就是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他原本是想著帶著河西軍一直把山南西軍的地盤全部拿下來再迴長安。
但是在他來洵陽城的路上,皇帝就叫人送來旨意,要他盡快迴長安,參加皇帝的登基大典。
皇帝李誦在商州城匆匆登基,連個像樣的典禮都沒有,因此皇帝準備迴到長安之後,就正式的登基,同時也要更改李諶公布的年號。
李諶當了一個月二十三天的皇帝,但是他這個皇帝是不能進到史冊中的,隻能被定位叛亂。
也就是說,皇家的史冊中不會記載李諶這個皇帝,隻會在史冊中有一句話而已,那就是某某年某某月,李諶叛亂,某某年某某月被平定,可能連殺父弑母的事情都不會記載。
十天之後,張墨帶著一千親兵迴到了長安。
皇帝派出了宰相李長安帶著朝中上百個大臣,出長安十裏之外迎接張墨。
給張墨派出的儀仗遠超親王應有的儀仗,達到了太子儀仗的級別。
張墨進到長安城,連迴家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就被帶到皇宮去了,隻能在城門處看看自己一幫妻兒。
聶隱娘和墨月兩個到了城門處就離開了大隊,去找李巧兒她們去了。
她們跟李巧兒也是很久沒有見了,先前李諶造反,大家差點連見麵的機會都沒有了,因此一見麵,一個個的就抱頭大哭。
聶隱娘到底是被張墨家的親情給感化了,沒有了以前那種高高在上的仙子姿態,淪落成了凡人,跟著李巧兒她們一起,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
而張墨跟著大隊到了皇城,皇帝居然帶著眾人在皇城處相迎。
張墨一見皇帝都來迎接了,忙下了禦輦,快行幾步,在皇帝的麵前單膝拜倒,施了一個軍禮,高聲說道:“陛下,臣張墨出征迴京,帶著叛臣赫連尚好的首級迴來向陛下交旨。”
皇帝上前親手扶起張墨,看著張墨好一會兒才笑道:“二郎,朕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李諶授首,天下重歸安穩,二郎居功甚偉,先帝的在天之靈見到二郎建下如此大功,也會極為欣慰的。”
既然皇帝提到了先帝,張墨便朝著皇城內再施了一個大禮。
施禮完畢,張墨便說道:“陛下,李諶造反,人人得而誅之,臣作為陛下的臣子,不過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點功勞實在是不值一提。”
皇帝哈哈笑道:“這樣的大功豈能不提?走,跟朕進宮。”
皇帝說著,伸手拉著張墨的手腕,就朝禦輦走去,笑道:“跟朕一起乘坐禦輦進宮,朕要好好的謝一下愛卿。”
張墨跟著皇帝到了延英殿,君臣兩個在殿中坐下來。
跟著二人一起到延英殿的還有李長山和尉遲恆以及許召三人,他們三個人是皇帝現在最為重用的朝臣。
聽著張墨將剿滅赫連尚好的事情簡單的講了一遍,皇帝便笑道:“山南西軍與河中軍以及鄜坊軍一旦收攏了軍權,長安城周遭再沒有了直接威脅長安的勢力,朕也能在長安城中睡得安穩了。”
張墨和李長山等人見皇帝這麽說,忙向皇帝稱賀。
皇帝笑道:“張愛卿,這次迴長安之後,就在長安呆上兩年吧,幫著朕把禁軍好好的梳理一遍。
禁軍中不知忠孝之人實在是太多了一些,否則李諶也沒有機會造反作亂。
如今軍中以你的威望最高,這禁軍真就交給你了,兩三年裏,給朕一個對大唐對朕忠心耿耿的禁軍。
二郎,你可能做到?”
張墨忙拜倒在地,叩首說道:“陛下,臣一定給陛下打造一個忠心耿耿的禁軍,而且讓他們成為陛下手中無敵的軍隊。”
皇帝笑道:“很好,很好,愛卿平身,過些時日,你給朕上個條陳,看看這禁軍如何調整才好。”
張墨應了一聲是,這才站起身來。他知道這是皇帝考驗他的時候了,將禁軍交到他手中梳理,那就很有說法了。
張墨覺得這個條陳寫起來要費一番工夫才行,既要皇帝滿意,也要把自己的親信之人都安排進去才行,更不能引起皇帝的警醒。
此番對奏不過就是走一個過場而已,當著這麽多的人,他們君臣兩個也不能說得太多。
因此隻是聊了半個時辰,皇帝就讓大家散去了,讓張墨先迴府中郝好歇息幾日,過幾天在召他進宮敘話。
張墨跟李長山和許召等人一起出了延英殿,李長山和尉遲恆跟張墨約好了過府敘話的時間,然後就先告辭了,就剩下張墨和許召一起朝皇城之外走去。
張墨進皇宮的時候是跟著皇帝一起乘坐禦輦進來的,但是出去的時候隻能安步當車了。
在皇宮裏若是沒有皇帝的特旨,不管是男女老少誰也別想乘坐交通工具,隻能靠著兩條腿進出。
等著李長山和尉遲恆走遠了,許召便對張墨說道:“這次你要留在長安一段時間了,河西那邊你怎麽打算?”
張墨說道:“河西之地就先放在那裏好了,該怎麽幹還是怎麽幹,皇帝不提,小婿就不提,大家就這麽稀裏糊塗的過就是了。
我相信皇帝也會裝糊塗的,至少這幾年之內他隻能裝糊塗,不然就寒了小婿的心了。
等著皇帝以後提起河西之事的時候,河西之地已經不是皇帝能夠掌控的。
河西之地是小婿的自留地,皇帝心裏應該有數的。”
許召看了看張墨,問道:“二郎,你到底有沒有自立之心?你跟老夫說實話?”
張墨看著許召笑道:“阿耶,小婿真的沒有自立之心,小婿隻是想有個自保之地。
您看看這次,要不是小婿全力經營河西之地,皇帝想要翻盤也是沒有那麽容易的。
小婿也想好了,隻要皇帝誠心待我,我張家就效忠於大唐,要是皇帝有了異心,嘿嘿,我張墨也不是任人宰割之人。
若是不能自保,小婿寧可帶著一家人遠遁海外,也不活得戰戰兢兢的就是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