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墨一聽是成德軍節度使病死,李惟嶽上書請求繼任,他即刻就想起來在德宗皇帝當政期間發生第一次節度使叛亂之事。
“郭大人若是去成德的話,怕是有危險,最好等等看再說,盡量讓他晚一點去,先看清楚李惟嶽的動向再決定什麽時候去。”張墨說道。
許召哦了一聲,說道:“你覺得李惟嶽會抗旨?”
張墨苦笑了一聲,說道:“這是必然的,先帝在位的時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死後,其侄田悅繼承魏博節度使一職,朝廷最後默認了,這就給諸藩鎮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有田悅這個例子在,您覺得李惟嶽會聽從皇帝的旨意嗎?這件事要是不處理不好的話,這天下的節度使就會世襲相傳了。”
許召沉思了一下說道:“若是李惟嶽抗旨的話,皇帝必然會出兵討伐,這仗就有得打了。若是李惟嶽抗旨的話,郭大人再去赴任的話,怕是有性命之憂啊。”
張墨點了點頭,說道:“所以阿耶您要勸一下郭大人,讓他赴任的時候拖上一拖,等到李惟嶽那裏有了變化再說。”
“這怎麽拖?皇帝的旨意已經下來了,郭大人不日就要赴任。”許召有些惱火的說道。
張墨笑道:“阿耶,這還不好辦?鎮州離著長安城的距離也不近啊,讓郭大人走到半路以後病倒在那裏就好了,這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郭大人在半路養上兩三個月的病也是可以的。
我估計隻要李惟嶽知道郭大人去鎮州赴任了,他很快就會起兵了,或許郭大人不用拖那麽久,隻要李惟嶽那裏有了動靜,郭大人就可以迴京了。”
許召一聽便大喜道:“你這個主意好,哈哈,明日上朝的時候我就跟郭大人說一聲。”
張墨又說道:“等郭大人去赴任的時候,小婿派五百精兵護送郭大人去,這樣就算有什麽意外,也能護著郭大人安全的返迴長安。”
許召說道:“這樣好,那就這麽定了。郭大人赴任也是這七八天的時間,你好好的挑一些人護送他去。”
張墨說道:“阿耶您再提醒一下郭大人,去赴任的時候最好走太原府過去,最好不要走魏州,我怕魏博節度使田悅會跟李惟嶽沆瀣一氣,要是走魏州去鎮州的話,一樣風險不小?”
許召一下子直起身子來,盯著張墨說道:“你覺得田悅會會跟李惟嶽走到一起去?”
張墨點頭道:“這是必然的,阿耶您想啊,這成德軍和魏博軍的轄地相接,而田悅是開大唐之先河,從他叔叔那裏繼承來的節度使,這李惟嶽是第二個,若是朝廷對李惟嶽動手了,那田悅豈能不驚?
他們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那田悅知道朝廷一旦解決了李惟嶽,必然會順便就把他也收拾了,因此小婿覺得李惟嶽一但反叛的話,他必然會拉著田悅一起。
小婿現在擔心的是李惟嶽和田悅兩人未必就會兩個人一起造反,而是再拉上一兩個節度使,那個時候朝廷平叛起來就麻煩一些了。”
許召聽了張墨的分析,沉思了很久,說道:“你說得完全有可能,隻是田悅跟著李惟嶽一起對抗朝廷倒是有可能,別的藩鎮未必就會跟著一起吧?”
張墨說道:“阿耶,想把自己的位子傳給子孫的節度使絕對不是一兩個,既然有人挑頭跟朝廷對抗了,自然就有人跟著一起鬧事的,因此小婿覺得至少有三四個之多,若是朝廷限期鎮壓不利的話,怕是會有更多的藩鎮節度使跳出來。”
許召歎了口氣,說道:“現在也隻能看著了,他們不跳出來,朝廷總不能隨意的就把他們撤換掉的,不然麻煩更大了。”
張墨說道:“現在也隻能看著了,不過朝廷要是這次能順利的解決掉這些藩鎮,皇帝想要收攏藩鎮軍權的時候也就成熟了,不過要想順利的解除掉各藩鎮的軍權,怕是有仗要打了,不打個七八年的仗,怕是不行。”
許召說道:“要是七八年就能解決藩鎮坐大的情況,那這仗打一打也無所謂。”
張墨笑道:“就怕前麵幾仗沒有打好的話,就把皇帝的雄心壯誌給打沒了,那就什麽也不用提了。”
張墨對大唐這一段曆史還是很了解的,因為正是唐德宗繼位的七八年裏各藩鎮陸續的造反,而朝廷鎮壓不利,甚至是節節敗退,甚至逼迫皇帝從長安出逃,讓德宗皇帝自從之後就喪失了削減藩鎮軍權的勇氣,開始了信任宦官,過起了得過且過的日子。
以至於北方和西南的藩鎮相繼叛亂,不再聽從朝廷的指揮,形成了子承父業的態勢,致使大唐開始快速的衰敗下去,朝廷就變成了一個形式上的存在,大部分的藩鎮已經形成了實質上的獨立。
許召看得倒是沒有張墨那麽悲觀,他笑道:“朝廷禁軍還有四五十萬之多,平定幾個藩鎮還是不成問題的,且看著吧,等著仗打起來,沒準老夫也有在此出征的機會呢。”
張墨笑道:“要是阿耶有機會出征的話,記得帶上小婿,咱們爺倆一起去戰場上跟他們好好廝殺一次,讓他們知道上陣父子兵的厲害。”
許召笑道:“老夫也想有那麽一天,我覺得咱們爺倆配合起來一定會天下無敵。”
張墨覺得自己的這個老丈人也是一個滿自大的人,比自己還要自我感覺良好。
兩個人也沒有再多聊朝堂裏的事情,許召轉而問起李家在藍田鎮的情況。
張墨也沒有再繼續朝廷裏的那些事,因為他對朝廷大軍的戰力實在是不怎麽看好。而且他清晰的記得曆史上的德宗皇帝根本就沒有動用禁軍,而是調動其他節度使去平叛,結果就是去平叛的節度使也造反了。
最後就打成了一鍋粥,變成了藩鎮之間的戰爭,直到各個藩鎮打煩了,這才平息下來。從此朝廷也就對天大大部分的藩鎮失去了控製力,隻是靠著平衡各方的勢力,當個和事老,勉強維持著大唐一統的局麵,而這個局麵居然也被李家給維持了一百四五十年。
【作者題外話】:第四更來也,各位,銀票砸過來把,因為老虎會加更。
“郭大人若是去成德的話,怕是有危險,最好等等看再說,盡量讓他晚一點去,先看清楚李惟嶽的動向再決定什麽時候去。”張墨說道。
許召哦了一聲,說道:“你覺得李惟嶽會抗旨?”
張墨苦笑了一聲,說道:“這是必然的,先帝在位的時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死後,其侄田悅繼承魏博節度使一職,朝廷最後默認了,這就給諸藩鎮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有田悅這個例子在,您覺得李惟嶽會聽從皇帝的旨意嗎?這件事要是不處理不好的話,這天下的節度使就會世襲相傳了。”
許召沉思了一下說道:“若是李惟嶽抗旨的話,皇帝必然會出兵討伐,這仗就有得打了。若是李惟嶽抗旨的話,郭大人再去赴任的話,怕是有性命之憂啊。”
張墨點了點頭,說道:“所以阿耶您要勸一下郭大人,讓他赴任的時候拖上一拖,等到李惟嶽那裏有了變化再說。”
“這怎麽拖?皇帝的旨意已經下來了,郭大人不日就要赴任。”許召有些惱火的說道。
張墨笑道:“阿耶,這還不好辦?鎮州離著長安城的距離也不近啊,讓郭大人走到半路以後病倒在那裏就好了,這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郭大人在半路養上兩三個月的病也是可以的。
我估計隻要李惟嶽知道郭大人去鎮州赴任了,他很快就會起兵了,或許郭大人不用拖那麽久,隻要李惟嶽那裏有了動靜,郭大人就可以迴京了。”
許召一聽便大喜道:“你這個主意好,哈哈,明日上朝的時候我就跟郭大人說一聲。”
張墨又說道:“等郭大人去赴任的時候,小婿派五百精兵護送郭大人去,這樣就算有什麽意外,也能護著郭大人安全的返迴長安。”
許召說道:“這樣好,那就這麽定了。郭大人赴任也是這七八天的時間,你好好的挑一些人護送他去。”
張墨說道:“阿耶您再提醒一下郭大人,去赴任的時候最好走太原府過去,最好不要走魏州,我怕魏博節度使田悅會跟李惟嶽沆瀣一氣,要是走魏州去鎮州的話,一樣風險不小?”
許召一下子直起身子來,盯著張墨說道:“你覺得田悅會會跟李惟嶽走到一起去?”
張墨點頭道:“這是必然的,阿耶您想啊,這成德軍和魏博軍的轄地相接,而田悅是開大唐之先河,從他叔叔那裏繼承來的節度使,這李惟嶽是第二個,若是朝廷對李惟嶽動手了,那田悅豈能不驚?
他們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那田悅知道朝廷一旦解決了李惟嶽,必然會順便就把他也收拾了,因此小婿覺得李惟嶽一但反叛的話,他必然會拉著田悅一起。
小婿現在擔心的是李惟嶽和田悅兩人未必就會兩個人一起造反,而是再拉上一兩個節度使,那個時候朝廷平叛起來就麻煩一些了。”
許召聽了張墨的分析,沉思了很久,說道:“你說得完全有可能,隻是田悅跟著李惟嶽一起對抗朝廷倒是有可能,別的藩鎮未必就會跟著一起吧?”
張墨說道:“阿耶,想把自己的位子傳給子孫的節度使絕對不是一兩個,既然有人挑頭跟朝廷對抗了,自然就有人跟著一起鬧事的,因此小婿覺得至少有三四個之多,若是朝廷限期鎮壓不利的話,怕是會有更多的藩鎮節度使跳出來。”
許召歎了口氣,說道:“現在也隻能看著了,他們不跳出來,朝廷總不能隨意的就把他們撤換掉的,不然麻煩更大了。”
張墨說道:“現在也隻能看著了,不過朝廷要是這次能順利的解決掉這些藩鎮,皇帝想要收攏藩鎮軍權的時候也就成熟了,不過要想順利的解除掉各藩鎮的軍權,怕是有仗要打了,不打個七八年的仗,怕是不行。”
許召說道:“要是七八年就能解決藩鎮坐大的情況,那這仗打一打也無所謂。”
張墨笑道:“就怕前麵幾仗沒有打好的話,就把皇帝的雄心壯誌給打沒了,那就什麽也不用提了。”
張墨對大唐這一段曆史還是很了解的,因為正是唐德宗繼位的七八年裏各藩鎮陸續的造反,而朝廷鎮壓不利,甚至是節節敗退,甚至逼迫皇帝從長安出逃,讓德宗皇帝自從之後就喪失了削減藩鎮軍權的勇氣,開始了信任宦官,過起了得過且過的日子。
以至於北方和西南的藩鎮相繼叛亂,不再聽從朝廷的指揮,形成了子承父業的態勢,致使大唐開始快速的衰敗下去,朝廷就變成了一個形式上的存在,大部分的藩鎮已經形成了實質上的獨立。
許召看得倒是沒有張墨那麽悲觀,他笑道:“朝廷禁軍還有四五十萬之多,平定幾個藩鎮還是不成問題的,且看著吧,等著仗打起來,沒準老夫也有在此出征的機會呢。”
張墨笑道:“要是阿耶有機會出征的話,記得帶上小婿,咱們爺倆一起去戰場上跟他們好好廝殺一次,讓他們知道上陣父子兵的厲害。”
許召笑道:“老夫也想有那麽一天,我覺得咱們爺倆配合起來一定會天下無敵。”
張墨覺得自己的這個老丈人也是一個滿自大的人,比自己還要自我感覺良好。
兩個人也沒有再多聊朝堂裏的事情,許召轉而問起李家在藍田鎮的情況。
張墨也沒有再繼續朝廷裏的那些事,因為他對朝廷大軍的戰力實在是不怎麽看好。而且他清晰的記得曆史上的德宗皇帝根本就沒有動用禁軍,而是調動其他節度使去平叛,結果就是去平叛的節度使也造反了。
最後就打成了一鍋粥,變成了藩鎮之間的戰爭,直到各個藩鎮打煩了,這才平息下來。從此朝廷也就對天大大部分的藩鎮失去了控製力,隻是靠著平衡各方的勢力,當個和事老,勉強維持著大唐一統的局麵,而這個局麵居然也被李家給維持了一百四五十年。
【作者題外話】:第四更來也,各位,銀票砸過來把,因為老虎會加更。